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營林造林生產中的問題與優化對策

2022-02-14 01:43謝君杰
低碳世界 2022年10期
關鍵詞:營林樹種造林

謝君杰

(福建省沙縣水南國有林場,福建 沙縣 365500)

0 引言

森林資源總量的增加能夠為社會各行各業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物質保障。所以,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林業資源的關注和重視,積極開發林業資源,進行林業建設。在營林造林的過程中,樹種選擇與配置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影響著造林效果,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具體工作。

1 林業造林方法與營林生產管理意義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忽視了林業資源的重要性,后來的實踐活動證明犧牲生態環境來獲得經濟效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應該加大林業資源的發展力度。在生產實踐過程中,可以使用多種方式提高植被覆蓋率,擴大林區面積,營林造林工作是其中效率較高、效果較好的方法之一。

森林資源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科學的營林造林工作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豐富的林業資源,推動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而且在進行營林造林工作時會創造許多工作崗位,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當地的就業壓力。此外,營林造林工作不僅提高了當地的植被覆蓋率,通過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的方式改善了當地的區域生態環境,為人民群眾提供較好的自然環境和娛樂場所,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還改變了傳統的封建思想,增強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1]。營林造林整體效果如圖1 所示。

圖1 營林造林整體效果

2 營林造林問題

(1)傳統的營林造林工作模式較為單一,在實際應用中使用的樹種較少,導致營林造林質量偏低,不能滿足現有的工作要求和發展需要。營林造林工作中存在種植品種單一、樹種質量較低、母樹林使用超過年限等問題,都阻礙了營林造林工作的正常開展和效率提升。

(2)目前的育苗生產模式和苗圃管理模式發展不夠完善,未能符合社會需求,經濟效益不高。

(3)營林造林項目在進行過程中會出現數量和質量的相關問題,例如,樹苗使用量過大導致成本增加,造林技術或操作規范不到位造成造林質量不高等。

(4)營林造林工作人員對引種、選種、推廣苗木等相關工作的認識不足,在實際工作中缺少長遠的工作計劃,相關商業規劃不健全,這直接影響了營林造林工作的高效開展。

(5)部分林業生產企業在營林造林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錯誤行為,導致管理職能效果降低。

(6)人工造林建設工作市場化水平低。目前,人工造林已經成為重要的實踐方法和應用形式,該舉措大多是由當地政府部門參與籌劃并展開工作的,但在實際的造林工作落實中,嚴重缺乏對于市場的合理調控,市場把握力度不夠,因此,我國的林業建設多出現市場化水平低的情況,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常出現工作推力不夠、計劃不符合市場標準等問題。

(7)人工造林的效益低。當前,我國諸多人工林的建設過程中,應用的樹種以及栽種、培育方式都需要極高的成本,受經濟成本的制約,人工林的所造規模遠遠達不到工作人員計劃的規模,因此人工造林的效益收入極差。此外,在營林造林時,沒有科學規劃種植樹種的分布,導致結構分布不合理,或者沒有充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樹種,上述因素都會導致人工造林的效益極低[2]。

3 解決策略

3.1 落實樹種選擇工作

在營林造林工作開始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作業區域的自然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通常以本土樹種為優先選擇項。選好樹種后,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提高樹苗的存活率,并保證苗木健康生長。在壓縮生產成本的基礎上,還應該保證營林造林工作的質量,盡可能保證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向發展。通常情況下,在自然環境較差的區域選擇種植香樟等適應力和生存能力較強的樹種。

3.2 規范林業生產標準

現階段,我國的營林生產管理評價以實際林業造林面積為判斷依據。這種生產標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不能對營林造林工作的價值進行評價和衡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營林造林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應該仔細研究營林造林工作,通過營林造林生產實踐的問題反饋和經驗總結制定林業生產標準,并不斷提高這一規范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提高營林造林工作的效益和質量。制定林業生產規范時需要考慮林木存活率、生產量等因素,明確各項指標的參考標準,讓人民群眾更加清晰地評判營林造林工作的效果和質量,相關企業和生產部門也可以合理分配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3.3 引進先進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營林造林工作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許多先進技術廣泛應用于營林造林的生產建設當中。由于營林造林工作較為復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科學技術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降低工作人員的生產壓力,快速完成大部分的重復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夠培育和改良樹種,平衡水肥。因此,在進行優良苗木培育栽種工作時,工作人員應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為幼林的茁壯成長提供保障。

相關工作人員可通過對積極引進先進技術,不斷改良幼林撫育技術,以此提高樹木存活率。據調查,隨著新技術研究與應用的不斷深入,我國造林存活率有了明顯提升,因此,新技術的應用應得到廣泛關注。在引進新技術時,工作人員也應在林木撫育流程中,積極利用先進科技,提升營林生產的效益。幼林在最初階段,自身各方面的特性仍未發展成熟,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較弱,極易受到侵害。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重點關注幼林的撫育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實時監測幼林的生長狀況,同時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合理記錄除草、施肥時間,為科學規劃幼林的撫育流程作數據支持。

3.4 加強更新營林造林管理,降低生產成本

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現階段的營林造林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在營林造林管理方面有著較大的工作成效,減少了營林造林成本的支出,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增加了營林造林工作的整體效益,同時也為相關林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工作人員在進行營林造林工作時可以采用撫育間伐的工作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林冠下造林,合理利用現有的自然林業資源,減少人工樹木的培育數量,從而降低成本。降低生產投入的措施有如下3 種:①合理規劃單位面積的樹木種植量。②利用先進技術縮短苗木培育期,減少單株樹木的培植。③在自然條件和環境因素允許的情況下移植天然苗木,減少人工育苗的規模和數量,降低生產成本[3]。

3.5 提高營林生產隊伍水平

首先,相關部門應該加強人才引進,積極招聘高質量人才,提升營林造林工作隊伍的專業水平;其次,需要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供更多的培訓和進修機會,增加生產實踐,提高工作人員對營林造林技術技能的熟練度;最后,為了保證生產隊伍的能力水平始終處于及格線以上,應該定期考核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夯實理論知識和專業能力。在此基礎上,營林造林工作需要加強生產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營林造林生產的平穩安全進行。管理人員需要對營林造林生產的全流程進行監管,將工作區域進行劃分,由專人包干負責與巡回檢查。技術人員則需要深入生產一線,指導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圖2),盡可能降低營林造林生產中出現風險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

圖2 杉樹測量

3.6 加強林業的撫育管理

林業撫育管理工作必須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林業撫育管理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對園林的管理制度也有著較高的要求??茖W、合理、規范、高效的林業撫育管理制度可以為工作人員建立工作標準,實現營林造林工作的高質量開展。為了進行高質量的林業撫育管理工作,相關部門應該構建科學的撫育管理制度,并在營林造林工作的生產實踐當中根據經驗教訓不斷調整、優化和完善林業撫育體系,為林業撫育管理工作的正常、順利開展提供制度基礎和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需要定期為參與林業撫育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提供業務培訓,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保證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符合林業撫育管理工作的要求,從而有效完成林業撫育管理工作任務。有關部門應該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并制定使用規范,由財政管理人員合理分配資金,保證每一筆資金都用于營林造林工作[4]。

3.7 嚴格遵循市場化標準進行營林造林生產

在進行營林造林的更新造林工作時,工作人員應以市場的需求為培育導向,合理選擇和培育樹種。在實際工作中,可選擇具有高價值的樹種或者選擇具有短生產周期的速生小徑樹種,用以種植生產。該舉措可最大限度地提升造林生產的市場價值,保證營林造林生產工作順利運轉。在營林造林期間,相關人員應提前設計本區域林木產品未來的銷售方向,以保證自身的樹種選擇精準,符合市場需求。同時也應重新認識林木資源的相關樹種質量問題,積極以林產工業先進的發展角度作為參考,從而正確認識用樹種。

如今,林產工業的相關產品逐漸向深加工的層次標準發展,因此需要嚴格將市場需求作為第一要義進行產品深加工。

3.8 合理規劃營林生產成本,提升人工造林的效益

在營林造林生產中,工作人員應積極引入新技術、新措施,不斷降低營林生產的成本,促進人工造林的效益穩步提升。營林生產過程中,合理分析應當地實際的天然苗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不斷縮減資金投入。具體措施如下:①工作人員要積極保護與管理好當地的天然苗木。②通過合理的分析總結,將適應就近移植的天然苗木,在不破壞其原本生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移植與保護。

除了控制成本的投入,從根本上提升效益收入外,運營期間的順利運營也對提升人工造林的效益具有積極意義。完善苗圃的運營工作機制作為最有效的方法舉措,在具體實施時,相關工作人員應對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分析,并制定最適宜的苗圃運營機制,以此增加收入。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在注重林苗培育工作的同時,還需細心培養整個苗圃中的花卉以及綠化苗等植物,以促進整個苗圃的運營系統結構趨于完善[5]。

4 結語

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要內容是樹種的選擇和栽培管護。在開展營林造林工作時,應該細致分析林區的客觀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從而達到更好的綠化效果,提升營林造林工作的總體效益,發揮經濟和生態效益,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做出貢獻。在具體的營林造林生產中,應從細節入手,積極結合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完善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以此促進營林造林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猜你喜歡
營林樹種造林
沿海地帶造林實踐與探討
基于GC-MS流蘇樹種子揮發性成分分析
樹種的志向
樹種的志向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開先河
營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措施分析
淺議造林的意義
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的探討
加強營林造林工作 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常綠樹種在新疆的應用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