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旅游業與生態文明耦合協調發展評價

2022-01-04 01:53孫秀娟
關鍵詞:太原市太原旅游業

孫秀娟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62

最近幾年,太原市大力打造“唐風晉韻·錦繡太原”的城市品牌形象充分促進太原市旅游業鏈的延伸與完善,為全球旅游業的未來開辟了一個新的王朝.中央文件關于旅游的建設中講道:中國的經濟已發展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太原市旅游領導齊宏明在上一次講話中談到:太原市旅游業應以全域旅游為出發點,積極實施相關戰略,全力彌補太原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歷史負債.在傳統旅游模式下,應對供給不足、結構性問題是行之有效的關鍵舉措.2019年,不斷挖掘本區域的旅游發展潛力,塑造專屬于本地的旅游小鎮,同時規劃一批大型景點名勝區,為太原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切實把握好“立足本地長遠利益”的方針,為太原市未來旅游的前景夯實理論基礎[1].

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綠色國家,已成為國家和中華人民未來發展的基本大計.十八大起,再次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現發揮其舉足輕重的作用,展開一條龍的基本性、開拓性和持續性工作,提出創新型的觀念、思想和戰略.更引人注目的是,為了旅游業能長期發展,第一次把生態文明思想融入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近幾年,習近平主席將焦點放在生態建設上,并表示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APEC藍”“鄉愁”等生態詞匯運用于全國.2015年12月12日,旅游局官方文件中提出:“不斷讓旅游行業發揮積極作用,尤其是對生態文明的建設更得發揮其決定性作用,全方面創新并發展”[2].

因此,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正是生態文明建設這股東風盛行的時候,應搶占時機大力發展旅游業、振興旅游業、積極轉型、將旅游業與文化產業相融合,與生態文明建設優質協調共同進步.這是未來太原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且旅游業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息息相關.

1 文獻綜述

創建生態美麗中國一直就是國家和人民畢生奮斗的終極目標,新型旅游業在將來許多行業發展中是朝陽和熱門行業.對于二者的協調研究國內外皆有文章可借鑒,較多的文章是講述旅游業與生態環境的某個因素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比如:王輝把大連市作為典型,詳細分析旅游與環境的耦合關系;王迪云探討旅游與文化的關系——以長沙市為實證分析.綜上所述,對于兩者的耦合協調關系的研究少之又少.經典文章是舒小林等人2015年發表的研究貴陽市的兩者耦合關系,運用比較成熟的耦合模型運算;同年潘東燕同一研究主題又一次強調重塑生態文明的緊迫性.然而就山西而言,旅游業是其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柱行業,但是目前還沒有學者研究太原的旅游業和生態文明耦合發展.因此,本文以新型城市太原為例,實證分析太原市的旅游業與生態文明現在處于怎樣的協調階段,并對相應的結果給予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同時對2012年~2017年的原始數據進行定量定性、主觀與客觀的雙重處理,建立體系按照現有耦合度類型來進行實證研究,為將來同樣的城市發展,給予理論基礎與實際借鑒[3].

2 研究區概況

太原——龍城占據太原盆地的北面,緊鄰新城晉中市,溫帶季風氣候、四季明顯、雨水充沛.太原市擁有一個4A級景區——晉祠(國家重點保護單位)、唯一一個國家級煤炭工業博物館——中國煤炭博物館等多個旅游景點,旅游資源豐富多樣且優質.太原市是山水城市,有著母親河汾河,正在大力打造華北第一公園——晉陽湖公園,“錦繡太原城”之稱歷史悠久.

2018年,太原市政府輻射6區3縣,暫管1個縣級市,常住居民442.15萬人.2018年,全市GDP為3 884.48億元,人均GDP為55 607元.太原市游客總數達8 126.19萬人次,其中:國內游客8 102.32萬人次,增長19.9 %;海外游客23.88萬人次,增長4.1%.太原市憑借本地富饒的旅游資源和天然宜人宜居的環境,榮譽稱號數不勝數,值得一提的是太原不僅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更因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被稱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8年3月太原市被政府可持續發展議程批準加入創新示范區之一.2018年11月,成功入選我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4].

3 數據與方法

3.1 指標體系的建立

遵守科學性、統籌協調性、動態性等相關準則建立本文所需研究對象的指標體系,明確各個指標的概念與合理性,通過已成熟的方法運算每個指標的權重.本文通過查閱已有研究論文文獻,發現旅游業系統指標體系很成熟,大部分研究生都認可這一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5].

表1 太原市旅游業系統指標體系

對中國知網相關文獻加以整理分析檢索生態文明的相關指標,根據太原市的具體情況,經過歸納演繹,挑選出現頻率高,符合太原市實情的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結果如表2所示[6].

3.2 模型建立

依據表1和表2中的相關指標,重點闡述兩個研究對象耦合協調關系,本文通過借鑒已成熟的耦合協調模型,進行太原市的相關分析與研究.

表2 太原市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

3.2.1 數據來源

定量分析已收集的客觀數據,原始數據從《山西省統計年鑒》《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太原市環境狀況公報》,還有太原市相關官方網站中相關文件取得.

3.2.2 確立權重

計算相關指標的權重K文中采取的是熵權法,此方法客觀且成熟,盡量讓每個數據皆有意義,能夠確保權重的相關性與準確性.設置步驟為[7]:

①指標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處理

每個指標的計算方法要依據是正指標還是逆指標,正指標象征對其產生積極作用,反之,逆指標就是副作用.不同類型的指標用的公式不一樣.

(1)

(2)

備注:wij=(i=1,2;j=1,2,3,4,...,m)

②指標歸一化處理

因為數據在進行式(1)和式(2)計算時會出現數值0,如果出現0值,后續的公式就毫無意義,因此在出現0值的基礎上加0.01,從而規避無意義的賦值數.歸一化方法為:

(3)

③熵值的計算

(4)

其中

(5)

④權重的確立

第j個評價指標的權重為

(6)

詳見表3.

表3 太原市旅游業和太原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指標權重

3.2.3 構建耦合模型

多耦合關系模型已是成熟的運算方式,構建本文的旅游業與生態文明耦合關系的模型時借鑒此模型如下式所示[8]:

Dn={(Y1×Y2×Y3×...×Yn)/(Y1+Y2+Y3+...+Yn)n}1/n(D∈[0,1])

(7)

依據式(7),構建太原市的兩個研究對象耦合系統的模型,如式(8)所示:

D2={(Y1×Y2)/(Y1+Y2)2}1/2(D∈[0,1])

(8)

其中

(9)

式(9)中D代表著耦合度,其中Y1和Y2分別象征旅游業發展指數和生態文明建設指數,參考周瑩等學者的相關文獻,對耦合度進行了分類,如表4所示[9].

表4 耦合關系階段類型分類

耦合度闡述兩個系統間相互影響的程度,而旅游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中必然會存在差異,參考已有研究成果,構建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度模型:

(10)

上式中:T為綜合評價指數,α,β為待定系數;參考已有學者的研究成果,將α,β分別賦值為0.4和0.6.C象征著旅游業與生態文明的耦合關系協調度.

4 結果與分析

根據旅游業與生態文明的耦合模型,收集太原市2012年至2017年的旅游業和生態文明的數據計算得到太原市六年之間的協調關系情況,如表5所示[11].

表5 太原市綜合發展指數值、耦合度值、耦合協調度數值

4.1 太原市旅游業的發展水平時間變化分析

由圖1分析得出,太原市旅游業從2012年到2017年的發展變化,發展水平指數由0.453 877 359增長到0.574 520 811,總體表現為增長狀態,具體有增有減,凹凸有致.從中也可見太原市的旅游業發展水平較低,原因在于太原市的旅游景區數量多且種類多,但是景點的熱度不高,急需建設性的方法來提升太原市旅游景點的響應度.

圖1 太原市旅游業發展水平時間變化

2013年~2014年,太原市旅游業處于下降趨勢,分析原因是經太原市旅游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提高游客的口碑,太原市邊抓市場平衡與整頓治理,邊抓提高服務質量.2014年,旅游局多次組織進行集中暗訪活動,查檢旅行社300多家,監督并整改企業的規范行為150多項,吊銷企業的經營許可證兩家,懲罰違法違規的企業17家之多,未來將繼續關注旅行社的整治行動,關鍵查處不合法的旅游合同、杜絕“黑車、黑導”、造假宣傳、欺騙客人、低價格不公平競爭等經營方法.因此,到了2014年,太原旅游外匯收入同比增長率降低、海外旅游者數量減少,太原市的旅游經濟一直是低迷態勢.

2014年至2017年期間,太原市旅游業的發展呈逐漸同比增長趨勢,究其原因是:2015年,太原市努力把旅游業轉型成市支柱產業,始終將旅游目的地與集散地建設看成同等地位,良好塑造“唐風晉韻·清涼太原”的形象風貌,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努力規范市場秩序,全市旅游業保持了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憑借三個關鍵對策:①“走出去、請進來”向全中國歡迎并展示太原的美麗風貌;②實施“互聯網+”新型活動計劃;③采用自媒體新技術,提高旅游智能化水平,注冊相關聯的微信公眾號與訂閱號、二維碼等,爭取太原旅游相關知識的電腦端和移動端的全面型覆蓋.因此,此期間的太原旅游業處于上升趨勢,是太原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旅游業積極地提高了太原市的經濟水平[12].

4.2 太原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時間變化分析

從圖2分析得出,太原市生態文明建設質量這六年間不斷增長,發展水平數值從0.162 376 335增長到0.772 741 657,2012年到2016年的生態文明水平穩步快速上升,但2016年至2017年的生態文明發展水平變化微乎其微,發展迅速的原因在于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談生態文明建設,太原市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及時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樹立政治任務的緊迫性與關鍵性,順利讓太原市實現成功轉型,成為能源資源節約型的生態城市,優化升級產業結構.

圖2 太原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時間變化

太原積極建設生態文明,六年之間成就顯著,客觀數據可以顯示,如太原市非煤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同比增長27.4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增加值比重從53.2 %增高到67 %.近來,太原市準備成立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投資基金,積極響應政府資金的引領作用,引領重視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發展的相關產業和各個領域,通過項目建設建立新型動能,增強發展潛力[13].

4.3 太原市旅游業與生態文明耦合關系發展特征

表6顯示,2012年到2017年,太原旅游業與生態文明的耦合關系數值在0.350 56~0.585 62間波動,兩者間的耦合格局沒有發生明顯變化,表現出拮抗階段發展趨勢.旅游業與生態文明的耦合協調度值逐年增長,耦合類型變化是從2012年中度失調發展類發展至2017年勉強協調發展類,總體看來屬于協調類型,可見太原市旅游業和生態文明在這六年間是互相推動,互幫互助.2014年以后,太原市非常重視生態文明的進展,一度取得優異的成果,森林覆蓋率一直增長,但是旅游的發展卻力度不大,尤其是因為對旅游行業進行整改.監督督促整頓企業不規范行為150多起,吊銷2家經營許可證,并處罰17家違法違規企業.尤其是對旅游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如低價惡性競爭的團體游、欺騙游客購買高價低質產品,甚至坑蒙拐騙老年游客.因此這一階段太原的旅游行業處于低迷狀態,休養生息,逐漸完善自身的不足,相應地旅游業的發展水平也處于下降趨勢.2017年山西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期,太原作為省會城市,不甘落后,要積極采取促進旅游發展的有效舉措,因此從圖中2017年生態文明與旅游業的兩條線是重疊狀態,得出太原對于旅游業發展采取的手段行之有效,隨之出現生態文明的建設有所成就.

表6 旅游業與生態文明耦合度、耦合協調度和綜合評價指數

Y1與Y2進行相減計算,Y1-Y2是負值屬于旅游業發展滯后型、Y1-Y2為正數得生態文明滯后型、Y1=Y2屬于旅游業與生態文明的同步型.從圖3和表6顯示出結果:2012年和2013年的太原市旅游業發展水平高,遠遠高于生態文明的建設水平,因此相減為負值是屬于生態文明滯后型;從2014年到2017年,太原市不斷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對其建設付諸實質性的措施,呈現逐年上升態勢,進而反超旅游業的發展水平,正是旅游業發展滯后型的表現.這表明,太原市的旅游業整體發展還不能滿足當前最新的生態文明要求.

圖3 旅游業水平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耦合協調度時年變化

因此太原市未來的發展應該在旅游業上出謀劃策,從而與生態文明形成優質的耦合協調發展類型,進而對太原市的區域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14].

5 結論

本研究建立旅游業和生態文明的耦合協調模型,采取熵值法賦權,結合太原市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結論如下:

5.1 旅游業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這六年間,太原市旅游業發展水平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均處于同比上升趨勢,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激增.

5.2 耦合度

2012年至2017年,太原市旅游業和生態文明耦合度符合拮抗階段,數值在0.440 5~0.494 5之間波動.

5.3 耦合協調度

從太原市旅游業發展水平和生態文明耦合協調度的分析結果可知,2012年~2014年之間太原市二者耦和協調一直在擴大,但是2014年以后二者逐漸往協調度發展,耦合協調度不斷增強,呈現良好發展趨勢.

由上文可知,太原市旅游業與生態文明兩者整體協調度呈現良性發展,趨于優質發展,但耦合效益不佳,介于拮抗階段.在山西轉型發展關鍵期,太原市旅游業與生態文明耦合協調進一步提升.就旅游業給予幾點建議:①智慧+旅游——巧借旅游的大數據分析,深入探索旅游熱點,根據市場需求,引導太原市本地旅行社盡量生產專屬于太原實情的旅游產品,設計太原獨特的營銷主題,促進旅游行業的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旅游+智慧的創新讓太原市的旅游業能更上一層樓,發展越來越好.②垃圾桶革命——對于旅游而言,最污染環境的地方之一就是垃圾桶,在太原的旅游景點當中好多都沒有垃圾桶,垃圾桶數量少而且臟,結果就是不少游客手里的垃圾亂扔亂放,造成旅游景點垃圾成堆,環境污染相當嚴重.在今天垃圾分類高潮的大時代背景下,太原市正在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努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展開新型環衛的管理模式,大大的提升了環衛運作效率.③文旅大振興戰略——“新文創”的發現已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這正是國家產業振興、需求提高、技術更新換代的結果.在今天國家不斷推進文旅結合,即文化與旅游緊密結合,共同進步,同時迅速駛入快車道.伴隨著5G大時代的背景下,5G網絡成為將來旅游景區必不可少的基礎設備設施,全心全意給消費者定制專屬于個人的個性化服務.太原旅游業的未來發展的軌道上,定要借鑒“新文創”,賦予產品更強大的競爭力,必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文化需求[15].

猜你喜歡
太原市太原旅游業
太原市為農村寄遞物流補“短板”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鄉村振興“太原模式”亮起來
太原市61個村要建污水處理設施嚴禁直排入河
太原清廉地圖
太原市園林綠化植物選擇及分析
人造太原
太原市六家藥茶企業獲省級授權
重慶武?。贺毨丝谝劳新糜螛I脫貧
除夜太原寒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