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索

2022-01-15 23:13梁吉港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關鍵詞:養成教育實踐探索中學生

梁吉港

摘要: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最為迅速的階段,這一階段學生接受的教育不僅能促進學生健康身心的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同時更是對學生進行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引領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應充分重視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開展,使學生能在教師正確的教育與引領下,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奠定其今后發展的良好基礎。

關鍵詞: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行為習慣是一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在行為舉止方面的積極傾向,對于個人的良好發展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促進作用。而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從幼稚步入成熟的關鍵環節,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開展,來促進學生養成文明舉止、良好習慣,是實現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就應從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意義、原則、內容及途徑等多個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究,以此增強養成教育的有效性,實現學生更為良好的個人發展。

一、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意義的探索

在對中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習慣進行養成的過程中,教師對其養成教育意義認知的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的效果。因此,在具體的養成教育實踐中,教師就應對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意義及內涵進行深刻的認知,并在這一基礎上進行養成教育的有效開展。一方面,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文明行為習慣是學生道德品質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德育教育是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教學形式,關乎著學生良好道德意識的形成。而文明行為習慣作為衡量學生道德意識、道德品質的重要標準,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同樣發揮著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教師應深刻認識文明行為習慣對學生今后個人發展的重要影響。在學生的個人發展過程中,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是促進學生良好道德意識、思想品質形成的重要促進方式,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使學生能在脫離教師、家長監督的情況下同樣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從而使其能自主、自覺的進行自我行為的約束。

二、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原則的探索

文明行為習慣作為一種行為方面的傾向,其養成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歷一個長期、艱難、持續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也應對相應的教育原則進行科學的把握,只有這樣才能使養成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也才能使養成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開展。首先,教師應嚴格遵循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在文明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教師同樣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對學生之間具體差異全面了解的情況下,對學生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以此更加有效的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其次,教師應積極的進行持久性原則的科學把握。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養成教育的開展也應注重持久性原則的實施,只有在教師長期、持續的監督與引導下才能使學生的行為習慣獲得循序漸進的養成,促進養成教育效果的優化。

三、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的探索

在中學階段的養成教育中,文明行為習慣是一個相應寬泛的概念,涉及到的教育內容也相對豐富。在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教師就應對文明行為習慣的教育內容進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并在養成教育實踐中進行循序漸進的開展,以此實現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因此,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社會公德方面的教育、家庭美德方面的深入以及個人良好道德品質方面的引導。這樣通過這些教學內容的傳授就使學生從道德認知、自身行為意識方面都獲得了相應的引導,使學生能在這一良好基礎上實現自身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途徑的探索

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等眾多教育力量、教育資源的協調。因此,教師就應在這一認知基礎上對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途徑進行積極的多元化探究,使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與發展。一方面,教師應在學校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充分重視德育教育的實施,使學生能在對道德意識的系統認知中形成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意識,以此促進養成教育效果的優化。另一方面,教師還應 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家校合作,既要對學生家長進行養成教育理念的引導,同時還應傳授學生家長正確的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方法,這樣就在學校、家庭教育合力的形成中促進養成教育的有效開展。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立德樹人教學任務德育實現的重要途徑。但是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教師對其養成教育的科學把握能提升養成教育效果的優化。因此,教師就應從教育意義、教育原則、教學內容以及養成途徑等多方面進行實踐性的探索,使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能在更加有效的引領下獲得養成,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意立.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11):214.

[2]董亞偉.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索與研究[J].時代教育,2013(04):80.

[3]陳海泉.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索[J].學苑教育,2010(24):7.

[4]王永強.中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與探索[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2):24-26.

猜你喜歡
養成教育實踐探索中學生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工匠精神的缺失與高職院校的使命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探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高校學生體育素質養成教育研究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