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在降低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及改善生存狀態的效果

2021-12-29 21:48馬丁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20期
關鍵詞:生存狀態優質護理

馬丁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手術;優質護理;生存狀態

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血壓患者的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逐步下降,但其致殘率依舊居高不下[1]。高血壓腦出血是常見的急重病癥之一,具有高致殘率和死亡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目前的臨床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但術后并發癥幾率較高,不利于患者預后[2]。因此,為保障患者的手術療效,應在患者圍術期內給與患者全面的科學護理干預,全面滿足患者的身心護理需求。而常規的護理服務多側重于用藥指導保障患者的生命體征,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術后康復鍛煉的重要性。而優質護理通過心理干預、飲食指導、環境護理、用藥指導等方面,可有效控制病情持續發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3]。本文就在降低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對患者術后并發癥及改善生存狀態的效果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電腦隨機抽選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間內收治的100位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將所有患者以術后護理差異分為參照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45.13±5.07歲)和研究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45.36±5.7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為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對檢查和治療方式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免疫系統疾病及其他臟器功能不全患者;參中途后退出研究者;患有精神、意識、語言障礙,無法自述患者。

1.2方法 對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即對患者采取日常生命體征監測、病房管理、遵醫用藥、飲食干預、輸液巡視、健康宣教等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研究組在參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增加使用優質護理,具體護理措施為:①心理干預:在疾病確診后,患者出于疾病本身的折磨和對醫療費用和治療效果的擔憂,會一定程度上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此負面情緒會一定程度上對后續的治療和護理服務帶來一定障礙,且對患者的術后恢復也極為不利,因此,護理人員應定期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有負面情緒的患者采取一對一的面談,疏導患者負面情緒,尤其降低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強調手術的治療效果理想,可有效治療患者疾病,使患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疾病;②飲食干預:飲食不當也會對患者的疾病產生影響,因此,飲食干預十分必要,護理人員應根據不同患者的營養需求,為患者制定少食多餐的飲食計劃,在飲食計劃中,應以清淡、營養豐富、富含膳食纖維等食物為主,且不得采取煎炸等烹飪方式,不得食用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若患者伴有消化道出血這應以汁水類食物為主;③康復鍛煉:科學合理的術后鍛煉使促進患者盡快康復的重要關鍵,但大部分患者術后出于身心障礙(疼痛、害怕)無法進行有效活動,針對此等情況,護理人員應在正確評估患者的訓練耐受度后,給予患者適當的鼓勵,并告知患者與其家屬早期康復鍛煉的好處,同患者家屬一同幫助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整個鍛煉計劃由簡至難;④并發癥護理:術后患者需長時間臥床休養,臥床期間其并發癥風險較高,護理人員應做到早期預防護理,每日定期對患者手術切口進行觀察和敷料更換,定期為患者進行輔助排痰和翻身,按摩下肢,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并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血壓、體溫),尤其注意各引流管是否通暢,便于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護理人員每日書寫病歷日志,便于交班順利[4-5]。

1.3觀察指標 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創口感染、肺部感染、壓瘡、消化道出血)、護理前后的生存質量(QOL,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日常生活活動的功能狀態評分(Barthel,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和護理滿意度;滿意≥90分;較好89~80分;一般79~61分;較差≤60分;總滿意率=(滿意+較好+一般)/所有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軟件SPSS22.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幾率分析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為4%(2/50),明顯低于參照組22%(11/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前后的QOL和Barthel分析 兩組患者護理前QOL和Barthel評分無差異(P>0.05),但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QOL和Barthel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析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明顯高于參照組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因此腦出血發病率也不斷升高,給患者及患者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6]。手術是目前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但輔以相應的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而常規護理對患者的細節關注較低,未做到早期并發癥預防,對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也未做到有效的指導作用[7]。而在其基礎上增加使用優質護理,可有效填補常規護理中的不足,并通過心理疏導、飲食計劃、康復鍛煉等反式提高患者的護理服務配合度,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并針對個體差異進行的并發癥預防,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并通過護理日志,加強了患者的各項監測,還可通過患者的病情變化和恢復情況進行護理方案改善。優質護理以更具個性化、人性化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降低負面情緒對預后效果的影響,其飲食計劃,保障患者每日營養攝入,和降低便秘等,康復訓練通過改善患者身體情況,避免長時間臥床導致的壓瘡和肌肉萎縮等并發癥,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均可起到優質的促進效果,以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醫患糾紛。

綜上所述,在降低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日常生活功能和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生存狀態優質護理
中國現代文學中“墻”的意象
棗莊民間樂器——嗩吶藝術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云南阿峨壯族農民版畫研究
湖南省男性幼兒教師生存狀態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