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概念課有效教學初探

2022-01-15 22:43陳彥杏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概念學習有效教學小學數學

陳彥杏

摘要:數學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特點,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數學理論概念也較為繁瑣和分散。因此,小學生在理解數學概念的過程當中會存在很大的問題,數學教師為了有效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上的難關,增加對概念的理解,所以數學教師針對于概念課的教學需要實施科學的設計和調整,創新教學手段,提升概念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概念的內涵和本質,便于有效運用數學概念解決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學習;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數學概念的學習,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將會直接決定學生未來的學科學習效果。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的概念,才能有效提高數學的學習質量,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數學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講,在理解的程度上將會面對很大的問題,由于概念性內容較為分散,種類繁多,小學生們很難在短時間內突破數學概念的學習,因此要求數學教師在數學概念課的教學過程當中,進行科學的創新和調整,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增進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數學概念的本質和內涵,便于日后靈活的運用。

一、借助創新手段,激發概念學習的興趣

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概念的學習是非?;A和重要的。為了有效確保數學概念學習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從教學工作的基礎和源頭抓起,對概念的教學進行優化設計,通過運用創新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對概念學習的興趣,打消對概念產生的恐懼感。在以往的數學概念教學手段應用當中,教師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讓學生反復閱讀概念內容,通過一種機械性的記憶和死記硬背,去達到對概念本質的掌握。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屬于“填鴨式”的被動教學方式,學生們對概念如果不能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即使背誦了很多遍,也不能將其靈活運用到數學問題的解答過程當中。即使背誦的一字不落,也會出現應用的錯誤。提高學生對概念的學習效率,首先,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感性認知,對于概念的學習和教學,需要數學教師將概念分解成幾大特點,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概念的定義和應用范圍。

例如,在講解圓周率數學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設置一個數學故事,進一步來引出圓周率這一概念。通過講解祖沖之發明圓周率這個故事,讓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有效投入到圓周率的學習過程當中,同時借助多媒體動畫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和抽象的學習概念內容,提升學習的動力。

二、根據現實背景,增加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教學數學概念,想要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將數學概念植入到現實的社會背景當中,通過增加學生的實踐體驗,來了解數學概念的演變過程,循序漸進并潛移默化的掌握數學概念知識,這種方式便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牢固的掌握和深入的理解。結合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因素,幫助他們從概念的感知層面入手掌握事物發展的表象,逐步演變成完整的概念學習。另外,通過自身的感官去主動參與數學的教學實踐,掌握事物發展的本質,還能為日后數學概念的學習和理解打好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數學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分蘋果,給學生準備八個蘋果,讓學生按照兩份進行分配,在沒有提出具體分配要求的情況下,學生分配的結果是1和7,2和6,3和5,4和4。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這幾種分法,討論這些分法有哪些區別,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進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三、增設實踐操作,引出數學概念

以往的數學概念教學當中,教師采用的方式都是死記硬背的方法,采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只是在短時間內記住了這些概念的內容,卻并不能對這些概念進行深入的理解,也不知該如何運用這些概念去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數學這門學科,屬于實踐性特別強的學科,要將數學理論和實踐進行整合,才能達到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在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增設實踐操作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逐步對數學實踐產生興趣,提高學習的動力。實踐操作從實際教學工作效果來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受到小學生們的歡迎,同時也滿足了數學概念的教學要求。給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寬松的環境當中去行使這項主動權,實現教學合一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圓”概念的時候,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在講解圓半徑和直徑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剪成一個圓形的紙片,通過對折再對折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半徑和直徑的概念,加深概念性知識的理解。

四、提高靈活運用能力,促進概念升華

數學概念的學習是為解決數學問題而服務的,教學過程如果單純放在概念的教學和掌握上,不重視概念的應用,那么就不能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在概念教學的過程中,引用生活知識促進學生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將這種概念教學與實踐活動相整合,提高了概念利用的效率,提升運用概念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優化了概念教學的方式。

例如,在教學生學會了“分類”這個數學概念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比如讓學生回到家中自行去整理房間的物品和書本,然后將自己整理的過程告訴給家長,說說自己是怎樣進行分配的。還有在帶領學生學完“時間”這個數學概念之后,教師同樣可以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到家中去制定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表,提高學生對時間的理解,還可以將這一概念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概念的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同時也是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基礎。在每一個新章節內容的學習之前,都是通過數學概念開始的,數學概念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最先接觸的內容,同時也是知識體系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充分認知到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通過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學習效果。運用科學并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鄭光彩.談小學數學概念“元化”教學設計策略[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21(12):1-2.

[2]陳傳金.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思維訓練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11):96-97.

[3]朱賽花.優化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三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1(11):24-25.

猜你喜歡
概念學習有效教學小學數學
戶丹丹:趣味引入,小學數學概念學習“有深度”
淺談高中歷史概念學習經驗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