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2022-01-15 22:13王麗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雙減教學質量政策

王麗

摘要:“雙減”政策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創新性教學理念,指的是減輕學生的負擔和減輕課外負擔,主要要求的是在降低學生學習壓力及學習負擔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地展開“雙減”政策的教學課堂的建設,不僅可以適應當前的教學背景的基本要求,同時也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個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雙減”政策的出臺有效緩解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對全面提升素質教育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一直以來,繁重的課業壓力讓廣大中小學生和教師、家長苦不堪言。小學階段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期,繁重的課業壓力不僅不能帶來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反而會讓素質教育蒙塵。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探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法單一

通過課堂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仍舊以講述式的方法為主,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整個課堂枯燥、乏味,學生感受不到語文的精彩和魅力,對語文的學習存在誤解,很多知識都是考完試之后就拋到腦后了,學習的價值得不到有效的體現,這樣的課堂,學生、教師都感覺壓力大,效果也不盡人意。

(二)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得不到有效的表達

很多時候,一些小學的語文課仍舊存在教師主體的現狀,也就是說,教師在不停地講,學生被動接受,被動地聽和記,雖然一些教師設置了提問、回答、討論的環節,但形式化、模式化明顯,以正確答案為標準,學生的想法、建議得不到有效的展示和肯定,學生感受不到學習語文的意義,這樣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的自由和想法,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亟待改善。

二、“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后作業與練習

課后的作業與練習是小學生學習壓力最重要的來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會布置大量重復性極強的抄寫類作業,這不僅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更可能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學應當優化課后作業的設計,重視質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數量,在減輕小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提升其學習效率。例如,在布置《丁香結》的課后作業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兩個拓展類作業:一是文中提到了一些描寫丁香的古詩句,讓學生在課下再去搜集一些關于丁香或是其他花的古詩句并,帶到課堂上分享;二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借助丁香抒發了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與感悟,讓學生仿照這篇課文的體例,借助一種花或者是其它事物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這兩項作業任務都不繁重,也能使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鍛煉,對于小學語文的減負與增效非常有利。

(二)加強學生的積累能力

積累是語文學習的關鍵,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所教授的積累方式基本都是以死記硬背或者用筆記錄為主,這樣的積累方式效率極低,而且非常無聊,很容易讓學生失去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改善學生的積累方法,利用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進行積累,確保學生在積累中也能培養創造性思維,并且運用到讀寫學習中去。例如,在《觀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波瀾壯闊,進而讓學生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大潮的重點詞匯,然后讓學生利用畫畫的形式把心中的大潮景象畫出來,加深對知識和文中詞句的印象,進而提升學生的積累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并且充分利用學生的思維能力來展開讀寫教育。如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整個單元的主題以國外冒險類小說為主,因此,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對作品梗概進行學習外,還需要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進行獨立思考,并且鼓勵學生利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編寫屬于自己的冒險故事并進行分享,讓學生在分享中獲得讀寫的自信,從而確保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培養。確保學生的主體性,不僅能夠確保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讓學生在充滿想象力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進而獲得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式學習

只有想學,才能學好。在小學階段開展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討論和爭論中發現問題,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共同提高。這在兒童心理上也是一種滿足歸屬感的需要,讓自己能夠產生影響他人的自豪感,同時在交流和互助中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教師只有把學生自主的行動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才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被動灌輸為主動輸入。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引領學生學習方向的導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有序地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展開討論。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寫要求和明確的備課指導來安排學生的合作式學習內容,緊抓單元要素以及人文主題,并結合課后語文要素的提示內容來安排合作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發揮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中不過分偏離教學目標,整個合作式學習就像一艘由教師和學生共同駕馭的小船,學生負責在合作中整合節奏奮力劃槳,而教師則充當小船的舵手掌握前進方向。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雙減”政策勢在必行,這不僅是對新課改的響應,更是對學生未來發展的負責任。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來對課堂進行增效減負,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靈活教學,使學生在師生融洽相處的氛圍里進行高效的學習,為學生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顯著提升,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盧阿芳,劉凌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45):81-82.

[2]許華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34):61-62.

[3]李夢玲.淺談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J].才智,2020(20).

猜你喜歡
雙減教學質量政策
政策
政策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助企政策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政策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