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理心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對住院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的影響

2022-02-15 08:28樊會楊柳
今日健康 2022年1期
關鍵詞:血管性護理人員疾病

樊會 楊柳

(西安市第三醫院,陜西西安,710018)

血管性癡呆(VD)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群體癡呆綜合征,它的發病主要與腦血管疾病所導致的顱腦組織損害有關,而且患者經常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分析、理解及計算能力減退等癥狀,嚴重者還會表現為視覺、語言、情感甚至人格持續進展性傷害,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人際交往能力[1]。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血管性癡呆的患病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這一疾病病程長、負擔重、治療費用高的特點,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2]。臨床治療血管性癡呆大多選取藥物、電針頭穴等措施改善患者的癥狀,但是有專家指出,護理干預在血管性癡呆的治療中也發揮關鍵的作用,對患者的優質護理效果與血管性癡呆的癥狀改善密切相關。

同理心(EMP)是心理學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將EMP運用于現代護理專業領域,是“以人為本”護理理念的核心所在,護理期間醫護人員轉換角度感受患者的處境和境界,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不但可以獲取患者的信賴,而且能夠糾正其負面情緒,而且還可以調動患者的配合度,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3-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96 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選用抽簽法隨機分為2 組,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2 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簽訂同意書?;颊呒{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DSM-IV)》相關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經顱腦CT 或MRI 確診為血管性癡呆;(3)Hachinski 缺血計分法評分超過4 分者;(4)患者無嚴重并發癥?;颊吲懦龢藴剩海?)患者經顱腦CT 或MRI 檢查發現并未有腦血管疾??;(2)患者存在聽覺、視覺功能障礙;(3)患者精神狀況不佳,臨床治療依從性較低,不能夠很好配合治療;(4)患者患有活動性肺結核;(5)患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慣性并等嚴重疾病。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臨床基礎治療、飲食護理、安全護理、飲食起居護理及用藥指導。觀察組:(1)EMP護理。①專業培訓:選用授課、情景模擬、討論的等方式學習EMP 護理,主要內容為EMP 護理理論知識、DV 患者病癥及心理特點和護理需求、EMP 護理技巧等等,這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技能和素養。②營造舒適環境:依照患者的喜好和病情特點,為患者布置溫馨、安全的住院環境,一定要保證室內透光、通風性好、溫濕度適中,還可依照患者身體情況為其準備推車、助行器等;尤其是要注意衛生間設置扶手,便于患者如廁,還要在病房內鋪設防滑墊,在床頭設置安全提示卡,提醒患者一定要謹慎注意。③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并且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考慮,多與其溝通,了解其心理問題和處境,并有針對性的應用EMP 護理,一定要尊重患者的意愿,開展任何工作與活動前一定要獲得患者同意;消除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陌生感,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④健康教育:依照患者的基本情況,例如學歷、病情特點等,選擇最適當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內容為DV 疾病知識及相關注意事項和突發情況處理,可以在院內播放視頻、圖像,發放宣傳手冊,在院內掛宣傳板(宣傳板要圖文結合,文字要通俗易懂,選用醒目的顏色)。⑤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充分利用EMP,換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和立場去反思、整改自身工作,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和交流,在日常工作中以和藹、耐心、溫和的態度與患者聊天,耐心解答其疑惑,并且安撫患者的消極情緒;可以在院內開展娛樂活動,提起患者興趣,轉移其注意力,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應對疾病治療的決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⑥基礎護理:部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護理人員需要輔助患者日常生活活動;洞察患者的內在需求,例如在用餐前洗手及消毒,觀察其用餐情況,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患者晚上休息前,為其打洗漱水,上床休息時,為其調整最佳床位。⑦安全性護理:因為DV 疾病的特點,患者存在智力減退的情況,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等情況,這會導致患者走丟、摔倒等風險。所以,在患者入院后,為其設置個人信息牌(信息牌內容包括姓名、床號、病房信息等信息),并且選用不同顏色腕帶來區分患者的病情程度,這便于醫護人員確認患者信息;肢體行動不便的患者,叮囑患者家屬為其準備合腳、平底、防滑的鞋子,患者下床行走時,照顧者一定要貼身攙扶,避免摔倒;洗漱時為患者準備適宜溫度的水,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刺激患者,部分患者習慣使用熱水袋,但是一定要注意熱水袋溫度不能超過50℃,而且還要裹布套。⑧社會關懷:護理人員利用EMP,對家屬講述患者近況及心理特點,叮囑患者家屬要多給予患者關愛,多陪伴患者,一定要給予患者充分的陪伴;當患者出現失控行為時,及時上報給醫護人員。(2)康復訓練。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指導患者開展日常生活行為鍛煉,例如洗臉、刷牙、如廁、穿脫衣服、喝水、吃飯等,將動作逐一分解,對應展開指導,并且輔助患者嘗試獨立完成一整套動作。②邏輯思維訓練:將思維訓練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采用加減乘除法運算訓練患者的計算能力;為患者講解短篇故事,鍛煉患者的理解表達能力。③環境記憶訓練: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可以讓患者家屬為其講解年輕時候的趣事,喚醒患者的記憶;還可以開展患者感興趣的活動,刺激其大腦皮層,改善患者記憶力。④其他訓練:適當舉行音樂鑒賞、繪畫等文娛活動增強患者的興趣,使患者在娛樂活動中達到訓練的目的。護理人員和家屬在患者參加活動時一定要密切觀察其狀況,如有異常及時給予幫助。所有訓練必須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1.3 評價指標認知功能評估,采用簡易職能狀態檢查表(MMSE);精神行為癥狀評估,采用神經精神科問卷(NPI-Q);生活能力評估,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質量評估,采用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質量量表(QOL-AD);評估患者基本能力,采用臨床醫生面談印象變化量表(CIBIC plus);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0.05 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MMSE 評分與NPI-Q 評分如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MMSE 評分與NPI-Q 評分

2.2 兩組干預前后ADL 評分和QOL-AD 評分比較如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ADL 評分和QOL-AD 評分比較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如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2.4 兩組CIBIC plus 評估比較如下表4。

表4 兩組CIBIC plus 評估比較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當人們處在異常情緒波動時,會引發一系列生理機能變化,嚴重時還會引發其他疾病或導致原疾病復發、惡化等,所以患者的心理狀態對疾病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VD患者因其疾病特點,導致認知功能及智能障礙,患者極易出現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出現異常行為和精神障礙,這對疾病的發展非常不利。傳統VD 護理模式主要以疾病為中心,重點給予患者醫囑性護理,不能夠深切體會到患者真實的護理需求,嚴重影響治療效果[5-6]。EMP 是一種人格特質,指的是人們通過換位思考對方的處境和立場,以此達到共情共鳴。臨床發現,將EMP 應用于VD 患者護理中,能夠全面、及時感知患者的護理需求,并且及時發現護理工作的疏漏,并且及時有針對性開導患者的消極情緒,給予其優質的護理。將EMP 應用于VD 患者護理中,一方面可以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感,這有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病情。本次研究結果也證實這一觀點,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此次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MMSE 評分、NPI-Q 評分、ADL評分及QOL-AD 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患者病情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且病情惡化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以看出,EMP 聯合康復訓練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VD 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精神狀況,并且能夠提高其生活自理力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在EMP 護理期間,在先前準備階段便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EMP 護理培訓,這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EMP 能力和洞察力,使其深切體會到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情緒、感受和需求。這不但有助于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和舒適的住院環境;另一方面能夠提高護理的專業性和系統性,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在EMP 護理具體實施過程中,醫護人員對患者給予高度的尊重,支持其想法,發自內心的為患者提供更加細致全面的護理需求,患者能夠直接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懷,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感,增加其歸屬感[7]。EMP 護理重視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均保持真誠、親和的態度,耐心向患者和家屬傳輸健康知識,解答患者的疑惑,并糾正其對疾病的錯誤認知,減輕其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尤為重視患者的心理情緒,并采用多種方式疏散患者消極情緒,開展患者感興趣的娛樂活動,轉移患者注意力,提高其生活的信心和治療的信心,幫助其樹立積極應對疾病治療的決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便與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EMP 護理的優點在于其堅實、安全、全面、細致的護理,這讓患者在護理工作中深切的體會到護理人員的關懷和愛護,而且安全措施非常全面,避免患者出現安全意外[8-9]。此外,EMP護理強調社會關懷,重視娛樂活動的開展,一方面可以為患者的住院生活增添色彩,提高其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患者的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治療態度,促進其早日恢復健康[10]。而且在EMP 護理護理期間,輔以康復訓練指導,這能夠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力和精神狀況,患者的思維能力和記憶力也得到提高。這表明,EMP 護理模式聯合康復訓練應用于VD 患者的護理中療效確切,而且醫護人員對這一護理模式非常認可,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應用EMP 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干預VD 患者,這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其精神狀況、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血管性護理人員疾病
進擊的疾病
尿碘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
易與豬大腸桿菌病混淆的腹瀉類疾病鑒別診斷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夏季養生之疾病篇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在醫院編外護理人員中推行人事代理擇優同工同酬的研究
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探析與應對措施
血管性癡呆中醫治療探析
通絡止痛方治療血管性頭痛6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