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體痕跡比對在交通事故中的應用

2022-02-25 14:43張鴻天劉陽唐顯俊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2年8期

張鴻天 劉陽 唐顯俊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機動車數量增長速度較快,道路交通壓力也日益增長,但人們的安全意識、風險防范能力方面還需要一定的提高,這些都致使交通事故頻頻發生,交通事故發生后,交通警察往往通過事發現場及現場監控來了解事發過程,劃分事故責任。但道路中存在監控盲區,有時事發雙方當事人又各執一詞,交通事故責任就難以劃分。本文根據真實的交通事故案件,利用痕跡比對方法,分析了事故車輛接觸碰撞情況,為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提供了痕跡物證。

關鍵詞:痕跡比對;道路交通事故;痕跡物證

1 引言: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往往由人、車、道路環境相互接觸碰撞形成,因此分析人、車、道路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痕跡來分析事故成因及事故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道路交通事故痕跡 trac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道路交通事故中,在物體和人體上形成的能夠證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實的印痕或印跡。主要包括地面痕跡、車體痕跡、人體痕跡和其他痕跡。

地面痕跡 trace on the road surface

道路交通事故中,車輛、人體或其他相關物體與地面接觸,在地面上形成的痕跡,主要包括滾印、壓印、拖印、側滑印、挫劃印等

車體痕跡 vehicle trace:

道路交通事故中,車輛與其他物體或人體接觸,在車體上形成的痕跡,主要包括車體的變形、破損、表面物質增減或部件整體分離等。

人體痕跡 body trace

道路交通事故中,人體與其他物體或人體接觸,在衣著、體表上所形成的痕跡。

其他痕跡 other trace

道路交通事故中,樹木、道路交通設施、建筑物以及其他物品,與車輛、人體等接觸,在樹木、道路交通設施、建筑物以及其他物品表面所形成的痕跡?!?】

2案情簡介:

2021年07月26日,某號牌普通二輪摩托車涉嫌與某號牌二輪電動車在四川省某市某路段處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事發后,電動車駕駛員認為摩托車駕駛員系自己操作不當摔倒的,兩車無接觸情況;摩托車駕駛員認為本次事故是因為電動車突然起步左轉避讓不及時,撞到了摩托車,兩車有接觸。雙方各執一詞的情況下,交警部門委托我機構對事發時兩車是否接觸和碰撞形態進行鑒定。

3檢驗方法:

1.宏觀檢驗:分別查勘兩車的外觀痕跡(凹陷變形、彎折變形、扭曲變形、缺損、整體分離痕跡、刮擦痕跡、加層痕跡、減層痕跡)。比對兩車痕跡在離地高度,顏色、物質交換特征、形成機理、痕跡形態是否吻合。

2.微觀檢驗:必要時,可以借助紫外、紅外光源、掃描電鏡、顯微鏡進行比對,進行微觀檢驗,仔細觀察痕跡的形態、位置及分布關系。

4檢驗經過:

4.1某號牌摩托車痕跡查勘:

前輪胎右側軸心位置處見刮擦痕跡,痕跡表面有銀色物質附著,離地高度約280mm-300mm;輪胎前部右側胎面見刮擦痕跡,局部黑色物質減層,局部酒紅色物質加層,痕跡呈連續片狀,輪胎直徑約600mm;右前部保險杠見刮擦痕跡,痕跡呈連續片狀,局部見粗糙硬物刮擦痕跡,離地高度約500mm-660mm;右側中部制動踏板見刮擦痕跡,痕跡呈連續片狀,局部見粗糙硬物刮擦痕跡,離地高度約380mm-390mm;右后部擱腳板見刮擦痕跡,痕跡呈連續片狀,痕跡表面見粗糙硬物刮擦痕跡,離地高度約440mm-460mm。

4.2某號牌電動車痕跡查勘:

(1)該車左前部氣囊減震器上緣見刮擦痕跡,痕跡表面銀色物質減層,離地高度約為360mm-370mm;左前部擋泥板見刮擦痕跡,局部酒紅色物質減層,局部黑色物質加層,痕跡呈片狀,離地高度約420mm-440mm;前部左側面板見刮擦痕跡,痕跡處大面積裂損及局部殼體缺失,裂口處新鮮,離地高度約300mm-820mm;左側邊條見刮擦痕跡,痕跡呈連續片狀,局部見粗糙硬物刮擦痕跡,痕跡處可見有少量泥土物質加層,離地高度約310mm-380mm;左前部把手見刮擦痕跡,局部銀色把手外側減層,痕跡呈連續片狀,離地高度約950mm-970mm;

5分析:

參照GA/T41-2019《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痕跡物證勘查》、GA/T1087-2013《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SF/T 0072-2020《道路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通用規范》的要求,察看委托機關提供的證據材料,分析認為:

(一)某號牌普通二輪摩托車前輪右側軸心位置處痕跡銀色物質加層痕跡處、前輪右側黑色胎面減層痕跡處與某號牌二輪電動車左前部氣囊減震器減層處、左前部擋泥板酒紅色物質減層、黑色物質加層痕跡處,上述的多處痕跡,從痕跡的形態特征上兩車分別對應的痕跡處具有高度相似的形態特征,從痕跡的離地高度上兩車分別對應的痕跡處離地高度相當,從痕跡的碰撞物質交換上兩車分別對應的痕跡處具有相同顏色物質相互交換情況,符合造痕體與承痕體間的相互應承關系。

(二)經過現場照片以及對兩車痕跡勘查認為,某號牌普通二輪摩托車右前部保險杠痕跡、右側制動踏板痕跡、以及右后部擱腳板痕跡與某號牌二輪電動車左側邊條痕跡、左前部把手外側痕跡處,上述較多數具有較統一的態特征均呈現出粗糙狀且伴有局部金屬材質磨損缺失,符合兩車在碰撞接觸后,某號牌普通二輪摩托車右側倒地與地面發生刮擦形成以及某號牌二輪電動車左側倒地與地面發生刮擦形成。

6結論:

某號牌二輪摩托車右前部與某號牌二輪電動車左前部發生接觸碰撞接觸,后某號牌二輪摩托車右側倒地、某號牌二輪電動車左側倒地。

參考文獻:

[1]GA/T 41-2019《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痕跡物證勘查》

[2]GA/T 1087-2013《道路交通事故痕跡鑒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