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書以人傳”

2021-12-24 02:35鄧心路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書家人品書法藝術

◎鄧心路

歷史上,有關“書品”與“人品”關系的討論層出不窮。本文通過對“書以人傳”發展史的梳理,客觀看待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原則。

一、“書以人傳”的詮釋

(一)何為“書”

沃興華先生在《中國書法史》中提到:“漢以前,書法就叫做‘書’,它的意義既表示書寫動作,又表示所書的作品?!睂τ谖峙d華先生的看法,我有如下理解:一方面,如揚雄所言“書為心畫”,在揚雄的思想中,他認為“言”和“書”都是個人內心情感的外在抒發,可以通過二者來區分君子或是小人,后人對此加以理解,認為此處所言的“書”有書法的意思,即是對“書”靜態的理解;另一方面,劉熙載將書法上升至“心學”的高度,將表現出來的藝術作品與書家的內心情感聯系在一起,通過表面的作品看透書家的內在,即是對“書”動態的理解。

綜上可知,“書”應是可以理解為“書品”。張函博士在《古代“書品”理論結構研究》中歸納了“書品”理論的三種類型:“品第法”“品性法”“品格法”,其中“品性法”著重評論書家品行、思想等本質,可用于解釋“書以人傳” 的道理。所以“書品”不僅僅指書法作品的“神、妙、能、逸”,更是能通過書法作品來推測與評論書家自身的學養、品行等本質。

(二)何為“人”

“人”指代書法作品的創作者是無可置疑的,“書”因為書家所以“傳”,那么不同的書家,或是文人士大夫,或是平民百姓,他們的閱歷、性情、才學、生活環境等內在或是外在因素的不同,使得部分書家的“書”能流傳更加廣泛,但是部分書家的“書”卻名不見經傳。由此可知對于“人”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衍生至書家本身“人品”問題的討論。

“人品”源于南朝沈約的《奏彈王源》:“源雖人品庸陋,胄實參華?!逼渲小叭似贰弊g為“人的品格”,“品格”在《宋書·顏竣傳》中有指藝術作品質量的意思,正如評論藝術作品時分為以“神、妙、能、逸”。依此可推斷出“人品”同樣可以劃分等級,以道德品質的高低進行劃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在《論語·季氏》中對人物品第進行等級劃分,且有關“人品”問題的探討滲透歷史發展的各個時期,書家對此各抒己見?!叭似贰钡摹暗隆迸c“善”,來自于古代正統的倫理道德與道統;宋代的“尚意”書風,將“人品”的重要性蘊含在“意”內;鐵保對“人品”的看法概括為藝術作品中的“氣”,理解為藝術作品中精神、靈魂所在。至此,書家的“人品”即成為了“書”之所以流傳的紐帶。

二、“書以人傳”的歷史演變

(一)“書以人傳”的起源

儒家思想的“倫理性”把“人”置于其思想體系的核心位置,講求“中和”、以人為本等。在《論語·述而》中提到的“游于藝”,“藝”指的“六藝”,其內容當中的“書”有“書寫活動”的意思,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書法藝術就已經被人們重視。

“書以人傳”的論述最早有所涉及的是在《漢書·游俠傳》中,其描述陳遵:“略涉傳記,贍于文辭。性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去以為榮?!逼渲械摹皶庇袃煞N解釋,一是書作,二是文辭,由此追尋到了“書以人傳”的發端,同時是最早被記錄進正史的收藏文人書信的事例。

時至西漢末期,收藏書家書跡之風逐漸盛行,因此產生了對于“書以人傳”較為明確且具體的論述。如揚雄在《法言·問神》中提出的有關于“書”與“心”的論述:“書為心畫”,即可以通過“書”來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

(二)“書以人傳”的發展

歷史上,書家常常將“書”與“禮”聯系在一起,“禮”是指君子之心、忠義之行,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皶痹凇岸Y”的影響下,表現出書家必須有為人稱贊的思想品德,產生了“以人論書”且“首論其人”的思想言論,使得書法與儒家文化修養論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從儒家思想的角度出發,書法藝術與政治倫理、哲學等不同,其源于學養、品行等,并且受個人的性格、閱歷、學識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使書法藝術這個意識形態不能以獨立的形式存在。

自漢代開始,儒家思想的影響遍及各個領域。東漢時期,科舉制度的確立使儒家思想再度受文人士大夫的重視,趙壹《非草書》的提出,標志儒學思想與書法藝術的初步滲透、融合,陶染文人書法精神批評觀,引領道學人格思想批評觀的發展,并且有助于后世的書法實踐與理論批評論的發展。直至唐代初期,“書”與“心”的言論逐漸增多,有唐太宗的“心正氣合,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氣則欹斜”,歐陽詢的“心正則筆正”等等。

唐代張懷瓘在《書議》中論述道:“論人才能,先文而后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边@是最早提及的“書卷氣”一詞的思想。何為“書卷氣”,即書家的品行修養、思想道德在書法藝術作品中的體現。在隨后的宋代,書卷氣的實踐者蘇軾開拓了“書卷氣”的內涵。

(三)“書以人傳”的成熟

到了宋代,“書以人傳”這一思想的論證更為明確和成熟。因北宋時期實行“重文抑武”的治國方針,北宋文人逐漸成為當時政治文化的主體,自然也成為書法活動的主體。當時的書家歐陽修、黃庭堅、蘇軾等人的論述明顯體現出文人主體色彩,突破前人對書法實踐、審美等理論的闡發,將“人品”作為評價書作的標準之一。在宋代“重文”的社會環境下,書論提出了“尚意”“以人論書”批評觀等符合文人書法審美趣味且強調書家“人品”的批評觀念。

書卷氣的實踐者蘇軾,他的書學觀念最為鮮明的是“我書意造本無法”,指書寫不僅僅能體現書寫的法則,更是能體現精神自由。他對書法藝術提出“新意”一說,后世稱之為“尚意”?!吧幸狻背鲎粤簬t的《評書帖》,但直至道光年間周星蓮的《臨池管見》中才對“尚意”有“宋書如豪杰”如此較為形象的比喻。隨后歷史發展,書學家逐漸對“尚意”達成共識,即認為宋代書法是注重書家的意趣與情懷的表現,深厚的文化素養是書家“尚意”的基礎,注重主觀的能動性與個性化的創造。以宋為分界線,那么宋代以前書法藝術的發展,是以筆法為主。而蘇軾的“尚意”,意思則是以筆法為基礎,往上強調重視書家“人品”,讓書法成為體現人格精神的載體。因此當時具有爭議的“宋四家”的“蔡”也因蔡京人品不端,便以蔡襄代之。

北宋歐陽修在《歐陽文忠公集》中提到古代人都能夠寫字,但是“唯賢者能存耳,其余泯泯?!敝鲝垺叭似窞樯稀薄叭烁裰髁x”的評價方法,他在《集古錄》中對顏真卿的品行氣節大有贊賞,稱其書跡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富有強烈的人格主義傾向,推動宋人“以人論書”批評觀的形成。朱長文在《續書斷》的序中也明確點明了“以人論書”這一書學想:“夫書者,英杰之余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者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睙o論人的品格孰優孰劣,皆可學書,但是往往品格低劣者善書者少。此思想與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郭若虛評文人畫:“人品即高,雖游戲間而心畫形矣”等思想見解有異曲同工之妙,蘇軾以“意”為中心的書學思想,皆闡明書法的品鑒經常與書家的人品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重視二者的辯證關系,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更是將“書品”與“人品”相提并論。

元代的“書以人傳”思想主要繼承了宋代的思想理念,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從而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逗挛闹夜甏ㄎ募分?,對王羲之、顏真卿、李斯等書家從書品與人品兩方面進行評論,如評論王羲之因“正直有識鑒”所以其書作能“高風絕跡,貌不可及”,但李斯卻因“刻薄寡恩”故而其書作“瘦勁無情”。對比二者,可以認識到筆墨是“神”與“意”的載體,書家鍛煉“工夫”時還需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宏博的襟度。

在清代明項穆《書法雅言》中論證的書法是無形的“心”和有形的“相”的辯證統一思想,即“心相論”也是同樣的道理。劉熙載在《藝概》中也闡述道“人品”也是一個人學、才、志、情的綜合反映,將“書品”與“人品”凝練的概括為“書如其人”思想,“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贝送?,劉熙載結合儒家的人格理想提出了新的標準,認為書家須遵從“廉”“立”“寬”“敦” 四種品格。

清代乾隆、嘉慶時期,書法家鐵保對“書以人傳”這一論述進行了深入的藝術實踐。他匯編刻帖《人帖》,遵循“以人品為重”的宗旨,編錄歷史上二十八位品格高尚之人的書法遺跡。鐵保在題跋中提到“書以人傳,人不以書傳也”的書學思想,這正是對書史中“人品即書品”“人正則書正”主流思想的支持及弘揚。

三、“書以人傳”的反思

圖1 顏真卿《勤禮碑》

圖2 李斯《嶧山碑》

圖3 鐵?!度颂?/p>

在書法理論實踐的過程中,“書以人傳”或多或少受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不同的哲學思想、主觀意識的影響,產生了極端的主觀傾向,如“因人廢書”“書以人傳”等有失偏頗的思想。部分文人書家意識到“書以人傳”“以人論書”等看法的不全面性,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如清代張之屏認為:“技藝之事,與人品固毫不相涉也。然據吾所見,字之美者,未足代表正人;字之惡者,適足代表邪人?!备跽?,“以人論書”的代表人物蘇軾也對此進行過反思:“觀其書,有以得其為人,則君子小人必見于書。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猶不可,而況書乎?”

所以,“書品”與“人品”的關系探討永無止境。楊景亮在《中國傳統文化視域中的“書品”與“人品”關系解讀》中表明,“書品”和“人品”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只有決定與被決定兩種關系,即“書以人傳”只是關系系統中的一支半節。但是“書以人傳”這一部分的文化內涵仍是豐富多元化的,需要辯證且全面地看待“書品”與“人品”的問題。

四、結語

本文的著力于梳理“書以人傳”的發展歷史,可以獲得如下結論: 在“書以人傳”“以人論書”等偏頗言論出現的同時,也有許多書家從客觀角度出發,對“書品”和“人品”的問題進行理性全面的討論。如清代康有為在“心學”的基礎上提出“形學”的概念,《廣藝舟雙楫》中提到:“蓋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得勢便,則已操勝算?!庇纱丝芍?,“心”與“學”相結合才能成就中國的書法藝術。

“書品”與“人品”關系的問題的發展,對書法藝術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書法藝術不單單是靜態的筆墨藝術或是動態的書寫活動,他還賦予了書法藝術深刻的文化內涵,提醒世人兼顧“書品”與“人品”。

猜你喜歡
書家人品書法藝術
王必成紅色書法藝術欣賞
《宋稗類鈔》的書法史料價值
論二王對宋尚意書風的影響
詩品出于人品
湖北近現代書家、印家群體的掩名現象
吃飯見人品
測你的人品還剩多少?
分手最見人品
西周青銅器銘文書法藝術探微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