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效果對比

2022-02-13 04:00陳海艷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2年1期
關鍵詞:陰式肌瘤輔助

陳海艷

子宮肌瘤為婦科常見良性腫瘤,中青年女性為高發人群,發病后臨床主要表現為排便困難、經期延長、月經過多、腹部包塊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在臨床上越來越常見,而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作為一種新興手術形式,兼具了微創手術的諸多優勢,具有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時間短等優點,滿足了臨床治療需求[2,3]?,F為深入了解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兩種術式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文以本院收治的46 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詳細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9 年2 月~2020 年5 月間收治的46 例子宮肌瘤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1 組及治療2 組,每組23 例。治療1 組患者年齡34~57 歲,平均年齡(43.58±4.49)歲;平均受教育時間(9.82±1.04)年,平均肌瘤數量(3.02±0.41)個。治療2 組患者年齡35~56 歲,平均年齡(43.49±4.25)歲;平均受教育時間(9.78±1.03)年,平均肌瘤數量(3.09±0.38)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經影像學檢查結果、手術病理檢查等顯示為子宮肌瘤,患者希望保存子宮;②符合手術指征,包括:a.要求保留生育能力;b.子宮漿膜下肌瘤;c.直徑<6 cm 的肌壁間子宮肌瘤;d.因肌瘤影響懷孕或出現習慣性流產;e.子宮肌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③患者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④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支持。

1.2.2 排除標準 ①認知功能障礙者;②合并惡性腫瘤、嚴重感染或免疫系統疾病患者;③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者;④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1.3 方法

1.3.1 治療1 組 患者接受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取患者截石位,選定臍孔上緣1 cm 處作一10.0 mm 的觀察孔,于患者雙側的髂前上棘作2 個規格為5.0 mm 的操作孔,并于髂臍連線中外1/3 位置處穿刺置入Trocar,建立二氧化碳氣腹,維持氣腹壓力12 mm Hg(1 mm Hg=0.133 kPa);肌瘤在前壁的取陰道前穹隆切口,肌瘤在后壁的取陰道后穹隆切口。于宮頸陰道交界處陰道前壁及宮頸兩側黏膜下水壓分離陰道宮頸間隙。于宮頸膀胱橫溝上0、2 cm 處橫行切開陰道黏膜,深達宮頸筋膜。通過長針向子宮肌瘤表面注射收縮劑(將20 U 縮宮素溶于40 ml 生理鹽水中),分幾點穿刺后進入子宮肌瘤假包膜層注射藥物,當發現子宮肌肉組織發白后即可認為藥物發揮效果。緊貼宮頸筋膜向上分離子宮膀胱間隙達子宮膀胱腹膜反折。剪開子宮膀胱腹膜反折,于腹膜切緣中點縫線作為標志。從陰道前穹隆翻出子宮,暴露肌瘤,宮體注射垂體后葉素6~12 U,用有齒抓鉗夾持肌瘤,向上提起,再用探棒或鈍性分離鉗在肌瘤表面進行分離處理。注意要分離在肌瘤表面的假包膜層,此層血管少,不易出血。分離至肌瘤基底部時用電凝鉗處理基部后方可剪斷??蓵簩⒓×龇旁谧訉m前膀胱反折處。之后用單級或雙極電凝做創面止血,再用2-0 可吸收縫線間斷或連續縫合子宮漿肌層切口。如創面過深,可分層縫合。最后取出肌瘤破碎組織,常規沖洗腹腔,縫合創口。

1.3.2 治療2 組 患者接受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取患者截石位,按照治療1 組的方法建立腹腔鏡氣腹,之后置入腹腔鏡,根據腹腔鏡視野,經穿刺針向子宮肌層注射垂體后葉素,通過電鉤切開子宮肌瘤表面漿基層,并進行肌瘤包膜分離,用分離鉗夾住瘤體后鈍性牽拉,分離包膜與瘤體,并取出;大瘤體粉碎后取出。最后電凝止血并采用與治療1 組相同的方法縫合,取出腹腔鏡,排空二氧化碳,并縫合切口。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血腫、感染、高熱。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的子宮肌瘤經手術后全部順利取出。治療1 組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治療2 組,術中出血量少于治療2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1 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治療2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3 討論

目前子宮肌瘤已經成為婦科常見病癥,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約有25%的成年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發病后患者臨床癥狀以月經改變為主,包括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量增加等[4]?,F階段子宮肌瘤的保守治療療效不顯著,手術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有效方法,但傳統開放手術存在創傷大、出血量多等問題,因此微創手術治療成為促進子宮肌瘤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有效方法[5]。

目前臨床上微創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主要為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兩種,兩種手術方法各有優勢[6]。其中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是指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對肌瘤做精準切除,避免了傳統術式中患者創傷大、康復時間長等問題[7];該術式對腹腔的干擾程度小,整個手術治療中維持了清晰的視野,有助于減少術中出血量,且可以有效避免術后粘連等問題發生,對患者免疫系統的功能影響?。?]。但是也有學者研究認為,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上也存在明顯不足,例如該術式存在“觸覺”的缺陷,難以有效去除肌壁間腫瘤,因此患者在手術治療后有較高的復發幾率[9]。隨著現代醫學對子宮肌瘤外科手術治療方法研究的深入,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開始被廣泛應用在臨床上,并成為治療該病癥的新方法。有學者研究指出,在子宮肌瘤外科手術治療中,選擇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能夠取得理想療效,可該方法有助于縮短手術治療時間、促進康復[10]。與傳統治療方案相比,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優勢體現為:①該手術方案對患者腹腔的干擾較小,且手術創傷小,術后無腹壁瘢痕等情況;②該手術治療方法的適應證廣泛,手術治療過程不受肌瘤結節大小與數量等因素影響;③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對患者的身體創傷更小,發生術后感染的風險更低;④術后患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自由運動,符合快速康復外科的臨床干預要求。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 組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治療2 組,術中出血量少于治療2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7.39%低于治療2 組的47.8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治療效果優于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也有學者研究認為,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在臨床上具有滿意效果,因為該術式在臨床治療中可以與腹腔鏡技術聯用,可充分發揮不同治療技術的優勢,可進一步促進子宮肌瘤患者康復,具有顯著優勢[9]。

綜上所述,在子宮肌瘤患者臨床治療中,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的療效高于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該治療方法可進一步減少對患者的創傷,促進康復,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可成為臨床治療的首選方案。

猜你喜歡
陰式肌瘤輔助
老年人行動輔助車
什么是“陰式”B超? 檢查需要注意什么
非脫垂子宮應用改良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的臨床研究
45歲及以上未絕經多發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殘留、復發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海扶刀對比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效果
例談何時構造輔助圓解題
什么樣的子宮肌瘤需手術
陰式與開腹全子宮切除術術后近期療效比較
經陰式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術治療瘢痕妊娠療效觀察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