?

林業生產中的造林及撫育技術探究

2021-12-13 14:37
中國林業產業 2021年9期
關鍵詞:幼林松土林區

文 裴 巖

(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四家子林場,黑龍江 大慶 166200)

0 引言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加強林業生產至關重要。政府高度關注林業工作,致力于增加森林覆蓋面積,改善生態環境,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給予了一定保證。然而,社會對林業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基層林業生產能力卻有所降低,較難維護生產量與消耗量的平衡,從而影響林業產業的發展?;诖?,應深入研究和分析林業生產中的造林與撫育技術,不斷優化技術,提高林木存活率,穩步提升林業生產收益,從而將林業產業推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1 林業生產中造林及撫育技術的重要性分析

1.1 有利于不斷提高林業資源利用效率

造林工作的重點,并非簡單地拓展林區面積,如果造林內容和林區環境規劃欠缺合理性,很難確保造林工程的順利開展,甚至浪費較多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因此在造林工程中,應加強造林技術的應用,并從林區環境出發,保證造林內容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為造林工程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在整體上穩步推進林業產業。在造林技術應用的前期階段,應深入勘測林區情況,遵循精確性要求,做好林區所需造林的土地面積、種植的林木品種等收集、整理工作【1】,并基于這些調查信息資料,合理規劃造林方案,為新栽種林木的生長奠定基礎,并高度適應林區環境。

1.2 有利于不斷提高林區環境治理水平

造林工程建設的目的,旨在有效治理林區環境,并改善林區的自然風貌,防止人為原因引發環境污染問題,從而滿足林業資源可持續性發展需要。但是在實際上,一些林業生產項目的環境治理效果并不佳,與所在區域的林業生態改革要求并不相符【2】。分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林區管理組織力度不足,如在林業生產活動中,對于林區面積過于重視,并沒有深入分析林區的實際環境條件,這時如果展開大規模的種植,很難促進該區域林木的正常生長。所以在栽種林木時,應從林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發揮林木在環境治理和改善方面的優勢,并密切協調林區的其他林木。

2 林業生產中造林技術的應用

2.1 清理造林地

目前,在林業生產造林地的清理方式中,全面、團塊、帶狀清理方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一般來說,造林地清理方式不同,其清理范圍也有著明顯區別。具體來說:

首先,全面清理:簡言之,就是及時清除造林地上的雜物。這種方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節能環保方面,在清理病蟲害嚴重的造林地中具有較高適用性。

其次,團塊清理:在清理種植點周圍的雜草、植被時,應遵循呈塊狀原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化學藥劑、割除法等方式被廣泛應用,以此提高造林地雜物的清理效果。這種方式的特點,投入的人工成本不高,但清理效果并不佳,所以造林人員應從造林地塊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選擇清理方式。

最后,帶狀清理:該方式的重點是種植行,在清理雜物方面,應遵循林地兩側呈帶狀的原則,同時對保留帶進行設置。這種方式可以增強雜物的清理效果,并有效預防水土流失,適用于有大量幼苗的造林地。

2.2 直播造林技術

直播造林技術(播種造林)作為重要的造林技術之一,具有廣泛性和原始性的特點。這種技術操作簡便,技術難度也不高,但是在實際上,該技術明確提出了對于種子和土壤的要求。所以對于造林人員而言,既要確保充足的種子資源,也要不斷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3】,在種子出苗后,應加大投入力度,尤其在撫育和管理等方面。但是該項技術在播種珍貴樹種、播種顆粒小等方面并不具備適用性。

2.3 植苗造林技術

植苗造林技術,主要是指將植物的幼苗直接進行造林。這種技術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從而廣泛應用于造林生產環節。植苗造林技術的穩定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也較低,但是在實際上,所用的苗木往往出自于苗圃,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外部因素影響到苗木的移栽和運輸過程【4】,從而加劇根系失水變形,不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此外,該項技術可以節約植物種子,但需要造林人員投入較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成本比較高昂。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苗木移栽和運輸過程中,既要預防水分流失,也要大力保護好苗木,尤其在起苗、選苗、包裝等環節,同時將運輸苗木所需的時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最終實現苗木的成功移栽。

3 林業生產中撫育技術的應用要點

3.1 除草松土

在幼林撫育工作中,除草和松土至關重要,應在幼苗的生長旺盛期之前進行。定時松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能,發揮土壤的通氣性,增強幼苗根部的呼吸和水分吸收能力,同時迅速降解土壤中的有機物,提升土壤肥力。一般來說,松土的深度應控制在10cm 以下【5】,具體的調整應從土壤的含水量出發,切忌損傷幼林的根部。除草可以避免雜草與幼苗爭奪水分營養,但應適度保留一部分雜草為幼苗遮陰。在幼林種植前期階段,每年除草松土次數應保持在3次左右,隨著幼林成長應適度變更,在幼林郁閉后,除草松土工作無需進行。

3.2 澆水施肥

澆水施肥對幼林生長的作用不容小覷。通常而言,幼林根部發育的完善性不足,不具備良好的水分和營養吸收能力【6】,所以在撫育過程中,應集中整合澆水和施肥方式,綜合分析幼林的品種、樹齡、地形等。平川地區可以憑借良好的撫育條件,順利開展灌溉和施肥工作,為幼苗充分吸收水肥營養創造有利條件。山區的撫育條件并不理想,所以應借助整穴、擴穴的方式,并應用地膜覆蓋等技術,來增加苗木單位蓄水量,提升苗木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性能。

3.3 間苗修剪

間苗主要是指有選擇性地清除叢生的幼苗,并將種植間距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叢生的幼苗會相互爭奪水分、營養、陽光,影響幼苗的成長。通過間苗,可以有效清除較為薄弱的幼苗,保留健康強壯的幼苗,從而為健壯幼苗的生存創造有利條件,提高幼苗成活率。在幼苗的修剪方面,平茬、除蘗、修枝等為重要的構成內容,旨在促進幼苗的生長。首先,平茬:在對幼苗頂部的枝葉進行去除時【7】,冬季或早春為重要的時期,旨在促進幼苗的根部發育;其次,抹芽:主要是指對主干樹高2/3以下的嫩芽進行去除,確保幼苗的生長與直順性、挺拔性需求相符;最后,修枝:要求在晚秋或早春時期,應及時修剪幼苗的干枯樹枝,使幼苗的生長狀態得到有效改善,同時不斷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

3.4 補植管護

在幼林種植中,幼苗死亡現象比較常見。在幼林種植一年后,應展開全面巡查,對幼林的成活率進行統計分析。如果成活率低于80%,進行幼林補植補種至關重要,如果幼林成活率低于40%,應重新栽植。同時,要想不斷提高造林水平,應加大幼林管理和維護力度,在幼林管理中,造林地的全面封山管護尤為重要,形成對林區放養牲畜的有效預防,防止牲畜啃噬幼林。此外,應大力防治森林病蟲害,并提升幼林防火管理力度,確保幼林質量的穩步提升,并保證良好的存活率。

4 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我國林業資源比較豐富,但是在傳統粗放型經濟的影響下,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不高,與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需求并不相符。一般來說,林木具有較為漫長的生長周期,應加強造林技術和撫育技術的研究,并在實際工作中廣泛應用,將生態環境改善到最佳,不斷強化林業生產產量和質量,使林業經濟和環境達到高度的一致與協調。

猜你喜歡
幼林松土林區
祁連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對土壤交換性鹽基組成及比例的影響
速生桉樹幼林撫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撫育的重要性分析
快樂佳縣人
全面停伐背景下內蒙古國有林區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問題
淺談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清晨
著著寸進 洋洋萬里 漫談鄭幼林壽山石雕刻
張學勤:我為林區建設“鼓與呼”
溫室栽培黃瓜的土、肥、水管理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