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的思考

2022-02-25 14:43孟一淼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有效銜接老齡化互聯網+

孟一淼

摘要:我國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各地正大力發展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本研究梳理我國目前的養老政策及各地養老現狀,參考國內外優秀案例,提出相應的符合我省現狀的養老服務建議,旨在為建立全面覆蓋、有效銜接的養老服務體系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老齡化;養老服務體系;全面覆蓋;有效銜接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人口達14.1億,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65歲及以上人口占13.5%,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最高峰值25%?!笆晃逡巹潯逼陂g,上海率先提出 “9073”的養老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養老,7%的老人依靠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人入住機構養老院。目前,我國正大力發展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針對我省養老現狀,如何實現全面覆蓋,各環節如何有效銜接,本研究通過文獻研究法,全面梳理目前我國養老政策及各地養老現狀,參考國外優秀養老案例,提出相應的符合我省現狀的養老服務建議,旨在為建立全面覆蓋、有效銜接的養老服務體系提供科學依據。

1.我國養老服務政策及存在問題

我國各地大力發展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出臺相關養老服務條例、意見、監管辦法等。北京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護士區域注冊、居家養老服務等;南京市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成渝地區“互聯網+社區養老”模式構建;浙江出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杭州市養老“十四五”規劃,提及多種養老模式:“一站式”服務圈、機構養老改革、智慧養老升級服務、普惠型養老服務模式發展、“大社區養老”模式、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發展、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模式、農村養老服務新途徑、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打造國際化養老新模式等。

政府出臺養老服務扶持、補貼政策,各地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探究新的養老模式,養老服務產業得到了很好地完善。但是我國的養老服務缺乏系統性,沒有做到全面覆蓋,各個環節也缺乏有效銜接。

2.國外養老模式梳理及比較

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是歐洲和日本,美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也相當突出,經過長期發展,這些國家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

美國:醫療照顧輔以社區服務? 美國政府對老年人實施全面醫療照顧,簡稱PACE,在老年人醫療保險服務的基礎上,美國政府基于社區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居家養老服務,費用主要有受助人支付,服務內容包括急性照顧服務、看護服務、初級醫療照顧、住院治療、護理院照顧等,以及預防性的、恢復性的、治愈性的和護理性的服務。PACE項目以外,美國的社區養老服務內容豐富,涵蓋方方面面,包括病歷管理、成人日間照顧、家庭健康輔助、個人照料、雜物服務等。社區還普遍設立家庭保健中心、老人活動中心等。

日本:家庭福利+護理保險? 日本的養老制度重視家庭作用,強調國民自立。從2000年開始,日本政府實行護理保險制度,40歲以上的國民必須加入并繳納護理保險金,在65歲后接受這項保險提供的服務,推進家庭護理、保健、醫療和福利一體化。

英國:福利國家+社區照顧? 英國是老牌福利國家,政府以法令形式明確承諾對老年人提供服務和供養,但福利國家導致的“英國病”又迫使政府尋找更加有效的養老服務方式,社區照顧是英國在福利國家政策下倡導的一種社會工作模式,也是英國推行社會服務的一項內容。社區照顧的主要內容包括生活照料、物質支援、心理支持和整體關懷。

3.‘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的思考

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如何讓每位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我們急需要一套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能夠覆蓋到每一位老人,每個環節能夠有效的銜接。

3.1創建老年人信息管理中心

以社區為單位,面向60歲及以上的全體老人,創建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需要錄入的信息:老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職業、民族、籍貫、婚姻、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疾病史、過敏史、家族史、生活狀況、自理能力、心理狀態、社會狀況、目前養老方式等。

使用相應的智能設備,可實時將老人信息輸入信息管理中心,如血壓、脈搏、睡眠情況等身體狀態的信息,出現異常身體狀況,信息管理中心可發出警報,并將信息第一時間告知老人子女。

定期維護信息管理中心,確保老人信息的安全,當老人信息有變動時,及時更新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

3.2創建養老服務評估系統

基于老年人信息管理,根據老年人的疾病史、生活狀況、自理能力、心理狀態、社會狀況等,制定一套較完善的評估系統,對老年人的情況給予綜合評分,根據評分建議老年人是居家養老、依靠社區支持養老還是入住機構養老院。老人可通過信息管理平臺直接申請所需的養老服務。

3.3明確養老服務項目及提供者

機構養老院主要針對失能、失智、無人照顧的老人,機構養老院需包含生活照料、醫療照護、心理支持等所有的養老服務項目。

社區居家養老,將是今后的主流養老方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與醫院共建居家護理體系,承擔起老年人信息管理、老人就醫出院后的延續護理服務、醫療護理服務、定期上門體檢等養老服務;社區可建立小規模多功能養老護理中心,以生活照料為主,承擔老人日間照顧,家庭健康扶助,個人照料,雜務服務等,白天、夜間24小時提供上門護理服務,提供日托、短住的護理服務;社區活動中心組織老年人開展文娛、體育健身活動等。

4.結語

通過對我國養老政策及各地養老現狀的梳理,全國各地正大力發展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但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為了養老服務能夠覆蓋到每一位老人,養老服務的每一個環節能夠有效的銜接,我們急需要一套系統的、連續的養老服務體系。本研究只是一些粗淺的想法,今后將繼續探索和完善信息管理中心,如何通過信息管理中心申請一系列的養老服務,保證各環節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張紅兵,王小穎.南京市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風險成因與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12(40).

[2]田艷妮,石貞仙.國內居家護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5,2,13(4).

猜你喜歡
有效銜接老齡化互聯網+
老齡化是醫藥行業的福音嗎
健康月歷
解析中高職貫通班級語文課程的有效性銜接
北京超老齡化將持續50年以上
終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職英語類課程有效銜接途徑探究
小學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
中高職公共課有效銜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