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農業發展機制的演進
——基于政府、農戶和消費者三方博弈的視角

2022-01-10 07:45許秀川吳朋雁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收益農戶農產品

許秀川 吳朋雁

(1.西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重慶 400715;2.西南大學 西塔學院,重慶 400715)

多年以來,我國農業生產多采用高投入、高浪費、高污染的方式,忽視了資源和環境的剛性約束,給資源承載能力和環境容量造成極大壓力。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為保障國家食品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質量,中國有必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道路。綠色發展是一種新型發展機制,強調遵循社會經濟發展自然規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實現各種資源要素的重新整合并將“綠色化”貫穿于整個產業過程,旨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保障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發展問題,2017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指導綠色農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全面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制度體系”,并強調:“要調動政府、社會、生產者、消費者等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到綠色發展中來”。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文件中細化了農業綠色發展的政策措施,2019年中央1號文件、“十四五”規劃中均強調要加強農業環境治理工作,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由此可見,農業綠色發展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中重要的一環。

如何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制度體系?如何協調各方力量使其積極投入到綠色農業的建設工作中來?合理回答這些問題將有利于我國制定更高效的政策方針,提升農業的生態、經濟效益?;谏鲜鰡栴},本研究建立了前景理論下政府、農戶和消費者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最優演化穩定策略的達成條件和三方策略的演化路徑,運用制度和偏好演化理論對演化過程進行解釋,結合我國綠色農業機制建設的成功案例對理論分析進行印證,以期為綠色農業發展機制的構建提供參考。

1 文獻綜述

1.1 政府、農戶和消費者綠色行為及其動因

政府:綠色農產品屬于天然農產品,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常常處于弱勢地位。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往往會因缺乏資金和人才而導致資源配置效率大大降低。上述市場失靈問題需要政府實施干預政策,恰當的政策激勵能夠促進要素市場完善,推進綠色農業的結構優化與升級。

農戶:農戶的綠色生產行為指既能保障農業的生產力、增加盈利能力,又能減少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生產方式,主要包括免耕/少耕、輪/套/間作、生物農藥、秸稈還田和廢棄物沼氣利用、有機肥與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戶采取綠色行為的意愿主要受價值觀念、風險態度、環保意識、社會規范等影響。

消費者:消費者的綠色行為主要指購買和食用綠色農產品,白世貞等認為消費者綠色行為主要受到消費者收入水平、綠色農產品的價格、對綠色農產品的主觀認知、消費者自身的環保意識的影響。靳明等、傅麗芳等指出信息不對稱以及外部性等原因可能會抑制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的需求,使其更傾向于購買普通農產品。

1.2 博弈視角下的綠色農業發展研究

目前較多文獻使用博弈論方法研究綠色農業發展中“政府—農戶”或“政府—消費者”兩者間的博弈關系,在政府和農戶的博弈研究方面,趙大偉、崔和瑞等提出地方政府加大對綠色農業的扶植力度、增加監管力度能夠推動綠色農業建設。陸杉等認為政府可使用理念、制度和利益層面的三重驅動力讓農戶行為回歸至綠色發展的納什均衡策略上。在政府和消費者的博弈方面,相關研究肯定了綠色消費將是未來消費模式的發展趨勢,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的偏好會影響到農戶的綠色生產行為。

但是,現有研究更多關注政府與農戶、農戶與消費者、政府與消費者雙方之間的靜態博弈,對于三方的動態博弈關系鮮有研究。其次,此前文獻多集中于假設博弈方為完全理性的,但實際上,綠色農業博弈中的三方通常是在不完全信息下進行非完全理性的動態博弈。演化博弈模型基于人的不完全理性假設,能夠更好反應主體行為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目前還沒有學者利用演化博弈模型進行動態角度的研究分析,故本研究建立了政府、農戶和消費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其演化條件和過程。

1.3 制度演化和偏好演化理論

在對政府、農戶和消費者的演化結果分析和路徑解釋上,本研究使用了制度演化和偏好演化的相關理論。黃凱南等認為從參與者互動視角來定義制度更為合理,制度是內生于參與者的互動中并隨著互動場景和參與者偏好的變化而演化的互動規則,本研究所談及的制度指的即為這種互動規則。偏好演化描述的是個體從某一種偏好轉向另一種偏好的過程,該過程并非全然出于理性的選擇,而是個體的學習過程和對演化環境的適應過程。偏好演化的動力機制主要有4個方面:物質收益變化、信念變化、價值變化和心智模型變化。偏好與制度的共同演化指的是多個互動者的演化軌跡相互影響進而改變彼此適應圖景(Fitness landscape)的情形。共同演化主要有兩種機制,一是由參與者收益變化驅動的共同演化,二是由學習規則變化驅動的共同演化。在此過程中,制度通過改變行動報酬、信念、價值觀和心智模型來影響偏好,個體偏好通過影響其他參與者的行動、動機和心智模型來影響制度。

目前對于綠色農業中各主體間的博弈關系研究大多假定制度和偏好均是外生給定的,未能解釋規則本身的形成過程和偏好的演變過程。本研究借鑒偏好演化和制度演化的相關理論,認為偏好和制度均內生于博弈方的策略互動中,側重于考察綠色農業發展過程中博弈互動規則的形成與變化和三者偏好與制度的最優共同演化機制的達成策略。

2 博弈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2.1 博弈主體界定

綠色農業發展機制的構建中主要存在政府、農戶和消費者3類主體,本研究假設參與博弈的三方均是不完全理性的。

1)政府:政府是綠色農業的倡導者和監督者。為推進綠色農業發展進程,政府需要制定相關資金扶植政策、給予農戶技術支持和風險補貼;為確保農戶采用綠色生產方式,政府需投入人力物力對其進行監管。政府在制定農業政策的過程中面臨著農村勞動力結構改變、農產品價格波動頻繁、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諸多挑戰,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的政策重點和方向不同,出臺的時間也不確定,因而存在不穩定性,故假設政府是不完全理性的。

2)農戶:農戶是農業生產者的一個子集,農業生產者包括農戶、農業公司、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以及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由于我國小農戶數量較多,為農業生產經營的最主要主體,且因農戶生產規模較小、生產偏好易受農產品市場情況、政府行為和消費者行為等因素的影響,決策不夠理性,能較好體現我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故本研究選取小農戶作為農業生產者的代表來反應我國綠色農業發展生產方的偏好和行為策略演變過程。

3)消費者:消費者是綠色農產品的需求方,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和購買行為直接影響到農戶的收益情況。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會綜合考慮質量和價格,由于我國農產品的綠色指標體系尚不健全,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有感知的偏差,故假設為不完全理性的。

2.2 模型假設與參數說明

假設1:博弈的3個主體:政府、農戶和消費者均為不完全理性的,他們選擇策略的依據并非策略本身的直接損益,而是自身對策略支付值的感知。Kahneman從心理學角度改進了期望效用理論,提出了前景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感知到的價值不是價值本身,而是基于某一參照點的相對值。前景理論考慮到博弈主體的偏好和理性不足,衡量的是動態不確定條件下的前景價值,更符合現實中不同參與主體的真實決策過程。本研究使用前景理論刻畫三方的損益,將3個博弈方支付價值的心理感知設定為前景價值

V

,由價值函數

U

(

ω

)和權重函數

π

(

p

)組成,如式(1)。

(1)

式中:Δ

ω

表示情況

i

發生后博弈主體的實際支付的價值和參考點價值的差值,為便于分析,本研究將參考點

U

(0)設置為0。

π

(

p

)為情況

i

發生的概率,參數

α

為風險敏感度系數(0<

α

<1),

α

值越大,博弈主體對價值感知的邊際遞減程度越大。參數

β

為損失規避系數(

β

>1),

β

值越大表明博弈主體對策略損失的敏感程度越高。在該假設下,設各博弈主體的真實收益對于感知收益或損失的敏感度分別設為

α

,

α

,

α

,對于損失的承受能力為

β

,

β

,

β

。假設2:政府監管的概率為

x

,農戶綠色生產的概率為

y

,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的概率為

z

,0≤

x

,

y

,

z

≤1,其中

x

,

y

,

z

是時間

t

的函數。本研究假設

x

、

y

、

z

的概率也分代表了政府的監管力度或強度;生產者的綠色生產力度或強度;消費者購買意愿、決策的力度或強度。假設3:政府的監管成本為:對農戶是否進行綠色生產的調查過程中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

C

。對于實行綠色生產的農戶提供收入補貼

S

和生產補貼

W

,前者指的是對農戶因采取綠色生產方式對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的獎勵,后者指的是農戶綠色生產時需進行的設備購置、技術學習、測土配方施肥等工作要花費的金額。監管的收益包括對仍采用傳統生產方式的農戶的罰款

P

,綠色生產的農戶增加、生態環境改善使得民眾對政府的認同感提高的效益

B

。不論政府是否監管,若農戶采取傳統生產方式,政府均要花費環境治理的費用

C

。農戶采取傳統生產方式的收益為

R

。若農戶選擇綠色生產,額外成本主要是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或購買花費

C

;農戶也會因農產品的綠色品牌效應而獲得額外收益

R

。若政府實行監管,農戶可獲得風險補貼

S

和技術購買補助

W

。農戶生產綠色農產品,且消費者進行了購買,使得農戶獲得更多的收益

R

。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能夠獲得的產品質量安全的保證,有助于身體健康的收益

R

,一般情況下,綠色農產品相對于普通農產品有較高溢價,此處假設消費者需支付的高于普通農產品的額外費用為

C

。假設4:當出現政府監管,農戶綠色生產,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時,能夠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生態良好發展,對三方均產生益處為

B

。

基于以上假設,可以得到政府、農戶和消費者三方的策略組合及相應的收益矩陣如表2,其中參數的定義與說明見表1。

表1 模型的參數定義與說明

Table 1 Parameter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he model

參數 Parameter 參數解釋Explanationofparameter監管成本CgCostforregulatoryprocess政府進行監管時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資金等成本收入補貼SIncomesubsidy農戶因采取綠色生產方式對環境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作出的貢獻的獎勵技術補貼WTechnology-purchasingsubsidy政府積極監管時,對農戶的技術購買補助,包括設備購置、技術學習、測土配方施肥等需花費的金額罰款PPunishment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戶因傳統生產而遭受罰款政府收益BgBenefitforgovernment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戶實行綠色生產,生態效益增加,政府公信力增強的收益綠色農業效益BaBenefitofgreenagriculture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戶實行綠色生產,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生態良好發展的收益環境治理費用CeCos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政府花費的環境治理費用綠色生產成本CaCostofgreenagriculture農戶選擇綠色生產付出的種植作物購買、技術研發及應用等花費消費者綠色購買費用CcCostforconsumers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高于普通農產品的額外費用農戶綠色收入RaRevenueofgreenagriculture農戶因采取綠色生產的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而獲得的收益農戶綠色生產額外收益RbRevenueofadditionalbenefit農戶生產綠色農產品,且消費者進行了購買,使得農戶收入增加的收益農戶傳統收入RtRevenueoftraditionalagriculture農戶采取傳統生產方式獲得的收益消費者綠色收益RcRevenueofbuyinggreenagriculturalproductsforconsumers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對自身獲得的產品質量保證、身體健康等的收益

表2 政府、農戶和消費者的博弈組合和收益矩陣

Table 2 Game combination and revenue matrix of governments, farmers and consumers

博弈策略 Gamestrategy 政府Government農戶Farmer消費者Consumer監管,綠色生產,購買Regulate,Greenproduction,PurchaseBa+Bg-Cg-S-WBa+S+W+Ra+Rb-CaBa+Rc-Cc監管,綠色生產,不購買Regulate,Greenproduction,NotpurchaseBg-Cg-S-WRa+S+W-Ca0監管,傳統生產,購買Regulate,Traditionalproduction,PurchaseP-Cg-CeRt-PRc-Cc監管,傳統生產,不購買Regulate,Traditionalproduction,NotpurchaseP-Cg-CeRt-P0不監管,綠色生產,購買Notregulate,Greenproduction,Purchase0Rt+Rb-CaRc-Cc不監管,綠色生產,不購買Notregulate,Greenproduction,Notpurchase0Ra-Ca0不監管,傳統生產,購買Notregulate,Traditionalproduction,Purchase-CeRtRe-Cc不監管,傳統生產,不購買Notregulate,Traditionalproduction,Notpurchase-CeRt0

以上策略表示的是政府、農戶和消費者三方在博弈中分別采取監管、不監管;綠色生產、傳統生產;購買、不購買中的一個策略所帶來的收益。

x

,

y

,

z

代表監管、綠色生產和購買綠色農產品的概率或力度。策略組合(監管,綠色生產,購買)表示的是:當政府積極監管農戶的生產方式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農戶的綠色生產和銷售,政府需要付出成本

C

,農戶綠色生產不僅能通過銷售綠色農產品獲得收入

R

,還能得到政府收入補貼

S

和技術購買補助

W

,農產品的整體質量有所提高,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雖然要付出更高價格

C

,但同時也能因產品質量有保障而獲得身體健康的收益

R

,隨綠色農產品種類的增多和質量的提升,消費者的需求逐漸增加并越發支持政府推進綠色農業發展

B

,整體的社會效益增加(

B

,

R

,

R

)。此時政府的收益為

B

+

B

-

C

-

S

-

W

,農戶的收益為

B

+

S

+

W

+

R

+

R

+

C

,消費者的收益為

R

+

R

-

C

。其他博弈策略及其收益情況原理與之類似。在前景理論的分析框架下,政府對農戶綠色生產的監管成本

C

、政府對農戶的風險補貼

S

和技術購買補助

W

僅與物價水平和相關政策規定有關,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民因進行傳統生產而被處罰(或懲稅)

P

只與處罰(稅收)條例相關,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高于普通農產品的額外費用

C

只與產品定價相關,均是確定性的損失和收益,不存在感知偏差,故保持不變。

C

,

B

,

B

,

C

,

R

,

R

,

R

,

R

,

C

這些參數具有不確定性,存在感知特征,可使用前景價值函數來刻畫。

2.3 模型構建和求解

政府實行監管和不監管的期望前景價值

V

1、

V

2和平均期望前景價值分別為:

V

1=

yz

(

B

+

B

-

C

-

S

-

W

)+

y

(1-

z

)(

B

-

C

-

S

-

W

)+(1-

y

)

z

(

P

-

C

-

C

)+(1-

y

)(1-

z

)(

P

-

C

-

C

)

(2)

V

2=-(1-

y

)

zC

-(1-

y

)(1-

z

)

C

(3)

y

(1-

z

)(

B

-

C

-

S

-

W

)+(1-

y

)

z

(

P

-

C

-

C

)]+(1-

x

)[-(1-

y

)

zC

-(1-

y

)(1-

z

)

C

]

(4)

農戶實行綠色生產的期望前景價值

V

1,

V

2和平均期望前景價值分別為:

V

1=

xz

(

B

+

S

+

W

+

R

+

R

-

C

)+

x

(1-

z

)(

R

+

S

+

W

-

C

)(1-

x

)

z

(

R

+

R

-

C

)+(1-

x

)(1-

z

)(

R

-

C

)

(5)

V

2=

xz

(

R

-

P

)+

x

(1-

z

)(

R

-

P

)+(1-

x

)(1-

z

)

R

(6)

(1-

x

)

z

(

R

+

R

-

C

)+(1-

x

)(1-

z

)(

R

-

C

)]+(1-

y

)[

xz

(

R

-

P

)+

x

(1-

z

)(

R

-

P

)+(1-

x

)(1-

z

)

R

]

(7)

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的期望前景價值

V

1,

V

2和平均期望前景價值

V

分別為:

V

1=

xy

(

B

+

R

-

C

)+

x

(1-

y

)(

R

-

C

)+(1-

x

)(1-

y

)(

R

-

C

)

(8)

V

2=0

(9)

x

(1-

y

)(

R

-

C

)+(1-

x

)

y

(

R

-

C

)+(1-

x

)(1-

y

)(

R

-

C

)]

(10)

根據Malthusian的動態方程,由式(1)~(9)可以得出政府、農戶和消費者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F

(

x

),

F

(

y

),

F

(

z

):

x

(1-

x

)[

yz

(

B

+

B

-

C

-

S

-

W

)+

y

(1-

z

)(

B

-

C

-

S

-

W

)+(1-

y

)

z

(

P

-

C

-

C

)+(1-

y

)(1-

z

)(

P

-

C

-

C

)-(

y

-1)

C

]

(11)

y

(1-

y

)(

xz

(

B

+

S

+

W

+

R

+

R

-

C

)+

x

(1-

z

)(

R

+

S

+

W

-

C

)+(1-

x

)

z

(

R

+

R

-

C

)+(1-

x

)(1-

z

)(

R

-

C

)-(

x

(

R

-

P

)+(1-

x

)

R

))

(12)

z

(1-

z

)(

xy

(

B

+

R

-

C

)+

x

(1-

y

)(

R

-

C

)+(1-

x

)

y

(

R

-

C

)+(1-

x

)(1-

y

)(

R

-

C

)

(13)

上述的復制動態方程反映了博弈3方調整策略的方向。當式(11)~(13)等于0時,演化博弈系統實現均衡。

2.4 演化最優穩定策略分析與仿真

按照Friedman提出的方法,用微分方程來表示的群體動力系統均衡點的穩定性,易知系統的雅各比矩陣如下:

(14)

F

(

x

)=0,

F

(

y

)=0,

F

(

z

)=0,求出可能存在的復制動態穩定點(0,0,0)、(0,0,1),(0,1,0),(0,1,1),(1,1,1),(1,0,0),(1,1,0),(1,0,1),(

x

,

y

,

z

),(其中(

x

,

y

,

z

)為復制動態方程的鞍點)。在(1,1,1)的前提下,農戶在政府的監管和政策幫扶下綠色生產并完成銷售,形成良好的綠色品牌效應并獲得更多收入,而消費者可以購買到有質量保證的綠色農產品,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也會增加,其機制效應如圖1所示。

圖1 綠色農業發展機制

為便于分析,僅選取該演化路徑進行研究。將(1,1,1)帶入式(13)雅各比矩陣中,可以得到

(15)

該雅各比矩陣的特征值分別為

I

=(-1)(

B

+

B

-

C

-

S

-

W

),

I

=(-1)(

B

+

S

+

W

+

R

+

R

-

C

),

I

=(-1)(

B

+

R

-

C

),據Lyapunov穩定性理論,若所有特征值均具有非正實部,則系統穩定,否則系統不穩定。因此,如果希望3方演化博弈能穩定在(1,1,1),要滿足

B

+

B

-

C

-

S

-

W

>0,

B

+

S

+

W

+

R

+

R

-

C

>0,

B

+

R

-

C

>0,基于以上條件和實際情況,本研究對參數進行了首次賦值(表3)。

表3 模型參數賦值

Table 3 Model parameter assignment

模型參數 Parameter 參數含義說明Explanationofparameter參數賦值Parameterassignment監管成本CgCostforregulatoryprocess政府負責任監管時付出的人力、物力等相關成本0.3收入補貼SIncomesubsidy政府積極監管時,對農戶的風險補貼的成本0.1技術補貼WTechnology-purchasingsubsidy政府積極監管時,對農戶的技術購買補助的成本0.1罰款PPunishment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民因傳統生產而受到的罰款或征稅0.3政府收益BgBenefitforgovernment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民實行綠色生產,生態效益增加,民眾對政府的認同感增強的收益0.3綠色農業效益BaBenefitofgreenagriculture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民實行綠色生產,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生態良好發展的收益0.6環境治理費用CeCost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政府花費的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的費用0.4綠色生產成本CaCostofgreenagriculture農戶選擇綠色生產付出的種植作物購買、技術應用等所需的資金投入0.7

表3(續)

模型參數 Parameter 參數含義說明Explanationofparameter參數賦值Parameterassignment消費者綠色購買費用CcCostforconsumers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高于普通農產品的額外費用0.3農戶綠色收入RaRevenueofgreenagriculture農戶因采取綠色生產的產生綠色品牌效應而獲得的收益0.4農戶綠色生產額外收益RbRevenueofadditionalbenefit農戶生產綠色農產品,且消費者進行了購買,使得農戶獲得的利潤0.3農戶傳統收入RtRevenueoftraditionalagriculture農戶采取傳統生產方式可以獲得的利潤0.3消費者綠色收益RcRevenueofbuyinggreenagricultureproductsforconsumers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后自身獲得的產品質量保證、身體健康的收益0.2

根據Tversky等的研究,將前景理論的價值函數中的收益和損失函數的風險敏感度系數的值設置為

α

=0

.

88,

α

=0

.

88,

α

=0

.

88,損失規避程度系數設置為

β

=2

.

25,

β

=2

.

25,把風險敏感系數和損失規避程度系數引入存在感知偏差的參數中(表4)。在第一次賦值之下得到模型仿真結果如圖2所示,在該情形下,三方未能達到預期的均衡,于是本研究在仍滿足上述條件下對參數進行了調整(具體調整原因將在下文詳細闡釋),得到模型的仿真結果為圖3,此次模擬達成了(1,1,1)的最優演化結果。

表4 存在感知偏差的參數賦值

Table 4 Parameter assignment with perceptual bias

存在感知偏差的參數 Parameterwithperceptualbias 博弈方對存在感知偏差的參數的感知收益Perceivedbenefitsoftheplayerstotheparameterswithperceivedbias參數賦值Parameterassignment政府收益BgBenefitofgovernmentV(Bg)=xU(Bg)+(1-x)U(0)=xBgα10.35x綠色農業效益(對政府)BaBenefitofgreenagricultureforgovernmentV(Ba)=xU(Ba)+(1-x)U(0)=xBaα10.64x綠色農業效益(對農戶)BaBenefitofgreenagricultureforfarmersV(Ba)=yU(Ba)+(1-y)U(0)=yBaα20.64y綠色農業效益(對消費者)BaBenefitofgreenagricultureforconsumersV(Ba)=zU(Ba)+(1-z)U(0)=yBaα30.64z政府環境治理費用CeCos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forgovernmentV(Ce)=xU(0)+(1-x)U(Ce)=β1(1-x)(Ce)α1(1-x)消費者綠色購買費用CaCostofgreenagricultureforconsumersV(Ca)=yU(Ca)+(1-y)U(0)=β2y(-Ca)α21.64y農戶綠色收入RaRevenueofgreenagricultureforfarmersV(Ra)=yU(Ra)+(1-y)U(0)=y(-Ra)α20.45y農戶綠色生產的額外收益RbRevenueofadditionalbenefitforfarmersV(Rb)=yU(Rb)+(1-y)U(0)=yRbα20.35y農戶傳統收入RtRevenueoftraditionalagricultureforfarmersV(Rt)=yU(0)+(1-y)U(Rt)=(1-y)Rtα20.35(1-y)消費者綠色收益RcRevenueofbuyinggreenagriculturalproductsforcon-sumersV(Rc)=zU(Rc)+(1-z)U(0)=zRcα30.24z

3 模型仿真結果分析

為探究政府在初始時如果具有對綠色農業強烈的扶持意愿是否會對三方演化路徑產生影響,設置初始值分別為

x

=0

.

5,

y

=0

.

5,

z

=0

.

5;

x

=0

.

9,

y

=0

.

2,

z

=0

.

5。如果博弈三方在初始時對各自面臨的兩種策略沒有偏好地隨機進行選擇,即初值為

x

=0

.

5,

y

=0

.

5,

z

=0

.

5。如果政府在初期表現出對扶植綠色農業、監管綠色生產較大的意愿,農戶由于轉變生產方式的成本較高在初期不愿意進行綠色生產,消費者仍在購買與不購買之間隨機選擇,即初值為

x

=0

.

9,

y

=0

.

2,

z

=0

.

5。針對這兩種情形進行第一次仿真分析,結果如圖2(a)和(b)。

圖2 第1次賦值下的三方博弈的演化路徑

由圖2可知,對政府而言,綠色農業如果能有良好的發展態勢意味著農民增收、消費者健康得到保證、生態效益良好、政府工作受到認可等多種收益,遠高于其付出的成本,即便在前景價值函數之下,政府相比收益更在意損失,其加強綠色農業建設的意愿仍然較強。

對農戶而言,進行綠色生產意味著購買綠色原材料和相關設備、學習新型生產技術等的大量投入,在尚未獲得政府的充足補貼和市場的大力支持的情況下,改變生產方式的成本過高,因而大部分農戶會維持原有生產方式。綠色農產品數量少,尚未形成知名綠色品牌,市場上沒有相關的質量檢測標準可供消費者作為購買的判斷依據,消費者對于購買綠色農產品獲得的身體健康、食品安全等收益的感知較弱,故不愿意購買綠色農產品。在這兩種情形下系統均隨時間向惡化的方向發展,無法達成最優穩定情形。

由于第一次模擬三方并未實現最優演化均衡,于是本研究對參數賦值進行了優化,設置了改進后的博弈場景(表5)。如果國家完善綠色稅收體系,采取傳統生產方式的農戶將要為環境污染支付更高的稅收,政府通過補助綠色生產相關技術的購買及學習等費用、建立綠色農業專項扶植基金等方式降低農戶要承擔的資金費用。當全社會樹立了綠色環保觀念時,農戶對于自己綠色生產對社會作出貢獻的感知收益增強。因環境改善,政府相關部門受民眾的認可程度也會相應有所增加。當優質、健康的綠色食品逐漸成為消費者青睞的商品時,農戶銷售綠色農產品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隨著綠色農產品的增加,市場不斷完善,相關綠色食品質量標準應運而生,消費者因購買綠色農產品而獲得的質量保證和健康收益隨之提升,在此種情形的演化路徑如圖3 所示,此次三方均達成了最優演化路徑。

表5 模型參數賦值調整

Table 5 Model parameter assignment adjustment

模型參數 Modelparameter 參數含義說明Explanationofparametermeaning第1次賦值First-timeassignment第2次賦值Second-timeassignment罰款Punishment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民因傳統生產而受到的罰款或征稅0.30.4農戶綠色生產成本Costofgreenagricultureforfarmers農戶選擇綠色生產付出的種植作物購買、技術應用等所需的資金投入1.64y0.55y農戶綠色收入Revenueofgreenagricultureforfarmers農戶因采取綠色生產的產生綠色品牌效應而獲得的收益0.45y0.64y政府收益Benefitforgovernment政府積極監管時,農民實行綠色生產,生態效益增加,民眾對政府的認同感增強的收益0.35x0.82x農戶綠色生產額外收益Revenueofadditionalbenefitforfarmers農戶生產綠色農產品,且消費者進行了購買,使得農戶獲得的利潤0.35y0.54y消費者綠色收益Revenueofbuyinggreenagriculturalproductsforconsumers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后自身獲得的產品質量保證、身體健康的收益0.24z0.45z

對比第一次賦值(圖2)和第二次賦值(圖3)下的演化路徑,可以看出在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監管之下,農戶對綠色生產要付出成本的感知降低,對收益的感知提高。在新的博弈環境中,農戶進行傳統生產要面臨更高的稅收懲罰,選擇綠色生產雖然仍面臨著較大的成本投入和消費者不買賬的風險,但其對綠色生產能獲得的物質補貼和生態效益的感知也在增強,權衡之下綠色生產成為農戶的更優選擇。當越來越多的農戶投入到綠色生產模式中時,大量綠色農產品涌入市場,相關質量標準不斷被提出和完善,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的認知更加完善、購買意愿更強,使得農戶收入增加,進一步激勵農戶進行綠色生產,綠色農業發展機制逐步達成。

圖3 第二次賦值下的三方博弈的演化路徑

4 偏好與制度的共同演化機制

前述演化博弈結果顯示:調整激勵的賦值,提高政府積極監管所獲得的感知收益,在增加農戶傳統生產要付出的懲稅成本的同時也加強其采取綠色生產受到的補貼額度,提高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的感知收益,三方偏好能夠發生轉變,最終形成最優的綠色農業發展機制。為深入闡釋三方偏好轉變的動因,本研究將分析政府行為如何影響農戶和消費者的偏好演化,偏好演化又如何和制度演化相互作用,最后達到理想的穩定狀態。

在演化的初期,如果維持原有成本和收益不變,博弈將無法朝理想的方向演化(圖4)。一個啟發式的制度演化過程為:某些創新者偏離原有行動規則后獲得了更高的收益,此時其他參與者發現采取類似行動能夠獲得更高的預期收益,他們就會學習創新者的行動,原來的行動規則就會失衡,而新的行動規則就會在參與者的互動學習過程中產生。實際上,政府可以擔當這個“創新者”的角色,率先發出動作,通過自身行為的改變影響農戶和消費者的偏好和決策(圖4)。具體而言,政府可以依據物質收益變化、信念變化、價值變化、心智模式變化4種驅動模式采取相應政策措施,改變其他參與者的收益和偏好演變路徑,建立新的行動規則。

圖4 綠色農業發展的演化機制

從物質收益角度來看,農戶的物質收益主要受綠色生產投入費用、政府的補貼額度、綠色農產品價格和銷量等因素影響,政府降低農戶自身為綠色生產付出的資金投入能有效推動綠色生產成為農戶偏好演化的方向。

在信念和價值變化上,在綠色農業發展初期,社會對農業生產方式、農產品質量等問題的關注度較低、重視程度不足,大部分農戶會預判采取綠色生產的效益不高,其他農戶從事綠色生產的幾率不大,對自己的農產品銷售構不成威脅,進而維持舊有生產方式。消費者的信念與之類似:綠色農產品市場尚未成熟,農產品的質量無從追溯,為綠色農產品支付額外價格并無太大效益。此時就需要政府采取一定措施改變二者的信念與價值判斷。對于農戶,政府可為其提供相關的市場服務如專家咨詢和技術指導等,使其認識到綠色生產的潛在價值,提升其對轉變生產方式的價值感知。對于消費者,政府可通過制定綠色標準、培育公共綠色品牌來展示綠色農產品的健康屬性,使得消費者對于購買綠色農產品的感知收益提高。

在心智模式的改變上,政府需加強對綠色發展理念的宣傳和引導,提高全社會對資源和環保的認識,推動全民認知結構的變化。但心智模式的變化意味著全社會文化、道德、觀念、知識等多方面的改觀,是一個長期的學習的過程,由于中國農業人口多、農業綠色發展尚處于較低水平,在該層面推進綠色農業發展將會是一場持久戰。

在綠色農業建設過程中,政府率先采取舉措能夠從多維度改變農戶和消費者的感知收益,影響其偏好,使其在決策時增加對社會、生態效益的考量。如果綠色農業的宣傳推廣工作的效果良好,社會形成了環保、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判斷和共同認知,那么農戶綠色生產獲取的收益不僅高于原有制度下傳統生產的收益,甚至會因系統環境和其他參與者偏好和策略變化的影響而高于原有制度下綠色生產的收益,那么越來越多的農戶就會偏離原有制度,并通過互動學習來建立新的制度,綠色農業發展不斷向更好的方向演進。

在該系統中,偏好和制度的最優共同演化路徑實際是政府、農戶和消費者之間通過不斷互動學習使得農業綠色發展成為能獲得最高感知價值收益的均衡狀態的歷程。隨著偏好和制度的共同演進,社會各方達成綠色共識,農戶、消費者的收益增加、心智模式得以根本性的轉變,最終傾向于綠色偏好,綠色農業發展的機制效益得以達成(如圖4)。

5 案例分析

在推動綠色農業發展機制的演進上,我國一些地區已有成功的實踐經驗。以下選取山東壽光綠色農業園區、福建泉州安溪現代茶葉產業園、山西長治綠色有機旱作農業3個案例進行分析,進一步驗證以上得出的演化規律,具體內容如表6所示。在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中,獎勵或補貼可以改變農戶的物質收益,監管力度加強、科研和技術推廣投入增大能夠改變農戶的信念和價值判斷,政策指引和宣傳工作可同時改變農戶和消費者的心智模式。在4種驅動力共同作用下,農戶和消費者均逐漸形成綠色偏好。農戶的偏好轉變體現在其種植方式的改變上。消費者的偏好轉變則間接體現在農戶增收上,其原理為:由于消費者綠色偏好增強,會主動購買更多綠色農產品,農戶因此獲得更多收入。

表6 綠色政策實施前后案例比較分析

Table 6 Comparative cas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green policies

階段Stage類型Type綠色農業園區Greenagriculturalparks現代茶業產業園Modernteaindustrialpark綠色有機旱作農業Greenorganicdrylandfarming山東省壽光市Shouguang,Shandong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Anxi,Quanzhou,Fujian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Lucheng,Changzhi,Shanxi政策出臺前Beforegreenpoliciescomeout傳統農業狀況Situationoftraditionalag-riculture農戶:整體素質不高、環保意識較弱。污染問題嚴重: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秸稈焚燒等行為造成了嚴重污染。綠色農業技術:普及程度低,農戶的掌握度差[27]。茶葉種植分散:未形成知名茶葉品牌種植方式落后:茶葉產量低、質量差,易造成污染農戶無風險意識:收入受天災等意外情況的影響較大農業種植問題:農產品的品種少,種植技術落后,產量易受干旱天氣影響。農戶收入低,存在土地棄耕問題。污染嚴重:農藥、化肥無節制使用,影響周邊生態環境。物質收益Materialbene-fits補貼或獎勵:土地、資金、技術入股和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形式來提升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提高對農業的各項補貼。補貼或獎勵:對認證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保險和金融服務:縣財政出資對全縣4萬hm2茶園統一投保。設立農行安溪茶都支行供抵押貸款等金融服務。補貼或獎勵:實施農業支持保護性補貼,給予補貼資金約1797萬元,補貼面積達1.79hm2。依據偏好演化驅動力劃分的相關政策Policiesbasedontheevolutionarydriversofpreferences信念變化或價值變化Changeinbeliefsorinvalues監管:要求各類型農業園區在農產品開發、種養殖過程中重視綠色要素的發展。技術投入:建立各類技術研發機構和成果實驗基地,如濰坊科技學院綠色設施農業科學研究所、壽光市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等,形成較為完善的綠色成果推廣體系監管:制定并推行《地理標志產品:安溪鐵觀音》等“四個標準體系”,成立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烏龍茶工作組技術投入:茶園采取節水灌溉,去化學農藥化工程333hm2,示范推廣聲光電智能蟲害防治技術333hm2。技術投入:研發機械化保護性耕作、選取抗旱品種、采取抗旱節水灌溉等有機旱作農業體系,培育出熬腦大蔥、合室小米和成家川旱地西紅柿等一批高產穩產的有機旱作農產品品牌。

表6(續)

階段Stage類型Type綠色農業園區Greenagriculturalparks現代茶業產業園Modernteaindustrialpark綠色有機旱作農業Greenorganicdrylandfarming山東省壽光市Shouguang,Shandong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Anxi,Quanzhou,Fujian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Lucheng,Changzhi,Shanxi心智模式Mentalmodels政策指導:制定并實施激勵性政策,從農產品開發、種養殖等不同環節關注綠色發展要素宣傳推廣:對全市農村居民開展綠色文化知識和技術教育,舉辦“最美城鄉綠色保潔員”推選、“綠色村莊”等綠色文化活動政策指導:當地政府出臺《安溪縣扶持國家現代茶業產業園建設的優惠措施》,推進當地茶產業發展。宣傳推廣:發展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國內國外、線上線下共同發展。在國內鐵觀音主銷區建設了一批品牌形象展示中心。在海外推進安溪鐵觀音載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目錄,在35個國家和地區注冊商標。政策指導:當地政府出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提質增效的意見》、《潞城綠色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市創建方案》和《潞城市創建辛安泉綠色有機核桃(小雜糧)封閉示范區實施方案》相關文件。宣傳推廣:創建占地227hm2的辛安泉綠色有機旱作農業封閉示范區,建立8個綠色有機產業示范園。政策出臺后Aftergreenpoliciescomeout綠色農業發展成效Achievementsingreenagriculturedevelopment綠色農產品種類增多:企業與農業園區協力開發品牌價值較高的綠色農產品。綠色農業創新力提高:截止2018年末,壽光市76家涉農企業具有綠色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截止2019年9月,壽光市共開發綠色農產品26個,帶動36家農業園區、683戶農民從事綠色農業生產和經營[28]。經濟效益顯著:產業園內茶業總產值120億元,占全縣茶業總產值的72.43%。2018年茶葉的電商交易額達32億元。農民增收明顯:2018年園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571元,較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38%。消費者購買的茶葉品質更好:茶園施用農家肥并套種大豆,產出的茶葉更佳。農戶增收明顯:2018年潞城市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1%,達到1.43萬元。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總額增長7.2%,達10.98億元。農產品質量提高:“三品一標”主體認證共22個,認證面積7533hm2,標準化生產率達32.33%。13.6hm2設施蔬菜受到改造,開發134hm2露地綠色蔬菜。

從上述3個案例可看出,綠色農業發展機制的成功實現大體依照“政府采取行動—農戶偏好改變—農戶綠色生產,市面上出現更多綠色農產品—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偏好增加—三方互動學習引起制度改變—進一步作用于綠色農業機制—機制效益達成”的路徑,與上述理論分析相符。

6 結論與啟示

本研究的結論為:1)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綠色農業發展正處于演化的初期階段,受到土地、技術、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的制約,對大多數小規模生產的農戶而言引入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成本較高且帶來的經濟效益并不顯著,因此不愿進行綠色生產。2)農戶綠色生產意愿弱,綠色農產品數量少且無充分質量保證,消費者購買綠色農產品獲得的收益并不顯著,因而購買意愿較低。3)要想達到政府、農戶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綠色農業發展的均衡狀態,要從整體上構建1個與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相適應的制度環境。4)要改變原有制度演化進程,需要1個“創新者”率先偏離既定規則并取得更高收益,政府可充當該角色。

本研究的啟示是:要構建1個與綠色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政府可從以下角度出發:1)結合當地農戶特點制定補貼政策和獎勵機制,提高農戶的物質收益,減輕其資金投入負擔并增強其發展信心。2)著力安排專業人員對農民進行綠色觀念的普及和新技術的講授,將綠色農業知識和農業技術推廣到農民中去,提高其對生態效益的價值認知。通過扶持綠色生產龍頭企業、建立農業綠色生產示范區、綠色生產大戶等方式,使得農戶看到農業綠色生產的成功典型,改變其舊有的認知。3)制定有效的農業生態凈化措施及檢測標準,促進綠色農業規范化生產,為農戶生產方式的轉變提供方向和指導。4)制定統一的、有公信力的綠色農產品標準,提供有力的綠色農產品甄別信號,激發消費者的購買動力。5)通過知識宣講、自然教育、農旅文化等手段提高公眾對綠色農業的整體認知,推動全社會成員自覺遵守和踐行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文明風尚。最終協同政府、農戶和消費者參與到綠色農業發展的建設中來,有效構建綠色農業發展機制,達成綠色農業的增效路徑。

猜你喜歡
收益農戶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新麥走出好行情 農戶豐產又豐收
生產專業化促進農戶收益提升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設銀行利增6.1% 日賺6.2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