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高校碩士研究生不同群體間體育活動量與睡眠質量的差異研究

2021-12-22 13:28李發新趙軍
當代體育科技 2021年32期
關鍵詞:運動量總分碩士

李發新 趙軍

(暨南大學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632)

近年來,人們的睡眠質量每況愈下。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2021 運動和睡眠白皮書》[1]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運動與睡眠已經有了“新國標”,鼓勵公民每周進行3次以上、每次30min 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成年人每天睡眠7~8h。隨著廣東高校研究生的擴招以及研究生就業競爭的加劇,研究生群體夜間睡眠質量問題,如睡眠效率低,導致白天精神狀態欠佳的情況時有發生。該研究旨在了解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水平與睡眠質量的現狀,探究體育活動與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為促進研究生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研究以廣州地區5所高校(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在校研究生260 人為研究對象,于2021 年3 月29 日至2021 年4月5日通過問卷星對其進行調查研究。排除標準為:非碩士研究生、有慢性疾病或心理疾病等不宜參加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60 份,收回問卷260 份,有效問卷為248份,有效率為95.38%,分別來自研一、研二、研三各個年級。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1)一般情況調查:性別、身高、年齡、學院、年級等。(2)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2]評定研究對象的主觀睡眠質量,該研究以7分為臨界值,得分小于等于7分為睡眠質量好,得分大于7分為睡眠質量差[3]。PSQI的分半信度為0.87,Cronbach's α系數為0.84。(3)體育活動等級量表:采用梁德清等人修訂的體育活動等級量表(PARS-3)[4]來評定研究對象近一個月的體育運動量,運動量=強度×時間×頻率。PARS-3重測信度為0.82。

1.2.2 數理統計法

收集數據使用SPSS 21.0和Excel進行錄入,將所有數據進行核查后進行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態分布或方差不齊采用非參數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碩士研究生人口社會學資料

調查對象所在年級、學院類別及男女比例,如表1所示。其中,男性92 人(37.1%),女性156 人(62.9%)。問卷填寫者平均年齡為23.59±1.39 歲,平均身高為167.18±13.59cm,平均體重為61.64±17.80kg,平均BMI為21.70±5.24。

表1 研究生人數及男女比例

2.2 碩士研究生睡眠情況

如表2 所示,調查對象的PSQI 得分為6.41±2.86分,PSQI 中測得受試者平均睡眠時長為6.95±0.77h,調查顯示睡眠質量差人數為80人,占比32.3%;睡眠質量良好人數為168 人,占比67.7%。通過與國內常模[5]數據相比較,可以發現除去睡眠藥物使用情況的得分與國內常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其他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碩士研究生PSQI量表得分與國內常模比較

2.2.1 不同性別睡眠質量差異

對不同性別的研究生PSQI 及其各成分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3 所示。結果發現,女性PSQI 總分非常顯著高于男性(P<0.01),此外女性研究生在日間功能紊亂這一成分中的得分也非常顯著高于男性(P<0.01)。

表3 不同性別碩士研究生在PSQI各成分中差異對比

2.2.2 不同學院睡眠質量差異

對不同學院碩士研究生PSQI 及其各成分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4 所示。在睡眠效率成分中,體育學院研究生得分顯著高于非體育學院研究生(P<0.05),而在日間功能紊亂成分中,體育學院研究生得分非常顯著低于非體育學院研究生(P<0.01)。

表4 不同學院碩士研究生在PSQI各成分中的差異對比

2.2.3 不同年級睡眠質量差異

由于年級超過兩組組成(研一、研二、研三),因而使用Kruskal-Wallis檢驗統計量進行分析,利用非參數檢驗研究年級對于PSQI 總分及其各成分的差異性。從表5 可知,不同年級樣本對于PSQI 總分、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共6 項不會表現出顯著性(P>0.05),意味著不同年級樣本對于此6 項均表現出一致性,并沒有差異性。另外,不同年級樣本對于睡眠效率、日間功能紊亂2 項呈現出顯著性(P<0.05),意味著不同年級樣本對于睡眠效率,日間功能紊亂有著差異性。具體分析可知,年級對于睡眠效率呈現出非常顯著性(P=0.001<0.01),通過對比中位數可得“研三>研一、研三>研二”;年級對于日間功能紊亂呈現出非常顯著性(P=0.000<0.01),通過對比中位數可得“研一>研二、研一>研三”。

表5 不同年級研究生PSQI各成分及總分非參數檢驗分析結果

2.3 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現狀

通過PARS-3 問卷的調查,碩士研究生PARS-3 總分平均為26.59±24.81分,總體處于小運動量水平。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的運動強度平均為2.54±1.33分,運動時間平均為2.56±1.33 分,運動頻率平均為3.14±1.15分,其中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得分均值低于中等強度值3 分。在運動量表現上,54%的碩士研究生(134人)運動量處于小運動量,19%的碩士研究生(47人)處于中等運動量,27%的碩士研究生(67 人)運動量處于大運動量。32.3%的碩士研究生(80人)認為自己日常運動強度很??;10.5%的碩士研究生(26 人)每次運動時間不足10min;7.3%的碩士研究生(18 人)一個月運動一次或者不運動,具體見表6。

表6 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狀況表現

2.3.1 不同性別體育活動差異

對不同性別的碩士研究生PARS-3 及其各成分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7 所示。發現無論是PARS-3 總分,還是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男性得分均非常顯著高于女性(P<0.01)。

表7 不同性別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得分的差異對比

2.3.2 不同學院類別體育活動差異

對不同學院類別的碩士研究生PARS-3 總分及其成分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如表8 所示。結果顯示,無論是PARS-3總分還是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體育學院研究生得分均非常顯著高于其他學院碩士研究生(P<0.01)。

表8 不同學院類別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得分的差異對比

2.3.3 不同年級體育活動差異

對不同年級碩士研究生PARS-總分及其各成分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如表9 所示。結果發現,在PARS-3量表中體育活動等級總分及其各成分得分中,不同年級碩士研究生不存在統計學上的差異(P>0.05)。

表9 不同年級碩士研究生PARS-3總分及其各成分得分的差異對比

2.4 體育活動量與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分析

對碩士研究生PARS-3得分等級與PSQI總分及其各成分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10 所示。小運動量組、中等運動量組和大運動量組PSQI總分分別為6.87±2.78、5.85±3.06、5.88±2.74,小運動量群體PSQI 總分最高,且顯著高于中等運動量以及大運動量群體(P<0.05),此外在日間功能紊亂這一維度上,小運動量群體得分非常顯著高于大運動量群體(P<0.01)。

表10 體育活動量與睡眠質量關系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3 討論

3.1 碩士研究生的體育活動現狀

該研究結果表明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量不足。結果顯示,達到運動強度“新國標”的碩士研究生比例僅為28.6%,近一半人(41.9%)達不到每次運動時長30min 以上,更有58.9%的學生每周運動次數在3 次以下,54%的碩士研究生運動量等級處于小運動量等級。運動量得分由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3個維度的乘積所得,運動量小意味著至少有一個維度得分太小,這從一方面反映當前高校碩士研究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狀況不容樂觀,說明碩士研究生不具有良好的運動習慣。趙冬冬的研究表明,在研究生群體中有71.4%的人未形成體育鍛煉習慣[6];任波等人指出,大學生鍛煉頻率低、持續時間不足,并且運動時長和運動強度沒有規律[7];劉敏的研究也表明有73.7%的研究生在運動頻率上不固定,且運動時長安排上也顯得隨意[8]。1994 年,有學者使用PARS-3 量表調查大學生體育活動水平,發現大學生PARS-3 平均得分為30.97±23.75分[9],遠遠高于此次研究中研究生PARS-3 平均得分,其原因可能與學生的生活習慣變化有關,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學生群體中被廣泛使用,參加體育鍛煉的課余時間被手機和互聯網占據,導致了運動時間的減少。除此之外,還與學業負擔等原因未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關。

不同性別體育活動得分差異分析結果顯示,男性運動量明顯高于女性(P<0.01),此結果與肖蓉[10]、Walid[11]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與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有關;趙冬冬[6]在其研究中表明有體育鍛煉習慣的男性研究生多于女性研究生。此外,與男性和女性對運動的目的不同,Asztalos[12]等人曾做出報道,男性追求力量,喜歡競爭性強的運動,而女性追求強度小、溫和的、對抗性小能塑形的運動,如瑜伽、散步等,這可能是造成女性運動量得分小于男性運動量得分的原因。在不同學院組別上,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PARS-3 總分及各成分得分均非常顯著高于其他學院。究其原因,這與體育學院學生的課程安排以及自身規劃相關,大部分體育學院對培養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中有進行專業技能課的安排,且體育學院學生走出社會參加工作或與他人進行交流離不開運動,對于體育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來說,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一項日?;顒?。

3.2 碩士研究生的睡眠質量現狀

該研究發現,受試者平均睡眠時長6.95±0.77h 符合WHO 所推薦承認睡眠時長6.0~7.5h,勉強達到《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中推薦的成年人每天睡7~8h,睡眠質量中等。此次調查中,睡眠質量差的學生比例(32.3%)遠超以同等判斷標準對大學生睡眠狀況所調查的發生率(13.93%[2]、11.4%[13]),也高于對研究生睡眠狀況所調查的發生率(10.07%[14])。PSQI 量表得分相比于國內常模數據,碩士研究生睡眠質量遠遠低于普通人睡眠質量。睡眠質量可以體現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研究生是未來社會的生力軍,讀研期間,碩士研究生不僅面臨學業壓力,更承受著來自物質和心理方面的壓力,這些壓力將成為產生睡眠障礙的主要因素,對于這些壓力,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此外,蔡益民[15]等人指出,各個院校為了培養合格的研究生,對學生畢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不得不犧牲睡眠來謀求學術上的更多成就。

在對不同組別研究生睡眠質量進行差異對比分析時,發現女性睡眠質量以及白天精神狀態不如男性(P<0.01)。這一結果與王靖[16]、凌喜歡[17]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但邢晅毓[18]等人研究發現男性大學生睡眠質量比女性差;章瑩[14]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睡眠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男性大學生與女性大學生睡眠質量不存在差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與受試群體、調查時間不同等方面有關。不同性別研究生睡眠質量的差異可能與女性特有的性格、生理特點等因素有關,女性生理期間很可能會對睡眠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使得女性晚上疼痛不適、白天困倦精力不足等,從而導致女性研究生在“PSQI總分”和“日間功能紊亂”方面得分較高[17]。在不同學院組別上,從PSQI 總分上來看,雖然二者之間不存在統計學上的差異性(P>0.05),但可以看出體育學院研究生平均得分小于非體育學院研究生,即體育學院研究生睡眠質量情況要好于非體育學院研究生。而在睡眠效率和日間功能紊亂方面,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睡眠效率不如其他學院(P<0.05),而在日間功能紊亂得分上又明顯低于其他學院(P<0.01)。提示體育學院研究生白天精神狀態明顯比其他學院研究生好。對于不同年級睡眠質量的差異,結果顯示,在睡眠效率上,研三學生要差于研一、研二學生(P<0.01),而在日間功能紊亂上,研一學生差于研二、研三學生(P<0.01)。這說明研三學生在睡眠效率上要差于研一、研二年級的學生,但是在日間機體功能上,研一學生要弱于研二、研三年級的學生,且研二學生要弱于研三年級學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此次調查時間在3~4月份,正是研三畢業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競爭壓力大、精神負擔重,對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研三學生一方面,面臨學位論文的壓力;另一方面,面臨著找工作或者考博的壓力,這些壓力可能導致他們的睡眠效率差于研一、研二年級學生,也不排除是因為調查對象較少的緣故。而研一學生課程多、活動多和考試多,夜晚熬夜的幾率增加,相比于研二、研三年級學生表現為白天精神、精力不足。綜上所述,當前碩士研究生的睡眠時長尚未完全達到《2021 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中提倡的“健康中國”睡眠“新國標”,總體睡眠質量一般。

3.3 碩士研究生體育活動量與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分析

該研究利用LSD檢驗方法分別對三種體育活動水平組進行多重比較。結果顯示,不同體育活動水平等級的碩士研究生群體,其睡眠質量情況不同,發現在PSQI 總分上,小運動量得分顯著高于中等運動量以及大運動量(P<0.05),即運動量較大的碩士研究生群體睡眠質量較好;在日間功能紊亂維度上,小運動量群體得分非常顯著地高于大運動量群體(P<0.01),即大運動量群體白天精神狀態明顯比小運動量群體好。邢晅毓[18]等人的研究表明,受試者運動頻率與主觀睡眠質量得分、入睡時間得分之間存在負相關性,這說明提升運動量可對改善睡眠質量有積極影響。龔明?。?9]等人的研究表明,運動干預具有明顯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并且相比于小強度運動干預和大強度的運動干預,中等強度的運動干預效果最好。但是具體多少的運動量對改善睡眠質量能起到最佳的效果,目前尚不清晰[20]。

綜上所述,基于前人的研究結果得出:運動鍛煉具有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有研究表明[21,22],運動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的生理機制是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增加5-羥色胺和腎上腺素的含量,并使皮質醇水平下降,增加褪黑素的含量,從而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而在其心理機制方面,則是因為體育鍛煉可以改善社會支持水平,利于內外部壓力的緩解,進而改善睡眠質量。

4 結語

廣東高校碩士研究生群體的體育活動水平較低,需要進行積極引導,進而養成體育鍛煉習慣,樹立體育鍛煉意識。碩士研究生群體體育活動水平越高,其睡眠質量得分越低,睡眠質量越好。

猜你喜歡
運動量總分碩士
山東藝術學院作品精選
大樹的日常
運動量
廈大碩士創業新一站 賣鹵味
每天基本運動量:走4000步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學碩士攬了“瓷器活兒”
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