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一個,我們的“大綠棒子”

2021-12-26 16:51思遠
當代工人·精品C 2021年6期
關鍵詞:棒子啤酒瓶拉格

思遠

從陶瓷罐到綠酒瓶

啤酒可能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品,然而放眼望去,啤酒瓶則是綠光一片。為什么啤酒瓶這么綠?一切可以從杯具說起。

肥沃的兩河流域孕育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脊艑<以谝晾实奶展薇砻?,發現了大麥汁發酵的殘余。公元前4世紀中葉,還沒有復雜的蒸餾技術,無法依靠谷物產出威士忌、白酒、伏特加等烈酒,因而大家普遍認為,這就是最早啤酒發酵的痕跡。

以前的啤酒不像今天有復雜的配方設計、精細的工業流程。渾濁且粗糙的啤酒,更像是發酵的粥。即便是這樣,也抵擋不住美索不達米亞人對啤酒的喜愛。幾千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喝起啤酒來分外精致,得裝在愛瑪罐里,再插上兩根蘆葦稈,因為“大麥粥”上漂浮著大量固體漂浮物,只有通過吸管才能深入其下、吸取甜汁。

那時的啤酒不用攜帶,更多是大家坐在酒館或者哪里,就地解決。公元1200年的英格蘭,人們在工作時可以喝酒,只要莊園主想雇勞力,就必須發酒。這是當時的生活方式,也是福利的一部分。疲憊的人們喝一兩口并不會醉,相反啤酒作為液體面包,還提供了能量。

不僅如此,婦女兒童也要喝。他們認為酒經過了煮沸,比較干凈;而水比較危險:“有啤酒就喝啤酒,沒有啤酒才喝水?!币虼?,當男人在田里干活兒時,他的妻子可能正在家中釀酒。跟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人一樣,釀酒是女人的一項重要工作。

17世紀中后期,玻璃制作的瓶子終于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雖然在形狀上還是不太好控制,只能做成球形和蔥頭形。顏色也沒啥挑的,除了綠色還是綠色,但好歹終于有個瓶子了。

率先體驗玻璃瓶的是葡萄酒,人人都會釀的啤酒,算一算成本,貌似配不上當時金貴的玻璃瓶。

啤酒花作為防腐劑加入麥芽酒,延長了啤酒的保質時間,但啤酒的存儲始終是一件困難的事。釀酒廠只將啤酒釀好,以橡木桶為單位運輸到各地啤酒屋,由酒婆負責的家庭式作坊仍占主導。就跟青島流行的“好酒只用袋子裝”同理,講求的是一個新鮮。

冷凍機與蒸汽機出現后,啤酒才正式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伴隨鐵路運輸的發展,與可重復使用的陶瓷掀式瓶塞,以及皇冠式金屬圓片瓶蓋的發明,讓冒泡的啤酒保存在獨立并可隨身攜帶的瓶子里成為可能。啤酒開始散裝銷售,綠色啤酒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啤酒產業真正工業化后,啤酒瓶終于誕生。這一變革,不僅僅是盛放液體的器具發生了變化。它離不開新材料的發明、釀造工藝的精進、存儲技術的改良、交通運輸的進步……這只小小的瓶子,與科學技術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密不可分。

“綠”是一種態度

要問啤酒瓶為啥是綠色,得先問紅酒瓶為啥是綠色。

紅酒瓶之所以選擇紅配綠,是因為19世紀中期,科技水平很難清除原料中亞鐵離子一類的雜質離子。甚至在大家的認知里,玻璃就是綠的。不僅是酒瓶子,包括墨水瓶、漿糊瓶、玻璃窗等玻璃制品都難逃“綠色魔力”。

綠,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玻璃制作工藝取得了進步,但啤酒瓶依舊一綠到底。倒也不是說不可以去除雜質,關鍵還是錢沒有到位。

此外,人們還發現綠色酒瓶可以延緩啤酒變味。在釀酒廠大規模生產啤酒時,會加入一種植物——啤酒花,此花最重要的功效是防腐。但也有個致命弱點,在光照條件下,它所含有的苦味成分葎草酮會幫助形成核黃素,啤酒花中原本就存在的異阿爾法,又會和核黃素發生反應,分解成一種帶狐臭味的化合物。簡單點兒說就是,帶色兒的玻璃瓶抗曬,能幫助啤酒保持“青春”。

有人可能又有疑問了:“那咋不做個小棕瓶呢,難道還是錢不夠?”非也,這次綠瓶真的遇上勁敵了。

20世紀30年代,棕酒瓶奪走了綠酒瓶的輝煌,大多廠商都改用棕色玻璃瓶子裝酒。棕色瓶成功把綠瓶打入小黑屋,眼看就要取而代之了,卻沒料到,二戰爆發了。綠瓶以其廉價易得的屬性又扳回一局。

玩過射擊類游戲的朋友,應該都很了解燃燒瓶的威力。其制作可以稱得上是簡單粗暴:只需要在玻璃瓶中灌入汽油等易燃物,再用布條塞緊瓶口,點燃之后投擲,能瞬間造成巨大的傷害。

1939年的諾門坎戰爭,日軍使用了不過千余個燃燒瓶,就重創了蘇聯上百輛坦克。此外,戰爭期間為了存儲大量不能見光的藥品,棕色罐的使用量也十分嚇人,棕色玻璃需求量猛增。

玻璃瓶長期供不應求,各國經濟也不是太好,而綠色玻璃瓶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于是,許多啤酒企業又重新啟用了綠瓶。后來,隨著冰箱的普及,棕瓶在遮光性上的略微優勢更加無足輕重。

廉價的“大綠棒子”

如今,“大綠棒子”除了表示酒瓶又大又綠,也與啤酒的品質掛鉤。國人愛用這個詞來指代低品質工業拉格啤酒,覺得其量大價低、味道寡淡,甚至稱其為“尿啤”。

綠瓶的光環去哪兒了?說好的優質啤酒代名詞呢?

首先我們得厘清一個概念:什么是工業拉格?

啤酒的發酵方式分為兩類:艾爾與拉格,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酵母的位置。艾爾的酵母在頂部,水溫偏高,在發酵期間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難度系數較高,導致很難大批量進行。且由于物質的多變孕育了各種風格,現在常被打上“精釀啤酒”的標簽。但在過去,釀酒技術并不穩定,細菌污染、口味波動在所難免,基本是劣質酒的代名詞。

當時,捷克城市皮爾森的市民喜歡喝酒,卻又喝不到好酒。1838年,他們在街上游行抗議,怒砸裝啤酒的橡木桶。政府為了平息風波,只能公款建酒廠,聘請了德國釀酒師,力圖讓大家喝上好酒。釀酒師將低溫發酵技術帶到了皮爾森并加以完善,成就了著名的皮爾森啤酒,成為世界上首款金色拉格啤酒。

不同于艾爾,拉格的酵母下沉、水溫偏低。這個詞語起源于德語,原意是窖藏,一般在溫度較低的地窖中,經過較長的時間發酵,才能夠釀造出來。當時,只有德國和捷克才能釀造這類啤酒,產量并不高,因此價格相當昂貴,只有上層貴族才能喝得起。

那時,拉格是比艾爾還令人稀罕的酒。隨著科技的進步,低溫發酵不再是難題,拉格的生產也不再受地區的限制。皮爾森風格傳到美國后,在更大規模的生產中,為了降低成本,谷物原料中大麥芽用量下降,而大米、玉米、淀粉甚至啤酒糖漿等廉價原料增加。皮爾森原本的風味逐漸流失,只剩下清爽解渴的特點。為了掩蓋這一缺陷,這類啤酒往往具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更少的啤酒花,讓苦味更低,用更冰涼的飲用溫度以掩蓋味道的缺失。在這股美式工業浪潮中,拉格成為工業拉格,綠瓶不香了。

時代在發展,受眾的品位也發生了流變。在消費主義文化下,“精釀”象征著更高貴、更稀有、更具文化和談資,因此更具吸引力。這種符號意義的追求也同樣折射在對酒瓶包裝的期待中,百年不變、大同小異的“大綠棒子”顯得不夠時尚,缺乏個性。

2020年《黑龍江日報》發布了一則報道《“大綠棒子”漸行漸遠,哈啤根在哪里?》。記者走訪了9家倉買和2家酒類直營店,發現曾經隨處可以買到的哈啤、三星大綠棒子如今難得一見。

啤酒在誕生初期便是勞動人民的“甜水”,緩解疲憊,營造幸福。隨著社會發展,啤酒被賦予更豐富的內涵。而低成本的“綠”,回應著刻在啤酒“基因”中的重要使命——親民。

今時今日,我們依舊需要“大綠棒子”。

猜你喜歡
棒子啤酒瓶拉格
卡爾·拉格斐:落幕的時尚教父
卡爾·拉格斐:落幕的時尚教父
卡爾·拉格斐并沒有標志性設計——但他創造了一類新的設計師
棒子王
玉米苞葉短,包不住棒子心咋回事兒?
五 毛
創意啤酒瓶蓋
惱人的啤酒瓶蓋
惱人的啤酒瓶蓋
換啤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