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說唱藝術元素在現代合唱編創中的運用

2022-02-10 11:55翁麗君福建師范大學
環球首映 2022年12期
關鍵詞:范式形式傳統

翁麗君 福建師范大學

合唱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沿革,是基于聲樂藝術而產生的,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入了諸多音樂元素,進而形成獨特的音樂氣質和文化內涵,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文化功能(徐青,2014)。近年來,周杰倫說唱“神曲”風靡世界、歷久彌新,《張士超》《春節自救指南》等彩虹合唱團的現代合唱作品爆紅網絡,表明說唱藝術元素與現代合唱、流行歌唱等結合,吸引了大批有文化自信的聽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因此,研究說唱藝術元素在現代合唱編創中的運用,能夠滿足當代年輕群體的審美素養,滿足其對優質豐富多元的美育資源的需求。

一、說唱藝術元素在現代合唱編創中運用的現狀分析

(一)傳統合唱概念邊界的突破與合唱范式的多元化

梳理“合唱”一詞在辭典、教材中的界定,主要有:(1)《新格洛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將其釋義為“一群歌者以齊聲或更常見的是分聲部的方式一起表演”(楊舒靜和楊綠蔭,2022);(2)《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將其釋義為“由合唱(唱詩班)演唱的音樂,每一聲部有兩個或更多歌聲。合唱音樂必然是復調的,即由兩個或更多獨立的聲樂線條構成”;(3)《西方合唱音樂概論》([美]霍默·烏爾里奇著,周小靜和周立潭譯,2008)界定“合唱音樂是為每個聲樂都有數位演唱者的表演團體而寫的音樂”;(4)《合唱學新編》(馬革順,2002)將其定義為“民間的群眾性的歌唱,由于人聲的不同類別,由于復調音樂的發展,逐步地自然地形成有聲部組合的合唱”。

雖然表述不一,但整理其共同的關鍵詞或傳遞的信息發現,傳統合唱概念主要強調了多聲部和復調音樂。在傳統合唱概念框架下,通常認為,合唱藝術起源于西方,將彌撒曲、經文歌、牧歌、尚松、清唱劇、19世紀西方歌劇高峰時期的合唱形式等看作是合唱的正統和范式,稱為“西方合唱范式”??梢?,傳統合唱概念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將西方合唱范式之外的其他合唱形態排除在外,顯然,這與當前世界合唱、中國合唱藝術多元發展的勢態并不匹配,因此亟須突破傳統概念的邊界。

當前中國合唱藝術在吸收西方創作技法并突出民族特征的狀態下不斷發展,進入了現代化時期,既有西方合唱范式的歐洲古典合唱,又有現代與先鋒音樂合唱以及大量民族民間音樂改編的合唱。從形式上看,突破了西方古典合唱范式呈現的單一形式,出現了將歌唱與戲曲表演、說唱表演、話劇情景動作等融合的形式。這表明傳統合唱概念已無法囊括中國合唱音樂的全部內涵,需要從合唱演唱人數的界線、合唱演唱唱法的界線、藝術歌唱與日常生活中歌唱的合唱界線等方面進行突破(田曉寶,2012a)。

在傳統合唱概念邊界突破的框架下,合唱范式也就不僅僅特指歐洲合唱與歌劇合唱等形態的西方合唱范式,而是應將中國傳統的民族民間音樂中的多聲部演唱形式、流行合唱形態、群眾合唱形態等均囊括在內,一個具有傳統與活力的、民族性的、多元化的“中國合唱范式”必然成為合唱范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田曉寶,2009,2012b)。這也符合合唱范式多元化發展的客觀事實:多元特性的合唱作品已成為當前各國現代合唱作品的范本,這些作品以傳統調性創作為基礎,多運用復調技術,具有現代合唱的音響觀念,且兼具聲樂思維與器樂思維,體現了歐洲合唱傳統與當代創作技法的有機結合(黃青,2019);當前中國合唱音樂創作在題材選擇、節奏韻律設計和音樂創作技法等方面呈現出鮮明的本土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的藝術特征(王藝萌,2021)。

(二)彩虹合唱團與周杰倫說唱“神曲”的盛行

彩虹合唱團推出的《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哪里了》歌曲唱的是鑰匙被室友帶走而沒法回家的怨念,采取男女八聲部合唱的形式,氣勢恢宏地演唱了一個日常生活事件,形式和內容均突破了人們對合唱的固有印象,古典技法與流行元素的融合產生了強烈的新鮮感,創造了9.8億的網絡播放量。繼而推出的《春節自救指南》采用了說唱、對話等非傳統合唱音樂形式,具有極強的時代感、大眾化、娛樂性等特征,廣受歡迎?!陡杏X身體被掏空》同樣運用合唱形式演繹了年輕人加班這一富有話題性的現代主題,以幽默詼諧的歌詞調侃了年輕人沉重工作壓力下的生活,融入了接地氣的表演形式,再度爆紅網絡。以上現代合唱作品均有涉及說唱藝術元素,有別于傳統合唱表演形式,使聽眾耳目一新。

再觀察說唱元素在其他表演形式中的運用,如周杰倫的說唱“神曲”,也是在現代音樂中融入了大量說唱藝術元素與中國古典文化元素,不少作品采用了“主歌說唱+副歌歌唱”的形式,并結合運用了饒舌、戲曲、抒情等多種演唱方式。如《聽媽媽的話》,歌曲主歌為說唱形式,以自身成長經歷對年輕人進行詼諧地“說教”。

可見,在當前傳統合唱概念邊界不斷突破的背景下,合唱范式體現出多元化的特征,更具開放性與包容性。這也解釋了當前那些納入說唱藝術元素的現代合唱作品廣受歡迎、呈現繁榮發展態勢的理論緣由。

二、中國說唱藝術的魅力與歷史淵源

彩虹合唱團與周杰倫說唱“神曲”的流行,正是說唱藝術元素在現代合唱編創以及流行音樂中運用的典型體現,再度展現出中國說唱藝術的藝術魅力、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實質上,在中國說唱藝術展現巨大魅力的背后,是其賴以根植的深厚文化沉淀。中國說唱藝術泛指民間多種說唱表演藝術,如彈詞、鼓詞、琴書、牌子曲等,在表演過程中以“說、唱”為主,有說有唱,或說唱相間,呈現出說唱渾然一體的敘事和代言相結合的藝術形式,擁有獨立的音樂唱腔體系、特殊的唱詞押韻方法、不拘一格的表演手段,極具藝術魅力(溫靜君,2008;袁冬梅,2009)。

中國說唱藝術最初的萌芽階段可追溯至戰國荀子的《成相篇》(趙航,2020),成是指演奏、演唱,相為樂曲,每章都以“請成相”開頭,體現了口頭文學特色。從漢代到隋,說唱的記載仍零零散散,出現在大量長篇敘事歌曲中,如《孔雀東南飛》《木蘭辭》。正式形成始于唐代,其標志是用于寺院的變文講演,變文的一些特點被后來的彈詞、道情、鼓詞等說唱音樂形式所吸收并傳承。到了宋元時期,說唱藝術逐漸發展成熟并呈現較為繁盛的局面。其間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如諸宮調、陶真、涯詞、貨郎兒、鼓子詞等?,F有文獻一般認為,說唱概念是指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正式提出的“說唱諸宮調”,表明“諸宮調”是以口頭語言進行“說唱”的表演(郜冬萍,2019)。元、明兩代是中國傳統說唱的完善時期,流行曲種有詞話、彈詞、道情、蓮花落等(趙航,2020)。在清末發展至鼎盛,彈詞、京韻大鼓、梆子等傳統曲種勢若燎原,分化出單弦、梅花大鼓、二人轉等新曲種(平瑤,2018),穿透城鄉、階層、國族、性別的區隔,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v觀說唱藝術的發展歷史及其曾一度鼎盛的局面,可知說唱藝術的題材大多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結合其簡單靈活的表演方式、說與唱結合的敘事風格,能夠激發觀眾的興趣。

三、說唱藝術元素在現代合唱編創中運用的案例分析

說唱藝術的魅力主要來源于其具備的三大特征:敘事性、說與唱的密切結合、說唱表演的即興性。上述分析已證明將說唱藝術元素運用到現代合唱編創中是具有理論和現實價值的。本文以上海彩虹合唱團代表性作品《春節自救指南》為例,分析說唱藝術元素在現代合唱編創中的運用方法。

(一)運用說唱藝術的敘事功能

說唱藝術的特征之一在于它的敘事功能。說唱藝術以念白和演唱為主要表演手段,“說”通常指說白,“唱”通常指唱腔,通過半說半唱,或唱中夾說,或似說似唱,將二者結合一起描述故事中的人物、情節,呈現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與想傳遞的理念觀點。一般而言,向觀眾介紹時間、地點、人物、背景以及將要發生的故事內容,均用散白來表現,而唱腔部分則多用于抒發人物思想感情(袁冬梅,2009)。

在合唱作品《春節自救指南》中,運用了說唱藝術的敘事功能,描述了當下年輕人回家過年的窘態。歌詞內容主要包括了引子、親戚們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與家人和解等四個樂段。同時,通過在合唱中結合了“說”,采用了對答的方式,使敘事功能更為形象化:

二叔問“你知道錯了嗎”,

孩子答“知道?!?/p>

二叔問“錯哪了”

孩子答“知道?!?/p>

親戚:“我問你錯哪啦?”

(似說似唱)“我錯在人生規劃太簡單,還沒讀研就上班”(如譜例1所示)

結合了說唱元素,可以在合唱中增加所刻畫人物的訴說感,表達了孩子對父母的應付反駁的態度。

譜例1

(二)運用說唱語言藝術的節奏特征

語言,尤其是漢語言,天然地在陰陽上去等聲調的變化中彰顯著其自身的節奏韻律美。語言的節奏,在不同的構詞、不同的語境中會體現出不同的特征。

語言的節奏會根據人物性格和情緒的不同而發生變化。例如,當故事敘述到一個矛盾點,主人公對親戚長輩們的反抗已達到一個高潮,在機械的節奏聲背景下,通過快速地訴說一連串押韻的詞句,能夠更清晰地表現人物的情緒與性格,如譜例2所示。

譜例2

以譜例中的詞句“我錯在花開了不敢去摘,大學都不懂戀愛,沒聽二叔的話去他的單位當個保安”的節奏為例,運用了連續的十六分音符,結合在“不”“不”“叔”“他”“當”等處的重音,強調了訴說者情緒,加強了訴說感。

(三)運用說唱表演的即興功能

即興表演,是指在表演過程中演唱者根據觀眾的反應以及自身在演唱表演期間對歌曲的理解做出表演調整(滕焱,2021)。說唱的現場性對表演者即興表演的能力提出了挑戰。表演者為達到更理想的受眾效果,可以根據需要對故事的情節轉換、節奏快慢等進行調整,表演形式具有更大的自由空間?!洞汗澴跃戎改稀返牡谝徊糠珠_始的連接處,為表達親戚們的想法,加入各地方的方言,體現出言語化的交談方式,有上海話、北京話、廣東話、四川話、湖南話等,并加入了言語交談的表演動作,形象再現了親戚們對訴說者施壓的場景。

四、結語

說唱藝術的敘事性功能、說與唱的密切結合、將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的說唱表演即興功能等特征,與現代合唱作品編創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在推行文化自信、推進現代合唱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關于說唱藝術元素在現代合唱編創中運用的探索是一項很有意義的藝術創新,對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合唱藝術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范式形式傳統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老傳統當傳承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