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及推廣對策研究

2021-12-25 10:56劉玉樁
農村科學實驗 2021年31期
關鍵詞:馬鈴薯產量人員

劉玉樁

(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巴仁哲里木鎮農牧技術推廣中心,內蒙古 興安盟 029425)

前言

馬鈴薯是人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種美食,其本身已經受到人們廣泛的喜愛。近年來隨著我國食品加工業不斷發展,對于馬鈴薯的需求越來越高。脫毒馬鈴薯種植相較于傳統馬鈴薯種植來講有很大的優勢,綜合來看經濟效益也更高,因此推廣此類種植技術有著一定的意義。

1.馬鈴薯的發展前景

隨著農業發展水平不斷進步,馬鈴薯當下已經不單作為一種糧食作物為人們提供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熱量,馬鈴薯發展現已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馬鈴薯制成的土豆全粉、薯片、淀粉等深加工類產品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前景非??捎^。當下馬鈴薯的產量以及質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這就對農業種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促進這一產業更好地發展,就必須采用新的技術。

2.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的優勢

脫毒馬鈴薯相較于傳統馬鈴薯種植來講有很多優勢,主要優勢是能夠有效地減少病害的發生,從而減少投入成本,提高馬鈴薯的產量。未脫毒馬鈴薯種植如采用的是大規模田塊種植的方法,因為面積過大,受濕度或溫度等自然天氣影響,馬鈴薯的病害嚴重,很容易造成田間減產或絕收,給農民造成重大損失;另外傳統馬鈴薯種植的方法費時費力,投入大成本高,還取得不了很好的產量效果。

再有就是脫毒馬鈴薯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壤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脫毒馬鈴薯栽培相對來講種植過程比較容易被控制,苗種之間可以保持合理的種植距離,使其成品薯達到所需的薯型或個頭標準,合理地種植距離也可以有效保證田間植株的通透性,更好地得到光合作用,使植株茂盛。也可以很好地遮住雜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田地里不容易產生雜草,馬鈴薯不受雜草的影響,可以更好地成長。因為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省去了定苗以及間苗這些工作環節,馬鈴薯地的封閉效果非常的好,除草劑的作用能夠最大程度被發揮出來,所以除草的投入也會因此減少。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相較于傳統馬鈴薯種植來講較為精細。綜上原因,馬鈴薯生長的會更好,產量和質量相對過去來講都表現了質的提升。

3.脫毒馬鈴薯的栽培技術

3.1 種植準備

3.1.1 合適的土地

為確保脫毒馬鈴薯的產量以及質量,種植馬鈴薯的土地需要土壤肥沃、較為平整、適宜機耕,且種植馬鈴薯最理想的土地是中性的沙質土,比如說黃壤土以及沙壤土,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證馬鈴薯的光滑度。馬鈴薯并不適合在同一塊土地長時間地進行耕種,但是在進行輪番耕種的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對作物進行篩選,不能選擇影響馬鈴薯生長的作物。且種植人員在收獲前一茬作物之后應對土地進行深耕,耕作的深度一般情況下是在25--35厘米上下。同時,在種植馬鈴薯之前,種植人員為確保土地的細碎性,需要將部分較大的土塊敲碎,并對溝渠進行疏通處理。這是因為馬鈴薯的生長需要透氣性強、排水性好的土地。馬鈴薯田地最好在越冬之前,進行深耕處理,這是為了保障土壤熟化,將地表溫度升高,確保土質疏松的同時減少病菌對馬鈴薯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

3.1.2 合適的品種

脫毒馬鈴薯與一般的馬鈴薯不同,脫毒馬鈴薯是一種經過處理,本身就已經少毒或是無毒的種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種薯不需要進行選擇,種植人員需要選擇抗病性比較強且與當地地質以及氣候條件比較契合的種薯,同時還要考慮脫毒馬鈴薯抵抗疫病的情況。為了確保脫毒馬鈴薯的產量,種植人員需要選擇高產的脫毒馬鈴薯種薯,選擇之后對其進行切種工作,確保每一個脫毒馬鈴薯的薯塊都有一個或是兩個的種牙,之后需要用草木灰或滑石粉加多菌靈完成消毒拔干工作之后再進行播種,避免馬鈴薯發生苗芽壞掉或是不出苗的狀況,保證馬鈴薯的需求能夠符合市場以及經濟的要求。

3.1.3 合適的種期

脫毒馬鈴薯要實現高產,需要科學規劃其種植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馬鈴薯種植的時間過早,馬鈴薯幼苗可能會被凍害或是凍傷,早春旱情也會對馬鈴薯出苗造成影響。這種情況在北方比較常見。但是如果種植太晚會對馬鈴薯的生產周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這時候的馬鈴薯會被干旱之后的潮濕空氣影響,導致馬鈴薯發生疫病,雨水比較多的時候馬鈴薯還有可能會出現倒伏或是莖葉徒長的狀況,因此種植人員需要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種植。

3.2 種植中

3.2.1 合理密植

要保證脫毒馬鈴薯種植的科學性,避免因為間隙過大或是過小使得馬鈴薯生長出現問題,需要進行合理密植,且種類不同的馬鈴薯種植密度也有一定的不同,套種種植是脫毒馬鈴薯常用的一種種植方式,套種種植指的是兩行馬鈴薯兩行玉米的種植方式,行距一般情況下是1.8米馬鈴薯1.2米的玉米,與此同時還需要進行開溝起壟,壟的高度一般情況下是在35-40厘米,馬鈴薯之間的行距應該在90厘米,珠距在18-20厘米。除了套種種植的方式之外,種植人員還可以采取雙行起壟的種植方式,將兩行的脫毒馬鈴薯合成一壟,這樣做可以在加大行距以及壟的實際高度之上,主要是為了增加光照的實際面積,透光通風,降低病蟲害對作物所產生的傷害;脫毒馬鈴薯種植是一個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只有確保每一個馬鈴薯能夠健康的生長,脫毒馬鈴薯整體的產量以及質量才會表現質的提升。

3.2.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確保脫毒馬鈴薯質量以及產量的重要步驟,因為種植人員在施肥的過程中應當貫徹科學合理的原則。要分階段用肥.種植人員需要做好底肥以及追肥的施加工作。每667m2田地可施加底肥1 t、尿素20-30kg、鉀肥20~ 25 kg、磷肥30~ 50kg。中耕施高鉀復合肥60公斤。中期再使用一些高鉀的水溶肥(10-6-30)在這個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特別注意,底肥施加是要保證其能夠確保馬鈴薯正常生長,但是肥料的追施需要避免肥料過剩的情況。需要根據土地本身的肥力,事實增減,在施肥的過程中,種植人員應當確保脫毒馬鈴薯薯塊與肥料之間有8-10厘米的距離。

3.2.3 田間管理

種植脫毒馬鈴薯應當特別注意田間管理工作,這一工作如果沒有做好,馬鈴薯田地中的雜草會大量出現,田地的面積是固定的,雜草將日光以及土地的養分吸收,馬鈴薯生長所需要的養分以及日光就會不足,馬鈴薯就無法正常生長,因此,田間管理工作是脫毒馬鈴薯種植的重點。通常情況下,在馬鈴薯出苗生長到大約10厘米的時候,種植人員就要進行除草操作。除草工作主要依據種植的規模大小來確定,如果種植的規模較小,種植人員可以采用手工除草的方式,直接將草拔除。如果種植的規模較大,種植人員需要使用砜嘧磺隆或馬鈴薯專用除草劑薯晟、富薯完成除草工作,除此之外,種植人員需要提高對培土工作的重視程度,在馬鈴薯出苗之后要對其實現淺培土以及深培土的處理工作,確保馬鈴薯的根莖能夠正常的生長,保證馬鈴薯的產量以及質量。

3.2.4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種植人員定期到田間觀察,分早晚兩時段。脫毒馬鈴薯如脫毒不好,或脫毒不徹底也會有病蟲害的危險,如在馬鈴薯田中發現病株的時候,種植人員需要第一時間將病株拔除并焚燒,避免病害擴散對馬鈴薯造成傷害,并及時用藥處理。馬鈴薯疫病主要以防為主,種植人員可以使用代森鋅和甲霜靈錳鋅等800-1000倍液在馬鈴薯封行過程中噴在葉面之中,每隔7天噴施1次,連續進行噴施能夠有效防治疫病。對于金針蟲這類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經常出現的蟲害,種植人員可以將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施到田地中,或是用毒死蜱進行噴施處理。此外,種植人員在進行培土操作的時候,要保證土層的厚度,避免脫毒馬鈴薯的薯塊外露,導致蟲害出現,影響馬鈴薯的正常生長。

3.2.5 收回儲藏

當馬鈴薯大多數莖葉開始變黃并出現枯萎,葡萄莖出現干縮以及莖塊分離的時候,種植人員就可以對其進行回收處理,馬鈴薯薯塊在入窖之前種植人員需要事先用干麥草對窖壁進行烘烤處理,處理的時間一般在三到五分鐘左右,并且要做好清理工作。也可用石灰在窖中拋灑。之后將薯塊晾在光線比較弱但是通風好的地方。通風散熱在這個過程中也非常重要。馬鈴薯儲存溫度適合在零上2℃-4℃。

4.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的推廣

4.1 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的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4.1.1 質量存在問題

當前脫毒馬鈴薯種植的產量是非常高的,但是品質比不上傳統的馬鈴薯。作物的產量以及品質在后續的經營銷售過程中占據著同樣重要的位置。產量高但是品質差,無論是售賣方還是消費者都會提出意見,品質太差的馬鈴薯甚至會滯銷,反而得不償失。但是脫毒馬鈴薯產量高但是品量差的問題當前還是非常明顯的,這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進程。

4.1.2 生產成本高

種植人員使用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可以達到抗病高產的目標。但是這種栽培技術對于傳統種植來講產量高了很多,生產成本盡管比傳統馬鈴薯種植低了不少,但是仍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種植人員需要兩年更換一次種子,現在的種植人員仍舊是農民,這會給農民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部門不能進行相關的補貼,農民面臨的經濟壓力的過大,可能會選擇種植其他作物。

4.1.3 運用技術的人數少

盡管脫毒馬鈴薯技術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但是這種技術其實并未大規模的運用在馬鈴薯種植產業之中,主要原因是知道這種技術的農民并不是很多,這主要是相關部門的宣傳不夠到位、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的。

4.2 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的推廣的策略

4.2.1 構建脫毒馬鈴薯體系

政府需要重視當地脫毒馬鈴薯種植的具體狀況,重視不僅應當體現在精神層面上,同時也應當體現在物質層面上,政府應當加大對于脫毒馬鈴薯種植的資金投入,并進行政策扶持,健全基礎設施的同時加大脫毒馬鈴薯的種植規模,一方面要確保馬鈴薯的產量能夠滿足當地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采用擴大外銷的戰略將本地的馬鈴薯銷往外地,確保馬鈴薯產業鏈升級以及轉變。

4.2.2 增加繁殖系數,減少成本投入

要減小脫產馬鈴薯的生產成本,就需要增加馬鈴薯的繁殖系數。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種植人員要將一級原種的繁殖當作基礎,加大繁殖系數,不僅要確保馬鈴薯的產量,同時也要確保馬鈴薯的質量。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需要以二級基地為切入點,做好防種退化技術的運用,避免馬鈴薯被病毒感染,確保脫毒馬鈴薯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需要特別注意,盡管脫毒馬鈴薯的種薯在之前已經進行過相關的處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脫毒馬鈴薯不會受到病毒的感染,對于病毒問題要提高重視程度,從脫毒馬鈴薯的具體情況出發,進行相關的檢查以及處理工作,保證馬鈴薯的質量能夠符合市場的要求,產業能夠更好地發展。

4.2.3 加大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的宣傳

農業部門工作人員應當對脫毒馬鈴薯的優勢進行持續性的宣傳,讓農民認識到脫毒馬鈴薯種植的優點,宣傳應當是定期的,同時也應當是持續性的。宣傳不僅應當包含種植優勢,還應當包含經濟效益以及食品安全,讓農民深刻認識到這類技術存在的優點,確保這類技術能夠被更多人用到。

結語

脫毒馬鈴薯與傳統馬鈴薯種植既相互區別,又是在傳統馬鈴薯種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馬鈴薯種植技術,這種栽培技術有很多的優點,在增加馬鈴薯產量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馬鈴薯作為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食物,好的栽培技術能夠幫助區域進行創收,因此將這類栽培技術進行推廣是非常必要的,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國家發展水平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馬鈴薯產量人員
馬鈴薯有功勞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
提高玉米產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糧再獲豐收 產量再創新高
春栽馬鈴薯種植技術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讓刑滿釋放人員找到家的感覺
再來一次,這太有趣了!
定邊馬鈴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