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節:重返詩的故鄉

2021-12-27 16:20王勇
中國國家旅游 2021年5期
關鍵詞:白帝城夔州三峽

王勇

歷史上,奉節叫“夔州”,鎖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大山大江在這里聚合成氣勢磅礴的迷人畫卷。在歲月的云蒸霞蔚里,征戰與離亂沒有放過這一隅山水。作為三峽要沖,自春秋戰國時期,這里便是楚、秦、巴、蜀四國爭奪的要地,或許是那些諸侯看上了這里的水運航道與戰略天塹,他們率軍在這里常年廝殺,如今在夔州博物館還能看到彼時戰亂遺留下來的青銅箭頭以及香爐、銅碗等生活器具。

在這片大地上,流傳最廣的歷史故事莫過于“劉備托孤”。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和東吳的一次廝殺中,劉備痛失關羽,丟了荊州,氣急敗壞的他不顧眾人勸阻執意起兵討伐東吳,結果再次慘遭失利。劉備不得已退守白帝城,就此一病不起,他剛剛建立起來的蜀漢政權也走到了風雨飄飄搖的境地。生命垂危之際,“召亮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币馑际钦f,諸葛亮的才能比曹丕強十倍,若劉備子嗣可以輔佐的話就輔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話,就讓諸葛亮自己稱帝,諸葛亮自然沒有乘人之危篡權謀位,“托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

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 年),高宗李治繼位后將夔州改名為“奉節”。這一年,一位叫玄奘的法師在長安譯出了著名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他的初衷是希冀這部經書能度人間一切苦厄。然而,世事無常,沉浮其間的人們無論是布衣還是官宦,終走不出命運的藩籬,如同夔州的奇峰異水描摹了水墨盛唐的一角,但同時也以驚濤駭浪拍打著每一個途經此處的人。

此刻,我站在白帝城的一處崖邊瞭望,三峽之首的夔門瞿塘峽靜緩流深,或許滔天巨浪已是蓄水之前的事了,眼前的江水像翠綠緞帶一般逶迤在群山之腳。我拿著一張十元紙幣,比照著視線里的景物,試圖在紙幣背面圖案中找尋與當年不一樣的雄壯或秀美,但其實沒有什么兩樣。

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不同,那或許就是眼前少了一處滟滪堆,也就是峽口中央的一片巨大礁石,今人為了長江通航,炸掉了它。此地至今流傳著的一首古時民謠還原了早年的險象:“滟滪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龜,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p>

據說,早年這里風急浪高,江水奔流到此直擊礁石,“夏水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睒O強的畫面感配以兩岸不停的猿聲,似乎有遙遠的驚懼緩緩而來。

大自然帶來的驚懼并不能阻擋被貶謫或被流放者的腳步,他們似乎別無選擇。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的一天,一個身著布衣長袖,挽著發髻的清瘦老者,乘著小帆船穿過瞿塘峽的激流,躲過滟滪堆的致命礁石,來到白帝城,這是他被流放夜郎的必經之地。他無心欣賞沿途高聳入云的奇峰,只想著抵達白帝城后睡個好覺——58歲的年紀因為卷入“安史之亂”被流放,哪還有什么心思欣賞大好河山呢?

然而,剛踏上白帝城他便心情大好,因為他收到了唐肅宗大赦天下的消息,雖然不是針對他的赦免,但他當然也迎來了政治上的轉機。他決定第二天便離開這里回到長安。

次日清晨,白帝城的朝霞格外絢爛,似乎是專門為迎合這位老人的心情。他站在船頭迎著江風,捻著胡須,脫口而出:“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

他叫李白,這是他第三次來到這里。前兩次意氣風發,用現在的話說是在找尋詩與遠方,彼時的李白漫游盛唐大好河山,“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詠盡裘馬輕狂少年倜儻,“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李白離開白帝城7年后,也就是唐大歷元年(公元766年)的一個春天,55歲的杜甫攜家帶口來到這里。和李白不同的是,杜甫是在時局動蕩中走投無路流浪于此,看著眼前蒼翠的山川,奔流的江水,在一間茅屋的油燈下,他寫下了傳頌千古的篇章:“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p>

杜甫在奉節旅居了兩年,這段時光滋養了他的身體,也孕育了他的文思,面對“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的高峽大川,杜甫詩思如涌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等傳世名句在這里問世,一次次更新了世人對詩歌潛能的認知。

繼李白杜甫之后,還有一個攪動詩文江山的人曾被貶謫到這里。他叫劉禹錫,受小人誣陷由監察御史被直降為夔州刺史,那是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冬,劉禹錫初來乍到便在瞿塘峽寫下了心中憤懣:“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彪m然時運不濟,但奉節的草木山水熨平了他心靈的褶皺,他拋卻我執,深情擁抱這片大地上的人們:“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p>

在此后綿長的時光里,奉節山水相繼迎來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孟浩然、孟郊、元稹、李賀、黃庭堅、王安石、司馬光、三蘇、寇準、歐陽修、陸游、范成大……其中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作者都留下了足以稱頌千古的名句。

毫不夸張地說,奉節以一己之力撐起了唐宋時期半邊詩詞江山。

沿著寫有“夔門”兩字的大石上行180多步臺階,便是白帝城的主景區,如今這里有一座白帝廟以及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碑文石刻。

廟宇的大門建筑頗具歷史特色,據說是原始物件,上面的顏色與雕刻似乎還有著遙遠的光陰的氣息,“白帝廟”三個豎字之上有一枚凸出的龍頭,與周圍的彩塑融為一體,看一眼就覺得神秘肅穆。

廟宇內有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建筑,劉備、關羽、張飛的塑像安放于最大的明良殿,祠前的觀星亭,傳說是諸葛亮夜觀星象的地方,蒼蒼的樹木掩映著飛檐樓閣,也沉淀著這里的千古詩情和百年傳說。

史料記載,白帝城最初由西漢末年的梟雄公孫述所建,西漢滅亡后,他占據蜀中,據守白帝城自立為王,號稱“白帝”,并在此屯兵積糧。不過由于歷史的動蕩和社會的變遷,最初的白帝城連同奉節原始城池早已淹沒在深深的江水里,化作“夔門”一詞在后世的書籍里流傳。

在奉節,如今還有一處“旱夔門”,從名字似乎可以看出,是對應“夔門”而取的名字,“旱夔門”距離奉節縣城大約40 公里,駕車行駛在峽谷盤旋的山道,低頭是溪水奔涌,抬頭是白云掛山,這美不勝收的風景一直沿著道路在深山里延伸。

“旱夔門”帶給來客的驚訝絲毫不亞于山水夔門,這里的環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我們將車子停放在一處平坦地帶,順著一條鄉野小徑下行,原來在一片巨大的山坳里,散落著幾個小村莊。綠地草坪、傳統民居以及初初萌芽的田野,在群山與天際的勾勒下,呈現出一幅絕美的田園畫卷。偶爾,有村童從我身邊跑過,沿著房前屋后追逐嬉鬧,“絕澗知深淺,樵童忽二三”的詩句立馬生動鮮活起來。

當地朋友介紹說,這里剛剛建設成為景區,去年7 月以前還不是,完全是山野村莊,如今趁鄉村振興的東風,也搞起了旅游業,并給這里取了一個頗有年代感的名字“三峽原鄉”。

置身于谷底村莊,遠遠望去,視線盡頭的山川峽谷的確與瞿塘峽的山水夔門極為相似,難以想象的巨大的奇峰異石分開兩邊,中間是深不可測的峽谷以及又一道高山險峰,難怪這里的人們稱其為“第一山門”,山門下有長3 公里的迷宮河,河谷兩岸樹木茂盛,四面被千仞絕壁圍繞,使人不辨來路,頗有“試看飛鳥樂,高遁此心甘”的悠然。

我拎著相機,路過盛放的野花,也路過斑駁的屋檐,那些遙遠的光陰宛如滔滔的三峽之水浩蕩于天地之間,雕刻了古時的兇險,刻畫了今世的美顏,我感慨于巴蜀先人生命的頑強與堅韌,也欣賞這里后人的自在與達觀。

作為世界最大的峽谷之一,三峽大地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同時也孕育了楚、蜀文明,而促使兩大文明融合的就是居住在這片大地上的巴人先祖,或許也只有巴人這樣勇敢的先民,才能經受住古時惡劣自然環境的挑戰,才能在最險峻的大川荒谷里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我在漫步中遇到一位用背簍背著小女娃的大叔,便上前搭訕。大叔看出我是外來游客,奇怪地問:“這里都是山窩窩,有什么好看的?”我回答說,這里很美啊,我要把風景拍下來給全國的人看。他嘿嘿地笑了。

說話間已是日暮向晚,三峽古村落的質樸氣息越發濃烈。在“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氛圍里,炊煙氤氳于草屋上空,然后在山坳彌散。我忽然覺得,那些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或許也不過如此吧。

猜你喜歡
白帝城夔州三峽
夔州精神與杜詩本色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杜甫詠諸葛亮詩略論
三峽留下我多少夢
早發白帝城
游白帝城有感
唐五代時期夔州軍事初探
白帝城下,收藏一片彩云
春到三峽
杜甫夔州詩與三峽文化關系論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