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研究

2022-01-15 22:43鄭秀清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雙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鄭秀清

摘要:素質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核心素養提出了要求,它是對學生良好品性和關鍵技能的一次綜合評價。減負一直以來都是素質教育的熱點話題,其有效開展將直接關乎學生的自主學習、全面發展。在課堂減負過程中,教師和家長應積極合作,共同努力,及時發現并緩解學生的壓力,關注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文章就“雙減”政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雙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現如今的教育教學歷程之中,不乏有學生在低年齡階段,承擔極其高的教育教學負重的情況,不僅是學習作業任務上的繁重,也是生理負重上的沉重。小小的肩膀,大大的書包,即使是在陌生人的眼中也同樣令人心酸心疼。為達到令學生減輕負擔的同時又能夠高效學習的教學目的,教師應深度研究教育教學改革方針政策的同時結合多年教育教學實踐以及學生現今的教學需要,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達到最為貼合學生的學習實際,讓學生不再承受過多的學習重壓,在減輕過重的學業負擔的同時,教育教學質量不減。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改革之中,有效的“雙減”政策改革更是初見成效。

一、充分把握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不算很高,要想讓學生進行長久的、高度的精神集中是十分的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教師一定要將一堂完整課程的四十分鐘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讓學生接收到最為有效的學習以及知識教授課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一定要對于課堂節奏進行有效把握,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提升學生的課堂專注度,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并及時調整教學,讓學生能夠高效快速地接受到知識。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前,對知識點進行整合整合,并對于課堂的教學步驟進行一定的預設計。以學生熟悉的身高導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不能用整數表示時,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并在了解學生的知識起點上教學。對小數含義理解上安排兩個環節,借助開紅包引入“元”再到“米”為單位的情景來理解。以及后面的鞏固練習,環環相扣,逐步滲透小數與分數之間的關系,實現了二者之間的轉換。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學生提出了生活中不止有一位小數,還有兩位小數甚至三位小數。對學生的發現給予及時肯定,根據綜合情況和學習遷移,點撥引導。這樣教學節奏的一個預先把控,使得教學能夠有一個盡量完整的提前設計,而后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再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一定的修正,使教學更加地貼合實際,適合學生的學習節奏,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營造愉悅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專注度

對于學生來說最大的學習壓力,其實并不是來自于學習任務以及課業上的繁重,而是源自于教師以及周邊人所帶來的不同的壓力,這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來進行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還要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之下,進行知識的吸收,這就讓學生難以擁有一個輕松的學習歷程,并且在高壓的環境之下,學生難以進行精神上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會不斷的進行分散,最后導致學生不能接受到大部分的知識不說,甚至還會因為過于大的精神壓力,而對于知識產生一定的厭惡情緒,最后導致學生的厭學狀態等等。所以教師一定要學會對于教學狀態以及氣氛進行合適調整。例如,教學一年級《找規律》中,開始設計了男女生PK賽猜球的顏色,先讓雙方觀察前兩個球的顏色猜后面的顏色,一方猜的是有規律的球,而另一方的顏色是隨機的,在PK中學生對規律有了初步的認識,并為下面的學習做下鋪墊。

三、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程設置

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的質量。傳統教學觀念不能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理念,忽視學生的課堂努力,對新的教學方法認識不佳,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甚微。這不僅無形中給學生施加了重壓,更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改革課程設置,優化課堂教學。更應該積極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為學生的高效課堂的建設提供更加專業性的指導。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例如,在幾乎每冊教材都有地認識圖形和觀察物體單元的課堂教學中,筆者便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自己總結該圖形所具有的特征,并試著給它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也可以說一說自己身邊或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著該形狀特征的物體??傊?,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避免杜絕教師單方面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可以積極高效地接收到課堂內容,從而達到減輕學習或心理壓力的目的。這樣通過反思課堂教學,轉變教學觀念,課堂因此被注入了生命活力。學生在這輕松自然的學習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才能,全面發展,獲得了更加高效的學習體驗。

四、調整作業布置,加強各向溝通

學生的學習場所在課堂上,更在課堂以外。課堂外學生的作業訓練、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更為深遠。但在現實中,教師的作業布置存在題量過多、難易失衡的問題,家長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盲目跟風、缺乏溝通的問題,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科學精神的形成。另外,高質量的家庭與學校間、家長與學生間、學校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有益于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能在家、校、生三方面得到良性的流動反饋,從而為學生制定高效的學習安排提供建議。筆者在進行教學時,常注重作業練習對于綜合能力的培養。

例如,對于比例和比例尺的學習,學生收獲了對比例的認識和利用比例尺閱讀圖紙的能力,筆者便向學生布置了一份作業任務,內容為實地考察并測量學?;蛐^規劃,再按一定比例尺繪制校園或社區平面圖。一份平面圖的生成,包含了學生課下的從路線的規劃,到數據的測量、記錄、整理,再到計算繪圖的綜合實踐過程。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知識進行了鞏固,還使學生得到綜合能力鍛煉的寶貴機會。同時,還對此任務的課外活動環節向家長進行了告知,提醒家長不用對此單元的內容進行大量的書面無用作業練習,鼓勵家長與孩子走出家門一起行動,進行一次親子學習的體驗,這既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綜合考驗,又是對親子關系的一次智慧經營。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教學的改革過程之中,身為一線的教師,立足學生,將教育教學改革的春風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使得教育改革不會在教學過程之中成為一紙空文,而是真正切實地成為學生減輕學習負重,心理壓力,提高課堂效率的一項有效措施與政策。

參考文獻

[1]林秀云.減負提質背景下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設計策略[J].名師在線,2021,68(31):5-6.

[2]汪芳芳.淺談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J].新課程,2021(28):209-209.

[3]王雪艷.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J].讀書文摘(中),2021(2):137-137.

猜你喜歡
雙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