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構建研究

2022-01-06 12:52劉凌慧子
蘭臺世界 2021年12期
關鍵詞:茶馬古道云南

叢 佳 李 莉 劉凌慧子

一、問題提出

2015年3月,我國政府頒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規劃了“一帶一路”沿線地域的發展藍圖,為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茶馬古道”這一概念由木霽弘[1]等首次提出:“‘茶馬古道’源于唐代西部地區茶馬互市貿易,經歷宋朝至明清上升及繁榮時期,民國時期至1949年之后由鼎盛至衰敗后再度興起的發展過程?!痹谖覈?,茶馬古道的主要干線有兩條。第一條主道是川藏道,即北道;第二條主道是滇藏道,即南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茶馬古道的線路也在不斷演變。云南茶馬古道在促進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多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F階段,國內學者主要對茶馬古道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茶馬古道文化路線保護策略、茶馬古道文化旅游價值以及地理信息技術在茶馬古道保護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陽耀芳認為,茶馬古道對促進我國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提出在現階段研究開發茶馬古道有利于弘揚獨特的民族歷史文化,保護高原生態環境,促進藏區經濟發展,展現沿路遺產,促進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2]45-48。黃玉琴[3]46-49等通過對茶馬古道在保護和規劃中對空間信息技術的需求進行分析,探討了空間信息技術在茶馬古道文化遺產資源的調查、保護、規劃及管理中的應用。馮子木[4]結合自然、人文、技術等多項因素,分析川藏茶馬古道文化線路存在真實性受到威脅、缺乏跨區域保護機制等現狀及問題,引入GIS技術,有針對性地提出川藏茶馬古道文化路線保護系統框架[4]。目前,我國學者主要對四川、西藏地區茶馬古道研究較多,且研究方向多以經濟學、文物學、旅游學等方向為主,檔案學方向極少,對于云南地區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體系建設和數據庫構建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

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類型眾多、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因此在“一帶一路”視域下構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特色數據庫,可加強對云南茶馬古道遺產資源的保護利用,豐富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管理開發理論和實踐依據,為云南省及其他茶馬古道地區政府部門、檔案部門、文物部門等系統開展茶馬古道遺產資源開發利用提供參考決策,全面推進茶馬古道整體檔案資源體系的構建研究,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順應了我國文化遺產整理、保護與發掘研究的時代要求,對推進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建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二、構建目標

昔日,云南茶馬古道的創建、繁榮帶動了其沿線地區的發展,現階段對我國云南地區社會進步、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經濟發展仍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1.有效保護云南茶馬古道沿線不同類型文化遺產。云南茶馬古道記錄了特定歷史時期滇區各民族先民在政治、文化、經濟領域的交往活動,帶動了沿線國家、民族思想、文化、商品和價值觀的融合。云南茶馬古道形成了眾多國家級、省級自然遺產、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其以檔案資源數據庫的形式進行開發利用,有利于從國家、社會層面提高相關部門及人員對云南茶馬古道資源的保護、利用、傳承意識,有利于保存我國云南茶馬古道沿線地區珍貴文化財富,將一些價值不典型、知名度不大、保存較差,但又是云南茶馬古道不可或缺的遺產資源整合到特色檔案數據庫中,通過使用特定空間地理信息技術,將云南茶馬古道檔案遺產資源更加清晰完整地呈現給廣大受眾群體,形成完整有效的云南茶馬古道保護體系,從整體層面認識到云南茶馬古道在民族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加強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精神文化建設。

2.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提供數據支持。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是指,對云南茶馬古道及其沿線的相關紙質、數碼、實體等檔案信息和其他相關附注文獻信息,按專題內容進行提煉、組織、編輯和數字化轉換處理,并以計算機能夠識別和處理的字符編碼形式、圖像形式或多媒體形式儲存在各類光、磁介質上,使之成為具備查閱、檢索、復制、統計等功能的軟件系統,是區域性專題數據庫。對云南茶馬古道現存檔案資源全面地進行數字化采集,依據其不同類型選擇適合的手段、方式進行數字化處理和存儲,可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提供最基礎的數據支持。在現有的借助計算機、掃描儀和多媒體技術的云南茶馬古道檔案數字化管理模式和傳統管理模式基礎上,對云南省內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實行基于空間特征的網絡數字化存儲、管理和查詢等業務,用戶只需輸入關鍵字段即可找到滿足需求的檔案信息,更好地為使用主體提供利用服務,有利于云南茶馬古道檔案現有價值的發揮和潛在價值的挖掘,實現館際云南茶馬古道檔案數字資源共享,促進云南茶馬古道檔案科學化管理,適應檔案利用新形勢,為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創造更大的經濟、文化效益。

三、研究可行性

1.政策法規優勢。國家各級政府及檔案機構重視我國“一帶一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從各個方面不斷完善“一帶一路”和茶馬古道文化建設政策法規。云南茶馬古道是“一帶一路”人文格局中的重要部分,其開發利用程度影響著“一帶一路”的總體發展水平。因此,《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強調,要加強對項目檔案的監督管理,組織、指導各行業建立、完善建設項目檔案工作管理辦法、標準規范,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同時,云南省于2014年頒布《云南省檔案館收集檔案范圍細則》,其中規定,云南省檔案館集中收集新中國成立前云南行政區域內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活動、重要事件、政權機構、社會組織、著名人物的檔案,并在征集的范圍中明確提到“省檔案館將面向社會征集散存在國(境)內外的反映茶馬古道文化和自然遺產檔案資料及其研究成果”[5]182-187。

2.檔案資源豐富。云南茶馬古道路線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事業中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其產生過程、發展階段中形成的檔案資源對于服務云南地區經濟文化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且與茶馬古道資源總體開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后期發展密不可分。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種類繁多、涵蓋范圍較廣、數量巨大,包括: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古籍文獻、運輸工具、交易貨幣、相關文物)、不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信息(歷史地段、遺址遺跡、村落城鎮、碑刻摩崖)、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傳統歌謠、馬幫文化、茶馬技藝、民俗禮儀、歌舞音樂)以及自然遺產信息(有突出價值的地質地理結構、天然景觀以及瀕危動植物生存地等),這些都是對云南茶馬古道發展過程中人文、自然方面的真實記錄和直接反映。同時,云南省檔案館已從2014年開始對云南省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進行收集整理,目前館內資源種類豐富、數量可觀,為構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奠定了良好的資源基礎。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各個國家地區和交往提供了詳盡的可參考資源,同時也可推動茶馬古道整體檔案資源體系的構建、開發利用。

3.數據庫成果豐碩。近年來,國內外檔案專題數據庫建設事業發展迅速。北京市、湖南省、云南省等地檔案館根據館藏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建立了專題數據庫(詳見表1),如北京市勞動模范檔案目錄數據庫、浙江省黃埔軍校人名錄、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專題數據庫等。同時,在檔案學研究領域,羅艷[6]146-148提出,專題數據庫的建設步驟包括建庫人員的組織與制度管理、選題的確定、信息源的搜集與選擇、數據的整合與規范;孫遜[7]23-24和莊長華[8]37-38認為,檔案專題數據庫的編制開發需要經過分析主題、確定研究主題、采集數據和整合編排等環節。各類研究成果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提供了理論依據并奠定了實踐基礎。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可借鑒已有檔案專題數據庫的開發管理經驗,在建設過程中提高開發效率、節約開發資源,同時有利于創新云南茶馬古道檔案專題數據庫開發成果。

表1 國內外典型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

四、關鍵因素

目前,國內外檔案專題數據庫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的建設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但仍缺乏創新性、普適性、共享性。因此,針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區域特色,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的建設主要依托以下因素。

1.完善資源規劃,促進檔案資源價值開發。目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建設在建設積極性高、理論成果不斷豐富的同時,存在建設主體各自為政、建設客體復雜、建設方法不具備普適性等問題,因此要做好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規劃,需通過上層設計指導意見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的后續管理與開發利用打好基礎。須以國際檔案理事會制定的檔案信息資源規劃條例為依據,遵循前瞻性原則、協調性原則、實效性原則,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進行檔案資源規劃。以現有云南茶馬古道館藏檔案資源為基礎,明確其分布、類型和結構等基本情況,結合國家現有“一帶一路”建設優勢確定該數據庫的服務重點內容和方向,并結合該數據庫的技術實現方式以及實現路徑提高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規劃實施的質量。在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規劃政策、技術以及需求環境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依次進行云南茶馬古道資源建設規劃、平臺構建規劃、服務能力規劃和保障體系規劃。其中,資源建設規劃以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用戶需求為依據,建設內容保證資源豐富、結構合理,既要保證涵蓋云南茶馬古道各個發展時期的檔案資源,也要保證每個時期不同類型檔案資源都可進行利用;平臺構建規劃在縱向上要保證該數據庫可與其他各級檔案機構實現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共享互用,在橫向上要保證該數據庫可同其他行業中有關的云南茶馬古道數字資源系統進行平臺共建;在服務能力規劃中,要積極構建多主體協同服務機制,促進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的整合和價值開發,提高該數據庫服務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在保障體系規劃方面,與各級檔案館構建共建共享制度,促進跨機構、跨區域的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交流,還需通過人才引進、專家咨詢等方式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規劃建設和服務進行專業指導。

2.統一建設標準,便于資源整合和利用。規范化、標準化是目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建設面臨的最大問題,從國內各單位、各地區檔案專題數據庫的建設來看,國家、省級檔案部門沒有針對專題數據庫建設的標引體系、數據組織方式、數據文件結構、質量控制、軟件開發技術、相關成果發布等方面制定相應的規范標準,并且由于各館館藏規模、技術力量的差異,數據庫的建設、運行模式也不盡相同,既有全文專題數據庫、目錄專題數據庫、多媒體專題數據庫,也有基于館藏基礎數據聚類而成的數據庫,比如人名專題數據庫與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的核心技術、語義規范相似點極少,這就使得無論是檔案工作人員還是用戶在使用不同的專題數據庫系統時,都要依據實時系統進行操作更改,這必然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數據庫資源的利用、交換、整合、共享帶來巨大困難。因此,各級政府機關有必要統一規劃和確定領導單位,依據云南茶馬古道及云南省地域、資源特色,制定云南茶馬古道專題數據庫建設標準,建立各級檔案機構已有及采集的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數據上傳、共享機制,確定數據項名稱、數據代碼等基本格式,還須劃分各協作部門職責和工作時間節點,用具體制度規范保障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在宏觀層面的順利推行。

五、數據庫構建及功能實現

依據眾多專題數據庫研究成果,要實現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的初步開發,首先要基本構建與檔案事業發展體系相適應的技術架構。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的建設模型如下。

圖1 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模型

1.資源采集層。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必須建立在充足的檔案資源之上,即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建立的基礎是對散布在各類載體上的相關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進行搜尋、組織、分析和重組。在檔案資源搜尋中,由于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的特殊性——不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占比較多,因此其主要來源有三:一是各級檔案館館藏現有檔案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向電子文本的過渡及以往的電子文件;二是各種不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檔案資源,需專業人員與設備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并采取多媒體技術進行電子錄入;三是對文物辦、土地局等相關部門信息資源在征集、組織、分析基礎上再重組,如將土地局有關云南茶馬古道某遺址遺跡的空間地理信息錄入數據庫空間數據中,將文物辦已有的云南茶馬古道特定歷史時期的流通貨幣代表的信息錄入數據庫屬性數據中。

2.信息表示層。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進行全面采集整理后,在信息表示層分別對兩種類型資源進行描述。對視覺資源提取視覺描述符,采用RDF三元組形成可機讀描述形式,建立視覺索引,對采集結果中已包含的與之相關的文本資源進行矢量特征描述框架設計——從資源的圖形圖像學角度對資源進行基本的著錄與標引,構建視覺詞袋,與視覺描述符共同構建視覺資源數據庫;對于關聯資源,在進行預處理的基礎上,從語義角度對其進行描述,包括檔案資源主體、事件、時間背景、空間背景等,利用PageRank、tf-idf、互信息等方法進行文本特征提取和表示,構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領域術語詞典,將提取出的特征文本在領域詞典中進行映射;在此基礎上形成視覺資源與相關資源領域詞典的關聯使用模式,實現文本與圖像的初步關聯,從不同的角度利用視覺資源聚合進行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數據的二次創造,并為此模型的資源關聯層提供支持。

3.資源關聯層。資源關聯層需要根據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的屬性特征和用戶需求,從不同的層次將視覺資源、文字資源進行具體關聯。在資源采集層分類的基礎上,以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中具體某一資源為本體,在物理層對其進行視覺資源內容特征聚合,在元素層對其進行地理坐標、事件信息等基本屬性聚合,在語義層從使用主題和情景兩方面進行聚合,并且資源關聯層允許用戶根據實際需求實現不同本體間的跨層次聚合。同時,資源關聯層利用DC核心集和類、實例、包含、映射等關系描述傳統文本字段(包括資源主題、創建者、時間、地點等語義內容信息),根據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特征對多字段進行分割或合并,將各種獨立的、雜亂的、單一的原生檔案資源,按照一定的主題聯系挖掘轉化為系統的、有序的、深層次的檔案資源,從而實現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中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

4.信息服務層。信息服務層以不同等級用戶需求為出發點,能夠以最低服務成本實現云南茶馬古道多元檔案資源庫間的“快速跨庫檢索”與“共享異構資源”,有效促進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庫際間的自由流動,與用戶需求實現實時、動態匹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具體通過以下方式提供利用:一是在線檢索查詢,即通過檔案館在線服務平臺,將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按照用戶權限等級分別向各級黨政機關、檔案部門、其他個人用戶開放,所有查詢檢索檔案用戶須進行實名身份注冊,利用過程全程跟蹤記錄,并且該層面支持情景感知、用戶關鍵詞檢索、目錄檢索、空間坐標檢索等多種方式。二是“一對一”服務,即在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利用權限較高或者對某類檔案資源需求量較大時,可由所在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向平臺申請“一對一”地提供利用服務,協助有關部門快速、精確地檢索到所需檔案,為突發事件的應對提供有力支撐。三是以專題建設為方向進行深入的系統前臺分類,在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的基礎上,按照其檔案資源的內容性質等細分為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信息、不可移動物質文化遺產信息、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以及自然遺產信息檔案專題分庫等,確保云南茶馬古道檔案利用平臺資源數量豐富、內容充實完備、種類齊全廣泛、結構合理高效。四是知識呈現,即在資源關聯層應用本體技術的基礎上,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進行數據挖掘、數據加工,形成云南茶馬古道檔案知識庫,并通過知識地圖呈現出來。

云南茶馬古道作為我國茶馬古道道路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沿途地區不僅保留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更是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的重要橋梁。同時,隨著國際社會和我國政府對文化遺產的重視,云南茶馬古道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記錄并反映了云南茶馬古道形成發展、茶馬互市、民族遷徙、馬幫運輸、經濟發展等方面內容,其資源類型眾多、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在“一帶一路”視域下構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特色數據庫,可豐富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管理開發理論和實踐依據,順應了我國文化遺產整理、保護與發掘研究的時代要求。但是,目前民眾普遍對云南茶馬古道缺乏全面了解和認識,并且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的利用不到位。因此,建設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需要克服建立有效資源規劃、統一運行標準、明確不同等級用戶需求等難點,并且以數據挖掘、數據關聯、WebGIS(地理信息技術)等信息處理技術為保障,從多方面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進行完整的數據庫構建,意在探討一種行之有效的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建設方案,希望能夠有效解決目前對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開發利用不到位的問題,進而有效保護云南茶馬古道沿線不同類型文化遺產并且為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提供數據支持。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云南茶馬古道檔案資源專題數據庫構建,符合我國檔案建設事業新要求,可實現云南茶馬古道數字檔案資源有效共享,提高檔案信息利用率,對于促進我國茶馬古道總體資源體系和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猜你喜歡
茶馬古道云南
走古道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茶馬古道的前世今生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茶馬古道
穿越秘境而來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
訪茶馬古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