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對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2022-01-12 08:32為,權婷,孫
關鍵詞:二聚體呼吸衰竭病情

何 為,權 婷,孫 飛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元 628000)

調查顯示,全球中老年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率高達8.2~11.5%[1-2]。受各種因素誘發,患者COPD 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相比穩定期呼吸困難明顯,二氧化碳潴留,部分患者甚至進展為Ⅱ型呼吸衰竭[3-4]。在AECOPD 的病理生理機制中,炎癥細胞介導的炎癥反應以及凝血功能異常起到重要作用,相關標志物對評估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病情進展和預測預后有著一定價值[5]。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受體-1(sTREM-1)和降鈣素原(PCT)水平與機體炎癥反應密切相關,可作為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標志物[6-7]。D-二聚體是檢測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的重要指標,其水平增高表示機體存在高凝狀態,間接反映病情的危重程度[8]。鑒于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情嚴重、預后不佳,尋找到可有效評估病情、判斷預后的實驗室指標,對于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從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的角度探討其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93 例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0 例,女33 例,年齡51~83 歲,平均年齡(67.39±5.46)歲;COPD 病程7~23 年,平均病程(14.08±3.24)年;既往史:吸煙史63 例,高血壓史29例,糖尿病史17 例,高脂血癥史15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COPD 的診斷標準[9],經肺功能檢查FEVl/FVC<70%,確診不可逆氣流受限;②患者為COPD 急性加重期,短期內氣促加重,痰量增加或痰變膿性;③符合Ⅱ型呼吸衰竭診斷標準[10],PaO2<60 mmHg 且PaCO2>50 mmHg;④遵醫囑配合治療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腎、血液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②肺部惡性腫瘤,氣胸或胸腔積液等胸膜病變,急性腦膜炎、腦外傷等抑制呼吸中樞導致的呼吸衰竭;③癡呆、精神障礙患者。選取同期老年健康體檢者50 例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齡60~75 歲,平均年齡(67.55±5.12)歲;既往無心、肺、腦、腎、肝、血液疾病,無全身或局部感染。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預后評估及分組 根據患者預后情況分為兩組,預后良好組65 例和預后不良組28 例。預后判斷標準[11]:預后良好:治療后患者呼吸衰竭癥狀改善,無需機械通氣,COPD 急性加重期過渡到穩定期,血氣分析恢復正常,PaO2恢復至60~90 mmHg,PaCO2恢復至35~45 mmHg,pH 恢復至7.35~7.45,無酸堿平衡、水、電解質紊亂,肺功能檢查FEV1 ≥80%預計值。預后不良:治療后患者仍恢復不佳,癥狀加重,血氣分析指標無改善,或繼發肺心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選取50 例健康人作為健康對照組。

1.3 方法 (1)所有患者在治療前空腹外周靜脈采血5 mL 送檢,健康體檢者在體檢時清晨空腹采血,使用邁瑞BS-800M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血清sTREM-1: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血清sTREM-1 試劑盒購自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清PCT: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PCT 試劑盒購自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血清D-二聚體: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D-二聚體試劑盒購自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述檢測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2)治療前、治療后分別對患者采用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表Ⅱ(APACHE Ⅱ)進行評分。(3)治療前、治療后分別進行血氣分析(丹麥雷度ABL80 血氣分析儀,購自丹麥雷度米特公司),記錄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

1.4 觀察指標 (1)比較預后不良組、預后良好組、健康對照組三組的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差異。并繪制ROC 曲線,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2)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與治療前、治療后APACHE Ⅱ評分的相關性。(3)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與治療前、治療后PaO2、PaCO2的相關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計量資料以mean±SD 描述,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配對t 檢驗、方差分析、LSD 兩兩比較、Pearson 相關性分析、ROC 曲線分析。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比較三組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可知,預后不良組和預后良好組患者的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且預后不良組患者的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比較

2.2 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PACHE Ⅱ評分及PaO2、PaCO2比較 治療后,預后不良組患者的APACHE Ⅱ評分高于治療前(P<0.05),PaO2和PaCO2與治療前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預后良好組患者的A P A C H E Ⅱ評分低于治療前(P<0.05),PaO2高于治療前(P<0.05),PaCO2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前組間比較以及治療后組間比較,預后不良組患者的APACHE Ⅱ評分均低于預后良好組(P<0.05),PaO2均低于預后良好組(P<0.05),PaCO2均高于預后良好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PACHEⅡ評分及PaO2、PaCO2比較

2.3 血清s T R E M-1、P C T、D- 二聚體水平與APACHE Ⅱ評分及PaO2、PaCO2的相關性分析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與治療前、后的APACHE Ⅱ評分均呈正相關(P<0.05),與治療前、后的PaO2均呈負相關(P>0.05),與治療前、后的PaCO2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與APACHEⅡ評分及PaO2、PaCO2的相關性分析(r)

2.4 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以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預測患者不良預后,血清sTREM-1 的截斷值為140.33 pg/ml,靈敏度為67.90%,特異度為73.80%(AUC=0.712,95%CI=0.590-0.834)。血清PCT 的截斷值為4.73 ng/ml,靈敏度為64.30%,特異度為64.60%(AUC=0.668,95%CI=0.554-0.781)。血清D-二聚體的截斷值為1.63 mg/L,靈敏度為67.90%,特異度為81.50%(AUC=0.741,95%CI=0.613-0.869)。當血清sTREM-1 水平高于140.33 pg/mL 時,血清PCT 水平高于4.73 ng/mL 時,血清D-二聚體水平高于1.63 mg/L 時,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預后不良的風險顯著增加。見表4、ROC曲線見圖1。

圖1 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預測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表4 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3 討論

COPD 主要表現為不可逆的氣流受限,肺組織彈性日益減退,肺泡持續擴大,回縮障礙加重[12-13]。支氣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鱗狀上皮化生,支氣管纖毛變短、黏連,杯狀細胞和黏液細胞增生,多種炎癥細胞浸潤,氣道腔炎性滲出,大量黏液潴留支氣管。病情繼續發展,炎癥向支氣管壁及周圍組織擴散,黏膜下肌層平滑肌斷裂萎縮,纖維組織增生,引起支氣管結構重塑,進而導致肺實質與肺泡壁破壞,發展為呼吸衰竭[14-15]。氣道炎癥是COPD 的重要發病機制之一,目前研究認為可能與多種炎癥細胞、趨化因子、生長因子等炎癥介質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關[16-17]。

血清sTREM-1 是新發現的一種糖蛋白,在炎癥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表示,血清sTREM-1可靈敏的反映特異性感染和非特異性炎癥反應,血清sTREM-1 水平上升代表著機體炎癥加重[18]。近年來血清sTREM-1 診斷敗血癥、膿毒血癥、細菌性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價值逐漸凸顯,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19-20]。本研究探討血清sTREM-1 與預后的關聯性,分析其對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和預后良好組患者的血清sTREM-1 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且預后不良組患者的血清sTREM-1 水平均高于預后良好組。APACHEⅡ評分及PaO2、PaCO2直接反映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血清sTREM-1 水平與治療前、后的APACHE Ⅱ評分及PaCO2呈正相關,與PaO2呈負相關,說明血清sTREM-1 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這與Proboszcz等[21]、楊憲花等[22]研究報道相符。周毅等[23]研究也發現,血清sTREM-1 可作為AECOPD 的生物標志物,與患者住院天數、醫療費用以及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是判斷患者預后及再次急性發作的有效指標。本研究發現,血清sTREM-1 的截斷值為140.33 pg/mL,靈敏度為67.90%,特異度為73.80%,可以說明血清sTREM-1評估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預后具有一定價值。

PCT 是甲狀腺和肺臟分泌的降鈣素前體,當機體處于全身性感染時,PCT 水平顯著上升,而在健康人和病毒感染中處于正常水平[24-25]。Schuetz 等[26]研究表示,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和PCT 水平變化,可以判斷患者的治療效果,抗感染治療后12 h PCT 水平開始下降,說明感染受到控制;若治療后PCT 持續處于較高水平,說明感染控制不佳。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和預后良好組患者的血清PCT 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且預后不良組患者的血清PCT 水平均高于預后良好組;血清PCT 水平與治療前、后的APACHE Ⅱ評分及PaCO2呈正相關,與PaO2呈負相關,說明血清PCT 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本研究評估其診斷價值:血清PCT的截斷值為4.73 ng/mL,靈敏度為64.30%,特異度為64.60%。丁勇等[27]研究探討PCT 對AECOPD 的診斷價值,發現PCT 診斷AECOPD 的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82.22%和84.44%。上述可以說明,血清PCT 可作為AECOPD 病情及預后判斷的重要指標。

D-二聚體是靜脈血栓栓塞、肺栓塞的重要臨床指標,反映機體高凝狀態,在全身炎癥反應中也可觀察到D-二聚體水平升高[28]。凝血系統異常是全身炎癥反應的表現之一,多種炎癥介質激活凝血系統,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Liu 等[29]研究表示,D-二聚體水平可以評價AECOPD 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監測治療效果,預測患者預后。本研究發現,預后不良組和預后良好組患者的血清D-二聚體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且預后不良組患者的血清D-二聚體水平均高于預后良好組;血清D-二聚體水平與治療前、后的APACHE Ⅱ評分及PaCO2呈正相關,與PaO2呈負相關,說明血清D-二聚體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這與王道峰等[30]研究報道相符,也有研究指出D-二聚體可作為COPD進展的生物標志物,評估患者預后[31]。本研究發現,血清D-二聚體的截斷值為1.63 mg/L,靈敏度為67.90%,特異度為81.50%,可作為AECOPD 病情及預后判斷的重要指標。

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與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一定關聯,對患者預后也有較高的預測價值。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和其他實驗室指標,動態監測血清sTREM-1、PCT、D-二聚體水平的變化,可為臨床判斷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病情轉歸評估提供參考。當血清sTREM-1 水平高于140.33 pg/mL 時,血清PCT 水平高于4.73 ng/mL 時,血清D-二聚體水平高于1.63 mg/L 時,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預后不良的風險顯著增加,提示臨床應加以重視。

猜你喜歡
二聚體呼吸衰竭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癥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達及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降鈣素原、D-二聚體聯合SOFA評分對膿毒癥預后的評估價值
VIDAS 30熒光分析儀檢測血漿D-二聚體的性能驗證
淺析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
綜合護理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不孕癥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項及D二聚體變化與妊娠結局
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降解物水平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關動脈自發再通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