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關懷,品質教育
——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2022-02-09 03:40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8期
關鍵詞:理念小學生語文

劉 童

(臨江市外國語學校 吉林白山 134600)

生本教育是生本理念在教育體系中的具體實施,是依照受教育者本身及課程標準不斷展開與優化的新式教育理念,與傳統的應試教育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更符合當今青少年的學習需求及認知規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具體情況,并結合知識內涵出發,建立滿足學生興趣要求的課堂環境。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課堂時間的分配,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其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促進知識內化,培養小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加強其綜合能力的養成。

一、生本理念簡析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1]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理念的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而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更注重受教育者基本技能的培養。教育應當是學生與教師之間靈魂的溝通,是精神生命的拓展。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所要掌握的核心內容也應當是思想感悟,從而促進知識的積累。生本教育認為,學生應當通過校園生活與學習,感知生活中的美好,并通過學習內容的內化,體味“真善美”。這就要求教師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主體,將德育理念與課程內容相融合,充分激發課程中的德育因素,強化教育內涵,深化教育價值。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減少固定化的考試,但并不是忽略教學評價,而是要將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將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削弱應試教育理念中存在的競爭功能,鼓勵學生通過感悟和積累豐富生動的語文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難點

(一)學生主觀因素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經驗較少,且性格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這就使得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保證整體課堂環節生動有趣,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才能進一步保證教學效果。[2]但就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來看,教師并不會將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課堂活動之上,還會有大部分的時間用于基礎理論知識講解。在這一時間段內,學生對語文課程提不起興趣,嚴重的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養成,不利于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核心內容是文字,但文字具有較強的單一性枯燥性,導致整體課程內容與小學生的興趣需求不符。比如,在課堂閱讀環節,一些學生缺乏閱讀興趣,不愿意全身心投入文章中,導致閱讀效率低下,嚴重影響整體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在小學課堂內,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學生會因為對某個教師的主觀態度而影響自己學習這門課程的熱情,這是小學生的主觀因素,也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原因。

(二)外界客觀因素

教師的教學理念是開展課堂教學的根本,盡管我國在不斷推行新課程改革,許多新型教育觀念也隨之而來。但還有部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導致課堂模式得不到創新,整體課堂環境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應試教育理念追求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所以許多教師會設置課堂測試、周考、月考等,考查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但其實,過多的考試會造成學生“應試麻木”心理,在學習時也過于注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忽略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成長。

就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掌握語文知識是豐富自身文化底蘊的重要途徑。但如果學生和教師家長過于注重考試成績,會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流于形式”。在素質教育的當今,教育的根本應當是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結合語文課程而言,學生要通過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閱讀能力,進而實現綜合文學素養的提高。還有,當今社會對于教育行業的關注度明顯提高,甚至有時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不滿足家長的需求,家長就會提出意見,嚴重的還會引導社會輿論走向,抨擊教師、學校,甚至當今的教育體系,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教師開展具體教學,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使教育目標更層級化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主要分為三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幫助小學生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特點。[3]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深入生本理念,能夠使教育目標更層級化。

首先,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通過階段性的學習掌握基本文學知識,并獲得基礎的語文核心素養。

其次,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豐富自身的語言知識體系,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其初步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比較常見,且應用得也較多,所以學生本身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都是強化自身語言學習的根本。這就需要教師從語文課程出發,制定既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又符合課程標準需求的教育目標,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其和諧、自主、全面發展。

再者,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理解和感受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注重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實現我國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弘揚與傳承。語文課程不僅承載著我國上千年的悠久歷史,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注重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強化小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從語文課程標準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以及文化自信,促進小學生良好思想道德風尚的樹立。并尊重學生在整體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教育價值,強化學生正確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

(二)使教學方法更多樣化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會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會充分考慮學生在課堂上的真實體驗。在設計課堂活動和教學環節時,教師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這就會有效促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比如,在低年級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會大量應用課堂游戲、課堂實踐等環節,強化小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教學品質。而對于中年級的小學生,教師會大多選用創建教學情境和小組合作的方法。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感知能力和合作能力,運用這兩種教學方法能夠使整體課堂環節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保證學習質量。而在高年級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會更注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真正地能將自己口語表達出的內容體現在紙面上,并對文字進行修飾和整理,以此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語言學習能力。但無論是低年級、中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既然要遵循生本理念,就要使整體課堂充分發揮語文的教學價值,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傳統文化,培養自身的文化認知和文化自信。[4]

與此同時,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當今,教師為了使課堂環節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滲透當今流行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教師會應用多媒體、微課、翻轉課堂等內容,優化教學環節,創新教學方法。就小學語文課程內容而言,有些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但一些古詩詞教學卻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差甚遠。如果教師無法掌握準確恰當的教學方法,整體課堂效果自然就不盡如人意。但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小學古詩詞課程能夠充分發揮其教育優勢。教師可以將詩歌中描述的景象或是創作背景以動畫、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強化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身心投入于詩歌中,進而促進小學生的情感發展。

四、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自主預習,促進學習習慣養成

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我國新課程標準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變化,教師要結合當今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恰當選擇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學習體驗。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恰當地設置預習環節,通過預習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建立初步印象,了解重點內容,完成對基礎知識的初步掌握。[5]科學有效的預習環節,能夠幫助教師全面掌握學生在學習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當然,在這一環節內,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預習反饋,針對所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有效指導,使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學習知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的思維趨于多元化,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使他們在預習環節扎實掌握所學知識,在課堂學習中完成課文的深度學習。

比如,在學習《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時,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查閱作者蘇軾的相關介紹,并熟讀古詩,初步了解詩中的內容。完成預習環節后,學生再開展課堂學習就會對整體課程有明確的目標,并了解這首古詩的學習重點。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中通過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河豚等內容充分體現了春天天氣回暖時的美好,全詩洋溢著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也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以預習的形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既是堅持生本理念,又是完善自主課堂的重要途徑。

(二)問題教學,強化課堂自主思考

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推動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性,使其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課文的探究并獲得深刻的學習感受。在設計課堂環節時,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出發,設計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促進小學生語文思維的發育。[6]同時,學生在思考解決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能準確抓住課文重點,并對其進行深入剖析,促進小學生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問題課堂需要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階段,找出問題的答案,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推動生本理念深入實施的重要途徑。

以《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為例,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簡單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課文你有什么疑問?作者為什么稱巴掌是金色的?水泥道上為什么會鋪滿金色巴掌?一夜秋風、秋雨過后,大自然有了怎樣的變化?課文中的“我”有什么新發現?“我”又是怎么做的?在問題導向下,學生會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分析文章內容,并促進自身與作者情感共鳴,進而體會到作者在看見金黃的葉子鋪滿水泥道時的喜悅心情。問題課堂可以有效抓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實現高效課堂。除此之外,利用問題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文章的探究意識,使小學生渴望了解大自然,充分發揮這篇文章的教育價值。

(三)信息技術,深入剖析課程內容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教育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滲透信息技術,并不僅僅是教學模式的創新,更是為學生提供生動、豐富的學習內容的重要途徑。生本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為了使整體課堂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以圖片、音頻為學生介紹文章的創作背景、作者的經歷和其他代表作等等。當然,在利用信息技術時,教師既要保證內容與課程標準的貼合性,又要強化知識拓展,將豐富的網絡資源合理應用,為學生提供真實精彩的課堂環境。應用信息技術還有一大好處,就是能夠刺激小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并引起其對學習內容的深入思考和理解,使小學生愿意主動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的主要目標除了基礎生字教學外,還要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度量、有膽略、有創新精神。在課堂開始時,教師要對本節課的時代背景給予簡單介紹,然后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初讀文章后,大家就會了解到故事的發展脈絡以及基本主人公。隨之,教師利用多媒體將《草船借箭》的影視作品片段播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真實地感受到當時的場景。當然,在觀看完視頻后,教師要讓學生自主討論交流:文章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什么?你認為整個文章內哪些部分體現出了諸葛亮的智慧?如果你是諸葛亮,除了草船借箭,還有其他的好辦法嗎?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能夠帶領學生深入剖析文章內容,感悟文章內涵,進而促進小學生的語文思維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是推動當今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實現對小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生本理念的教學價值,不斷優化課堂環節,改善課堂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有趣的課堂體驗。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自主預習環節,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課堂上,也可以設計問題教學、信息技術等環節,強化課堂思考,促進知識內化,深入剖析文章內容,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教育價值。

猜你喜歡
理念小學生語文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是小學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