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湖裸鯉人工繁殖技術

2021-12-23 00:55葛京張耀紅徐建華陳力郭敏莉
河北漁業 2021年12期

葛京 張耀紅 徐建華 陳力 郭敏莉

摘 要:總結了淡水培育的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的人工繁殖技術,包括親魚培育、人工繁育等。2015—2018年繁育試驗中,親魚平均相對懷卵量為 46.20粒/g 體重,催產率可達80.00%,受精率8952%,孵化率95.46%。

關鍵詞: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人工催產;人工授精;人工孵化

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屬鯉科,裸鯉屬,原產于高海拔地區的鹽堿水域,是中國名貴的冷水魚類之一,因其味道鮮美而倍受人們喜愛,市場潛力大,其人工養殖極具發展前途[1]。青海湖裸鯉能在內陸淡水中培育且能繁育成功[1-7]。為豐富當地冷水魚品種,河北省保定市綜合養殖試驗推廣站(以下簡稱“試驗站”)自2013年引進內陸淡水培育的青海湖裸鯉苗種,放養于淶源縣昌源漁場,在內陸淡水環境中養殖并進行后備親魚培育,2015—2021年,連續7年進行人工繁殖,取得一些經驗,現將人工繁殖技術總結如下。

1 親魚培育

1.1 親魚來源

后備親魚從河北省青海裸鯉良種場引進。2013年購買1 000尾(規格100~200 g/尾,以下稱“首批親魚”),2015年開始人工繁育;2017年引進2 000尾(規格200~350 g/尾)。2018年6月,因陸續作為商品魚出售,兩次引進的后備親魚共剩余300尾,開始并池混養(以下稱“混養親魚”),混養親魚中首批親魚占30%,2019年開始人工繁育。人工繁育時親魚均為4齡以上。

1.2 水源

水源為拒馬河源頭的泉水,水流暢通,水質清新、無污染、符合養殖用水標準。

1.3 池塘培育條件

水泥池面積150~250 m2,水深0.8~1.2 m。微流水養殖,進水口處流速40~50 dm3/s。溶解氧≥13 mg/L。冬季水溫3~6 ℃,夏季水溫最高17 ℃。親魚放養密度≤10 kg/m2。

1.4 飼料及投喂

投喂虹鱒親魚飼料(粗蛋白≥42.0%,粗脂肪≥8.0%,粗纖維≤5.0%,粗灰分≤14.0%,水分≤12.0%,賴氨酸≥2.6%,總磷≥0.9%),日投喂兩次,日投喂量為親魚體重的1%,并視水溫、天氣、魚體情況適當調整。人工繁育期間投喂量為親魚體重0.5%~0.7%。

1.5 日常管理

堅持每日3~4次巡池,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及時撈取池面上樹葉等雜物,檢查進排水口防止堵塞。做好養殖、用藥、銷售三項記錄。

2 人工繁育

2.1 雌雄鑒別

主要借助臀鰭形狀鑒別。雄性個體的臀鰭呈圓形,邊緣有較深的缺刻,最后2枚分支鰭條具有明顯的角質倒鉤;雌性個體的臀鰭呈斜三角形或橢圓形,末端尖形,邊緣光滑無缺刻。

2.2 成熟度鑒別

繁殖季節青海湖裸鯉體表出現第二性征—“追星”,即白色顆粒狀凸起,手摸有刺突感。多分布于臀鰭和尾柄等部位,雌魚的“追星”在數量和大小上遠不如雄魚。繁殖末期,“追星”消失,此時,產卵活動結束[2]。

成熟好的雄魚生殖孔周圍柔軟,輕壓腹部,即見精液流出。成熟雌魚腹部膨大柔軟,生殖孔紅腫外突,當尾柄上提時,兩側卵巢下垂輪廓明顯,輕壓腹部有卵粒流出體外。

2.3 人工催產

2.3.1 挑選親魚 親魚3齡以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無畸形。為保證授精效果,親魚雌雄比為1∶(1.5~2)。

2.3.2 催產時機 一般在四月下旬水溫穩定在13 ℃左右時進行催產。雄魚能擠出精液,鏡檢精子活力較好,且有少量追星時,對腹部變軟的雌魚進行催熟。

2.3.3 催產藥物及使用方法 采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A2催熟催產。用生理鹽水稀釋后按魚體重注射,劑量2~4 μg/kg,第一次注射4 d后檢查,視情況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注射。第二次、第三次注射后間隔3 d檢查。注射部位為腹鰭基部,針頭與魚體呈45°角,入針深度0.5 cm左右。催產后沒有特意加大流量刺激親魚。

2.4 人工授精

采用濕法授精。繁殖條件成熟后,用手輕擠雌親魚腹部,使卵自然流出,置于浸泡在等滲液中的密眼塑料筐中,魚卵要全部沒入等滲液。隨后提起密眼塑料筐,稍微控水后將魚卵緩緩倒入另一干燥、光滑的新塑料盆,隨即擠入雄親魚精液,輕攪均勻,接著加入少量的等滲液繼續攪拌,使精卵充分接觸。靜置1~2 min再換清水洗卵2~3次,隨后置于微流水中,吸水55~65 min,待卵膜硬化并富有彈性,計數裝入孵化器中進行孵化。

需要注意的是:整個采卵、授精及清洗的過程,必須在遮光條件下進行,防止魚卵被陽光直接照射。

2.5 親魚產后消毒

產后親魚用聚維酮碘(有效碘1%)30 mL/L流水消毒1 h或甲醛100 mL/L停水消毒30 min或食鹽60 g/kg浸泡1 min。

2.6 人工孵化

2.6.1 用水 孵化用水采用泉水或者淺表地下水,無雜質和懸浮物,溶氧高于7.0 mg/L,水溫9~14 ℃。

2.6.2 孵化器 采用桶式孵化器孵化受精卵。水流自桶底流經全部魚卵后從上部溢出。同批卵占用一個或以上孵化桶,非同批次卵不能合用孵化桶。孵化桶有效容積約為10 L,裝卵4萬~6萬粒/桶。調節水流使表層受精卵浮起不超過3 cm。

2.6.3 破膜 待發眼卵破膜時把卵轉入玻璃缸中繼續孵化。玻璃缸直徑2 m,缸深50 cm。因魚苗纖細如發絲,出水口處需要包裹一層密網(100目)防逃逸。玻璃缸注水量10~15 L/min。玻璃缸內放置塑料孵化筐(規格:長55 cm,寬45 cm,高18 cm)4個。調節孵化缸進水方向,使孵化筐順時針或逆時針勻速轉動。用泡沫塊調整孵化筐入水深度,使筐內受精卵在水面10 cm以下。發眼卵0.8萬~1萬粒/筐,均勻鋪放。孵化筐上覆一層窗紗(18目),既可阻止受精卵漏出,又方便魚苗破膜后鉆出,進入玻璃缸。玻璃缸底可鋪設納米管或氣石增氧,保證溶氧在7.0 mg/L。氣石位于相鄰塑料孵化筐縫隙的下方,以免頻繁振動受精卵。剛孵化出來的魚苗伏臥于缸底,體質嫩弱,顏色很淡,具有卵黃囊,體長0.7~1.1 cm。魚苗極易集群,要及時用軟刷、尼龍抄網等推散,避免缺氧窒息。

在水溫12~14 ℃下,經6~8 d后,卵黃囊逐漸吸收,體表黑色素增多,游動能力增強,仔魚開始上浮。

2.6.4 孵化期管理 整個孵化期間注意遮光和避免機械震動。隨時挑揀孵化筐內的水霉卵及死卵團。及時清除玻璃缸內的卵皮和死苗,刷洗出水孔,保持水流清新、暢通。

2.6.5 水霉防治 受精卵孵化第三天開始使用甲醛溶液80~100 mg/L流水消毒20~30 min,到發眼前兩天結束,1次/d。

3 結果與分析

2015—2018年和2019—2021年兩個階段人工繁殖過程中,死亡雌魚數量、相對懷卵量、受精率、孵化率無明顯變化,但年催產率下降明顯,由80.00%降至47.86%。見表1。

4 討論與結論

4.1 催產情況

4.1.1 催產藥物 各文獻中采用的催產藥物主要為LRH-A2、DOM,而本試驗中沒有采用DOM,催產注射后檢查親魚的間隔時間也有所延長,但催產結果比較理想。見表2。

4.1.2 催產率 關于催產率,康鵬天[6]的數據最高,為84.6%,閆保國等[3]的最低,為36%。閆保國等[1]認為與四大家魚相比,青海湖裸鯉的催產率非常低,只有30%~40%,原因有多種猜測,但具體沒有定性。本試驗中2015—2018年催產率平均80.00%,到2019—2021年催產率明顯下降,為47.86%。下降原因可能是種質退化,也可能是親魚環境變化所致,培育條件中缺乏某些刺激,延緩了生殖發育。裸鯉原產于高海拔地區的鹽堿水湖泊中,每到繁殖季節來臨時,就成群結隊洄游,溯河而上尋找產卵場[9]。而本試驗環境為內陸淡水,鹽堿度不同,其生存的水域面積也差異巨大。

4.1.3 催產次數 雌親魚一般注射1~3次就能成熟可采卵。2020年在試驗中發現,雌魚注射催產針劑超過三次,如果還按照原檢查魚的間隔時間(即3~4 d),80%以上會錯過采卵期,雖然親魚腹部膨大,很柔軟,肛門紅腫外翻明顯,但擠壓腹部不能出卵,此類親魚死亡率在70%以上。死魚腹部極漲大,解剖發現卵子過熟。根據以往經驗,如果注射次數增多,檢查魚的間隔時間要比前期縮短,以免親魚過熟。關于雄魚注射問題,因為雄魚數量大大多于雌魚,且發育早于雌魚至少一個月以上,每次檢查中有精液的雄魚數量很多,所以雄魚第一次不用注射。第二、三次視雌魚數量來定,這與閆保國等[1]觀點基本一致。

4.1.4 水流刺激 親魚注射催產針劑后增大水流刺激方面,2018年試驗站做對比試驗,每天加大水流刺激2 h與保持原養殖環境的微流水兩種處理之間,結果沒有區別。但2021年發現,減弱水流刺激和提前密集暫養對親魚性腺成熟有影響。為方便操作打針催產,以往親魚注射第二次催產針劑后單獨放在網箱內(聚乙烯網包裹的空心鐵架,長5 m、寬3 m)密集暫養,雌雄不分開。網箱放在養殖親魚的水泥池(長40 m,寬4~5 m)內,位于進水口處,進水量40~50 dm3/s。2021年,第一次注射催產劑后將親魚放入網箱密集暫養,位于水泥池尾部排水口處,發現親魚性成熟時間晚于往年7 d以上,且沒有形成集中成熟。

4.2 產卵情況

本試驗中2015—2018年親魚相對懷卵量平均為 46.20 粒/g 體重,遠高于康鵬天等[6]的試驗結果(相對懷卵量平均為17.45粒/g體重)及青海湖7齡野生親魚的相對懷卵量(32.3 粒/g 體重)[1],與閆保國等[1]試驗中的4 齡親魚的相對懷卵量(45.4 粒/g 體重)相差不大。

本試驗中親魚產出的卵多為淡黃色,極少量為乳白色,占總卵數的3%~8%。卵受精吸水后有一層透明膜包裹,膜和內部圓形胚胎之間有2~3 mm間隔。卵粒圓而飽滿、大小均勻、色澤晶瑩,手指微擠壓有彈力??爹i天等[6]試驗中親魚所產卵粒有四種顏色,分別是深黃色、淡黃色、乳白色、淡灰色,且親魚中產出淡黃色和暗灰色卵粒的個體數量基本均等,在整個群體所占比例較高。

分析相對懷卵量及卵質量有所差異的原因,可能與飼料及營養有關??爹i天等[6]給親魚投喂蛋白含量32%的鯉魚全價配合飼料,另加部分水草;本試驗親魚培育中投喂粗蛋白≥42.0%的虹鱒親魚飼料,親魚因飼料充足、蛋白水平高,營養狀況比較好。

4.3 授精方法的選擇

授精方法一般有干法、半干法、濕法等。經查閱文獻,多采用干法授精[2-6.8]。筆者在前期干法授精與濕法授精的對比試驗中未發現明顯區別。濕法授精不需擦干魚體,生產上更方便快捷,且對親魚的損傷較低,所以選擇采用濕法授精。此問題可待樣本數量擴大后進一步探討。

4.4 受精卵脫黏問題

裸鯉卵屬沉性卵,微黏。一些學者認為需要專門添加滑石粉等進行脫黏處理[5-6],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不需要,只需用清水浸洗2~3遍[2,4,8]。經過實踐,筆者認同后者觀點,即受精卵不需專門脫黏,只需清水浸洗2~3遍即可。

參考文獻:

[1] 閆保國,馬海軍,蔣燕,等.青海湖裸鯉人工馴養和繁育中幾個問題的初析[J].水產科技情報,2011(2):81-83.

[2] 史建全,祁洪芳,楊建新,等.青海湖裸鯉人工繁殖及魚苗培育技術的研究[J].淡水漁業,2000 (2):3-6.

[3] 閆保國,閆立君,盧建一.青海湖裸鯉人工繁育試驗報告[J].河北漁業,2006(7):39-41.

[4] 祁洪芳,史建全.青海湖裸鯉的人工繁殖及苗種的淡水培育技術[J].水產科技情報,2009(3):149-151.

[5] 趙秀梅.青海湖裸鯉人工繁殖技術[J].河北漁業,2012(9):26-28.

[6] 康鵬天,李勤慎,王全意.人工高原淡冷水繁育青海湖裸鯉試驗[J].漁業致富指南,2016(19):54-57.

[7] 李天.青海湖裸鯉生物學特性及異地人工馴養繁殖技術[J].科學養魚,2009(6):6-7+28.

[8] 俞錄賢.青海湖裸鯉受精率的影響因素[J].科學養魚,2012(8):81.

[9] 王基琳.青海湖裸鯉Gy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產卵場破壞原因與保護對策[J]現代漁業信息,2005(6):11-12.

(收稿日期:2021-10-09;修回日期:2021-11-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