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山地高層住宅基礎設計

2021-12-13 07:58林鎮權
工程技術研究 2021年18期
關鍵詞:片巖塔樓山地

林鎮權

廈門陸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1 工程概況

1.1 建筑概況

建發璽院住宅樓群建筑項目地處山地區域,主要高層建筑分為9層、18層、24~26層和31~33層等層級,分布于山腳平地和山頂,絕對標高最大高差約為30m,部分建筑塔樓存在臨空范圍,塔樓范圍內最大高差約為12m?;A施工主要采用機械成孔灌注樁的方式,通過地下室結構接地。

1.2 地質概況

經實地勘測,該工程所處山地地區為抗震不利地段,地震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地震最大影響系數為0.04。土層主要按照雜填土、坡積黏土、砂土狀強風化片巖、碎塊狀強風化片巖、中風化片巖的順序分布?;A底面主要位于碎塊狀強風化片巖、中風化片巖,局部巖面較淺,開挖具有一定難度。

2 結構設計

建筑整體采用剪力墻結構。針對基礎底面巖層較硬、巖面較淺,不利于開挖的問題,基礎設計采用地下室掉層無錨桿連接結構接地,便于利用山地地形高差處的空間,以最高接地點為上基準,按照層高設置樓面[1]。同時,利用結構側壁充當擋土墻,使主體結構與邊坡牢牢嵌固,承受邊坡壓力參與抗震。

以該工程中典型高層塔樓A棟基礎結構為例,其剖面圖如圖1所示。樓體建筑樁筏基礎依山勢設定為不同標高變階基礎,階梯間高差約為6m,掉層部分只架設框架梁,但不設置樓板,形成架空層。每一處變標高的位置加設厚500mm的側壁作為變階的連接,兼做擋土墻。工程中,上、下接地端之間最大高差為12m,如遇單個掉層高度達到約12m時,可將掉層參數分別調整為小掉層(兩個6m高)、掉層水平距離(約14m)、高寬比例(0.55)。

圖1 塔樓A棟基礎剖面圖

3 抗震相關因素計算分析

基于復雜的山地地形,建筑工程會受到更強的地震作用和各荷載力的影響,在山地住宅建筑的基礎設計中,必須先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穩定性[2]。為此,需要詳細計算和分析抗震相關作用力,以便結合其結果采取適合的處置方法,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A設計抗震相關因素計算分析如下。

(1)抗震性能。計算依據:《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結果設定分析:①邊坡借力于工程階梯變標高位置的側壁同時起到的支護作用,設置為B級性能;②梁板可協調傳遞上接地端四面的地震力,按C級性能設計;③掉層結構的豎向構件與上接地豎向構件的剛度存在較大差異,屬抗震薄弱部位,抗震性能設置為B級。

(2)樁基水平承載力。計算依據:《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結果設定分析:按配筋率高于0.65%估算,樁水平承載力取10mm位移下的水平力,得到單樁水平承載力為617kN(樁頂水平位移系數按固接取值,為確保樁與筏板固接,樁入承臺深度增至150mm)。

(3)土壓力。計算依據:靜止土壓力公式和塔樓樁筏向土傳遞的附加應力公式。靜止土壓力公式如下:

式中:γ為土重度;D為樁直徑;h為階梯的高度;k為靜止土壓力系數;q為坡體上方均布荷載。

塔樓樁筏向土傳遞的附加應力公式為

式中:P為基礎底面總壓力;A為基礎底面面積;S為地基最終變形量;E0為土的彈性模量;b為基礎寬度;υ為泊松比;w為試驗深度與土類有關系數。

結果設定分析:得到Y向總土壓力為26127kN,附加應力為40.70kPa,鑒于地基變形量為估算值,將附加應力放大至50kPa。

(4)抗傾覆驗算。計算依據:①參考《山地建筑結構設計標準》(GGJ/T 472—2020);②抗傾覆力矩MAR;③傾覆安全系數K。

式中:G1為上部結構樓層提供的總豎向荷載;B為上部結構的建筑物寬度;G2為掉層部分樓層提供的總豎向荷載;b為掉層部分的寬度。

式中:MOV為結構相對于A點的整體傾覆力矩。

結果設定分析:假設掉層結構傾覆點都在基礎地面最外側,以正向荷載作用下的傾覆點A為例,得到A點抗傾覆力矩為6.45×106,傾覆安全系數為3.16,滿足安全系數大于3的要求。

4 基礎施工設計

4.1 基礎結構施工設定

建筑基礎采用機械成孔灌注樁施工,樁基持力層主要位于中風化片巖巖層,樁縱向承載力為9000kN,筏板厚1400mm。由于樁筏基礎面受彎矩較大,群樁效應可忽略不計[3]。樁基從功能上更接近于支護樁,鄰邊坡最外側的樁等同于無側土嵌固,受力方式與柱極為接近。為了進一步提高樁基的抗彎性能,樁頂入承臺的構造措施采用抗拔樁構造,以加強樁與筏板的連接。

4.2 特殊性問題及處理方法

鑒于山地與平地建筑在受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進行山地住宅基礎設計時,需要在相關計算方面留有一定的富余,同時需針對特殊性問題進一步加強對構造的控制措施,以保證其質量和安全性[4]。

(1)在設計前要提前做好地質安全性評價,保證施工場地可施工的安全性。依據相關的實地地質勘察成果進行系統評價。該工程的建設用地基本符合施工條件,其地質條件基本適宜。

(2)對于臺地上的建筑,要根據地形、地貌等影響因素,運用相關軟件進行風速壓強等參數的室內模擬分析,進而對其參數修正后的數值進行相關運算,并且依據等高線選取適宜的地質災害參數的合理值。

(3)為了平衡其地下室底板的抗壓水平效應,需將上下接地的端板厚度控制在300~500mm,而且相應的配筋率也應有所提高。

(4)樁與承臺的連接方式對樁水平力有較大的影響,為了使樁與承臺的連接更加緊固,可將其深度增加50m(原有深度為100mm),并且將承臺部位進行結構優化,使其成為抗拔樁類型的設施,以強化連接。

(5)依據基坑支護相關的技術規范,最短樁長應按照雙排樁支護的方式進行計算,而且對于顆粒較小的碎屑而言(如黏土、粉砂巖等細顆粒),外側最短樁的支護楔入深度一般在0.6h及以上。由于該項目的短樁楔入區域巖性主要為細碎屑顆粒,L÷h>0(L為深度,h為高度),基本符合基坑中最短樁的支護要求。

(6)為了保證基礎嵌固條件的有效性,用作結構嵌固的邊坡應達到罕遇地震作用下不破壞的性能要求。為了確保樁柱結構牢固穩定,除最外側柱外的其他柱在深度上均應深入薄弱面即中風化巖層,且入中風化層3m,如圖2所示。

圖2 嵌固深度示意圖(單位:mm)

5 結束語

在進行山地高層住宅建筑基礎設計時,建筑結構應盡量選擇在地質條件較好且穩定的邊坡上,并需要加強邊坡的支護設計,以保證結構底部與山體連接穩固。另外,在注重項目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注意滿足適度的居住所需條件,同時避免對自然環境造成過度破壞。

猜你喜歡
片巖塔樓山地
道路邊坡片巖耐崩解特性室內試驗研究
山地草甸
反傾邊坡風化作用數值模擬研究
穿越火線之山地作戰
厄瓜多爾“向日葵”住宅塔樓
山地之旅
石英片巖路基填料適用性分析
山地之美——雨補魯
巴彥烏拉山老變質巖系中的構造片巖特征及其形成機制
鹿特丹The Sax塔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