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轉移現狀及建議

2022-02-17 21:52劉慶元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22年8期
關鍵詞:巴彥淖爾農牧業科技成果

南 虹,劉慶元

(巴彥淖爾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巴彥淖爾市具有發展現代農牧業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有70多萬hm2優質耕地,是全國水土光熱條件最好的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和綠色食品原料基地。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卑蛷┠谞柺凶裾樟暯娇倳涥P于河套灌區發展現代農牧業的重要指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眼傳統農牧業轉型升級,聚焦“農、科、高”三要素,加快現代農牧業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1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轉移主要做法

1.1 聚集國內先進技術,全面提升耕地質量

與中國農大合作共建河套灌區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國內頂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成3 300 hm2鹽堿地改良試驗示范區,取得了鹽堿地改良成功技術經驗,計劃“十四五”期間,完成60萬hm2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完成后,可新增糧食產量30億kg以上。

1.2 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強平臺載體建設,示范帶動現代農牧業發展

與中國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大學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現代農牧業聯合創新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生產模式,建設中外合作現代農牧業示范園區,建成國家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3.3萬hm2、農牧業示范園區130個、田園綜合體29個,積極創建國家農牧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通過示范帶動倒逼農牧業經營主體轉變生產方式。

1.3 全面實施標準化,通過標準將技術植入各產業關鍵環節

巴彥淖爾市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合作,組建“天賦河套”農產品質量聯合管理中心,制定183項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標準,重點推動糧油、果蔬、肉乳絨、中藥材、飼草、生物質能等六大產業發展,形成區域化、專業化產業布局,整合涉農涉牧資金,以龍頭企業帶動保障農牧民利益,推動產業綠色高效發展。巴彥淖爾市糧食產量穩定在27.5億kg以上,牲畜飼養量2 268萬頭(只),已成為全國地級市中唯一四季均衡出欄的肉羊養殖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有機原奶、葵花籽、脫水蔬菜生產基地和番茄出口基地。

1.4 與國內“大院大所”合作,共建技術轉移試驗示范點

市政府與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開展院市科技合作,圍繞河套灌區農牧業結構調整、水肥藥資源高效利用、種植業清潔生產、耕地質量提升、鹽堿地改良、種養結合、肉牛肉羊高效養殖等農牧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技術問題,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合作,支持相關科技成果率先在巴彥淖爾市轉化應用。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依托各級各類農牧業科技項目在巴彥淖爾市實施,年投入一千萬元,實施30多個項目,分別在杭錦后旗、臨河區、五原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磴口等6個旗縣區建立農作物及牧草核心區1萬多畝,示范區近4 000 hm2,輻射區15 333 hm2;建立家畜(肉羊、肉牛、奶牛、絨山羊等)核心區8 000多只(頭)、示范1萬多只(頭)、輻射2萬只(頭)。通過會議培訓、現場培訓、現場觀摩等形式,對當地農牧業技術推廣相關部門技術人員、相關企業技術人員、農牧民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每年舉辦各類培訓、觀摩100余次,直接培訓農技人員、農牧民、企業1萬多人次?!氨毙前颂枴碧鸾沸缕贩N及配套栽培技術、牧草新品種良種繁育與草產品加工技術、設施蔬菜根結線蟲農藥減施增效綜合防控技術、農區肉羊綠色高效繁育技術集成應用等多項技術得以轉化應用。

2 農牧業技術轉移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轉移與應用,雖然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績,但存在農牧業技術輸入多,輸出少;農牧業技術轉移效率低、見效慢、技術引進后、本土化效果差,碎片化嚴重,轉移數量少等問題,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2.1 農牧業技術轉移以政府推動為主,市場化推動還未形成

主要是技術轉移機構薄弱。表現為服務機構少、規模小、結構松散、服務手段單一、影響力小。導致農牧業技術轉移渠道單一,且狹窄。

2.2 農牧業技術轉移人才缺乏

農牧業技術轉移需要專門人才,長期以來我國對技術轉移人才培育缺乏關注和研究,而技術轉移人才是一種高級復合型人才,培養難度大、周期長,造成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轉移人才極度缺乏,幾乎無專業人才從事農牧業技術轉移。

2.3 農牧業技術轉移資金投入少

巴彥淖爾市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多年來依靠農牧業發展經濟,還未形成其他產業反哺農牧業的環境,農牧業資金投入少,農牧業技術轉移的投入則更少。

2.4 農牧業技術不確定因素多,風險較大

農牧業技術具有綜合性、相關性程度高,不穩定性大等特點,導致農牧業技術轉移轉化風險較大,技術轉化轉移速度和范圍受到制約。

2.5 農牧業科技成果不足

涉農科研院所課題選題受限,科研選題與市場需求結合不緊密,研發成果與市場脫節,滿足轉化需求的高質量科技成果不足,導致農牧業技術轉移效果差。

3 推動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轉移的對策與建議

3.1 加強農牧業技術轉移機構建設

以市場化方式設立技術轉移機構,開展農牧業技術轉移工作。構建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功能齊備的農牧業技術轉移機構運營模式。在政府的引導下,推動基礎條件好、影響力大、輻射面廣的技術轉移機構規范發展,聚集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投資人、技術市場服務機構等各類主體,為技術交易雙方提供知識產權、法律咨詢、技術評價、中試孵化等綜合配套服務,提升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功能和發展水平。技術轉移機構應充分了解市場技術供需,做到有的放矢。市場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形成一套因需而生、因需而變的個性化技術服務模式。形成以專業化服務為支撐、資金為紐帶、政策為保障的現代技術轉移市場,推動農牧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3.2 引進培養技術轉移專業人才

根據技術轉移工作復雜性強,行業人才回報低,難以吸納和留住高級復合型人才的現象,出臺引進培養技術轉移人才的特殊政策。加大對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吸納、使用等各環節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強技術轉移管理人員、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等人才隊伍建設,暢通職業發展和職稱晉升通道,完善多層次的技術轉移人才發展機制。鼓勵河套學院設立技術轉移相關專業,培養技術轉移后備本土人才。依托國家農高區建設,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術轉移多學科知識與技能的有機融合機制,加快培養一批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紀人,納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3.3 加大農牧業技術轉移投入

由于農牧業技術轉移具有風險大、收益慢、社會效益大等特點,要想方設法多渠道籌集資金。①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職能,利用政府資源配置優勢,大力引進社會資金,尤其是有實力的工商企業帶著技術投資農牧業和涉農產業。②在涉農項目中,專門安排一塊技術轉移資金,用于新技術轉移轉化的試驗示范。③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可探討風險投資的深度介入。加強農牧業保險力度積極探索保險模式,以抵御市場和自然(災害、重大病蟲害等)的風險。形成政府扶持、企業運作、風險共擔的形式。

3.4 加強農牧業技術轉移的政策推動

①根據農牧業技術轉移公益性強的特點,圍繞推進農牧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等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補充不足,形成完整的政策鏈,推動農牧業科技成果的產出和轉移轉化。②加強政策宣傳。通過各種渠道、各種形式對各級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等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宣傳,推動政策的落實落地。③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指導和服務,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④加強典型示范帶動。遴選在農牧業技術創新中技術轉移成效顯著的企業,總結其技術需求挖掘,關鍵技術梳理,技術對接和轉化應用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發揮其引領示范帶動作用。

3.5 建立多渠道,多方式技術轉移

①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辦好一系列標志性、前沿性、專業性、區域性、面向市場的農牧業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會。②加強相關機構合作,增強技術轉移服務功能。開展植物新品種權申請和檢測、知識產權申請、登記與注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政策咨詢、法律援助、風險評估、金融支持等增值服務,為技術供需雙方提供全方位服務。③利用好各類專業技術交易平臺,如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等,集中打造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區,發揮其權威性大、影響力廣、公信力強的特點,形成集展示、推廣、交易和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農牧業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綜合性服務陣地。

猜你喜歡
巴彥淖爾農牧業科技成果
冬日花開農事忙
基于多種模式的內蒙古農牧業特色化研究
“無人機放?!弊屴r牧業走在時尚前端
內蒙古農牧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7—2018年巴彥淖爾市主要農作物農藥使用情況調查分析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淺談西藏農牧業信息資源管理
作品選登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