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使用網絡需警惕的“八種現象”及相關建議

2022-03-02 09:24范鋒其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22年9期
關鍵詞:大學生學生

◆范鋒其

(福州大學 福建 350108)

網絡安全是個“易碎品”,一個“不注意”、一個“不可能”、一個“無所謂”都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和惡果,因此引導大學生在網絡空間中如何擦亮慧眼、辨別真偽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力圖通過列舉大學生使用網絡需警惕的“八種現象”來探討網絡安全教育的新舉措、新思路和新方法。

1 當前大學生在使用網絡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八種現象”

下述的“八種現象”略去了沉迷游戲這種主觀意識占比較重的因素,其他列舉的現象雖不能面面俱到,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旨在引起共鳴。

(1)意識形態網絡滲透。習近平主席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最突出和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贏得青年,而青年網民群體,是被西方敵對勢力寄予希望的最大的政治“變量”[1]。隨著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思潮空前快速傳播和碰撞,學生們只要按下鼠標,就可以獲取各種各樣的思想信息,而這種思想滲透輸入已經成為西方推銷其意識形態的主要方式。此前美國《十條誡令》、西方“普世價值”等內容更是通過網絡迅速滲透,引起高校大學生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大學生失去了正確的榮辱觀念,失去了正確的價值判斷,致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高?!懊邦^”。尤其令人氣憤地是網絡上某些“大V”、“公知”淪為境外敵特勢力爪牙,隨別有用心的境外媒體攻擊我國體制和制度、惡意炒作敏感問題、操控輿論導向,干擾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價值判斷,致使少部分學生所發布的言論被境外勢力利用成為侮辱我大國形象的先鋒,令人心寒,令國家蒙羞。

(2)網上“釣魚”安插“釘子”?!熬W上有敵情,網上有陷阱”,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暗潮涌動,雖然世界大的格局是和平發展,但是境外間諜機構對我國的情報偵集不曾一刻放松,而且獲取情報的方式由原來的“粗獷”型向現在的“隱蔽”型轉變,由以前的定人接觸到現在的全面撒網。通過互聯網向高校大學生群體實施“密集型引誘”,如境外間諜機構人員以偽裝的身份廣泛活躍于網絡各平臺之間,利用通訊社交APP、微博、論壇等渠道與目標大學生聯系,通過美色、利誘、威逼等相結合的方式拉攏掌控大學生,策反培養成熟后在我國公務員、軍隊、科研等隊伍安插一枚枚“釘子”,待時機成熟為境外情報機構刺探、竊取涉及我國國家安全和軍事利益的重要情報信息。毛主席曾說,“保守黨的機密,慎之又慎”,當前,高校大學生通常有一種錯誤認識,認為自己非核心人員無密可保,在用網過程中警惕性差、自我防范意識不強,因此被境外間諜策反拉攏多。

(3)“套路貸”后層層設計?!疤茁焚J”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在“放”上做文章、在“收”上使壞招,使用各種理由認定借款人單方違約并強令償還虛高借款的“套路”借貸,對經濟并不寬裕的學生來說,這種借貸是危險行為,后果輕則被迫輟學,重則家破人亡。最常見的“套路貸”模式是裸貸模式和信用貸模式,裸貸模式多以女大學生為犯罪對象,簡單說就是借款人拍攝裸照或者不雅視頻作為借貸擔?;蜓娱L還款期限的條件,而后以網上發、寄親屬相關裸照、視頻等方式要挾索取高額利息;信用貸模式也是特別青睞大學生,因為大學生人脈關系都比較單純,借貸時大部分都沒辦法找到合適的擔保人,而信用貸模式無需任何擔保,以借款人信用作擔保,以合同陷阱為手段,通過轉單平賬等方式,詐騙借款人借新還舊,越借越多?!疤茁焚J”把“山重水復疑無路”跟“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個點結合起來,層層設計,不斷引誘大學生越陷越深、越借越多,大學生因無力歸還借款,在極度恐懼中或被迫輟學,或離家出走,令學生身心俱疲,更不要說有精力去完成學業。

(4)深陷賭博難以自拔。近些年,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賭博這種賭博形式越發常見,由于比傳統賭博更隱蔽更方便操作且不受空間限制,因此吸引度高、參與人多、涉賭資大。以前聚眾賭博的時代可能學生參與度不是很高,但現在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心所欲參與多種網絡賭博,比較常見的有:互聯網賭場,利用賭博網站包括各種含有賭博功能的APP,以直播方式進行,賭客可實時看到賭桌上的一些情況,簡單地說就是原來線下聚眾賭博轉變為線上視頻賭博;利用體育競技,包括六合彩等作局,通過某種規定的公式去算出一種賭博標的,再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下注,比如賭球;利用帶有紅包功能的平臺(包括微信群、QQ 群等)組織賭博;利用一些休閑游戲平臺如棋牌等來進行賭博。大學生一旦接觸網絡賭博,就容易沉迷其中,有的想通過網絡賭博一夜暴富,有的是好奇卻越陷越深,但賭博帶來的結果大部分都是傾家蕩產、家破人散。

(5)網上交友排解寂寞。當前,網絡社交平臺上的交流是學生日常交流的主要模式,學生通過網絡社交平臺尋覓知己、靈魂及戀人來傾訴情感尋找寄托、消遣寂寞擺脫孤獨。一項訪談得知,有 80% 的大學生認為他們進行網絡交友最主要的原因是內因中的歸屬需要[2],當對異性的好奇以及自身的情感在現實中得不到“配位”,而適時網絡的匿名和互動讓網絡人際成為大學生新的選擇。由于網絡的隱蔽性,使陌生人之間更容易“毫無顧慮、敞開心扉”。當前,各種社交APP 多如牛毛,雖然方便了通訊,拉近了距離,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對社會經驗缺乏的大學生來說,這種交友更是刀口向內的居多,引起的后果包括陷入網戀不能自拔、一旦分手不能自已、虛擬代入角色沖突、長期用網視力下降、缺乏鍛煉體力虛弱、網絡婚戀早婚早育、精力放散學業不就、網絡犯罪以性為重等。還有就是大學生長期沉迷于虛擬的情感世界,忽視了現實中的溝通,長久以往,人際關系能力自然退化,惡性循環之下,焦慮、抑郁等人群也會越來越多,給社會帶來的不安定因素也會多起來。

(6)觀看直播打賞表演。當前網絡直播市場的過度消費沖擊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無論是專業網絡直播平臺,還是非專業的全民直播平臺,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低俗表演、情色表演等形式、內容取悅觀眾,呈現出的是一種娛樂至死的新氛圍,這恰恰成為大學生閑暇之余渴望的一種不用過多聯想低語境式的娛樂。學生們自我感覺通過觀看這種膚淺甚至惡俗的直播表演釋放了壓力、緩解了孤獨,本來就不豐盈的錢包卻沒有任何猶豫地打賞在線的主播,而部分主播在利益的驅使下,突破底線,大尺度直播、低俗化表演,甚至以挑逗、曖昧的語言、行為來獲取高額的打賞。這不僅讓大學生的錢袋空了,也讓大學生的腦袋空了,引起這種變化的是一種“名人效應”,而這里是指的“網紅效應”。一部分人費盡心思在直播平臺上充分“展示”自己,甚至追求“有溝必火”、“一脫成名”等境界,使大學生沉迷其中,整個價值觀念都可能發生轉變。

(7)網絡詐騙與被詐騙。一方面,少部分被利益誘惑的大學生看到網絡中存在的漏洞,他們規避規則、鉆研漏洞,企圖在網絡空間中通過詐騙謀取不當利益,如2020 年3 月30 日,霞山區人民法院利用遠程視頻“隔空”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某校在讀大學生洪某網上謊賣口罩詐騙案,就是典型的利用網絡詐騙,而且性質十分惡劣。另一方面,網絡騙局多,如果沒有提高警惕,就很容易上當受騙,而高校學生是網絡騙子比較“青睞”的一類對象,一項調查研究表明,有 51.98%(380 人)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或其身邊的朋友有過網上受騙的經歷[3]。大學生當中持續高發的被詐騙案件集中在網購、兼職、充值返現等,而且這些詐騙手段還屢屢在高校學生群體中獲得成功,甚至有學生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8)不當言論網絡“推手”。近年來,各種包含特殊政治目的的信息不斷在網絡空間穿梭,以微博、微信、QQ 群等平臺為“戰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言論戰爭”,而部分高校學生或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這些平臺上以“憤青”的姿態指點江山,制造、轉發和傳播信息中大部分關涉對國家、社會等公共領域事件和敏感問題的敘述和評價,其中不乏博人眼球、自我臆想、制造恐慌的“小道消息”、“網絡謠言”,這些不當言論被別有用心的敵對勢力利用,成為危害我國發展進程的可怕輿論。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為所欲為的地方,發表不當的政治言論,最終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業和前途,而且影響了我國的大國形象。

2 原因分析及相關建議

大學生之所以對上述“八種現象”頻頻中招,簡單地分析原因如下:一是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夠有力,在多元化意識形態共存的社會環境背景下,大學生每日通過網絡實時獲取鮮活的現實信息、夸張內容、艷俗標題、暴力誘惑等,更新快速的網絡世界不斷推動著大學生認知社會方式的轉變。過去正統主流的思想意識及其教育的影響力日漸減弱,特別是當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思想觀念激烈碰撞,對大學生社會價值觀念的樹立提出了新的挑戰。二是網絡平臺亂象整治不夠到位,此前網絡平臺亂象經過多波次整治,網絡空間風氣變得清朗,但是網絡平臺蘊含地無限商機及巨大利益,部分商家仍知法犯法,從而攫取豐厚的利潤,導致網絡平臺的亂象雖然整治了,但整個平臺非主流的價值體系依然沖擊著我國主流的核心價值體系,特別是對高校學生的影響依然巨大。三是學生自我防范意識不夠堅強,高校學生心氣高,但閱歷比較淺,這種一高一淺的對比,形成了大學生“眼高手低”的暫時格局,出現了自以為是的心理,對快捷的網絡打心底產生的一種了如指掌的心態,導致對網絡信息和別有用心的網絡操縱者沒有一定的防范意識。

針對上述列舉的網絡“八種”現象及原因分析,筆者認為以下幾種措施能夠更有效有力的解決這些問題,核心地還是能夠落實到底。一是加強網絡使用的安全教育。有人說,網絡無國界,但安全有國門。當務之急是把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結合起來,特別是國家安全法律的普及,培養高校學生的愛國情懷已經刻不容緩。筆者認為需要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去確立教育目標,把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生的校園性、社會性發展需求之中,把價值觀念、行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體組織輔導,從網絡使用中樹立安全意識、學習主流文化,打牢學生們忠誠愛國的擔當。二是加強網絡使用的監管力度。近年來,有關部門加強對網絡的監管,鑒黃、網警等網上監管組織的工作越發見到成效,但網上的犯罪分子也越發隱蔽,“露個頭打一槍就跑”和監管組織玩起“躲貓貓”。筆者認為,核心還是網上犯罪的成本太小而收獲的利益巨大,因此從重從嚴處罰的立法應提上議程,全民皆為信息舉報員的共識凝聚在一起,真正暢通警民合作渠道,不厭其細、不厭其煩,在常、長二字上下功夫,把社會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把“清網”行動一清到底的姿態和決心表現出來,營造風清氣盛的網絡空間肯定不會久遠。三是加強網絡使用的三方合力。新形勢下信息網絡呈現出來的特點應該要引起學生、家長、學校三方足夠的重視,筑牢學生的思想防線,加強防范意識,不僅成為學生個人的問題,而是要家長、學校共同的合力,引導學生合理的上網,確保用網合乎規則,用網提高水平。學校提高網絡安全教育的水平,豐富網絡安全教育的形式,吸引學生參與網絡安全宣傳的興趣,培養學生“網絡有敵情,網絡有陷阱”的意識;家長自身作好表率,同時督促學生安全用網,把網上網下隔離開,不讓學生沉迷網絡,也不“一刀切”不讓學生上網,總的就是用網有所得,用網不沉迷 ;大學生要真正從心里重視用網安全,主動學習掌握用網技能,保護好個人隱私資料,不輕易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不隨意接受來源不明的郵件;傳授識別虛假網站的方法以及賬號被盜后緊急處置的方法等,提高對網絡風險的認知及防范能力[4]。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在網絡使用過程中最見火候和功夫的,是面對利益誘惑的定力、識別“八種現象”的眼力、提升知識積累的智力,因此引導大學生在枚舉案例入心、抵制誘惑入腦、甄別信息入眼方面下功夫,以提升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為著眼點,進一步強化網絡監督,加強三方合力,引導大學生始終堅守用網是為了積累有用知識的初心,真正讓網絡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肥沃的“土壤”。

猜你喜歡
大學生學生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快把我哥帶走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趕不走的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學生寫話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