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022-01-04 01:53暴向平王培青龐燕賈福平
關鍵詞: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文化產業

暴向平, 王培青, 龐燕, 賈福平

1.集寧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2.集寧師范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0 引言

旅游快速發展的當今時代,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挖掘文化才能提升旅游內涵,而文化依托旅游體現價值是最好的途徑.近些年,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較快,但兩大產業融合度較低,旅游產品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品位不足,文化創意產品不豐富,文化旅游景區之間關聯度不高.因此,如何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國外學者對文旅融合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對文化傳統的影響[1]、文化對旅游業作用[2]、文化旅游的需求[3]、文化旅游業的融合過程[4]、遺產旅游[5]等研究.國內學者對文旅融合的研究表現為對兩者互動發展[6~8],對融合模式、機制、路徑與對策[9~11]等方面進行定性分析;對文旅產業耦合進行了定量分析[12~16].哈斯花爾(2013)以呼和浩特玉泉區為研究對象,嘗試探討文旅融合的有效路徑[17].荷葉等(2015)認為應該采取加快文化產業市場化改革、大力支持文化旅游發展以及加強政府產業規劃和市場監管等有效措施推動內蒙古文化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18].目前,學術界對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互動共生的理論研究比較關注,學者們均提出應努力推動文旅融合,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側重在某一具體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實踐研究也已經大量開展,主要集中在融合的動因、模式、機理、路徑和對策等方面,而結合具體實例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的研究比較少見.有鑒于此,本文以位于西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為實證的研究對象,對呼倫貝爾市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發展進行定量分析,以期為呼倫貝爾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決策提供參考.

1 研究區概況

呼倫貝爾市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之間,總面積25.28×104km2,占內蒙古自治區面積的21.4 %,相當于山東、江蘇兩省面積的總和(圖1).呼倫貝爾市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文化多元、特色顯著、優勢明顯.近些年,呼倫貝爾市不斷挖掘優勢和潛力,創新旅游產品體系,將歷史文化和民俗資源整合為呼倫貝爾的文化特質,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

圖1 內蒙古區劃圖

2016年呼倫貝爾市有各類文化機構1 035個,從業人員數為4 218人,公共圖書館15個,藝術表演團體1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12個,文物保護機構34個,博物館19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34個,藝術表演場館2個,2016年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GDP的比重為1.02 %.2016年呼倫貝爾市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1 553.62萬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67.29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527.73億元,入境旅游收入4.51億美元,全市有旅行社291家,國家A級景區50家,星級飯店53家.

2 研究方法

2.1 構建指標體系

本文考慮科學性、數據可得性以及數據準確性,借鑒已有的評價指標體系[14,16,19]以及相關文獻和資料[14,16,20~23],構建呼倫貝爾市兩大產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表1).

表1 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及權重

2.2 熵值法

2.2.1 數據標準化處理

(1)

2.2.2 指標權重確定

具體公式如下[14]:

(2)

(3)

αj=1-hj

(4)

(5)

2.2.3 產業發展水平測度

采用加權法測度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指數、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指數ui[22].

(6)

2.3 耦合協調度評價模型

借鑒相關研究成果,構建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協調度模型.如下所述[15]:

(7)

T=αu1+βu2

(8)

(9)

其中:C為耦合度;T為綜合協調指數;D為耦合協調度;u1為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指數,u2為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指數;α和β為待定系數,考慮到兩大產業對呼倫貝爾市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一樣,故α和β均取0.5[24].

本文借鑒相關成果[25~27],對產業系統耦合協調度等級進行劃分(表2).

表2 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

3 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

3.1 數據來源與數據處理

文中數據由2012年~2016年《內蒙古文化產業統計資料》、2013年~2017年《呼倫貝爾統計年鑒》和呼倫貝爾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獲取,部分缺失數據由呼倫貝爾市相關官方網站得到.

通過公式(1)對已經獲取到的數據進行標準化,然后代入公式(2)~公式(5)計算權重(表2),最后利用公式(6)~公式(9)計算得到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指數u1、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指數u2和耦合協調度D(表3).

3.2 結果分析

3.2.1 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時序變化

依上述方法可得2012年~2016年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指數u1和旅游產業水平指數u2(表3),通過計算發現兩者的相關系數達到了0.996 2,說明兩者之間存在著耦合互動發展關系.從表3和圖2可知,2012年~2016年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有大幅度提升,2016年較2012年增長了2.9倍,年均增長率為21.64 %,由于起點較低導致其整體水平仍然較低;2012年~2016年旅游產業發展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2012年為歷年最低值0.138 6,2016年達到0.289 4的最高值,較2012年增長了2.10倍,年均增長率為20.41 %.

表3 2012年~2016年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評價值及類型

3.2.2 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分析

呼倫貝爾市兩大產業耦合協調度由2012年的0.260 1增長到2016年的0.381 0,增長了1.47倍,年均增長率為10.01 %,呈不斷上升趨勢,仍然處于失調狀態,但有逐漸向協調發展階段轉變的趨勢,2015年開始進入輕度失調階段,較2000年增長了1.32倍.

依據表2可知呼倫貝爾市兩大產業系統耦合協調等級(表3).2012年~2016年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等級較低(圖2),均呈現為失調狀態.呼倫貝爾市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稍高于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表明文化產業發展狀態不夠良好阻礙了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發展并沒有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積極融入呼倫貝爾地域文化元素.

依據前人文獻[13],進一步將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細分:當u1>u2、u1=u2、u1

圖2 2000年~2016年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及耦合協調度

4 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4.1 靜態分析

4.1.1 文化產業系統評價指標與耦合協調度的相關性分析

本文采用相關數據,對文化產業系統各指標與兩者耦合協調度D相關性分析發現:文化產業營業收入、文化產業法人單位數、地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藝術表演場館數、圖書館、博物館數、人均圖書總藏量、人均文物藏品數、文物業機構平均擁有高級職稱人數、文化部門教育機構平均擁有高級職稱人數、文化藝術科技科研機構數、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率、文化產業投資增長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文化消費支出、文化事業基建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文化事業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與兩者耦合協調度的相關系數R為0.955 6、0.586 2、0.986 2、0.772 1、0.881 6、0.958 9、0.968 0、0.992 2、0.953 5、0.904 7、0.972 5、0.418 1、0.991 6、0.969 8、0.995 7、0.900 2(P<0.01),表明文化產業系統各指標與兩者耦合協調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除了文化產業法人單位數、文化產業投資增長率兩項指標相關系數偏低,顯著性不強以外,其余各項指標的提升均會帶動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水平的提高.

4.1.2 旅游產業系統評價指標與耦合協調度的相關性分析

本文采用相關數據,對旅游產業系統各指標與兩者耦合協調度D相關性分析發現:4A級以上旅游景區總數、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三星級以上飯店數、旅行社總數、入境旅游人數、旅游外匯收入、國內旅游人數、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重、GDP總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額、客運周轉量與兩者耦合協調度的相關系數R為0.899 9、0.943 6、0.980 1、0.983 1、0.972 1、0.612 2、0.992 3、0.997 5、0.994 1、0.949 7、0.983 8、0.974 2、0.865 1(P<0.01),表明旅游產業系統各指標與兩者耦合協調度存在正向關聯性,除了旅游外匯收入指標相關系數偏低,顯著性不強以外,其余各項指標的提升均會帶動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水平的提高.

4.2 動態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受到諸多因素的作用,為了進一步分析上述因素對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的作用強度,利用2012年~2016年呼倫貝爾市相關數據建立計量模型.選取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Y)作為因變量,綜合反映兩大產業耦合協調發展水平,分別選擇兩大產業子系統中評價指標Xi作為解釋變量.建立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ln(Y)=a0+a1ln(X1)+a2ln(X2)+...+anln(Xn)+ε

(10)

其中,a0為常數項,a1,a2,...,an為相應的回歸系數,ε為隨機擾動項.

4.2.1 文化產業系統評價指標與耦合協調度的動態分析

利用Eviews7.2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可得回歸模型如下:

ln(Y)=0.054+0.188lnX1+0.061lnX2+0.313lnX3+0.080lnX4+0.044lnX5

+0.177lnX6+0.260lnX7+0.177lnX8+0.205lnX9-0.224lnX10

+0.179X11+0.030lnX12+0.270lnX13+0.121lnX14+0.996lnX15+0.049lnX16

(11)

從公式(11)可知,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系統各項評價指標影響耦合協調度由強到弱的順序為:文化事業基建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X15)>地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比重(X3)>人均可支配收入(X13)>人均文物藏品數(X7)>文化部門教育機構平均擁有高級職稱人數(X9)>文化產業營業收入(X1)>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率(X11)>人均圖書總藏量(X6)=文物業機構平均擁有高級職稱人數(X8)>人均文化消費支出(X14)>藝術表演場館數(X4)>文化產業法人單位數(X2)>文化事業費占財政支出(X16)>圖書館、博物館數(X5)>文化產業投資增長率(X12)>文化藝術科技科研機構數(X10),可決系數R2為0.991 0,調整后的R2為0.989 0,F值為345.567,P值為0.000,DW值為2.69 1,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通過檢驗.表明文化事業基建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是文化產業系統推動兩者耦合協調度提升的最主要驅動因素,未來呼倫貝爾市應繼續加大對文化事業的基建投資,進而快速提高文化產業增加值.

4.2.2 旅游產業系統評價指標與耦合協調度的動態分析

利用Eviews7.2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可得回歸模型如下:

ln(Y)=0.037-0.001lnX17+0.149lnX18-0.036lnX19+0.276lnX20

-0.007lnX21+0.007lnX22-0.027lnX23+0.997lnX24-1.205lnX25

-0.177lnX26+0.112X27+0.058lnX28-0.159lnX29

(12)

從公式(12)可知,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系統各項評價指標影響耦合協調度由強到弱的順序為:國內旅游收入(X24)>旅行社總數(X20)>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X18)>第三產業增加值(X27)>固定資產投資額(X28)>旅游外匯收入(X22)>4A級以上旅游景區總數(X17)>入境旅游人數(X21)>國內旅游人數(X23)>3星級以上飯店數(X19)>客運周轉量(X29)>GDP總值(X26)>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重(X25),可決系數R2為0.995 0,調整后的R2為0.993 0,F值為581.419,P值為0.000,DW值為2.648,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通過檢驗.表明國內旅游收入是旅游產業系統推動兩者耦合協調度提升的最主要驅動因素,未來呼倫貝爾市應繼續加快發展國內旅游,不斷增加國內旅游收入,進而快速實現旅游產業提質增效.

5 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5.1 呼倫貝爾市文化企業與旅游企業合作——促進文化旅游化

第一,加強產業融合理念,促進企業互動合作.各有關利益方必須充分認識到產業融合將帶給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巨大發展機會,積極主動參與,不斷拓展發展空間.

第二,培育龍頭企業,打造旅游文化精品.通過培育呼倫貝爾地區旅游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創新產品,培育新業態.目前可重點發展的文化型旅游產品包括文化創意園、博物館、展覽、藝術欣賞、手工藝制作旅游產品等.如:呼倫貝爾市域內的多家大型企業均向旅游產業傾斜,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逐漸顯現,旅游業集團投資的冰雪小鎮、白樺林景區、露西營地、貝爾湖景區、互貿區等項目正穩步推進.同時,將敖魯古雅、俄羅斯風情演藝、多情的額爾古納河、敖魯古雅風情等多臺文化演藝產品在旺季推向市場,豐富了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產品.

第三,創新市場營銷渠道,樹立旅游文化品牌.首先推行整體營銷,制定旅游市場營銷策劃案,統籌政府和旅游企業的宣傳資源和宣傳資金,統一開展旅游市場宣傳推廣,樹立呼倫貝爾旅游文化品牌.如可借助呼倫貝爾地區的各種旅游節慶活動進行聯合促銷.其次,大力發展網絡營銷.與國內知名門戶網站大力合作,如攜程、同程、螞蜂窩、去哪兒網、途牛、驢媽媽等密切合作,加大網絡宣傳力度.

第四,培養文化和旅游兼備的復合型人才.首先,吸引國內外文化創意人才前來創業、就業.其次,鼓勵文化旅游企業與呼倫貝爾學院、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扎蘭屯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合作,培養文化旅游產業專門技術人才.再次,與有關企業合作,構建專項人才培養模式.如:在旅游旺季組織地方講解員考試,對導游員、景區負責人和農(牧)家旅游接待戶負責人進行專題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水平.

5.2 政府部門構建多角支持體系

政府在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政府通過旅游平臺、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來引導和推進呼倫貝爾兩大產業系統耦合協調發展.

第二,建設旅游產業信息聚合平臺.如:呼倫貝爾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與呼倫貝爾旅業集團合作開發《呼倫貝爾智慧旅游綜合服務平臺》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改善行業監管、行業規范及行業數據采集分析的管理需求,同步接軌國內主流在線旅游平臺,將極大程度地提高游客在呼倫貝爾旅游的游前、游中、游后的互聯網綜合服務體驗,進而提高呼倫貝爾旅游企業的互聯網營銷應用水平.

第三,給予資金支持.統籌政府資金加大支持力度,通過成立產業融合基金、設立多種專項基金支持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

第四,加強區域旅游協作.目前呼倫貝爾已與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黑河建立了“4+1”旅游聯盟,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聯合開拓旅游市場,推動區域旅游共同發展.加強與東北地區其他旅游城市合作,切實開拓周邊旅游市場,形成強大的市場合力.另外,充分發揮呼倫貝爾與俄羅斯、蒙古國毗鄰的地域優勢,積極組織旅游企業前往俄羅斯、蒙古國進行洽談推介活動,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推出特色旅游合作項目,促進區域旅游協作不斷深化,實現雙贏或多贏.

5.3 引導消費者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旅游產品需求

促進文旅產業耦合協調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滿足文化旅游消費者的需求.首先,政府、企業應著力理念宣傳,培養旅游者逐漸接受和認可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產品;其次,企業嘗試增加互動式體驗項目來激發文化旅游消費者的需求.

6 結論與討論

(1)2012年~2016年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水平較低,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度等級處于較低水平,總體來看處于失調衰退狀態;從耦合類型來看,屬于文化產業滯后型.

(2)與前人研究對比來看,雖然研究方法不完全一致,但與中國西部地區文旅融合發展[13]以及內蒙古文旅融合發展[18]的研究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呼倫貝爾應認識到促進文旅融合對地方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應從推進文化企業與旅游企業合作、政府部門構建多角支持體系、引導消費者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旅游產品需求等方面入手,共同推進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耦合協調發展.

(4)鑒于文化產業數據搜集較為困難,文中僅分析了2012年~2016年兩大產業耦合協調度,未來可利用統計數據、訪談數據和問卷調查數據等研究數據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分析,從而可對呼倫貝爾市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做出準確判斷.

猜你喜歡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文化產業
醉美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卡倫敖包清理
豐收會
舌尖上的呼倫貝爾
文化產業空心化隱優
閆錫聰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游唱在呼倫貝爾的脊背上
她是孩子們的“好家長”:記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嘎查關工委主任喬玉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