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探討

2022-02-14 09:28趙春玲
山西農經 2022年21期
關鍵詞:農產品互聯網+生產

□趙春玲

(沂水縣許家湖鎮經管站,山東 臨沂 2764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相應提升,對食品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農業受到了人們的重視?;ヂ摼W技術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方向,當前我國農業應跟上時代的腳步,結合互聯網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以及經濟效益。

1 農業經濟發展相關概述

1.1 構建有機農業經濟體系,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依據,因地制宜,科學利用現代化技術、農業資源,優化經營方式,從而在保障生態平衡的狀態下,實現人們對農產品的實際需求。以有機農業為例,現階段,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分析土壤、氣候以及溫濕度的差異,有效推廣有機農業種植,形成不同的有機種植模式。當前,我國建立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其所包含的內容較為全面,包括有機農業種植技術功能以及農作物種植方式。有機農業具備營養高、效率高以及污染率低等優勢,具備較高的商品經濟價值,從而保障種植戶獲得更多收入[1]。另外,在開展有機農業種植后,可有效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在開展有機農業種植前,種植人員應做好相關調查工作,例如種植環境的氣候、水文等條件,并依據分析結果選擇最為合適的種植品種、方式以及生長時間等,利用科學措施開展栽培種植。除此之外,種植人員還需重視劃分土地,在種植有機農作物時,應保障有機農作物的多樣性,從而保障農田有益生物的繁殖與生長,進一步降低有害物質對農作物的影響,確保農作物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為保障有機農作物高效生長,種植人員可利用畜牧業與農業相連接,將畜牧業中所生產的糞便作為肥料,調節土壤成分,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效益[2]。

1.2 構建低碳農業經濟體系,保護生態環境

低碳農業是指在生產與經營農業過程中,盡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提高社會效益。與生態農業相比,其屬于一種更加廣泛的概念,是綠色農業與生態農業的發展前景。改革開放后,我國為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大力發展工業,也獲得了較大成就[3],但其也帶來了較多問題,例如資源浪費、污染環境、食品安全等。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屬于弱質性產業。由于農業與自然環境具有直接關系,會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土壤種類、降水量、光照強烈以及氣溫等,甚至部分因素屬于決定性因素。農業生產雖為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之一,但也會因為溫室效應產生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制約農業發展。所以發展低碳農業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必然選擇[4]。提高我國人民環境保護意識以及健康意識,不斷提升低碳消費的重視度,滿足人們對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的需求,采用低碳農業發展方式,提高食品質量安全,加強環境保護。

1.3 構建生態農業經濟體系,提高綜合效益

現階段,我國在實現農業發展時,注重低碳農業模式,改善我國生態環境,解決資源浪費等問題,提升經濟、社會以及生態效益[5]。應用低碳農業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以及資源利用率,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實現節能減排,降低農業發展成本。優化農業結構,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

有效保護自然環境,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能夠加速物質循環與能量的轉化,生物效益顯著??蓽p少藥物投入,提高能源以及土地的利用率,從根本上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可有效防止農藥污染環境。創新品種豐富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將農業生產對環境、社會以及人類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提高農產品質量。

1.4 構建現代化農業經濟體系,優化農業生產結構與技術

通過實施“互聯網+”模式,其可調整農業的生產結構,轉變為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F階段,在農業生產農產品的過程中,應將農產品市場作為種植導向,進一步提高其經濟效益。通過使用互聯網與農業新興技術,可以使農民分析和了解農產品消費市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ヂ摼W具備一定的開放性,農民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更加高效便捷地分析與查詢農業信息數據資源。例如查詢了解農產品的產量以及價格等信息后,可優化與改善現有的生產結構?;ヂ摼W具備綜合性,農戶可利用互聯網了解現階段農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分析各類農產品的未來發展方向,從而為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供理論與數據支持?;ヂ摼W具備創新性,在互聯網相關信息資源的支持下,農戶能夠獲取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相關工藝,依據當前農產品市場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向,利用新科技設備,在確保農產品生產質量不受影響的基礎上,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產數量。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將其與農業經濟有機結合,可以進一步拓寬農業發展路徑,形成以現代化發展模式為基礎的農業發展架構?!盎ヂ摼W+”技術與農業進行有機結合,可以優化與改善農業的生產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技術,合理配置農業資源,推動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

2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體制障礙與生產障礙阻礙農業經濟發展

2.1.1 體制障礙

20 世紀80 年代,我國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解決了溫飽問題[6]。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屬于典型的散戶經營以及小農經濟,其最大特點是提高追求產量以及增加經濟利潤,缺乏推廣低碳農業模式的動力。

同時,分散的經營模式不利于形成規?;牡吞嫁r業模式,例如農戶開展低碳農業模式時,其周邊依舊沿用傳統的種植模式(采用化學、農藥),從而影響土壤、空氣與水源。因此,農村在發展低碳農業模式時,應完善農村發展體制。

2.1.2 生產障礙

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雖然提升了我國農產品產量,但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污染了生態環境。在農村散戶經營模式管理下,大量使用化肥與農藥,能夠有效節約勞動力,但其會破壞生態環境;農民不深翻土壤會導致土壤鹽堿化,降低農產品品質,從而使我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

2.2 缺乏資金支持

當前我國在農業與互聯網結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缺乏資金的支持,特別是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開發和運行平臺需要消耗大量資金。除此之外,“互聯網+”模式需與電商平臺簽訂協議,從而實現農產品直銷,但由此而來的農產品貯存費用以及物流費用也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在與電商平臺簽訂協議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才能為消費者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或資金不足等情況,便可能會使“互聯網+”模式失效。當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發展階段,在高碳模式轉化為低碳模式時,最大的問題是科技問題,目前我國整體技術水平依舊落后于西方先進國家。

查閱資料可知,我國研發支出占GDP 的比重不到1.5%,與“十一五”中所確定的2%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與發達國家的2%,世界500 強企業的5%存在顯著差距。另外,當前我國所研發的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率在20%以下,最終能夠促進產業發展的僅占5%,不僅低于發達國家的70%,也低于印度的50%[7]。

2.3 網絡運營平臺缺少專業化人才

現階段,我國在開展網絡運營工作時,缺少大量專業化人才,且無法為該項工作注入新鮮血液,所以我國在開展網絡運用工作時需要制訂更加嚴格的標準和規劃,且企業需要定期培訓工作人員。在該情況下,不僅能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還能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以及生產效率。工作人員在進行網絡運營工作時,應嚴格遵循相關制度,保證自身服務態度良好,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提升工作積極性。同時,需要認真核查平臺信息,確保網絡交易工作安全展開[8]。

2.4 信息平臺構建不完善

當前我國互聯網技術與農業有效結合,但“互聯網+”模式依舊處于初級階段,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以及完善的服務管理,導致建設信息平臺缺少科學性以及完善性。特別是在后期開展維護工作時,由于缺乏信息,致使無法正常工作,從而限制平臺管理,無法完善與優化信息平臺工作。在該情況下,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無法科學分配相關資源,缺乏科學、專業的平臺,浪費資源。

3 “互聯網+”時代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

3.1 改善體制與生產阻礙問題

第一,當前我國正在實行土地流轉制度,該制度是一次創新性發展,實現土地規?;洜I具有促進農業高速發展的作用。所以應通過制度創新,完善以及優化相關法律法規,有效解決土地流轉的問題,推動低碳農業發展。除此之外,目前我國還需構建完善的農業生產組織,建立并扶持生態農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協會,克服當前的分散經營問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二,當前我國大力倡導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實現綠色生態發展。應建立環境友好性社會,降低農藥與化肥的使用量,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例如可將糞肥與堆肥作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機含量,使用秸稈發酵生產乙醇燃料,減少環境污染[9]。

3.2 構建市場化發展,加大資金投入

在實施農業經濟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這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在發展低碳農業時,如果只依靠傳統的經驗進行管理,會導致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學。所以要建立健全專業的制度化,提高農民管理的積極性,優化農業結構,進一步發展低碳農業。各地政府應對地區的農業生產環境有更多了解,例如氣候、土壤以及資本投入等,分析當地的農產品發展趨勢,針對性優化資源,調整農業經營,合理利用農業發展資源,確保農業經濟蓬勃發展。另外,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技術支持,完善農業設備,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10]。

第一,政府下撥資金,構建農產品物聯網示范工程以及基地,智能化生產農產品,從而使農戶可以精準施肥、智能節水灌溉。

第二,在相關政府資金的支持下,智能化改造農產品設備,利用傳感器、導航儀器等智能化設備加快農產品生產速度,實現精細化管理。當前應建立并完善電商農產品交易平臺,改善農產品交易方式,即使偏遠地區的農產品也能實現快速流通,推動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

3.3 加強專業化人才建設

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于專業知識掌握不足,所以加強專業人才建設對于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大人員培訓力度,構建專業的培訓機構,重視培養管理專業人才,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化農業經濟管理人才隊伍,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的支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11]。

第一,提升農民的技能水平以及管理能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優化生產條件,加強對農民的專業技術指導,為農民家庭經營提供更全面、更準確的信息。發展農村周邊產業,吸引更多農民工返鄉就業,進一步提高家庭經營農戶的生產與管理能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構建電商平臺,轉變當前農產品的交易方式,保障偏遠地區的農產品能夠快速流通,完善農產品供應鏈與生產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第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農民遇到的問題要發布到網絡平臺上,由專家幫助解決其遇到的問題,為后續農業生產提供支持。

3.4 建立完善信息管理平臺

當前我國農業在開展經濟管理時,其必然發展趨勢為現代化管理模式。只有保障農業實現現代化管理模式,提高生產水平,才能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降低成本,提高農產品種植效率和經濟效益。

在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時,應利用信息化管理技術,提升整體管理效率,進一步節約種植戶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將科學技術成果轉變為生產效率,推動農業發展。應建立完善的保護制度,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做好人才培養管理工作,提高人才專業水平,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矛盾出現了相應轉變。農業生產作為我國的重要產業,應構建完善的農業產業體系,確保農業經濟穩定發展。應合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將農業與互聯網相結合,提高農產品產量,提升經濟效益,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猜你喜歡
農產品互聯網+生產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舊的生產新的!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