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復習課的“三重境界”

2021-12-28 10:50夏永立特級教師
小學教學設計(數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天窗認知結構錯題

文|夏永立(特級教師)

復習課,不能讓學生拿著昨天的“舊船票”登上今天的“新客船”,只是進行知識的簡單重復和再現;復習課也不是“炒冷飯”,而要“好吃又有營養”;復習課更要“舊瓶裝新酒”,讓學生能品嘗到新的“數學味”。因此,好的數學復習課要具有“三重境界”,才能讓學生在復習的世界里流連忘返。

第一重境界是“打補丁”。復習課不只是學會鞏固應用,更要做到“查漏補缺”。在復習課上,當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和障礙時,教師總會出現在他們的面前,給他們“答疑解惑”,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我們經常見到教師精心設計了許多“易錯題”,讓學生去反復練習。其實,我們并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真實的學習世界,了解他們的認知障礙,這只是教師的一廂情愿。要讓學生自己搜集學習中的“易錯題”,在課堂中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才會從“錯誤”中走出來,讓學習真實發生。學生只有學會自己“打補丁”,才會找到自己學習中的“缺漏”,從而獲得“學習力”的提升。

第二重境界是“串珍珠”。復習課不只是進行簡單的知識梳理,更要形成完善的認知結構。我們經常見到,學生在整理數學知識時,教師也會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穿針引線”,再把舊知“串”起來,形成一個看似美麗的“項鏈”。其實,教師不妨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設計思維導圖,將碎片化的知識“串”起來,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學生自己動手“串珍珠”,將知識進行新的重組,有利于形成數學學習的結構化思維。

第三重境界是“開窗子”。教師只需要為學生打開一扇復習課的“天窗”,讓學生自己學會瞭望,就可以看到外面全部的風景,欣賞全新的數學世界。復習課中,教師要學會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知識讓學生自己整理、練習讓學生自己設計,學生就會在知識的完善和整理過程中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達到“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的理想境界。讓學生看得更“遠”一些,才能真正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不斷豐富學生的認知,增長新的“見識”。

復習課要由“教師設計”走向“師生共同設計”,為學生打開一扇新的“天窗”,讓熟悉的數學學習也有新鮮的“空氣”,也能讓學生看到數學美麗的遠方。

猜你喜歡
天窗認知結構錯題
聚焦數列中的易錯題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負遷移與語文認知結構的“千絲萬縷”
構建認知結構培養解題能力
邁騰車天窗無法關閉
英菲尼迪QX60混動車天窗無法關閉
“一次函數”易錯題
一題多解,認清思維樹之“根、枝、葉”
化學反應熱計算易錯題點擊
“機械運動”易錯題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