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課堂改革,堅持課程育人
——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內容的滲透

2022-03-01 15:06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學張亞麗
學苑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知識點德育歷史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學 張亞麗

歷史課堂教學與德育內容融合,會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大環境和成長平臺,會為學生探索相關知識內容提供基本的探索路徑。課堂教學內教師有效挖掘德育元素,精心設計課堂中的不同環節,增強歷史知識教學的感染力,同步指引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探索會推動學生歷史整體素養的提升。此外,教師還要簡單分析歷史課堂滲透德育內容環節下呈現的不同問題,針對性調整教學計劃和策略,讓科學方法伴隨學生完成歷史知識的學習和德育內容的了解,促進初中生的綜合成長。

一、初中歷史課堂滲透德育內容的價值分析

1.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

德育內容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滲透會保障學生思想價值觀念逐漸趨于完善。同時,會在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讓其掌握相關學習技能,獲取正確心理意識。

德育內容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融合,符合學生喜愛模仿、喜愛探索的思維觀念。學生能夠將歷史課堂中學習到的不同人物或德育內容中了解到的不同事件作為自己的榜樣,以崇拜之情和敬佩之情參與學習和實踐活動,會塑造學生形成優秀品質。不斷挖掘出學生的無限潛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知生活、認知歷史。

2.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進步。

教學改革背景更加強調學生的綜合發展和全面進步。因此,歷史課堂教學環節主動融入德育內容是推動學生綜合成長的基礎。

德育最大限度涵蓋了目前社會發展狀態下對人才的需求,歷史能警醒學生思維,讓學生能夠形成事物分辨能力。二者的融合是綜合指引學生的體現,有助于多角度挖掘學生身上的潛力,為其成長和學習明確目標。

教師主動強化德育滲透的過程,為學生營造優秀環境氛圍,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的探究和了解歷史,會提升其知識運用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德育在初中歷史課堂滲透環節中呈現的不足

1.傳統教學理念成為“絆腳石”。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理念的影響,教師僅重視在歷史課堂內讓學生完成相關歷史事件、歷史時間、歷史意義的記憶,以此篩選出優質的學習者,讓其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上述方法在教學中經常運用,教學目標的“堅硬”程度,均導致歷史課堂的實際教學環節乏味枯燥,難以顯示學生的主體位置。學生也難以了解歷史學習的精髓,德育與歷史融合的價值難以凸顯。

實際上在歷史課堂學習中學生也盲目尊崇取得優異成績,對德育了解的熱情度不高。上述問題均成為影響歷史課堂與德育內容融合的“絆腳石”。

2.德育與歷史課堂教學的實際融合度較低。

德育內容與歷史知識融合需要教師留出一部分時間讓歷史與德育“手拉手”。但是,教師采用的方法僅以簡單說教為主,難以結合本學科教學的特征,實現針對性的融合。課堂從單純的說教變成硬性的灌輸,不利于學生的成長,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也違背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述問題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厭煩學習歷史知識,甚至產生明顯的抵觸情緒,抗拒歷史課堂中的相關知識探索。學生厭煩學習環節,厭煩歷史課堂中學習的時間,導致歷史教學呈現惡性循環。

3.德育內容的滲透過程脫離實際生活。

生活實際上是各學科教學內容的來源,也是檢驗理論知識的主要場所。歷史課堂教學中缺乏與生活實際的融合,知識滲透環節中也難以聯合生活實際運行。教師過分依賴于教材、過分依賴于課堂完成知識點的硬性介紹,導致學生在面對歷史知識時呈現消化不良的狀態,在面對德育內容時呈現不知如何學習、束手無策的感覺。教師僅重視在宏觀上把控歷史課堂,讓學生細化完成知識點的背誦,忽視了實際生活的價值和作用。學生的學習成效僅停留在形式上和表面上,難以促使其形成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拓展能力,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初中歷史課堂與德育“手拉手”,促進德育知識滲透的策略

1.設置教學情境,滲透德育內容。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為有效滲透德育內容,可以讓情境教學模式與實際教學環節融合,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環境、情境下完成歷史知識的學習,加強感悟。隨后,教師在有效氛圍的構建中設置德育化情境傳播相應的德育思想,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細化完成知識點的分析,增進對德育內容的了解。在道德觀念上指引學生通過歷史知識影響學生,保證學生能夠通過歷史課堂中的綜合學習獲取發展,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例如:在“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內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將歷史教學劃分為不同的板塊。首先,教師講解基礎知識、介紹重點內容。其次,讓學生出演情境劇,情境劇的演出以中國的發展歷史為基調,分為幾個不同的板塊演繹中國的歷史進程如:第一板塊可以為:“中華文明”;第二板塊可以為:“繁榮和開放”;第三板塊可以為:“侵略和反抗”;第四板塊為“新中國成立”。此方法會最大限度讓學生回顧之前歷史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同時也會為學生完成本堂課知識的高效學習塑造了基礎。上述情境劇演出結束之后,教師讓學生首先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隨后滲透德育內容如:落后就要挨打,即學生若不主動學習強化自身技能,則會取得較差的學習成績。此外,德育內容的滲透可以體現在通過不斷的努力、堅持不放棄、奉獻的精神、不斷強大自身、強大自己的祖國。通過德育內容與歷史知識的融合,推動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2.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德育內容。

聯系生活實際的德育滲透的方法會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與生活的實際聯系,也會增進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其對知識點的應用意識。教學中教師為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歷史、探索歷史,可以融合實際生活講解相關的知識內容,保證學生能夠明確歷史價值,理解相關歷史知識學習的內涵。此外,促使學生通過歷史知識分析,形成一定的德育思想。

例如:在有關“莫高窟”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首先讓學生明確莫高窟存在的文化內涵或者是相應的歷史價值。隨后,要延伸至日常生活,讓學生分享自己通過旅游或網絡所見到的莫高窟形象,以及相關單位人員對莫高窟的保護。在課堂內教師滲透和教授關于唐朝和明朝的相應知識,讓學生明確在唐朝和明朝后期,人們生活出現浪費、貪污腐敗社會風氣盛行,以此讓學生明確貪污腐敗會加速國家消亡的觀念。延伸至目前國家發展運行中的反腐工作,提升學生的清正廉潔思想。

3.組織實踐活動,滲透德育內容。

實踐活動過程會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也會為學生贏得優秀的氛圍基礎,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歷史知識。因此,歷史教師在相關策略的踐行下,應努力嘗試不同的方法,基于課堂內教學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探索中強化學生感悟。同時,教師滲透相應德育內容,學生對歷史知識和德育思想的接受程度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實踐活動是教師完善教學成效的主要方式。

例如:結合建黨100 周年的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歷史知識的探索,引導學生在周圍生活環境中探索黨成立前后的歷史故事。同時,在黨成立中做出應有貢獻的人、其所處的時代環境、在歷史發展進程中貢獻的力量學生也要逐步予以探索和觀察,教師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形成完善的歷史思維。隨后,組織其完成德育思想內容的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同時,培養學生熱愛黨、擁護黨的德育價值觀念,讓學生認清黨領導的意義,推動學生形成愛國思想。

4.融合信息技術,滲透德育內容。

信息技術會適當幫助教師延展相應的內容。信息技術通過圖片、視頻方法詮釋知識,也最大限度迎合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教師要在課堂內保障學生進行綜合化學習成果的展現,基于信息技術進行相關內容的拓展,培養學生的發展性思維和拓展眼光會讓學生在課堂內勇于完成知識探索,形成自身的歷史知識學習網。

例如:在有關“紅軍不怕遠征難”知識的教學中,教師為讓學生理解長征時期的艱苦,可以通過視頻方式展示相關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視頻縮短自身與歷史知識之間的距離。視頻中環境氛圍的烘托、形象化的知識呈現方式會便于學生加深理解。隨后,在德育內容的滲透中可以讓學生對比自己目前生活的狀態、生活的環境,讓學生通過對比方式了解長征時期以及抗日戰爭時期的艱辛,理解不同人英勇奉獻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明確“負重前行”的含義以及自己所處生活環境的不易。進而使學生形成珍惜和愛國的價值觀。

5.挖掘教材知識,滲透德育內容。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教材內容的編排,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果高低以及價值觀念的形成。教材中的知識點是教育學家以及專業人員的精心編排的,教材中會涉及到不同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德育思想滲透的實踐環節中要主動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才會保障學生學習基本方向的保障。同時,德育思想在與教材結合的契機下,會增進學生的理解能力,強化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燦爛的青銅文明”課堂的相關知識教學,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特殊魅力。結合先進技術完成圖片和視頻的展示,引發學生對于中國古代發展歷史的了解。進而,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也可以以“青銅”為契機,讓學生結合生活中以及教材內容或者是書籍閱讀中自己了解到的青銅器,進一步生成對祖國文化深刻的探知能力。在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念被充分調動之后,教師滲透有一定的德育思想。即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歷史知識的查找和探析了解古代文化的特點,形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挖掘傳統文化內容的積極意識,讓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的價值思想。

6.創設主題活動,滲透德育內容。

教師可以借助不同的主題內容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不斷的成長中了解知識、認知知識。在時間探索的環境背景下,教師也可以通過主題活動的創設,讓學生了解德育思想、了解個人價值觀念與社會發展、國家進步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歷史課堂教學的多角度指引,保障學生能夠做到基礎知識的夯實和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

例如:在有關“五四運動”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結合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知識點,讓學生能夠了解“落后與挨打”“奮斗與抗爭”“取得勝利”等相關道德思想意識。結合于目前生活中和學習中學生遇到的相關困難,教師要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不斷探究、勇于實踐的精神。通過歷史提醒學生在目前學習和社會發展進程下的思維,讓歷史知識成為學生明辨方向、參與生活的“指南針”。歷史能夠對學生的價值體系帶來一定的指引作用,在相關思想理念的滲透中,學生會進一步了解相關學習內容的精髓。進而,增進學生對于戰勝困難的韌性和堅定意識。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組織一定的主題活動。即讓學生以“德育和歷史”為主題,完成相關聯資料的查找。并且參與主題演講活動,推動學生道德素養觀念的形成。上述形式會讓學生在情感上接受歷史和德育。

綜上所述,教師主動嘗試新鮮的模式,為學生提供優秀的環境,讓學生完成高效的歷史知識學習。此外,在歷史知識的教學中教師主動滲透的內容會讓學生認識到相關歷史寶藏和歷史文化財富。實際上歷史知識的學習是要讓學生通過過去的事件反思反觀社會中的發展狀態,對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帶來一定的警醒作用。德育內容的滲透也是一種無形的戒尺,是規范學生言行的主要道德標準。因此,二者融合是十分必要的課堂教學手段,教師注重方法的優化,讓學生在接受歷史知識的同時完成德育內容的進一步探索,會為學生的綜合成長提供后續的保障力量,也會讓初中生成為綜合發展的人才。

猜你喜歡
知識點德育歷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新歷史
關于G20 的知識點
歷史上的6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