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性別對立”境況下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研究

2022-03-02 09:24鄭逸凡江騰飛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22年9期
關鍵詞:議題高校學生輿論

◆鄭逸凡 江騰飛

(福建師范大學旅游學院 福建 350108)

1 引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盵1]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的重要責任,做好大學生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工作事關總體國家安全?!傲懔愫蟆贝髮W生是伴隨著互聯網生長的一代,他們積極參與各項網絡議題,深受互聯網主流輿論的影響。但目前互聯網中“性別對立”思潮愈演愈烈,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也為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在互聯網“性別對立”境況下,進行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研究,對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維護總體國家安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 互聯網“性別對立”現象影響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

在當前的互聯網話語場,“性別對立”無疑是矛盾最尖銳、“群體極化”現象最突出的一項議題。知名大V“papi 醬”因孩子沒有隨母姓而被網絡暴力、脫口秀演員楊笠調侃男性的段子引發巨大的輿論爭議、“部分男性對丁真的態度”這一話題再次引爆了針對性別的罵戰……性別議題已成為不可觸碰的互聯網敏感神經,任何一起事件只要與“性別差異”稍有關系,就會可能引起一波輿論高潮,在無關議題下也常見不明目的的“挑事者”制造事端。更有甚者,輿論場中還有將其上升為對社會和國家制度的不滿的趨勢,其中不乏辨別能力較低的大學生參與其中。由此可見,互聯網“性別對立”已開始危及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

(1)網絡擬態環境催生群體極化

自媒體時代,社會事件能迅速被大眾知曉,人人都握有網絡社會話語權。在觀點多元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網絡擬態環境下催生的觀點對立、極端和盲目。所謂“擬態環境”,是指傳播媒介對信息進行篩選、重構并再現給人們的一種環境。[2]隨著算法推薦技術的發展,各類媒介能夠更精準地為受眾者推送他們所偏好的信息,為其構建出更為細分的網絡擬態環境。有特定“需求”的受眾者在使用媒介時會傾向選擇與偏好、觀念相符合的平臺進行互動。[3]長期在固定媒介平臺接受信息、參與討論的人們容易將該平臺的主流觀點視作客觀世界的主流觀點,并且不斷強化該觀點,而這種循環往復的雙向加深又進一步鞏固了自身的立場,由此便形成了“信息繭房”,也加劇了“群體極化”。[4]多數群體極化事件的消解因一方輿論徹底壓倒另一方,但“性別議題”卻是一個例外。無法更改的性別和為捍衛自身利益而難以更改的立場,極化環境加劇了群體的非理性,讓理性討論在“性別議題”中似乎無法立足,這也使“性別對立”的消解似乎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

(2)極化思維蔓延至高校

“零零后”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的共生一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互聯網“性別對立”群體極化思潮的影響。近日,某高校宿舍電梯使用問題引起互聯網輿論關注。該高校男女人數差距較大,為優化宿舍床位配置,采用男生住低層,女生住高層的混住模式。此前該高校的混住宿舍形成了“低層男生盡量不坐電梯”的潛規則,但因一位女生在洗澡后與男生同乘電梯感覺尷尬而提出將此規則明晰化,有男生持反對意見,認為公共資源應共享,由此引起紛爭。該事件本質是校園內資源使用權利的問題,但學生的爭執卻演變為針對性別的互相攻擊。在聊天記錄發布至各網絡平臺后,又引發了一場關于“性別對立”的狂歡,同時也讓該高校卷入互聯網輿論旋渦。這是一起典型的受互聯網“性別對立”思潮引發的高校輿論風波,進而危及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事件。

(1)互聯網“性別對立”影響高校學生思維方式

部分平臺和某些勢力為吸引流量或攪亂互聯網輿論場,刻意炒作和引導“性別議題”,使當前互聯網“性別議題”逐漸泛化,似乎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套進性別議題的“大筐”,從而滑入性別議題的“陷阱”。同時,群體極化也導致討論非理性化、偏激化,網絡戾氣較大,這不可避免影響了高校學生的思維方式。正如同上述高校中的學生,因長期浸淫在極端的“性別對立”境況之下,看待問題時無法從問題本質出發,理性地從問題根源進行解決,忽略背后的結構性矛盾與沖突,將性別差異作為評判事件的標準,而非使用道德與法律進行評判,不斷在男女性別差異中打轉,把任何問題都粗暴地套上“性別對立”的外衣。若不加以引導教育,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將更會極端化,僅以簡單的二元對立思維代替辯證思維看待一切事物。同時,網絡中的戾氣蔓延至現實生活,引發現實中的對立和沖突,網絡擬態環境中的消極影響開始沖擊現實世界。

(2)互聯網“性別對立”割裂高校學生

互聯網“性別對立”在影響高校學生思維方式后,進一步造成高校學生群體的男女對立以及割裂,不利于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網絡環境,也不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一方面,涉及學生矛盾的議題一旦在冠以“性別”的帽子后,多以“罵戰”開始,粗魯不堪的言論與人身攻擊充斥校園網絡之中,極大危害校園網絡環境。同時,由于“性別議題”具有巨大的網絡流量,經過營銷、炒作和發酵后,極有可能導致高校輿情事件,不利于高校和諧穩定與整體形象。另一方面,線上的攻擊與謾罵將會帶來線下的敵對與矛盾,若學生群體中的矛盾激化,可能造成諸如“非法游行”、“非法集會”、“打架斗毆”等惡性群體性事件,和諧、向上、奮進的校園環境將被打破,同時也對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阻礙。

(3)沖擊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互聯網“性別議題”的爭議常常已不僅局限于討論男女平等、男權、女權的問題。在部分“性別議題”事件發生后,不難看到某些勢力在其中煽風點火,企圖放大負面問題的影響、激化矛盾、加劇對立,更有甚者試圖阻礙司法公正,抹黑中國,撕裂中國社會,消解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借機滲透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政治模式,妄圖以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來“扳倒中國”。[5]高校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構時期,對社會的認識常會陷入理想主義,富有激情但缺乏理性。在非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沖擊下,高校學生容易受極端觀點的影響與蠱惑,常常成為不良勢力“借刀殺人”的刀,網絡中部分青年學生辨別能力不強,在受煽動后被不良價值觀念影響,抗拒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甚至對政治體制和政治制度產生懷疑,極大沖擊了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危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進而危害國家安全。

3 互聯網“性別對立”境況下的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

在互聯網“性別對立”,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面臨挑戰,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被沖擊的境況下,加強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尤為重要。高校應高舉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講好具有中國特色的性別平等故事,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的話語權,營造風清氣正、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環境。

(1)高舉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理論扎實才能精神富足,精神富足才能信仰堅定。高校作為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應該高舉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一方面,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實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從意識形態的根基上防范“性別議題”導致的輿論危機。另一方面,高校應加強三全育人,在教書育人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中,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讓廣大青年學生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樹立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增強學生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自覺、自發、自信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找到互聯網“性別對立”現象產生的本質原因,辯證地看待互聯網“性別對立”事件,通過理性的方式參與網絡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自覺抵制西方腐朽沒落的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進而維護國家安全。

(2)對癥下藥,掌握高校在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領域的話語權

一要掌握學術話語權?;ヂ摼W“性別議題”能屢掀輿論波瀾,有其存在的社會深層原因。高校應充分發揮學術優勢,從學術角度研究“性別議題”存在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通過開設專家專欄、學術講座、課程研討等方式,在面對學生產生的“性別對立”困惑時,能以科學的方式答疑解惑;同時也邀請學生積極參與“性別議題”的學術討論,讓不良情緒有更合理的宣泄渠道,從而進一步掌握學術話語權。二要掌握輿論話語權。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同樣的,輿論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高校應當主動出擊,積極開設諸如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B 站、知乎、豆瓣等大學生熱衷使用的網絡社交平臺賬號,勇于參與互聯網“性別議題”的輿論爭議,敢于亮劍,搶先占領互聯網“性別議題”的輿論陣地。同時,也應鼓勵理性平和、思想成熟的學生在互聯網積極發聲,借助朋輩優勢發出當代大學生的理性聲音,帶動校園輿論風向。三要掌握社會話語權。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婦女解放事業,把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事業作為不斷追求的目標,涌現出一大批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鋒模范。高校應講好具有中國特色的性別平等故事,利用集中教育、黨團活動、社團活動等形式,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宣傳講解,讓廣大青年學生從歷史和現實中汲取正能量,進而反哺互聯網輿論場,帶動互聯網輿論風向朝正面轉向。

(3)凝聚共識,營造風清氣正、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環境

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盵6]要貫徹落實習好總書記關于網絡文化的要求,高校應充分利用青年學生思想開闊的優勢和文化底蘊深厚的強項,發揮出更加強有力的作用。一方面,高校應當在教學育人中,以互聯網為載體,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學生的眼中、腦中和心中,通過思維方式和思想內容的轉變,帶動青年學生凝聚起強大共識,自覺參與積極網絡環境的維護之中,不斷加強校園網絡空間治理,同時要及時回應和解決學生的合理訴求,堅決遏制不良和錯誤的言論、行為及思想,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文化環境。另一方面,高校應充分發揮互聯網育人模式的優勢,充分利用高校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通過舉辦各類網絡文化活動,大力弘揚主旋律,傳播社會正能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表達愛國情,砥礪強國志,付諸報國行,更好地豐富大學生正向、積極的網絡生活,營造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環境。

4 結語

高校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當前互聯網世界“性別對立”議題給高校學生帶來不良的思想引導,同時也給網絡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若對高校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不對“性別對立”現象進行干預和管控,互聯網“性別對立”議題甚至會成為敵對勢力洗腦青年、分化社會、“顏色革命”的新武器,進而嚴重危害國家安全。高等學校作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新陣地,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牢牢掌握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充分發揮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優勢,直面問題、敢于亮劍,提高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意識,帶動大學生引領互聯網正能量風潮,營造風清氣正、向上向善的網絡環境。

猜你喜歡
議題高校學生輿論
21世紀以來中國歌劇批評若干重要議題述論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應用探索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70年中國政治學議題變遷與轉向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