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與學生管理工作創新

2021-12-17 14:23張瑩武玲查星琴
文教資料 2021年9期
關鍵詞:大類招生學生管理

張瑩 武玲 查星琴

摘要: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傳統教育模式已然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對教育模式及教育理念進行革新。高等教育在教學、管理、培養模式方面都要改變,以為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按箢愓猩?,分流培養”的培養模式應運而生,依據行業發展需求及學生自身特色,制訂更具特色且有教學針對性的教育方案。本文從農科院校入手,就“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與實踐進行探究,給老師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農科院校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 學生管理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需要結合社會及行業的發展需要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當前中國不斷深化“制造強國”的同時,也在積極向“創造強國”轉變,為此需要高校提升教育的精細程度,依據行業的需求培養專業化人才,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借助人才的力量積極推動行業更新升級。高校在分流培養學生時還需要加強學生管理,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問題,及時完善教育方案。筆者結合工作經驗及專業知識就學生管理工作創新進行探究,意在提高學生的管理水平。

1.“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介紹

1.1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概念。

高校在培養人才會依據不同的培養目標確定不同的培養模式,以提升培養的專業性,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能力及素質水平?!按箢愓猩?,分流培養”指的是以通識教育為基礎,培養技術及理論能力素養高的應用型人才。學生在這種培養模式下,能力得到更細致的發展,專業素養的科學性、實踐性和完整性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較快地將所學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1.2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研究現狀。

該模式在國內外的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國外高校在十九世紀末期就已經形成分流培養模式,學生在接受通識教育一段時間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專業。國內的分流模式出現時間較晚,在二十世紀末期出現,二十一世紀初期得到進一步推廣,主要形成了三種模式,一是大類招生,二是院系招生,三是基地班或實驗班招生,在培養模式上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有更多時間及機會深入鉆研,對提高專業技能有積極意義。

1.3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應用意義。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進入高校學習,但是招生率的提高并不意味著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一些高校在學生培養中沒有應用合理、高效的培養方案,導致學生畢業后沒有足夠的競爭力,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這對學生打擊很大.也會影響高校的聲譽。學校需要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他們的需求及學習特點制定差異化的教育方案,發揮分流培養的價值。

2.農科院校發展“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的優勢分析

2.1 專業選擇自愿。

大類招生使得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研讀的大方向,方向內涵蓋很多細分專業,能減少學生填報志愿的盲目性,可以順從學生的意愿。這樣學生會帶著積極的心態學習,有利于提升教學有效性。經過研究發現部分高中生在畢業時并不知道自己感興趣、今后研究的專業是什么,在填報志愿時都是以長輩的意見及自己從網上搜集的資料為參考,沒有深入考量過自己喜歡什么,大類招生使學生在通識教育完成后,能夠結合未來的規劃和學習能力選擇專業。

2.2 提高錄取概率。

錄取率是評價高校的重要指標之一,很多學校在招生時由于整體不夠突出,即使個別專業足夠拔尖,但是在平行志愿的影響下會優先選擇分數高的學生錄取,這就意味著很多學生無法進入心儀的專業學習,與其如此不如直接進入整體水平高的院校學習。普通院校內的熱門專業扎堆報名,冷門專業的錄取率低,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浪費。大類招生下學生的選擇機會增加,大大提高了院校的錄取率。

2.3 充分認識專業。

學生在該模式下能夠對今后研究方向做出更好的規劃,對今后的人生負責。上文中提到高考生在選擇志愿時盡管老師會進行引導、培訓,但是力度遠遠不夠,剛畢業的學生對自身沒有明確的規劃,在選擇專業時會帶有盲目性,進人專業后發現自身不合適,轉專業等比較麻煩。大類招生下學生只要對農業方面的任何專業感興趣,都可以報考,在接受基礎通識教育后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謹慎地選擇要研讀的專業。

2.4 農科院校自身發展的需求。

農業的發展一直是我國的重點。隨著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種植模式悄然發生改變。在這一背景下,推行農業機械化、農業技術化顯得十分有必要。這就需要我國培養出更多的農業科技人才,農業院校要想響應國家的號召,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農業人才,就必須培養出更多全面、高水平的農業專業學生。在“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農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加具有針對性,無疑有利于農科院校的發展。

3.當前農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3.1 專業分流不明確。

當前大部分農科院校在培養過程中應用的模式幾乎相同,沒有深化突出培養創新型復合人才的目的,在課程設置及授課安排上幾乎沒有太大差異。學科大類劃分標準不統一,給學生在招生與就業增加諸多困難。就農業教育來說,很多院校停留在之前的農業發展模式中,對新農村建設及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視度不夠,導致學生缺少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影響專業教育效果。

3.2 管理與教育脫節。

管理與教育脫節是當前農科院校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之一,高等院校傳統管理模式下都是輔導員、班主任、團委對學生進行管理,老師只負責學生的專業授課,但是在這種模式下管理與教育脫節,老師無法第一時間獲取學生的想法,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無法及時解決,管理老師與教育老師缺乏直接協作溝通,降低了教學與管理質量。農科院校要想提高培養質量就需要更新管理模式。

3.3 實踐培養模式落后。

實踐教育是農科院校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特別對農科院校來說通過實踐才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能力,但是在研究中發現一些農科院校在進行實踐教育時,部分內容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傳統實踐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理論的學習和基本能力的掌握上,并未就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意識進行拓展,導致學生畢業后掌握的實踐技能無法與行業的需求相匹配。

3.4 評價體系不科學。

當前農科院校的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無法對學生的全面能力進行綜合考量?;镜脑u價標準是“五育”是否發展完善,但是在志愿人學的基礎上學生的考核都是依照學分計算,將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這就扼殺了學生發展的多種可能性,導致學生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分數上,甚至部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重視,考前突擊,這種模式無疑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農科院?!按箢愓猩?,分流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的具體路徑

4.1 高效整合教育資源。

高校要強化教育資源的整合能力,給予學生更高質量的教育。一些院校的教育資源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分流教育的實施。院校要匯總各級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的實際需求合理分配資源。通識教育要盡量全面,涵蓋大部分教育資源,在基礎能力提升的同時,個人素養也要得到發展。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了解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融入日常教學中.打造方向性極強、特色鮮明的專業。

4.2 合理設計分流方案。

老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就需要合理設計分流方案,在方案的指導下更高效地培養優質學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意愿進行搜集、分析,得出科學性高的方案,順應市場需求。老師要提高教育針對性,在分流之初,學生之間在基礎能力及實踐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要以學生為核心確定教學方案,使學生可以得到更大的發展。

4.3 建立學科的培養制度。

學校要建立科學的培養制度,在分流方案及培養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培養出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分流制度下學生要有統一、合理的評價標準,學生可以擁有自己選擇專業的條件,然后由教務處審核,學校要加強冷門專業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專業的競爭力。設立導師制度,讓直屬導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及選擇給予合理的建議,輔助學生培養專業素養。

4.4 完善分流教學評價體系。

在分流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健全教學評價體系,在評價體系下讓學生更合理地選擇適合的專業,教學評價內容不能僅局限于考試成績,應當結合學生的個人素養、管理評價等多方面進行。在專業培養中積極鼓勵學生創新,將學生取得的與擬申報專業密切相關的實踐業績成果作為評價標準之一,促進學生的發展。

產業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持,人才將所學與產業結合起來,創造出新的產品,提高企業生產質量。隨著發展的深入,產業細化趨勢愈加明顯,對人才的專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要積極探究“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使學生在專業領域獲得更大的提升,提高就業競爭力。在該模式下高校需要科學、高效地管理,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本文對農科院?!按箢愓猩?,分流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與實踐的探究還存在一些不足,日后還會繼續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王萍,王琳.“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下專業選擇與專業認同關系的實證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002):176-181.

[2]穆元彬,楊悅梅,傅聯云,等.高職院?!按箢愓猩?、分流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初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00(11):180-182.

[3]史韻.地方高校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模式中學生工作的問題及對策——以陜西科技大學機械類專業為例[J].新西部,2019,000(005):151-152.

[4]魏媛,吳長勇.基于“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課程體系整體優化與建設研究——以管理科學與工程大類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20,000(21):195-196.

[5]周鑫斌.我國農科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00(39):163-164.

猜你喜歡
大類招生學生管理
大類招生背景下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涉農專業大類招生的探索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體進行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淺析“四進”制度對班級管理的意義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網絡化問題研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大類招生模式下大學生專業分流的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職業素養提升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策略
對“大類招生,分類培養”模式下學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