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現代農村教學教育中出現的中學生逆反心理

2022-01-15 22:53陳燕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逆反心理農村教學中學生

陳燕君

摘要:逆反心理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產物,也是一個人在對社會的認識中開始系統形成自己獨立的價值理念的重要產物。如果對這個階段存在的問題處理不好,會給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帶來消極的影響。文章以現代農村為背景,分析中學生逆反心理特征以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農村教學;中學生;逆反心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中學生進入青春期,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逆反心理的存在是正常的。在農村學校中,一方面受到家長文化素養和教育方式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家長外出務工,導致很多學生的親情和家庭教育出現了非常大的空白,家庭教育的缺失讓祖輩過多地用物質彌補孩子,導致部分孩子從小就心理脆弱,逆反心理并不少見。我們要正確看待中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必緊張焦慮;老師和家長應該進行積極的疏導和心理干預,幫助其安全度過青春期,這是十分重要的。從短期的影響看,逆反心理沒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輕則對老師和家長的肺腑之言置之不理,荒廢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失去了升入更高級別學校深造的機會,重則學生被推到社會的另一面,對違法犯罪行為產生認同,給學生的一生帶來不可挽回的影響。

一、普及知識,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在針對農村學生個體開展心理輔助引導中,學生作為基礎目標,結合學生自身進行基礎分析,普及心理知識,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結合教學的需求,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等。

例如,在日常課程中,可以在原有心理課程的基礎上,巧妙融入基礎素質滲透引導,秉著對學生的發展找出適合學生成長的內容。在多視角滲透心理健康知識的過程中,原本沉悶的課堂氛圍也在學生的積極思考和探索中得到有效的提升。一方面,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設心理健康與發展、親情萬花筒、人際交往等課程,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并借助文化課程的形式充實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宣傳、手抄報評比、心理學講座等活動,帶領學生走進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識。在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深入學習、探究過程中,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并在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后,積極探索心理健康問題的真諦。

二、心理咨詢,指導學生傾訴發泄

心理咨詢多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存在問題的人進行心理援助的過程。在農村學校中,如果有可能,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由心理輔導教師牽頭,對學校中的特殊學生進行追蹤、訪談和咨詢工作,從而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困惑,并針對學生個體情況分析,指導學生傾聽、發泄、疏導。

例如,在農村學校中,可以專門設立“心靈小屋”。小屋內設一名專職于心理健康指導的教師為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答疑解惑。當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比較困難的問題的時候,都可以在“心靈小屋”中尋求教師的幫助。在心理健康指導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后,引導學生發泄并對學生的情況繼續進行精準定位追蹤。

三、建立檔案,建立心理危機轉介機制

在心理健康引導中,建立檔案,融入心理危機轉介機制引導學生,是一種將心理健康問題融入日常實踐,并積極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究的重要方法。因此,班主任需要針對日常教學實踐分析,明確學生的成長需求,并在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深入思考和探究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生入學初期,班主任就需要針對本班中學生的情況分析,篩選出班級中學業困難、家庭困難等問題,并對學生實時動態監控。針對一些特殊的學生,班主任需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并及時上報學校。同時,在結合檔案分析觀察后發現,一旦發現學生存在抑郁癥、人格障礙等學校無法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的嚴重心理問題,要與當地的醫療機構建立密切的聯系。

四、家校合作,注重心理宣傳教育

家庭是學生出生以來的第一所學校,家長作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學生心理健康疏導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家長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留守兒童與家長之間的有序溝通交流。

在農村教學中,留守兒童的數量并不在少數。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而言,可以先結合短視頻、公眾號、案例引導等,引導家長認識到心理健康引導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然后,與家長協商,要求家長將自己外出打工的實際情況和聯系方式告知學校,以學校為媒介,搭建學生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由于長期不在孩子的身邊,父母可以通過語音留言、電話等方式,與學生保持聯系,從而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

五、環境引導,搭建適合成長的環境

成長環境對學生心理發展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需要結合農村學校中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分析,加強輿論的宣傳和引導,給予農村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例如,學??梢耘c社會中的慈善機構一起,建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委員會”。在委員會中適當開展實踐活動,以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兒童的空虛感。同時,還需要與有關部門合作起來,加大對學校周圍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的治理,加大對社會閑散人員的有序引導、監督。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學校中開展心理疏導是關系到學生一生的重要問題。教師需要契合學生實際針對不同視角積極開展心理健康引導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助力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階段特點和內心需要,真正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在教育教學中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良傾向,并綜合運用情境引入、成長經歷分享、思想碰撞、角色扮演、觀點辯論、書面表達、歌曲再現等豐富多彩的方式進行發自內心的疏導??梢越梃b其他老師的一些成功的教育思維和教育方法,最終的目標是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心理和適應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宗亞萍.中學生德育接受心理探析[J].陜西教育,2020(11).

[2]高瑞.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問題分析[D].山西師范大學,2015.

猜你喜歡
逆反心理農村教學中學生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試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淺析中學生逆反心理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問題對策研究
淺析怎樣提高農村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