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三度”教學為建構的高考作文教學策略
——以天津卷為例談2021年高考作文備教建議

2021-12-28 13:35天津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21年2期
關鍵詞:伏筆高考作文議論文

天津

高考作文教學和日常作文教學密不可分,但又有很大區別。其教學有效性以長期且穩定的具有專注性和豐富性特點的廣義閱讀和廣義表達為基礎性和系列性支撐,但又以整合教學、深度開掘和高度爬升為手段和目標。特別是在議論文為高考主要文體的當下,如何有效征服這“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根本上解決議論文立意偏頗、結構混亂、冗沓贅余和論證不清的頑疾的同時,對高水準的記敘文寫作也予以正確引導,是我們在2021年高考作文教學中要探討的關鍵問題。

一、整合基礎教學,做好“溫度”預熱

1.以“嚴”字和“長”字為要訣,避免硬傷

如果把高考作文比作一場非贏不可的戰爭,那么開篇不入題、內容不分段、行文無題目、文體四不像,就是非戰損性的硬傷。善于提出避免這些問題的要求并落實,要突出一個“嚴”字;明白斗爭的反復性,杜絕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思想,突出一個“長”字,是避免非戰損性硬傷的前提。

2.以系統規劃和“按部就班”為依托,整合常規動作

①建立“首段有效”意識

第一,“首段”要做到“短、雅、快”。字數不宜過多,以兩三行為宜,能快速入題,并且根據自己的風格和實際的寫作需要,在“首段”展現一定的文采。這里不僅可以借助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也可以引用恰當的名句開篇。這不僅能展現寫作者嫻熟的文字表達功力,也為后文議論、敘事和抒情留下空間。

第二,“首段”必須要能擔負起入題、“明向”、奠基的作用。不論是記敘文的設置懸念、奠定情感基調還是議論文的交代論點、點題入題等都要在首段的文字中有所體現??傊?,這部分不應是無效文字的堆砌,因為考場作文的寫作空間“寸土寸金”,不容浪費。

②建立提綱布局意識,謀求整體結構效應

缺少提綱意識,直接影響文章的內容走向和結構安排。在日常教學中,可通過設置提綱欄目,在結構形式上下功夫。另外,還要在日常作文和考試作文中嚴格落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針對不同文體,設置專門的“提綱”訓練環節,反復寫、評、改。在形成一定的結構意識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過渡、鋪墊和伏筆照應等較高級別的結構安排,爭取在結構布局上再勝一籌。

③建立理論應用意識,謀求百煉成鋼效果

針對講練分離、理論“空置”的問題,建議在實踐中進行“技術升級”。這里的實踐指向兩個操作維度:一是安排學生寫作,教師詳批詳改,然后師生就相關問題單獨交流,達成共識后,學生再進行同主題的寫作,之后是新一輪的批、談、寫,直到學生對某一個或幾個技巧能夠熟練運用;二是教師就一次或多次片段或者全篇寫作的作文進行梳理整合,就近取譬,將存在問題的文段和優秀文段都做成圖片并編輯標注,在課堂上和學生精心分享,并就共性和個性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然后教師再進行規范性和深入性引導,學生就達成的共識進行當堂寫作,將寫作的成果借用媒體手段展示,師生據此進行進一步交流。

3.保證作文時效,建構系列系統

全篇作文的寫作和批改、講評過程較長,通常會錯過學生的興奮期。另外,長篇大論式講評,難以觸及細節和痛點,以致寫作和評改都會流于淺表難以深入。片段式寫作則可避免以上諸多弊端。無論是我們有目的地讓學生寫一個定性開篇或結尾,還是寫一個有針對性的議論段落,抑或是能表現某人物性格特點的細節描寫,都可做到寫、評、改、再評在限定的時間段內完成。而制定以周為最小單位的學期甚至學年的片段寫作教學整體規劃并認真執行,必將系統性地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從而整體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深化根性教學,做好“深度”引導

所謂根性,一定是對我們傳統的教、學、練、判、評的深化,是高考作文水平升級的關鍵一步,凸顯了高三語文作文教學的真正價值。

1.議論文要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議論文的寫作,如果不能在思維上找到邏輯的支撐點,就會在行文中出現“議論”淺表化、論證不深刻甚至自相矛盾或者推論過程有漏洞等問題,無法達成“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闡述自己的發現”“準確、生動、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認識”的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更不能體現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也就難以在議論文中凸顯“科學理性精神”,使之成為議論文中的佳作。

①明確概念的適用范圍,表達力爭“準確性”

不論是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一些概念,明確概念之間的關系及其適用范圍是達成表達“準確性”的基礎。此處特別要注意的是概念間全同關系和同一概念同義詞之間的區別。前者是指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但是內涵必須不同的關系,如“李耳”和“道家之祖”、“俄羅斯”和“戰斗民族”、“魯迅”和“《祝?!返淖髡摺钡?,他們各自的內涵都存在差異。后者如“西紅柿”與“蕃茄”,它們的內涵和外延沒有差別,屬于同一概念的一組同義詞,而不是概念的同一關系。

②注意挖掘背后深意,讓表達更“深刻”

由材料的表象去思考其背后的深層意蘊,由文字的表層看到人所未見的深意,是議論文寫作水平升級的又一關鍵。比如,有關“李文亮醫生”的材料,很多人會去寫“英雄”和“正義”的話題,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我們能注意到醫生也屬于知識分子,由此寫一寫“士子精神”帶來的職業堅守和道德良知,在“深刻”方面就能更進一步。如果能由李文亮的“離開”想到臧克家為悼念魯迅寫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進而進行一番“生死是一對全異概念,有一真必有一假,但是唯有如此才能表達超越肉體生死的認知——肉體消亡,精神永存”的邏輯分析,文章一定出彩!

③重視有效推理的運用,提升文章的邏輯力量

有效、合理的推理可以有效增強行文的“理性精神”。比如,不少學生會在寫作中用到歸納推理,但是卻不知道它包括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而且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推理?!赌脕碇髁x》一文中的類比推理則是從一個個別到另一個個別的推理,二者都是一種或然性推理,都是前提為真,但結論不一定真的推理?!笆刂甏谩眲t屬于不完全歸納推理,結論就為假。

④能在行文中探析有關文化現象,體現文化批判和反思意識

縱覽近5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無論是2020年的“中國面孔”,還是2019年的家國情懷,抑或是2018年的“重讀長輩這部書”等都包含了許多值得探析的文化現象,也都為深度寫作提供了批判和反思的文化空間。很多學生作文難以突破瓶頸達到更高的境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欠缺寫作的深度,而寫作深度的其中一個方面就是文化層面的思辨。在整個高三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在基礎作文教學上有意識地進行文化批判和反思意識的訓練。比如2020年“中國面孔”,無論是寫杜甫的家國情懷還是寫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或是守望相助的個人擔當,都可以深入寫到文化層面,體現思辨精神和思維品質。

2.記敘文要注意多種寫作手法的綜合運用

高中記敘文寫作有別于初中的記人講故事。小說、散文都屬于記敘文,寫好并不容易。一篇優秀的考場記敘文除了文筆要簡練不可贅言絮語外,一定少不了細節描寫、鋪墊、伏筆照應、借景抒情等多種手法的無鑿痕運用。比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寫林沖進山神廟后“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這個細節描寫不僅是小說中林沖性格謹慎小心的再次展現,而且為下文陸虞侯等“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住了”,只能站在廟外邊看火邊說話——說話內容被林沖在廟內聽得一清二楚——知道真相后覺悟:一味忍讓絕換不來仇人的憐憫——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轉變——殺官上梁山等一系列內容埋下重要伏筆。又如朱自清《背影》一文,開篇寫家境貧窮,父親遭遇困境,然后寫父親為“我”送站、講價、搶座、鋪大衣等。這是在告訴讀者,盡管家境貧寒、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生活壓力很大,卻還是盡力把“我”照顧好。作者的感情在蓄積,待到父親蹣跚過鐵道、爬上爬下為“我”買橘子時,“我”對父親的感激、理解之情一下子達到高潮。這就是鋪墊的效果。

在具體的應用時,要講清鋪墊和伏筆照應的區別。前者是對即將到來事物的襯托,是為了突出后面要出現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發生的事件而先對次要人物、事物、事件進行基礎性描寫,出現的位置以開篇為多,與主要的人、事緊密聯系,比較顯性。后者則是謀篇布局的技巧,是預先提示或暗示下文,更為隱性,重在一個“伏”字,貌似閑筆,言語不多,點到為止,位置以中間為多。另外,伏筆應遠離照應,且有伏筆定要有照應。比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林沖離開草料場時作者特意寫他將火炭蓋了,這就是一處精彩的伏筆,與后文的草料場失火形成照應。另外,像開篇介紹林沖和小二的關系是為后文寫小二知恩圖報形成照應,酒店密謀和山神廟內聽到真相形成照應,可以說,伏筆照應的有效運用讓很多經典都增色不少。

三、打磨升格教學,做好“高度”爬升

我們布置給學生的寫作實踐往往是“一次性”的,缺少講評后的環節,如當堂獨立修改、潤色升格、同主題寫作等。實踐層面細節打磨的缺失,使學生每次上交的作文都是“草稿”,都是一次性思維的產物,寫作在一個層面上停留,寫作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就巴黎圣母院失火這一熱點事件進行寫作。有學生批判國人表達的惋惜之情為“媚雅”,有學生將寫作主題定為“如何保護我國的文化遺產”,還有學生就馬克龍的“我們將重建巴黎圣母院”發表看法,分析重建后還是不是巴黎圣母院,等等。這就為教師引導學生思維帶來了契機。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災,就此讓國人聯想到我國文化遺產的現狀,看似是一種“守株待兔”式的不完全歸納推理,但這正體現了我們對文化遺產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是愛自己文化的表現,應當持正面支持的態度。同時,巴黎圣母院是法國的文物古跡,如果就此推論對它遭遇火災表達惋惜之情是“媚雅”,卻是不符合充分條件推理的,因為對文化的珍視、對美的熱愛超越國界。有了這種認知,就不會持“幸災樂禍”的態度了,因為這同樣是違背邏輯常識的。進一步說,這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至于重建的話題,可以思考如何做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護文物價值?我國“修舊如舊”就是最好的答案,舊材料、舊樣貌才是我們與歷史之間的媒介,可引領學生就“民族的心態,世界的胸懷”“多彩的世界與多元的文化”“文化自信不僅是對自身文化、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還體現在對其他文化的包容”“從容不迫,理智、理性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成熟的重要標志”“保護古跡,要以‘歷史真實’為要”“修復古跡,切忌‘不倫不類’”等話題在充分思辨的基礎上進行升格寫作。

猜你喜歡
伏筆高考作文議論文
議論文寫作思維導圖的運用
伏脈千里的“草蛇”
——學會運用伏筆
議論文閱讀專練
高考作文的得分點
強弱之辯——2021年江蘇高考作文述評
Get兩種論證法,一舉拿下議論文
設置伏筆,增加細節描寫
退路
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大全
議論文閱讀技巧表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