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共同體思想的話語特征及價值

2022-03-01 14:09菊,于
新鄉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德意志意識形態虛幻黑格爾

田 菊,于 喆

(1.北京中醫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2401;2.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形態》)中系統論述了共同體思想?!缎螒B》中的共同體思想內涵豐富而深刻,對其表達話語進行解析,總結其生成邏輯、話語特征及價值,有助于進一步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體思想。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共同體思想的話語生成

馬克思、 恩格斯的共同體思想是在批判和繼承前人思想基礎上形成的, 正如恩格斯所說:“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 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 ”[1]

(一)以對國家理想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的批判為起點

《形態》的寫作是以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為出發點的。 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揭露了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國家觀念的本質, 而且對自由主義和理想主義國家思想進行了批判。黑格爾認為,國家是倫理意義上的共同體,并且是“絕對理念的代表,是行走在地上的神物, 家庭和市民社會的一切都受制于它”[2]。 青年黑格爾派的國家觀念沒有超越黑格爾的思想水平,例如,費爾巴哈把國家看作“無限的”“神化的”人,施蒂納站在個人無政府主義的立場上認為國家是“固定觀念對人類的統治”[3]。 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的思想走向了神秘主義, 本質上都是虛幻的、抽象的。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他們的思想是本末倒置、缺乏實踐精神的。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從物質生產和人類交往的角度揭示了市民社會和國家的關系,論證了國家的現實性,揭露了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國家觀念的虛幻性。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市民社會“在一切時代都構成國家的基礎以及任何其他的觀念的上層建筑的基礎”[4]41, 這意味著國家不可能是絕對自由的、理想化的“東西”。除此之外,馬克思、恩格斯還通過論證個人與共同體的關系駁斥了虛幻抽象的國家觀。 在黑格爾以及青年黑格爾派的觀念中,“個人始終帶有非歷史性的、 無條件的、虛構的色彩”[5],而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是“現實的個人”,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之中的人,“人們基于某種共同的利益而結成共同體”[5],因而人絕不是孤立、抽象的存在。

(二)以繼承前人的共同體思想為基礎

共同體一詞不是馬克思、恩格斯首創的,向上可以追溯至古希臘時期。 馬克思、 恩格斯的共同體思想,是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 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體思想,對馬克思、恩格斯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些哲學家從對“善”的追求出發,希望通過構建城邦共同體來維持正義。蘇格拉底將“男女平等”“婦女兒童享有共同的權利”視為城邦共同體的原則。亞里士多德將城邦的每個人都納入共同體的范疇,指出“城邦共同體的建立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和發展人類的善意”[6]16。 汲取了古希臘時期城邦共同體思想的營養, 馬克思和恩格斯從現實生活出發研究了個人發展與共同體的關系。 中世紀的共同體思想分裂為神圣共同體思想和塵世共同體思想。 前者是依賴信仰維系發展起來的基督教共同體,關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后者是通過建立法律秩序來維系的市民共同體, 關注的是現實的物質世界。 這兩種共同體思想既相互對立又密不可分,共同為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與共同體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啟迪。 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共同體思想對馬克思、 恩格斯共同體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雖然黑格爾建立在“絕對精神”之上的倫理共同體思想遭到了馬克思的批判,但其對家庭與社會、個人自由與權力的關系的思考促進了馬克思、 恩格斯共同體思想的轉變。 費爾巴哈從倫理學方向對共同體思想的探究,促使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現實的人的本質, 從社會和歷史維度探究共同體的發展演變。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共同體思想為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新的思想啟迪。 圣西門、傅立葉基于對資本主義制度不合理性的認識而提出的 “實業制度”和“和諧社會”構想,幫助馬克思、恩格斯確定了批判資本主義國家的基調,加深了馬克思、恩格斯對現實的人的發展的思考。 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者共同體思想中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目標與馬克思、恩格斯不謀而合,因而成為其共同體思想的核心內容。

(三)以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展為支撐

從博士論文到《形態》,馬克思以促進人類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為理論追求, 在努力實現此目標的過程中不斷深化了對共同體的認識。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探討了伊壁鳩魯和德謨克利特關于城邦共同體中“法統治人”的觀點,進而揭示了自由意識對個人解放和發展的重要性。在《萊茵報》工作時期,馬克思在黑格爾哲學的影響下開始轉向對國家共同體的思考。 從相信國家共同體能夠保護人的權利到懷疑國家治理,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現實價值產生了新的思考。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馬克思認為“國家中的個人對于國家的存在有著重要的作用”[6]24,個人不是國家的附屬物,這表明他對個人、家庭、市民社會與國家共同體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在《論猶太人問題》中,馬克思立足現實考察了改變現實共同體的途徑。 馬克思深刻認識到只有改變現實的政治共同體,才能真正改變人們的現實生活,人民才能從苦難中得到解脫。此外,馬克思對政治解放和人類解放的區分也進一步完善了其共同體思想??傊?,馬克思為實現人類解放、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懈奮斗的遠大志向和理論追求, 推動了其共同體思想的不斷成熟。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共同體思想的話語特征

話語是表達思想的載體。 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在系統論述共同體思想的過程中展現了自己獨特的話語特征。

(一)內容層次化與目標統一化相結合

馬克思、 恩格斯按照社會形態的演變邏輯論述了共同體的形成過程,即從私有制出現之前的自然共同體到封建共同體, 再到資本主義的虛幻共同體,最后形成真正的共同體。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同體思想的論述,層次鮮明,邏輯清晰。 他們在《形態》中首先研究了自然共同體,認為自然共同體是部落所有制時期的社會形態,私有制是在自然共同體解體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關于封建共同體,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隨著“工業和商業瓦解了封建的共同體”[7]584,私有制產生了,人類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馬克思、恩格斯對自然共同體和封建共同體的研究, 是為論證虛幻的共同體和真正的共同體服務的,后兩者才是他們研究的重點。通過對私有制的批判,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資本主義的本質,論證了資本主義國家實質上是虛幻的共同體。馬克思、恩格斯認為, 資本主義國家的私有制已經完全沒有了共同體的外觀,它本身獨立于共同體之外,仿佛僅僅是“以對物的任意支配為基礎”而存在的[7]585。這種共同體是“相對于各個人而獨立的”[7]571,所以是虛假的、抽象的。 因此,探索什么是真正的共同體、如何建立真正的共同體,成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必然選擇。他們提出真正的共同體應該是 “革命無產者的共同體”,只有在這樣的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7]571。 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以時間順序對共同體演進的論述,表現出層次分明、層層遞進的話語特征。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自然的、封建的、虛幻的和真正的共同體的研究, 都是圍繞實現人的自由發展這一目標而展開的。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自然的、封建的、虛幻的共同體都是冒充的共同體,這些共同體中的個人自由都是相對的, 是處于統治階級應允范圍內的自由,因而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中,“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7]571。 就此而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同體的研究有著始終如一的目標, 即探索如何建立真正的共同體、 如何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二)概念的對立化和批判的理性化相統一

馬克思、恩格斯在論述共同體的時候,提出了虛幻的共同體、 冒充的共同體以及真正的共同體等新概念。 這些概念,明顯帶有對立性的特點。 關于虛幻的共同體和真正的共同體,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虛幻的共同體中的個人享有的只是相對自由, 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中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并且虛幻的共同體要通過革命來打倒, 真正的共同體要在革命中努力去創建, 可見這兩個共同體概念是相互對立的。除此之外,其他共同體概念的組成要素也表現出對立性的特征。 例如,在論述封建共同體的時候,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它的存在是為了“對付被統治的生產者階級”[7]522,因而它具有階級性和剝削性。在論述虛幻的共同體時,馬克思指出這是“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7]536, 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進行統治的形式, 在這種統治形式中個人只有作為階級成員才有參與共同體的資格, 才能享有個人自由。

馬克思、 恩格斯在批判虛幻的共同體時雖然言語十分犀利,但是仍然堅持了理性批判的原則。在分析虛幻的共同體時, 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批判了它的虛假性, 而且理性地指出了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他們認為,隨著分工的發展和私有制的出現,共同利益不可避免地會與個人利益產生矛盾, 因而共同利益必然會選擇國家這種虛幻的共同體形式來協調矛盾沖突, 并且每個欲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都會聲稱自己代表“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4]54。同樣, 資產階級政府也聲稱自己是社會共同利益的代表,有取代封建王朝的合理性和進步性,并且自己將許多人從地主的壓榨下解放出來, 使人們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了更多的自由。

(三)歷史語境和全球空間視域的結合

馬克思、 恩格斯對共同體思想的論述是在世界歷史的語境中展開的。 正如馬克思所說:“每一個單個人的解放的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 ”[7]541在真正的共同體中,人們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解放, 這種追求只有在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之后才能實現。 真正的共同體中的個人絕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普遍交往能力的“世界歷史性的個人”,因而真正的共同體是由世界歷史性的個人所構成的[8]。 除此之外,馬克思還認為只有世界歷史才能滿足真正的共同體的形成條件。 因為隨著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大工業的發展“消滅了各民族的特殊性”,創造了“一個真正同舊世界脫離并與之對立的階級”[7]567,即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的聯合斗爭是建立真正的共同體的主要路徑, 而這種聯合形式和斗爭方式都需要大工業的發展來創造, 需要在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中來完成。

馬克思、 恩格斯對共同體思想的論述在時間上是從歷史語境出發的, 在空間上是從全球視域展開的。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寫作《形態》的直接目的是批判青年黑格爾派, 但是他們對共同體的考察并不限于德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 例如,馬克思研究了北美國家的組織情況,認為那里“已被消滅的等級還起著某種作用”,還存在著等級混合體,所以北美國家還存在一定的獨立性,“在這樣的國家里居民的任何一部分也不可能對居民的其他部分進行統治”[7]584。 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還研究了英、法、美等國的國家思想,批判了“國家只是為了私有制才存在的”的觀點??傊?,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同體思想的研究, 既從歷史語境研究世界歷史的演進規律,又以全球視域對其他共同體進行考察,因而其研究視野廣闊,理論說服力強。

三、《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共同體思想的話語價值

《形態》中的共同體思想不僅內涵豐富、話語表達獨具特色,而且實現了對以往思辨的、抽象的共同體思想的批判性超越, 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演進的規律,為人的真正解放指明了方向。

(一)實現了對以往思辨的、抽象的共同體思想的批判性超越

無論是黑格爾,還是鮑威爾和施蒂納,德國主流思想家們對共同體的設想,對人的自由解放的探索都停留在幻想層面而缺乏現實意義,因而他們無法揭示國家的本質,不能看到國家只是實現階級統治、壓制人的個性發展的工具。 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他們思想的抽象性的基礎上,形成了真正的共同體思想。 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立足現實批判了抽象思辨的國家觀念。 德國主流哲學家們對政治和國家的看法充滿了自由、正義、善等理想化的符號。 盧卡奇曾經評論青年黑格爾說,黑格爾把古希臘城邦共同體 “視為當前的社會和國家具體改造的一種永久的標本和榜樣”[9]。 世界一直處于變化之中,因而青年黑格爾的思想無疑是脫離現實的,其國家觀是純思辨的產物,是經不起現實考驗的。 基于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提出國家是建立在現有的“語言聯系”“分工聯系”和“其他利益的聯系”的現實基礎之上的[7]536。 另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從人與共同體的關系的角度批判了以往的共同體思想。舊思想家們是站在唯心主義思辨哲學的立場上研究人的,因此,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批判了他們“人是靠批判的行為才獲得解放的”的錯誤觀點[4]105,而且指出人要獲得解放、實現真正的自由,就必須聯合起來打倒虛幻的共同體、建立真正的共同體。 沒有現實的斗爭,沒有現實的團結聯合,僅依靠純粹的理論批判,人們只能一直處于被統治、被壓榨的地位,是無法實現真正的解放的。 總之,《形態》中的共同體思想具有破舊立新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以往思辨的、 抽象的共同體思想的基礎上實現了批判性超越,為形成真正的共同體思想奠定了基礎。

(二)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演進的規律

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體思想屬于唯物史觀的一部分,他們在論述共同體思想的過程中揭示了社會歷史演變的規律。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筆下,共同體屬于社會歷史范疇。 作為社會范疇,每個共同體都對應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所有制形式。 比如,虛幻的共同體對應私有制社會,真正的共同體對應公有制社會。 這就是說,隨著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推進,不斷變化的社會矛盾引起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變化,從而引致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共同體模式的變更。作為歷史范疇,階級、國家是虛幻的共同體,國家是階級社會產生后形成的維持階級統治的政治工具。國家作為共同體之所以是虛幻的,就因為它代表著統治階級的特殊利益。在這樣的共同體中,統治階級的利益、自由與被統治階級的利益、自由是對立的,要克服二者之間的矛盾,就必須消滅國家這一虛幻的共同體、創造新的共同體。 在論及個人與虛幻共同體的關系時,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階級社會中現實的個人只有作為階級共同體的成員,才能獲得自由、平等和發展。 基于此,按照《形態》中的共同體思想,人類實現自身解放的過程就是消滅階級、國家和私有制的過程,人類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中進行生產實踐活動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在研究共同體的過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人類社會歷史的演變,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推動了唯物史觀的發展和成熟。

(三)揭露資本主義共同體的虛假性,為人的真正解放指明了方向

在《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通過揭示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和特征, 揭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虛假性。關于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國家是統治階級實現階級統治的工具, 它產生于階級矛盾沖突之中。另外,雖然國家這一共同體聲稱是社會共同利益的代表,但是所謂的共同利益實際上是在“分工決定的階級的基礎上產生”的統治階級的特殊利益[7]536。 除此之外,馬克思、恩格斯還著重從個人與共同體的關系的角度論述了資本主義國家是虛假的共同體。他們認為,共同體是由“各個人聯合而成的”[7]571,資本主義共同體中的個人是以階級成員而不是以個體的身份參與共同體的,因而資本主義共同體中的個人指的是資產階級,而不是廣大的無產階級,在共同體中享有的個人自由是資產階級而不是無產階級的個人自由,這充分說明了資本主義國家共同體的虛幻性。

在揭露資本主義國家虛假性的基礎上, 馬克思和恩格斯論述了真正的共同體思想。 他們認為,既然資本主義國家是虛幻的共同體, 個人在其中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無法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那么就應該追求真正的共同體。 在馬克思、 恩格斯看來,在“革命無產者的共同體”中,個人能夠以獨立個體的身份參與共同體并獲得自由全面發展的機會,這種共同體才是真正的共同體。 馬克思、 恩格斯在《形態》中還論及虛幻的共同體如何過渡為真正的共同體的問題,他們直接指出虛假共同體“只有通過革命才能被打倒”,廣大無產者只有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共同體, 進而才能實現個人的真正解放。

總而言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態》中從社會分工、社會交往、勞動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多個維度對共同體思想的論述, 不僅充實了唯物史觀的內容, 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如何正確處理人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發展、 個人和集體的利益關系等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同時對新時代加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德意志意識形態虛幻黑格爾
雨中(外二首)
絕對者何以作為實存者?——從后期謝林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來看
春天越來越虛幻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頭號玩家》里的虛幻與現實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意識形態理論的當代價值與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啟示
淺析《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簡述黑格爾的哲學史觀與方法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