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新聞工作者怎樣踐行“四力”

2022-02-09 13:34葉軍民
聲屏世界 2022年23期
關鍵詞:四力福建

□ 葉軍民

踐行“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我們黨對新聞工作者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持續提升新聞工作者新聞采編水平的有效途徑,更是采寫出有質量的新聞作品的根本保證。那么在科技發展飛速變化的時期,新聞工作者要怎樣更好地踐行“四力”?下面作者將結合近年來新聞稿件的創作經歷,思考總結新時期新聞工作者踐行“四力”的方法和路徑。

新時期仍然要堅持走基層“接地氣”,深入現場“抓活魚”

新聞人都知道一句老話“新聞是跑出來的”。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行萬里路”就是對“腳力”的要求。采訪是寫出好稿的前提,而采訪需要好“腳力”。[1]雖然新時期各種通訊、交通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深入基層仍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如果不去實地傾聽群眾的真實呼聲,就難以理解群眾的真實意愿,寫起稿來會比較吃力。只有堅持下基層,與群眾進行深刻交流,才能了解群眾的切實訴求和真實愿望。離新聞現場越近,新聞報道越生動。以2019年12月刊播的新聞專題《貨出去,人進來,下黨向貧窮說拜拜》為例,雖然事先聽說了福建寧德下黨鄉下黨村近年來的巨大變化,但筆者仍然翻山越嶺來到此地,上茶山,進企業,品“下鄉的味道”,帶著下黨鄉以前為什么窮,如今靠什么脫貧了,以后鄉村振興靠什么產業,是否可持續等問題,問游客,訪茶農,聽鄉親們的心聲。在采訪期間,記者與村民同吃同行同勞動,通過體驗式采訪寫現場、講故事,從農村社會實踐中發現選題,從農民生產生活中發掘素材,以典型而鮮活的事例講述“一片樹葉”的脫貧故事,探尋下黨脫貧模式對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借鑒意義。作品刊播后得到強烈反響,不少聽眾、受眾(廣播及微信公號同時刊發)紛紛來電留言,表示想進一步了解下黨鄉的新農村建設的情況。

所謂真實是新聞報道的生命力,只有前往現場,扎實展開調查,搜集一手素材,真實還原事實,才能創作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2]如2018年8月5日上午,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福建晉江舉行,這是載入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一刻。為了見證并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筆者提前到達現場,先后采訪金門鄉親、圍頭百姓、工程建設者、供水單位負責人等多位事件親歷者;到實地探訪水源地,用數據說話,探秘水質水量如何保障問題;走訪輸水線路途經地——圍頭村,面對面傾聽當地村民對于供水工程建設時給他們的海上養殖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真實看法……從而積累了翔實鮮活的一手素材,為通水當天的新聞報道做準備。節目播出后,福建省廣播電視節目收聽收看中心在2018年第67期《福建收聽收看》以《東南廣播:一組“金門供水”新聞報道,突顯兩岸同胞情深》為題評議:“該報道豐富真實的音響和在場兩岸民眾一片歡呼雀躍的動人情景,給聽眾如臨其境的感覺,很是震撼?!睆V播消息《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今天正式通水》在(2017-2018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大獎評選中,榮獲對港澳臺類大獎。

在下基層過程中,還要持續追蹤新聞動態,報道最新進展。如同樣是對金門供水,2021年春季,臺灣降水偏少,水情告急,而金門鄉親卻無用水之憂。同樣遭遇旱情,為何出現不同局面?記者再次前往福建晉金供水有限公司,通過實地采訪發現,針對旱情,福建向金門日均供水由1.4萬噸提高到1.71萬噸。截至2021年4月5日,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已經穩定安全供水975天,累計達到1232.8萬噸。這些數據準確地解答了這個疑問。

新時期仍然要堅持從現象中看本質,從一般中找規律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大量消息傳來,但不乏一些謠言、流言充斥其中。新聞工作者的眼力表現為可以從中發現新聞線索,并判斷其價值大小,從而做出是否介入的決斷。[3]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到底哪些是假消息,哪些是真新聞,這就需要記者善于觀察,明辨是非。俗話說,“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庇浾咭岣哂牲c及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全方位、多角度觀察事物,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才能由表及里,看到本質;去偽存真,找到規律。[4]對此,記者有如下領會:

視角要獨特。獨特的眼力是記者寫出獨家新聞的必備條件,如福建交通廣播針對接到的交通事故、火災險情等天災人禍事件報料,怎樣從紛繁復雜中發現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就極其考驗記者的眼力。以應急報道《突發!福州市區一小區火災!》為例,2021年9月21日晚,福州市藥王巷一小區單元房失火,記者接到線索后趕往現場,發現明火已被撲滅,有的消防員正在收拾水管,準備撤離;有的脫下被汗水濕透的消防服,坐在小區空地休息。居民見狀,紛紛拿來礦泉水請消防員喝水,一些居民拿出扇子給消防員扇風降溫,而幾位居民沒帶扇子,直接手指并攏,用手給消防員扇風……記者發現這感人一幕,趕緊掏出手機拍攝,隨后制作成短視頻《福州一小區大火撲滅后這一幕暖心了》,發布之后,獲得數百個點贊,網民留言“暖心有愛”“致敬英雄,辛苦了”等。

要善于抓新聞核心人物。新聞采訪,說到底是關于“人”的報道,誰是事件當事人,誰是目擊者,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需要擁有一雙“火眼金睛”來發現重點人物,過濾無關人員。為采訪新聞核心人物,記者必須盡早趕到現場。2018年9月3日,福建省第一張臺灣居民居住證在福州核發。記者在發證現場采訪到第一位領取居住證的臺胞,記錄“發證”“領證”互動過程,留下了其鮮活、真實的現場領證語言。

要善于捕捉現場細節。精彩的新聞報道總是離不開精彩的細節,感人的故事要有諸多細節支撐。同樣在福建省第一張臺灣居民居住證核發現場,記者捕捉到了許多感人細節,如“陳奕廷雙手緊緊握住居住證,臉上掛滿笑容”等,展現臺胞領到居住證那激動人心的心情,這件作品獲得了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三等獎。

要善于核實信息、去偽存真。自媒體時代,雖然人人都是“記者”“主持人”,隨時隨地都能報料,但專業記者仍然需要具備調查核實的能力。核實,即到現場核實,找當事人核實,找多個相關方核實。2020年7月24日,有聽眾向媒體報料,一個大鐵架從福州琴亭高架橋垂落,懸在半空搖搖欲墜,下方輔道車流量大,場面看起來十分驚險。接到線索后,記者迅速趕往現場,發現當時工作人員正站在長臂鋼架上對高架橋進行維護,并做好了安全防范工作,屬于正常作業。報道刊發后,解除了市民疑惑,消除了社會恐慌。

要能隨時隨地發現新聞線索。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對記者而言,“生活處處皆新聞”。事物一直處在發展變化中,世界每天都是新的,隨處可見新生事物,到處都有新聞線索,但要找到有新聞價值的線索,則需要留心觀察。2021年受第9號臺風“盧碧”影響,福州遭遇持續性強降水,福州南江濱生態公園由“沙灘公園”變成“水上樂園”。雨過天晴,筆者帶孩子走出家門逛公園,看到一些市民正在公園戲水游玩,感覺有必要采制一條短視頻,提醒市民注意安全。該短視頻隨后在“FM100.7福建交通廣播”視頻號刊播,并引起該公園管理單位關注,及時加強了保護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新時期仍要堅持思考,作好分析

新聞采訪、編輯、刊播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其中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記者的腦力勞動。[5]增強腦力,首先要堅持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將新聞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其次,遇到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么,凡事想在前,想得全,想得深。新聞工作者不能滿足于甘當“新聞的搬運工”,而是要運用腦力,對新聞作品進行加工再創作,努力讓報道具有更深思想,更高溫度,更好品質。

對主題要把握深刻。新聞報道貴在見人、見事、見思想,見思想就是要發現問題,揭示本質,文章主題立意要新。2019年10月,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揭牌成立,海峽兩岸史前考古發掘研究再添新平臺。記者報道該事件時,沒有簡單停留在“基地成立”事件上,而是落在“兩岸史前考古發掘研究”,探尋基地的設立對于研究海峽兩岸史前文化、閩臺關系、南島語族起源等課題的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值班編輯意識到這條新聞對于密切兩岸關系、促進民心相通的價值,對稿件進行了修改打磨,讓這條消息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感染力強。這件新聞作品在中國廣播電視大獎2019-2020年度廣播電視節目獎評選中榮獲對港澳臺類大獎。

謀篇布局要到位。新聞稿件邏輯要縝密,編排要合理,段落要完整,主次要分清。2021年6月26日上午,有市民向媒體報料,福州市臺江區同德路一小區發生火災,大火從一樓架空層往上竄到四樓,濃煙滾滾,且有人受傷。接到報料,初步核實信息后,記者在出發前往事發地的路上,在腦海里開始謀劃報道框架,劃分段落:一、何時何地接到報料,報料內容是什么;二、記者趕往現場,看到、聽到、聞到什么;三、現場采訪當事人、目擊者、第三方,引述他們的說法;四、火災造成人員財產損失情況如何;五、造成火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六、事故影響和安全提示。由于提前做好了采訪提綱,記者很順利地完成了該報道,在微信公眾號上的閱讀量達到10萬+。

對應急報道要有預案。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睘橐幏锻话l新聞報道工作,盡快做出應急響應,盡量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對社會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就需要預先制定應急報道預案。2022年3月11日,FM100.7福建交通廣播接到一則來自上海交通廣播的求助消息,上海一名15歲女孩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離家出走,只身搭乘飛機來到廈門,從家長發來的信息發現該女孩疑似有輕生傾向。接到求助后,福建交通廣播立即啟動“一起找”應急尋人機制。首先,搜集核實該女孩姓名、身高、衣著、照片等信息,制作海報,發布到福建應急聯盟微信群;其次,聯系廈門曙光救援隊,部署搜救力量,前往手機定位的地點尋找。再次,通過福建交通廣播全屏直播間,由當班主持人口播尋人啟事,滾動播出,并在征得其家人同意后,向網絡端受眾發布該女孩近期照片。同時,在媒體的微信公眾號設置關鍵詞“尋人”,即可查到該女孩照片等信息。該尋人啟事的刊播做到了廣播有聲音、電視有畫面、手機有全屏。從發布尋人信息到找到該女孩,前后僅用了兩個多小時,充分彰顯跨地區跨部門腦力協作的力量。

新時期仍要堅持精進文風,多出精品

筆力是下筆成文的能力,是新聞采編人員政治覺悟、文化水平和專業能力的綜合體現,[6]是腳力、眼力和腦力的落腳點。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首先要持續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善于采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呈現新聞;其次,新聞寫作要摒棄“長、空、假”,提倡“短、實、新”,把握“時、度、效”,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讓報道通俗易懂,便于受眾接受,從而獲得較好的傳播力、影響力。

遣詞造句要力求準確。新聞報道要求客觀真實,表述正確,尤其那些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都是按“一字一句、一分一秒”的原則評選出來的,可見報道行文得花心思,下大力氣,琢磨再琢磨。前面提到的《福建首張臺灣居民居住證今天在福州核發》是個重大題材,好題材,從中央到地方,各大主流媒體都爭相報道。對“居住證核發”一事,有的媒體用“制發”,有的用“發出”,有的用“發放”,有的用“領到”……而作者使用“核發”一詞,真實準確展現祖國大陸為廣大臺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的擔當作為。

要言不煩,意盡言止。新聞稿件力求簡短精練、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不繞圈子,把事情說清楚即可。廣播消息《俞正聲為百位兩岸新人證婚》,記者用簡潔明快的語言講述兩岸婚姻家庭故事,再現了“海峽情侶”喜結良緣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雖然時長只有1分29秒,但簡明扼要,引人入勝,這件作品獲得(2017-2018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提名榮譽。

盡量采用“此時此刻”聽到、看到“有聲有色”的現場報道。新聞姓新不姓舊,各種媒體的競爭,實質上是對新聞時效性的競爭。[7]以泉州欣佳酒店突發樓體坍塌事故緊急救援現場直播為例,2020年3月7日19時14分,福建泉州市鯉城區欣佳酒店所在建筑物突發坍塌事故,導致71人被困。事故發生后,福建交通廣播立刻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派出多路記者帶著無人機冒雨趕往事故現場,對救援過程、交通影響等現場實況進行翔實、立體、全方位的實時報道,第一時間呈現各方面的真實狀況,并通過“兩微一抖”、廣播及網絡直播平臺持續發布最新消息,該報道獲得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廣播新聞現場直播三等獎。

結語

美麗的風景在路上,感人的故事在基層。新時期新聞工作者仍需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這“四力”是環環相扣、互為補充、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增強腳力,在現場心里才有感動;增強眼力,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既見人之所見,亦見人之所未見;增強腦力,讓腦子動起來、活起來,練就撥云見日的功夫;增強筆力,要善于表達,做到少一些結論和概念,多一些事實和分析,堅持“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采寫出兼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的精品力作。

猜你喜歡
四力福建
中國這十年·福建封
那個夢
福建老年大學之歌
福建每個村(居)將配備1名“兒童主任”
以“四力”賦能報道 把新聞提“鮮”變“活”
踐行“四力”鍛造新聞精品
用好“四力”法寶 “走”深新聞一線
增強“四力”靠什么
在踐行“四力”中錘煉編輯的功力
福建醫改新在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