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現狀研究

2022-02-09 03:40李子涵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22年48期
關鍵詞:創設物理情境

李子涵

(鹽城師范學院 江蘇鹽城 224000)

教學情境創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順知識的脈絡關系,還能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創設一個成功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不會產生陌生感與距離感。還需要學校為學生改善教學環境,完善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加系統、更加先進的學習環境。所以說,情境的創設需要多方的合作與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使得情境雖然創設了,但是并沒有得到預期的創設效果,為了提高物理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并努力將其解決。接下來,我將針對當下初中物理課堂在情境創設中所遇到的問題展開論述。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現狀

(一)內容設計遠離學生的認知

在實際的情境創設中,教師經??紤]的是內容設計是否達到教學的目標,卻遠離了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因此在課堂進行中,學生并不能融入其中,了解教師的設計意圖,最終導致情境創設的失敗。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其實已經提醒過我們,教學情境的創設必須要與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相匹配,太過簡單與太有難度的問題都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只有從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出發,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發他們思考與探索,最終獲得新的知識經驗。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必須把學生的認知結構納入考慮范圍,尋求學生的喜好,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促使他們對新學知識發生同化效應與順應效應,最終協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建構。

(二)情境的創設遠離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的,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其實就是告知你在本節課會具體獲得哪些知識、獲取哪些技能、培養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所以,情境的創設必須要貼合教學目標,這樣才不會偏離軌道,讓學生得到更符合實際的學習體驗。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過分追求“時尚”與“花哨”,又或者是為了創設而創設,在那里“無病呻吟”。我們雖然一直在強調教學情境創設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說每堂課都要生拉硬靠,還是要貼合教學目標,不然一定會適得其反。情境的創設營造的是自然舒適的學習氛圍,而不是讓學生感到生硬與尷尬。

(三)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明顯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的角色已經發生了絕對性的轉變,從“配角”到“主角”,不僅“戲份兒”增加了,地位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其實這就是為了讓學生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與展示。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大多都是教師站在講臺中央,向學生展示實驗器材,一邊解說一邊操作,讓學生通過眼睛去觀察實驗的結果,在整個的過程中,學生都在扮演著“觀眾”的角色,毫無參與感,這樣的體驗不僅不能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無法充分激發出學生們的求知欲與探索欲。所以,要想獲得更好的創設效果,必須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這就需要教師退居二線,把學生拉到幕前,讓他們的能動性有機會展示出來。

(四)教師對情境創設不夠重視

初中物理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能力、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而且物理的知識相對抽象,必須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實驗為輔助,通過學生的感覺器官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知識的意義。但是,有的教師并不認為情境的創設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反而覺得是“徒增煩惱”,覺得有創設的時間不如多讓學生做幾道練習題,企圖通過量變達到質變。其實這個想法在根本上就是錯誤的,物理本就枯燥無味,如果教師不懂得改變現狀,采用多元的教學手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就會因為讀不懂題、搞不清楚公式間的關系,對物理產生懼怕心理,從而抗拒學習物理,也就無法提高物理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必須重視起情境的創設,協助物理從無味變得有趣,讓學生能夠從樂趣中獲取知識。

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現實意義

(一)增強課堂趣味、激發學習興趣

物理知識本就是枯燥無味的,為了讓枯燥的課堂變得豐富起來,教師就可以選擇創設情境的方法。在情境中,學生可以明確地感知到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解決什么方面的問題,還能通過利用這樣的情境把知識靈活遷移。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增強他們遷移知識的能力。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游戲情境,讓同學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發現物理的奧秘,改變對它的看法,不再拒絕它、懼怕它。最終達到“玩轉物理”的境界。

(二)降低知識難度、提升課堂效率

物理,從名稱上來看,就可以發現,它是指“事物存在的道理”,重在“理”這個字。專業地來說其實就是指的“內在規律”。發現一個事物的內在規律是需要經過多年實驗研究才能獲得的。我們雖然是學習先人的研究成果,但是從理論上來說,物理本身是充滿邏輯性與維度性的。這就意味著,物理存在一定的難度。如何幫助學生降低知識的難度?這就需要借助情境這一有效工具,比如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拉近物理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身邊就是物理。從心理上對它放松警惕,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建立和諧關系、拉近師生距離

古人在設計任何建筑的時候,都會用“對稱”來衡量它的美麗程度。這個“對稱”其實就是在追求平等與和諧。從夏朝出現的“庠”到現在的學校,教師都是站在臺階上俯視下面的學生,就像是一個領導者要統治天下一樣,學生自然也會產生一種敬畏的心理。在這種情境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也是不和諧的。學生對教師教授的知識不敢產生懷疑,全盤接受,不僅使得課堂氛圍死氣沉沉還不利于培養學生思考的習慣。但是情境創設就可以轉變這個現狀,比如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進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游戲的過程中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讓學生不再敬畏老師,營造出一個平等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策略

(一)優化教學情境,強化真實體驗

其實在很多教學實例中,很多教師是愿意并且喜歡在過程中選擇情境教學的。但是由于教學缺乏相應的硬件設施,教學環境簡陋導致學生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體驗效果。這個體驗就類似于時下流行的“3D模擬游戲”,年輕人之所以喜歡它,就是因為它可以把你拉入設定好的情境之中,不僅會有眼睛上的視覺沖擊,還會增加聽覺上的立體聲效甚至還會有身體上的觸感,通過多種感官的共同作用,會讓體驗者有身臨其境的錯覺。當游戲結束的時候,還會有繼續游戲下去的愿望,這就是一個有效的情境創設,抓住了他的內心。所以為了強化學生的真實體驗,學校要改善教學環境,完善設備設施,為教師提供一個利于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環境。

(二)利用互動方式,吸引學生關注

物理中有一句話叫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沒錯,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影響力的產生。在任何關系中也是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是如此。在一節課堂中,如果只有教師自己上演“獨角戲”,不僅教師自己會覺得辛苦,學生們也會覺得枯燥無趣。如果把課堂全然放任給學生,沒有教師的引導與輔助,學生也會迷失方向,秩序混亂。所以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是一節課堂中必不可少的。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拋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下雨的時候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的聲音嗎?問題一出,馬上就會引發學生的激烈討論,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在你一言我一語中與學生共同找到問題的答案,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實驗互動吸引學生的關注,比如為了驗證聲音在空氣中的流傳速度,可以分兩步操作:第一步三人為一組,在學校操場上選擇400米左右的平直地段進行實驗。兩人在起點,此中一人用發令槍發送信號,另一人在發令時隨著啟著手中的停表。還有一人位于終點,當聽到發令槍聲時立刻啟著手中的停表。而后把兩只走動的停表交給發令者,由他同時按停停表,兩表計時的讀數差即為槍聲的流傳時間。三人輪換擔當發令者,分別測出時間三次。第二步三人各自用數步法測出兩地之間的距離??稍谳啌Q時,分別數出行走的步效,再乘以自己每走一步的均勻跨距。第三由教師將數據填入表中并用速度公式算出聲速,然后將三次測得的時間和距離,求出兩個量的均勻值,再算一次聲速,作為學生與教師之間共同的實驗結果。

(三)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思考

人類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具好奇心,對任何問題都會產生疑問,比如:蘋果為什么會落到地上?天為什么是藍色的?黑板為什么能寫字?人們為什么能聽到聲音?等等。但是提出問題誰都可以做到,只需要用眼睛去看,再用嘴巴提出疑問就可以了。難就難在需要通過大腦反復思考解決這些疑問。這個時候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就可以派上用場,老師上課前提出疑問:“同學們,知道為什么老師手中的粉筆可以在黑板上寫出字嗎?”然后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負責引導,鼓勵他們大膽猜測,不去著急肯定或者否認任何一個猜想,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們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

(四)創設游戲情境,實現寓教于樂

雖然物理是初中才會接觸到的學科,這個時候學生已經長大了,但是游戲的出現,仍然可以抓住他們的命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當教師創設游戲情境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馬上調動起來。比如,在物理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玩“我會發電”的游戲,讓同學們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摩擦起電的原理制造“發電”的現象。有的學生可能穿的是化纖的衣服,所以來回一擦就會發電,還有的同學拿起尺子就在自己頭發上來回摩擦,然后撕點紙屑放在桌子上,尺子一接近,紙屑就被吸引上去了。通過這一個一個動手的操作,不僅驗證了摩擦起電這一原理真實存在,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知識。

(五)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物理經常會給人一種“生人遠離”的感覺,覺得物理離我們的生活很遠,遠到無法觸碰。但其實,我們都被他的外表所欺騙了。物理其實就是源于生活的,不僅不遠,反而觸手可及。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物理中的常識,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出發,創設生活情境,讓他們感受到,原來物理就在每個人的身邊,拉近物理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讓其不再具有神秘感。比如在學習力的作用時,為了證明它是相互的,教師可以列舉實例:玻璃杯摔到地上會碎、車子一推就會前進等等。告訴學生們,這就是物理現象。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既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物理的難度,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用自己的眼睛發現身邊的物理現象。

(六)借助外部工具,吸引學生注意

情境的創設除了通過教師的力量之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與互聯網技術。多媒體設備的介入可以增強學生的多種感官共同作用,互聯網技術的介入可以擴寬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為教師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教學資源。比如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火箭發射的視頻,滲透慣性的存在。講解當火箭達到預定的速度時就會開始慣性飛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培養學生的探索欲。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還會感嘆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熱愛物理的思想情感。

結語

物理是一門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學科。學好物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還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物理又不僅僅應用于生活,它還會應用到科研當中,為國家研發出更新、更先進的科研成果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說,物理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作為教師,幫助學生學好物理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等手段,協助學生從接受物理、喜歡物理到愛上物理。這雖然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緊跟教學目標、深挖教材、采用多元的教學手法,就能夠幫助學生在物理上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猜你喜歡
創設物理情境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六)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處處留心皆物理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我不是教物理的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