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網絡空間知識產權治理發展研究

2022-03-02 09:24魯明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 2022年9期
關鍵詞:空間設計網絡空間知識產權

◆魯明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 100038)

1 我國網絡知識產權產業的發展及法制建設情況

我國互聯網著作權行業近幾年一直在持續穩定高速發展,實現了更加豐富的多元產業結構、更加穩定發力的核心產業,形成了一套有規可循的科學盈利模式,并且在新興產業也逐漸展現出了巨大發展潛力。這都要歸功于整個行業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直面迎接各種變數和挑戰,積極創新產業內容、科學調整產業結構、持續引進科技創新,有效地改善了版權內容品質,實現了整個行業的穩定高速發展。

在網絡+環境下,新行業引起的一系列版權社會問題進行了探討,相關的專門立法、行政管理、司法機關的積極參與和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9)》將加強對經營主體實施網絡平臺連接、服務器設備委托、網上存儲、通信傳輸等方面的技術?;蛘呓o予廣告傳播、交易等幫助的懲戒,加強了對網絡平臺活動、網絡犯罪的監管,明確了網絡侵權行為應承擔的刑事責任,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隨著黨中央和國辦對專利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視,中國專利戰略不斷深化,并得以貫徹落實。對《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范》進行了界定,其中,政府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機構轉載的新聞報道信息內容,應轉發與國家相關范圍的新聞單位所發送的報道信息內容,同時,注明報道信息內容來源、原作者、原標題位置、編者真實姓名等,嚴肅地歪曲和修改原文章的含義、報道內容,并確保報道信息內容的源頭可追溯,同時,各級人民法院要推進網絡版權審判日趨完善、全面和科學的基礎上,不斷地完善審判標準。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以平等利益為標準,建立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兑暵牨硌荼本l約》為了便于全面維護視聽藝術家的權利,激發其藝術、積極、豐富精神、文化產品、保存中華、民俗風光,推動民族文化多元化的發展,全面提升國際社會對藝術家權益保護的水平。

2 網絡知識產權產業發展對法律制度完善提出的要求

(1)國家宏觀層面知識產權法制建設的新問題

中國網絡空間是在一個由多元文化主導的時期形成的,這個時期網絡空間協同治理理念逐步被納入新的社會價值體系,這既是對社會價值的肯定,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方向,是我們向工業經濟轉型、農村社會向工業社會乃至后工業社會轉型的一種體現,與此同時對公民的權益訴求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和法治化。但社會利益的割裂必然也會形成各利益階層矛盾的激化,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不平等,也可能使得原本可以協調處理的問題需要通過專門的法律途徑,特事特辦。但是由于網絡空間形成的歷史還沒有多久,各種法律制度、執法手段也還不完備,因此,更加嚴峻的問題必然會形成。

此外,網絡空間本身固有的運行問題也會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的權利理性觀點襯托下顯得更加突出。權利理性是指在我們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中,對執法部門的權利和權力的迷信和對公共領域的監督和批判不情愿的理性。由于網絡空間尚且屬于一個比較新型的領域,相關管理主體在國家政治角色上還是出于一個缺位的狀態,主動執法能力也有所欠缺,加之政府部門的權利理性理念,導致網絡使用者在很多情況下難以得到執法者很好地監督和管控。但是,網絡空間設計協調管理的基本原則是注重網絡空間設計的綜合性和協調性,而不是政府部門的一言堂,應是由多個主體共同協調處理的網絡空間設計管理方式。如此一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也勢必會出現目標背離的情況,而對于其他市場主體的建議和訴求,政府部門往往會置自己的形象和權威于不顧,長此以往,多元合作治理市場主體的目的將變得毫無意義。

(2)新技術背景下知識產權侵權花樣翻新對維權提出挑戰

高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在形成問題的同時,也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ヂ摼W空間發達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所具有的虛擬性,與真實社會的及時性是截然不同的,盡管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但許多網民在虛擬空間中肆意地、不受監督、不受法律約束地各抒己見,旁若無人地發表言論。從而導致人類的人性陰暗面、價值觀念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并由此引起了許多網絡空間管理的社會問題,由于每一位網絡空間主都以個性為中心,所以隨著教育程度和個人背景的差異,在網絡空間中產生了一系列違反道德與倫理原則的網絡空間社會問題[1]。

首先,盜版方式越來越隱蔽,給維權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一些網絡平臺利用在線播放、網絡共享等方式,外設服務器,多中心、范圍廣,難以捕捉侵權主體,隱蔽非法傳播他人作品。并且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完善,相關作品也逐漸進入人們視野,例如AI 換臉類視頻,也是引起版權糾紛的重災區,立法人員應該盡快關注這類作品的分類問題、獨創性問題和權屬問題。其次、在網絡知識產權領域內,漸漸出現了一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現象,新技術不僅方便了人們創新和傳播作品,也使得侵權行為的方式更加的多元化。正因為如此,平臺維護機制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層出不窮的新型侵權方式,表現在對作品內容與宣傳上的維護不利上。另外,盜版技術也越來越先進,成本越來越低,除了早已存在的轉碼技術、破解版、越獄版OTT,用戶錄屏、WAP 搜索也越來越廣泛,還有一些聞所未聞的盜版新技術,比如IPTV、深度連接等、正是由于這些聚合型盜版軟件的涌現,嚴重損害了正版商品的健康流通,影響了市場有序發展。

(3)全媒體時代多方利益糾葛進一步加大侵權糾紛解決難度

在多主體協同處理互聯網空間設計問題的過程中,其投入的積極性也將很大程度上影響互聯網空間設計處理的成果,因為互聯網傳播技術起著關鍵的作用,而且具有大量的資源優勢。然而,幾乎每一個互聯網空間設計傳播的共同特點都是:他們進行互聯網運營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看中了互聯網空間設計這塊巨大的蛋糕,都要分而食之,獲取最大的企業利潤才是他們最終的總體目標,在面臨危害安全問題和獲取高額收益的雙重選擇時,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而這正是互聯網空間設計傳播的主要目的。在此情形下,互聯網傳播公司也會進行了角色的轉變,他們都會由互聯網公共空間問題處理的主體,轉為互聯網空間管理的主要服務目標與對象[2]。

互聯網的高度虛擬性、超時空性與隱蔽性給部分不法商家提供了機會。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三者都具有一定的商業性和市場性,版權與其余權利相比還更加具有大眾性和社會性?;ヂ摼W時代來臨以后,版權糾紛形式從出現開始就不斷更新迭代,互聯網作品的創新應用越來越多,除了原始創作,還有二度創作、翻版創作、罕見創作、前沿科技創作等,一個版權創作者可能同時也是個版權使用者,互聯網作品在更新和整合中不斷更替著,使得版權侵權現象出現的更頻繁、更隨意,邊界也更模糊,侵權行為逐漸融入我們的互聯網生活中,變得無處不在。并且版權的權利分類也逐漸細致和復雜,以信息網絡傳播權為例,信息網絡傳播權包括傳播行為的公開性、信息網絡傳播行為和交互性傳播方式,均有不同的侵權形態,權利許可的模式也各不相同。與此同時,公平分配版權人、發布平臺和鄰接權人的利益、網絡時代侵權的地域問題如何解決、發布平臺適用避風港規則的情況都是復雜的問題,版權利益關系者的利益復雜性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5)知識產權運營規范與法律制度建設的缺失

我國版權運營收入僅占網絡版權收入的很小一部分。首先,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著作權法還需完善,監管依據不夠明確。近年來的一些案例使得人們逐漸質疑原有的版權運營模式,新出現一些利用版權糾紛從而漁翁得利的投機行為和電子商務中出現的版權糾紛,都是對監管水平的挑戰,這就對版權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執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標準。因此亟待吸收專業法律人才、優化版權行業經營模式。其次,沒有形成系統的行業標準。近幾年的“劍網行動”整頓了行業亂象,關停了一部分侵權平臺,帶來了好的正版行業風氣,但同時也帶來了壟斷和集中。目前我國現存的大型版權運營企業不多,沒有豐富多樣的版權運營模式,缺乏監督規制。民眾一向缺乏正版意識,在作品激增的環境下更容易出現投機現象,而版權運營企業則缺乏版權管理經驗,無法很好地統計和評估現有的版權資產,因而,在最大化實現版權價值的道路上還存在諸多阻礙。

3 應對網絡知識產權產業發展挑戰的法律對策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日益影響了人類生存方式的今天,互聯網技術產業發展也已作為中國發展的主要驅動引擎,但與此同時,互聯網技術產業發展中所涉及的版權保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ヂ摼W絡技術發展徹底改變了原有的信息內容擁有者、傳播人與用戶相互之間的利益格局,也導致了著作權所有者和互聯網網絡技術產業相互之間的劇烈利益沖突。在互聯網環境下,網絡音樂、網絡視頻和搜索引擎等互聯網產品的興起,給版權保護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3]。

目前,雖然網絡版權保護相關的法律制度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但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就司法實踐上來看,盡管已經產生了許多經典判例,但均未能形成良性的解決機制;從法律基礎理論上來說,網絡著作權訴訟中所涉及到的著作權間接責任機制、合理使用機制和技術中立原則等問題,亟需更深層次的研究[4]。

要通過統籌規劃,多主體多角度營造版權服務新生態。改善網絡版權保護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創新版權運營規制制度。首先要鼓勵版權運營企業提高侵權敏感度和版權意識,規范平臺的版權內容運營。近年來在國家版權局的號召下,許多互聯網企業的管理制度逐漸規范,響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加快開發新技術服務,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版權管理模式。(2)豐富版權市場要素的內容。內容逐漸創新、素材逐漸多元的海量作品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要想保護好作品人的合理權益,鼓勵他們源源不斷的創新,就要促進版權轉化,形成創新-收益-再創新的良好局面。要健全版權確權、授權、評估、融資等相關版權市場要素,建立相對完善的版權市場,建立版權數字服務平臺,大力保障版權服務在互聯網領域的適用度。(3)健全版權服務體系。提高版權服務質量,引進法律人才??梢韵蛳嚓P社會領域招賢納士,吸收一些律所、學校、金融等機構的專業法律人才;當下人民調解領域還缺少版權糾紛調解的工作制度,應積極籌劃相關工作組,實現版權侵權的快速保護,增強保護效率,從而減少版權人的維權負擔,與版權司法保護形成一個完備的維權體系。以上內容是版權市場長效發展的生命之水,只有形成一個法制完備、要素健全的土壤,才能及大地促進創新之花的盛開,營造優秀作品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真正實現版權產業健康發展[5]。

4 結語

雖然計算機技術的發達和媒體行業的蓬勃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歡樂,但是網絡環境下的版權侵權問題不容小覷。同時,中國也存在著網民總量巨大、構成多樣、互聯網發展與使用不平衡等問題,互聯網知識產權的管理較為落后。有必要形成一個根據我國國情、結合網絡空間虛擬特點的互聯網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形成以政府部門、企業網民為主導的互聯網協同機制,健全中國互聯網知識產權立法,完善產業自律,形成配合互聯網空間管理的信息化工具系統,以更好地適應網絡空間發展和知識產權保護提出的挑戰。

猜你喜歡
空間設計網絡空間知識產權
V&A“源于自然的時尚”展覽空間設計
忱意空間設計辦公室
多元·開放·激活:公共空間設計的未來趨勢探索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居住空間設計《啁啾》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專題概要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軍地聯動共治涉軍輿情 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