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年中國商人犯罪報告的背后:中國民營經濟發展中的法律風險點及新特點

2022-01-26 06:53
中國商人 2022年1期
關鍵詞:專用發票罪名詐騙罪

中國經濟在過去四十多年間實現了飛速發展,民營企業家成為市場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和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同時,一個不能回避的現實是,他們也面臨著較大的法律風險。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中國的企業家不是在監獄,就是在通往監獄的路上?!贝嗽掚m有危言聳聽之嫌,但事實是,風險和利益在商業活動中總是相伴而行,獲取利潤的過程必然伴隨著風險,所以,任何一個企業管理者都希望在獲取利潤的同時規避風險。

在民營企業的運營過程中,企業家要以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來看待和防范企業的法律風險,否則,一旦法律風險管理不當,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則可能是顛覆性、甚至是毀滅性的。

為了做這次專題,我們查閱了2009—2020年的《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涉及的罪名中,經濟類犯罪排名靠前,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我們查閱的12年來的企業家犯罪報告中,有6年排名第一。此外,企業家經濟犯罪還涉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職務侵占罪、合同詐騙罪、挪用資金罪、內幕交易罪等。

以2014—2018年這個區間為例,民營企業家被判有罪總計7578次,共涉及36個罪名,排名第一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觸犯頻次1494次,占比19.71%;其次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觸發頻次955次,占比12.6%。接下來依次為:職務侵占罪,觸發頻次744次,占比9.82%;合同詐騙罪,觸發頻次520次,占比6.86%。

《2019—2020企業家刑事風險分析報告》顯示的結果也與我們得出的結論一致。數據顯示,2020年企業家觸犯頻次最高的前五個罪名分別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647次,27.72%)、職務侵占罪(373次,15.98%)、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215次,9.21%)、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167次,7.16%)、合同詐騙罪(166次,7.11%)。這五個罪名占2019—2020年度企業家犯罪頻次總數的67.18%。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企業家最易觸犯的罪名,多發于民營企業的融資活動中。

猜你喜歡
專用發票罪名詐騙罪
活學活用
淺析合同詐騙罪與詐騙罪的區分
罪名確定制度面臨的主要問題
超六成金融詐騙案被告人為初高中文化
涉及增值稅發票的犯罪行為解析
旺角暴亂,兩人被判暴動罪
詐騙罪
動物蒙冤
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政策法理依據和現實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