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議“精準化”柴燒
——牧成窯柴燒實踐的體會

2022-01-05 10:30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21年11期
關鍵詞:燒窯窯內精準化

張 駟

近些年,有關柴燒的信息在公媒體自媒體及群圈中,可以說每天都會出現。柴燒陶藝已然成為業界的時尚潮流。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多年的氣窯、電窯燒制的產品雖然精美且可以量產,但總感覺作品缺少滄桑厚重和個性所在,創作者們有意探尋理想的作品;其二,近些年在陶瓷藝術界有很多人愿意使用古老的傳統方式燒制陶瓷制品,柴燒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燒造方式,正好適合這樣追求;其三,隨著窯爐工藝的普及和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有條件置辦經濟適用的柴燒窯爐。除卻燒造工藝復雜的窯爐需要個案性的設計施工,置辦一座通用型的窯爐已屬低門檻的事情。因此,近幾年柴燒窯爐的數量與日俱增,柴燒作品(制品)層出不窮,柴燒活動此起彼落。

柴燒陶藝的興起,對于陶藝創作向多元化多種化方面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但是又一種現象出現了:本來以追求原始化個性化陶藝為出發點,結果卻是造成由于太多太多的“原始化”和“個性化”重復疊加,又形成了新的“共性化”和“同質化”。往往看到很多陶藝家的柴燒作品,相互之間大同小異,如果把作者名字略去,觀者很難確定是誰的作品。柴燒陶藝以“求異”為出發點,到頭來卻形成了“趨同”的現狀(這是否是柴燒的“異化”)。

《茶碗》槐木+氧化焰燒成

究其原因,就在于柴燒者大都置辦類似的窯爐,使用相同的原料,采用相同的燒造工藝(甚至曲線),燃燒類似的木材,其結果就是除了器形樣態有所差異,作品表面的火痕灰痕煙痕色調等基本相類。

所以,柴燒陶藝應當有突破常規的追求和實踐,才能創作出(而不是制作出)真正個性化精品化的作品。

筆者和牧成窯團隊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摸索出一套“精準化”的柴燒方式。這里的“精準化”是相對于簡單的粗放的柴燒方式而言的,并不是數量的精確表達。在此大連牧成窯柴燒團隊愿與同道們共享,并懇望大家一起完善之。

一、窯爐的個性化設計和施工

2016年,筆者與牧成窯團隊經多年的研究,設計出多窯室且逐室下沉的新型柴燒窯爐,這是針對眾多中小型柴燒窯現狀的一次突破。施工過程采用“柴燒窯爐筑造研修班”的形式,由筆者作為導師,帶領學生邊講解邊施工。歷時春夏秋三季最終完成了這座窯爐。又通過幾年的燒造總結,于2021年春天進一步改擴和完善了窯爐的功能。

《疊石印象茶碗》鋁礦土+果木+還原焰

《福祿.瓶》海砂+巖礦陶土+黃花松+氧化焰燒成

《樺語》黃花松+楊木+氧化焰

《鳥形瓶》黃花松+鐵礦土,還原焰燒成

這樣的窯爐結構保證了火焰的順暢和長度。同時因為一改通常多窯室窯爐逐室攀升的慣例,使火焰行走過程中不斷形成下旋延伸,從而增加了窯內正壓。同時,窯中坯件受火面積加大,水平受火與垂直受火疊加進行。其結果是,多窯室爐溫均勻且火色各異。又因為加長了火焰的行走路徑,木柴能夠最大限度地燃燒,柴灰在窯內充分保留,這樣,煙囪的排煙量明顯減少,燒造時間大大縮短,坯件積釉厚重溫潤。在此主體結構基礎上,再增加火膛上方的懸空窯室和火膛兩側的“膛燒格位”,可以進行熏燒、樂燒、膛燒等方式,燒制有趣而又個性十足的作品。

“逐室下沉”式窯爐的結構,為燒造者提供了更為方便的操作方式。不僅省時省柴環保,而且很容易控制窯內氣氛。像牧成窯這樣窯容在3立方米的窯爐,如果不是如此結構,是很難在三天兩夜的燒造時間里保證作品的均勻受熱和藝術效果的。

二、選擇木柴要適合于窯爐特點和坯件的燒成

對通常的柴燒而言,松木、衫木、柞木、榆木等實木都可任意選擇,只要能把陶坯燒成并有一定的落灰火色效果就可以了。但對牧成窯來說,選擇木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地處大連西部的牧成窯,周邊有多個木柴加工市場和大型物流基地,木柴資源豐富。結合牧成窯的結構特點,選擇木柴時除了一部分松木等實木,更多選擇的是物流基地拆解的廢舊箱板。這些木柴大都是集成材料。因為在窯內能夠充分燃燒,排煙量微小,是中低溫階段的主要用柴。它的作用除了使窯內逐步升溫,還有就是在坯件上積灰,而集成木材的灰量往往大于實木灰量。

再是選擇大量的槐木、果木、楊木等本地所產木材。大連屬于長白山系千山余脈,丘陵地帶上森林覆蓋率大。林業部門每年都要間伐倒伏枯萎樹木,這些樹木汲取了大量本地礦物成分,灰燼里的金屬元素豐富了斑斕的釉色。選擇本地的木產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牧成窯的陶瓷原料使用了大量本地的泥土礦物,燒成后的色澤和質感就有不可替代的藝術效果。

《霓裳羽衣.瓶》含鐵陶土+還原焰燒成

《秋野紅茶碗》猛礦土+黃花松+還原焰

三、配制獨具個性的陶瓷原料

原料是陶瓷產品的本質基礎,正因為陶瓷原料的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窯口和窯系。坯料釉料不同,意味著材料中構成元素的差別,燒成后的產品也會出現不同色澤、不同質感。當然,也因為原料的性能適合于制作和裝飾某種器形,而成為原料產地的代表性產品。由此,這成為各窯口窯系產品鮮明的“辨識度”。

綜觀現今柴燒者,大都是買來現成的陶土和釉料,只是由自己制作器形。坯體制成后,既可以電窯燒,也可以氣窯燒,又可以柴窯燒,只是不同窯爐燒出來的器物有所差別而已。我們稱這樣的柴燒為“隨機柴燒”、“粗放柴燒”,其燒制出的作品雖有分別,但更多還是有“同質化”和“共性化”感覺。

《秋野黃茶盞》堿礦土+黃花松+還原燒

牧成窯多年來所用泥料和釉料都是自己到山野中采集原料,通過不同的配比方式加工成泥料和釉料。用這些材料制作自己設計的作品,再經原料產地上生長的木材燒造,其柴灰中的礦物元素與坯件的礦物成分有著“同類相聚”的效應。所以燒出來的作品就有自然、溫潤、厚實、鮮明的藝術效果。也就形成了牧成窯特有的藝術風格和藝術語言,成為這個“微窯口”與其它窯口不同的“辨識符號”。

每一次柴燒之前,牧成窯會提前很長時間選定木柴。接著,根據木柴灰燼中的礦物元素成分,配制具有相同礦物成分的泥料和釉料。然后用這樣的材料制作坯體進行柴燒。也就是說制作的坯體只有在這次柴燒中來燒造,才能發揮它的真正作用。如果將這些坯體放到電窯或氣窯中燒制,便燒不出它本來的藝術效果。

四、窯內布坯要講究“互位作用”

《斜紋花器》后窯室松木燒成

《斜紋瓶》含鐵陶土+松木 還原焰燒成

《旋紋花器》松木+楊木+堿礦氧化焰燒成

《玉山俊公道》化妝土+陶土+黃花松+還原焰

坯件布局在窯內,其擺放的空間位置、坯件之間相互間隙以及高低位差等狀況,不僅影響到火焰的行走和沖擊,還會形成隱形火路而引誘火焰充分作用于其上;還有,由于窯內坯件所用原料成分不同,高溫階段揮發相關元素,會對周邊其它坯件有“鍍染”效應,因此坯件相互間位置的確定,對于燒成結果有明顯的影響。這一點,在“隨機柴燒”中往往被忽略過去;再是,為了充分燒成每一個坯件,使“弱火區”也能得到柴灰釉化,就采取在坯件表面涂裝一層與柴灰成分相同的礦物,高溫階段的柴灰就會容易與坯件聚合——同類相聚。

在坯件的擺放方面,有時還要考慮到季節和天氣情況,因為這些因素能影響到窯內正壓的大小。對于坯件而言,厚薄、大小、高低、圓方等,它所處的位置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根據牧成窯多年柴燒實踐可體會到,坯件擺放在“精準化”是燒造成功的重要基礎。

以上是大連牧成窯經過多年柴燒實踐所得的體會,難免會有很多不成熟的認識。當然,關于“精準化”柴燒的課題還有更大的空間需要同道們一起去探索研究,使之逐漸完善和豐富多樣。

當下,很多陶藝人置辦了柴燒窯爐,用柴燒這種方式燒制陶藝品,甚至出現了“微型柴燒”、“輕柴燒”等現象,應該說這都是在推助柴燒這股潮流。筆者認為,僅僅把柴燒當成一種體驗,甚至當成一種“Party”活動,還是屬于普及和熱鬧層面,這對于大眾化地參與陶瓷文化有它很好的社會意義。而對于一個陶藝家而言,柴燒應當是一種嚴肅的創作方式。

能有一座自己的柴燒窯爐,并用這座窯爐燒制陶藝,這只是陶藝家具備了柴燒的基礎。就像一個人要學習彈鋼琴,置辦一臺鋼琴只能說具備了學鋼琴的基礎,而之后的彈琴水平的提高乃至能彈出美妙的旋律,才是重要的結果。有志于柴燒的陶藝家只有深入進去,去研究去探索去踏踏實實地努力實踐,柴燒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從而創作出屬于這個時代,屬于自己的陶藝精品。

《遠山》鐵錳礦+槐木+還原焰

《云瑤》松木+鋁礦土+竹木+氧化焰

《竹象碗》鐵礦土+黃花松+還原燒

猜你喜歡
燒窯窯內精準化
駝背伍燒窯
回轉窯密封裝置的優化改進
最后的磚窯
最后的磚窯
構建大學生精準就業服務體系思考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精準化研究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我國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輸送分析
河南孟津新莊漢代燒窯遺址
分析輥道窯結構對陶瓷產品質量與產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