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神針法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的臨床觀察※

2022-02-21 10:14張瑩瑩林天云
中國民間療法 2022年1期
關鍵詞:面神經面癱耳穴

張瑩瑩,林天云,蔣 婧,丁 敏

(江蘇省無錫市中醫醫院,江蘇 無錫 214100)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常見病,表現為患側面部表情運動喪失,額紋、鼻唇溝變淺或消失,眼裂增大,口角下垂,進食可有口角漏液現象,并可繼發口、眼等器官損害[1]。焦慮抑郁混合狀態(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disorder,MAD)是指同時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和抑郁癥狀,但兩組癥狀單獨考慮時均未能達到做出診斷的程度,且持續或間歇存在一些自主精神癥狀。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MA D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研究發現,因失治誤治或面神經損傷較重可導致本病遷延難愈,患者擔心預后及害怕影響美觀,易增加心理負擔,產生恐懼、悲觀等負性情緒,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造成情緒緊張而加重病情,形成惡性循環[2-3]。研究發現,采用針灸治療情志類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4],而刺激面頰、肝區、皮質下、神門、交感等耳穴,具有寧心安神、調和陰陽、解郁的效果[5]。故本研究采用調神針法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無錫市中醫醫院針灸科就診的70例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男13例,女22例;年齡20~73歲,平均(42.80±14.56)歲;病程1~24周,平均(6.12±2.19)周;House-Brackmann(H-B)面神經功能分級:Ⅱ級2例,Ⅲ級9例,Ⅳ級18例,Ⅴ級4例,Ⅵ級2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18~65歲,平均(41.14±14.10)歲;病程1~24周,平均(6.51±2.28)周;H-B面神經功能分級:Ⅱ級1例,Ⅲ級11例,Ⅳ級16例,Ⅴ級6例,Ⅵ級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無錫市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診斷參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中周圍性面癱的診斷標準:起病突然,伴或不伴耳后疼痛,患側眼瞼不能閉合,額紋變淺或消失,不能皺眉,患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向健側偏斜[6]。焦慮抑郁混合狀態參考?I C 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研究用診斷標準?中混合性焦慮抑郁障礙的診斷標準,是指患者同時伴有焦慮與抑郁的癥狀,但是單獨診斷時都達不到確診焦慮障礙或抑郁障礙的標準,并且可能同時存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7]。②中醫診斷參考?針灸治療學?中面癱的診斷標準:以突然口眼斜為主癥,舌淡,苔薄白,脈浮或細[8]。焦慮抑郁混合狀態參考?中醫內科學?中郁證的診斷標準,癥見憂郁不暢,情緒不寧,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物梗塞,舌淡,苔薄,脈弦[9]。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7~14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8~20分;年齡18~80歲;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

1.4 排除標準 中樞性面癱患者;已參加其他研究或采用其他治療方案且中斷未滿1個月的患者;具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或肝腎損害患者;已明確診斷為焦慮癥或抑郁癥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針刺治療。取穴:患側陽白、太陽、四白、地倉、頰車、翳風、風池,雙側合谷、外關。針具選用0.30mm×40mm的一次性針灸針。囑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穴位局部皮膚,陽白、太陽平刺20~25mm,四白、翳風、風池直刺15mm,合谷、外關直刺25mm,地倉透刺頰車,留針候氣,諸穴均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隔日治療1次,每周3次,連續治療4周。

2.1 對照組 在常規針刺治療基礎上采用調神針法治療。取穴:人中、百會,雙側少商、隱白、大陵、申脈、頰車、間使。針具選用0.30mm×40mm的一次性針灸針。囑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穴位局部皮膚,人中向上斜刺10mm,少商、隱白直刺5mm,大陵、申脈、頰車、間使直刺10mm,百會向后平刺10~15mm,以局部感覺酸脹或有放射感為佳,諸穴均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隔日治療1次,每周3次,連續治療4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耳穴貼壓治療。取穴:面頰、肝區、皮質下、神門、交感。選用0.4c m×0.4c m的華佗磁療貼。常規消毒耳郭,用鑷子夾取磁療貼,貼于所選耳穴,用拇指、食指輕輕按壓數次,手法由輕到重,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囑患者每日按壓3~5次,每次約3min,以耳部酸、麻、脹、痛或發熱為佳。雙耳交替進行,每次7d,治療4周。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根據患者癥狀、體征的改善情況及面神經功能評定療效,參考文獻[10]中H-B面神經功能分級標準評估面神經功能。痊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H-B面神經功能分級為Ⅰ級;顯效:癥狀、體征均基本消失,H-B面神經功能分級提高2級或2級以上;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減輕,H-B面神經功能分級提高1級;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改善,H-B面神經功能分級無變化。②多倫多面部分級系統(T F G S)評分。該方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判斷面癱恢復情況,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療效越好。③HAMA、HAMD評分。HAMA包括14個項目,各項均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明焦慮癥狀越嚴重。HAMD共24項,分數越高表明抑郁癥狀越嚴重。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性及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43%(32/3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86%(29/3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T F G 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 F G 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 F G 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 F G 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患者治療前后多倫多面部分級系統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患者治療前后多倫多面部分級系統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評分 治療后評分觀察組 35 31.77±7.24 54.71±9.27△▲對照組 35 29.29±7.49 42.54±9.18△

(3)HAMA、HAMD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觀察組 35 治療前 10.03±2.28 14.31±3.76治療后 4.17±1.62△▲ 6.57±2.78△▲對照組 35 治療前 9.80±2.07 14.69±3.74治療后 5.94±1.98△ 8.09±2.41△

4 討論

周圍性面癱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莖乳孔內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癥,造成所支配的面部表情肌癱瘓,屬神經系統多發病。目前臨床多采用營養神經、抗炎、激素等藥物或手術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不穩定,且不良反應較大[11]。中醫認為,周圍性面癱屬于“口”“卒口僻”“掉線風”等范疇,其發病機制是風邪襲于面部足陽明、手陽明之經,經筋遇寒拘攣,引起口眼斜,故病位在經筋。周圍性面癱屬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43種針灸適應證之一,有研究證明,周圍性面癱早期介入針灸治療,可有效縮短療程,減少面癱后遺癥發生,對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12-13]。針灸療法可有效促進神經損傷的恢復,改善面神經周圍血液微循環,興奮面神經,增強肌纖維收縮,促進水腫和炎性物質吸收,加速神經元修復[14]。目前,臨床采用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已基本成為中西醫共識。周圍性面癱致患者面部表情功能喪失,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易致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產生,此類患者應引起臨床重視。針對表現有焦慮抑郁混合狀態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采用針灸治療時常配合選取調神諸穴。因面癱病程遷延日久,陽氣虧虛,瘀血痹阻脈絡,即面部經脈運行受阻,采用調神針法選取陽明經穴可調理氣機、扶助正氣,配合疏肝調神的穴位舒暢情志,以達到減輕臨床癥狀、緩解不安情緒的目的。

耳穴貼壓療法是有效的中醫護理技術之一,可長時間刺激穴位,避免患者因藥物或針刺侵入機體而引起不適。?靈樞·口問?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開竅于耳?!本U述了耳穴與臟腑經絡的密切關系。本研究選取的耳穴綜合考慮了面癱與心理疾病共存的因素,選取面頰、肝區、皮質下、神門、交感穴。風邪襲于面部經筋,病在面頰,故取面頰穴對癥治療。肝藏魂,疏泄情志,貼壓肝穴可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研究表明,交感可調節自主神經紊亂,神門、皮質下能雙向調節大腦皮層功能,針刺上述穴位可起到鎮靜、鎮痛的作用,從而有效調節負性情緒[15-16]。諸穴合用,達到改善面癱癥狀、寧心安神解郁的效果。

本研究針對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的患者,采用常規針刺療法治療面癱癥狀,在此基礎上結合調神針法以寧心安神、緩解患者的不安情緒,輔以中醫護理特色技術耳穴貼壓加強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提示,調神針法聯合耳穴貼壓能夠明顯緩解周圍性面癱伴焦慮抑郁混合狀態患者的面癱癥狀,促進面神經功能恢復,改善焦慮、抑郁情緒,療效優于單純針刺療法,值得臨床推廣。本研究未將面癱的中醫證型納入受試因素的考慮范圍,另外,面癱的中醫特色護理技術還包括艾灸護理、情志護理、穴位貼敷護理等,綜合施治可能增強療效,以上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猜你喜歡
面神經面癱耳穴
耳穴壓豆對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的干預效果
術中面神經肌電監測對腮腺切除術后面神經麻痹發生率的影響Meta分析
耳穴壓豆聯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壓伴失眠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中醫針灸推拿與中藥聯用治療面癱的臨床分析
周圍性面癱應用針刺聯合雷火灸治療的效果評價
蜂蜇醫治面神經麻痹
針灸聯合面部推拿治療面癱效果好
耳穴按壓對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大型前庭神經鞘瘤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子午流注治療儀擇時聯合耳穴貼壓治療心脾兩虛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