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代視角下,人、服裝與時代關系的再審思

2022-03-02 02:59陳穎胡迅
設計 2022年23期
關鍵詞:時裝秀品牌信息時代

陳穎 胡迅

關鍵詞:信息時代 三宅一生 時裝秀 設計思考 品牌

引言

法國結構主義大師羅蘭·巴特在《衣裳的疾病》中提出,服裝是一種書寫,通過服裝的設計與表現,構成一種特殊的語言,與人與世界進行連接與交流[1]。最初人們穿衣蔽體,保暖御寒,構建了人與服裝的基本關系;隨后通過社會階層分化、需求層次上升,再建了人與服裝的消費關系與象征關系。在歷史長河中,人、服裝與時代的關系也隨時代演變而多樣化和復雜化。

在信息時代,電子產品與互聯網滲透人們日常生活。人們沉浸于信息網絡搭建的虛擬空間,在多元化、視覺化、社群化的信息網絡時空中,弱化了人的現實空間意識、主動思辨能力與行為決策能力。同時服裝在信息時代迎來機遇與挑戰。服裝產業利用先進技術實現產業升級與信息網絡實現數字交互,但服裝環境從由傳統的線下穿著與消費體驗場景向線上線下多元場景的轉變,服裝的人文與科技平衡、傳統與時代創新、品牌與市場思考都是服裝面臨時代的挑戰。在信息時代,如何讓人與服裝們回歸真實而理性的生活,是服裝設計師值得深思的重要命題?;诖?,筆者以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品牌為例,從2020春夏時裝秀與設計思考-設計行為-設計表達,探究人與服裝設計在信息時代的具體表現與設計反應,為新時代環境下的品牌服裝設計思考與表現提供新的理解。

一、人與服裝的空間屬性重構

人與服裝都是時代的書寫。在信息時代下,人與服裝同媒介的關系的由支配者向支配受眾轉變。劉國新學者提出,現代性主題下,媒介工具所創設的物質世界凌駕于人之上,人以異化形式存在[2]。人是現實空間存在的生命體,服裝作為人生活的必需品,貫穿于人的日常生活空間。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與服裝的空間屬性發生變化,從真實世界搬到虛擬網絡空間,在多種媒介與信息誘導支配下,轉變為信息媒介支配受眾。

(一)人與服裝的空間屬性重構

在數字信息所塑造的虛擬世界中,沉浸式的視聽體驗,多選擇的娛樂活動,多方面的生活需求都可以通過數字媒介實現。人們長時間沉浸于短視頻、趣味文章、娛樂資訊,沉溺于多樣化的網絡娛樂活動而規避現實生活空間的獨處與社交體驗,弱化與壓縮了人的現實世界的空間屬性。人在該時代背景下傾向生存于“虛擬且自由”的網絡空間中,從而減少真實生活的情感投入和現實空間的社會活動,以信息網絡的節點存在于網絡社交生活,成為網絡與數字媒介所支配的異化的人。

從古至今,服裝貫穿人類社會,而穿衣是一種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步驟,是一種生活儀式。人們在諸多現實生活場景中通過穿衣打扮來彰顯個性審美,象征社會地位。在信息時代,服裝開始以虛擬數字形式存在。2019年數字時裝公司The Fabricant推出了一款由軟件技術渲染合成的數字服裝“Iridescence(彩虹)”,拍賣價格為9500美元引起數字時裝熱議,如圖1。數字時裝打破了現實空間與穿著體驗的界限,炫酷渲染的視覺效果與數字商品的虛擬性和稀缺性逐漸模糊人與服裝的空間屬性。服裝已經脫離了消費者真實的穿戴體驗而以獨立存在,以異化視覺形式,給予消費者以超前的數字化技術的視覺感受,誘導消費者以欲望占有為目的進行消費,剝離了人、服裝與現實空間的感度連接。

(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間”設計哲學

三宅一生探索身體與面料之間的空間關系中融合了日本傳統美學概念“間”,通過身體的運動與面料之間的相互吸引與分離實現兩者共生。三宅一生“間”的概念即身體和織物之間只有一種近似的接觸,是身體和織物之間空間的中心概念,空間創造了身體自由的狀態與服裝自然的流動性。[3]1988年,三宅一生采用新的輕質針織材料與服裝褶皺新技術結合,創造了可移動的褶皺服裝,隨后推出PLEATS PLEASE系列。面料打褶形成有序的褶皺空間,伴隨光照呈現光影交錯的朦朧感,身體與面料之間的自然碰撞呈現服裝多元變化的空間造型[4],如圖2。三宅一生認為服裝不是賦予身體的獨立物,而是以與身體互動的形式存在[5],品牌設計注重服裝內部與身體體驗,通過不同面料材質與自然身體形態進行設計表達與氛圍營造,讓穿著者或觀者感受“間”的魅力。

三宅一生2020年春夏系列的主題為“快樂的感覺(A Sense ofJoy)”,時裝秀的靈感源為穿衣儀式的喜悅感。設計師近藤悟史通過微觀空間的面料語言與宏觀空間的服裝表演相結合,營造身體與服裝的喜悅感。在時裝秀中,舞者穿著柔和低調裸色系連衣裙翩翩起舞,面料自然垂順隱約勾勒流動的女性身體曲線,流露含蓄的喜悅之美,如圖3。PLEATS PLEASE系列以清新色彩的二維同心圓面料隨著輪滑系統緩慢從天而降,落在模特的身上變成了三維立體的服裝,彈性褶皺空間隨著模特身體跳躍碰撞而彈跳舞動,呈現歡快蹦跳的喜悅姿態,如圖4。寬大一體、輕盈飄逸的AIR系列包裹的模特如同神秘的長袍使者,或是率性滑行的運動少女,或是自由旋轉的芭蕾舞者,服裝隨著身體展開的姿態與氣流流動的捕捉,呈現活力張揚的喜悅狀態,如圖5。三宅一生通過塑造不同特性的面料與身體運動的空間關系,將穿著者喜悅的情緒與歡躍的身體動作通過人體與面料之間微觀空間的物理與精神層面碰撞、傳遞,構成了具有喜悅情緒與動態變化的服裝語言。輕快靈動或波瀾涌動的人聲音樂搭配不同系列的歡躍舞動的服裝表演,設計師將人的情感與身體、服裝自然流動的狀態與音樂氛圍構成宏觀空間的整體設計,營造了“人-服裝-秀場”宏觀空間的喜悅氛圍與情感連接,以不同維度與敘述語言引發觀眾與穿著者對品牌設計魅力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與情感共鳴。

在三宅一生“間”的設計哲學中,服裝因新技術賦予其獨特的造型和審美價值,但服裝表現需要依托人的身體與現實場景兩者結合,隨著人的自然個性與生活狀態表達穿衣者的獨特個性與自然真實。在三宅一生“間”的設計哲學回答了信息時代下人與服裝空間屬性問題,即人與數字媒介應該保持人與服裝“間”的身體特質與感知能力,保持與數字媒介營造的虛擬世界的自然間隔與接觸,以人為生活主體,感知現實生活的空間狀態和與人社交的情感連接。

二、人與服裝潮流的意識求同

本雅明對19世紀中期巴黎的現代性體驗中提到“閑逛者”身份與“驚顫體驗”感受,即置身于現代都市街頭的人群,面臨不斷變換新景象卻無暇細嚼,而產生驚顫,現代都市給人帶來的深刻變化:不求甚解,快速反應,對象信息不是人群的關注重點,快速反應機制成為了人群自我滿足的追求。[6]19世紀中期的巴黎與信息時代下的今天具有相似性。大量信息的快速涌現、傳播、更替充斥著現代都市的人群生活,人們以“閑逛者”的身份流連于即時變化的信息網絡,信息爆炸帶來的“驚顫體驗”誘導人們產生快速的直覺反應與求同心理,從而弱化了自我意識的思辨能力,失去個體的獨特性,盲目從眾,淪為大眾。

服裝在持續變化的流行周期、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下也具有同質化表現。服裝的流行從時尚先鋒的設計使得特定的服裝樣式、色彩、元素等構成流行服飾內容,至各品牌與市場對流行服飾內容的導入,被廣泛消費者所接受、最終在新的流行興起而衰退。在信息時代,時尚流行趨勢的信息通過數字媒介快速傳播,國內服裝市場快速反應促,以凸顯品牌的服飾流行與時尚視野。設計師以“閑逛者”的身份身處在大量且變化的時尚資訊中,品牌追逐時尚的“驚顫”不斷推出時尚潮流服裝以滿足消費者的時尚需求,而忽視了品牌思考與DNA,從而失去品牌獨特性,不能成就經典與獨特而被世人所永恒記憶,隨著不斷更替的流行而消逝,淪為同質化的服裝市場的一部分。

當下信息快速涌現與人的快速反應影響著品牌服裝設計與發展,品牌如何在具有同質化傾向的服裝市場中脫穎而出被世人所記憶的問題是值得我們去探討。近藤悟史認為,“服裝的設計并非刻意為之,而是有機變化的過程”。三宅一生基于品牌理念“一塊布”出發,從而不斷延伸與創造關于一塊布的魔術變化。在1997年三宅一生與藤原大提出了A-POC理念即“A Piece of Cloth(一塊布)”,一塊布由特殊的編織物制成長卷管狀布的服飾系統,由復雜精準的電腦操作工業織機生產,通過合理布料作為通用模塊部件,消費者可以參與剪裁符合自身尺寸的面料,制成自我個性服飾,如圖6。A-POC系列以“一塊布”概念出發,通過對布料形式表現的思考與現代技術的融合,使服裝的面料表現形式上從平面向立體管狀轉化,且具有通用性;從服裝的制作上簡化與節約裁剪過程,可引入日本傳統工藝元素豐富服裝時尚性;從服飾設計的設計上具有良好交互性,使消費者參與服飾設計體驗和產品造型編輯,使得服裝具有現代性、文化性與交互性而被時代與消費者所記憶。

三宅一生品牌意識始終圍繞“一塊布”為核心,基于人與服裝的關系而進行有機變化的設計發展,思考品牌服裝與時代流行的連接與間隔。品牌連接先進技術為時代服裝升華賦能,間隔潮流而有機發展品牌服裝的豐度與深度,以身處時代潮流變化的人為服裝主體,引導多元消費者主動參與服裝設計過程,使服裝具有消費者獨特個性與多元變化的交互特點,從而一塊布可由穿著者的不同意識與設計思考而創造服裝設計更新的可能。服裝行業在順應時代,而不是依附于時代,人在順應時代發展,并不是無自主意識的存活,人具有自我意識思考與判斷,是時代與服裝的創作者,打破求同怪圈,去引領時代的發展與潮流。

三、人與服裝設計的行為表象化

在信息時代下,大眾傳播環境從傳統紙媒向信息網絡轉移,大眾對數字媒介的過度依賴使得人在信息網絡的處境失衡,表現為泛信息化的沉浸媒介以信息灌輸影響人的意識和決策,行為決策趨于表象化的視覺信息,人的主動性行為鈍化。沉浸媒介指一切以大數據、高速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等為依托,圍繞人為核心,給人帶來“沉浸”體驗感的媒介[7]。企業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抓取,和對媒介特征的充分利用,大量強調視覺審美與情感話題的產品信息對人們進行意識灌輸,以產生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人們長期被動受到視覺沖擊與信息沉浸的影響,人的意識與行為則變得表象化,易受到信息媒介與輿論環境所支配。

品牌利用信息環境進行品牌服飾設計與營銷推廣。品牌根據特定時期的社會話題作為設計思考的落點,通過具有網絡標識性的視覺符號、標語進行直接服裝的設計表達,并在消費群體活躍的媒介進行話題性的宣傳推廣,以謀求消費者對話題誘導的服飾消費與情感共鳴。如2017年巴黎時裝周Dior春夏系列,品牌以宣揚女權主義的標語符號直白設計于在T恤上,同時在社交網絡發表女權主義社會話題,引發一系列女性消費群體的情感共鳴與消費行為,但該設計行為隨流量不斷更替而被淹沒。筆者認為以表象化、淺層次的服裝設計行為不能表征女性的力量與權益,缺乏品牌深層次的設計思考與設計轉化。服裝設計應建立在深層次的話題思考與品牌DNA的設計探索的基礎上進行交融,最終以獨特的品牌服飾語言與表現手法體現。

三宅一生說過“我不創造一種時尚美學……我創造一種基于生活的風格”。三宅一生以人本主義概念,深刻思考人與服裝的關系,結合“一塊布”與“褶皺”兩個品牌DNA交叉支撐的樞紐進行品牌創作[8]?;谏瞽h境的設計思考,環境關聯的設計探索,情感感受的設計表達閉環過程,將消費者的生活與情感需求由內而外的設計表達,將消費者的情感意識由服裝外而內的消費啟發。閉環式的設計使三宅一生的品牌符號隨著時代不斷持續的變化、延伸且永恒記憶。

(一)本質性的設計思考

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消費者對商品的決策取決于直觀的商品信息,在消費環境中,人與服裝的關系僅是單一的視覺連接。品牌商家以呈現良好的裝飾性、修飾性的視覺設計外觀誘導消費者產生消費行為,忽視了人與服裝深層次的連接。服裝是人生活場景最基礎的需求物質,常被成為身體的“第二層皮膚”。服裝以凸顯身體的價值與個性的獨特而傾向于身體的外觀設計,三宅一生將身體作為元素與起點進行由內而外的設計思考。2020年春夏系列主題源自人們日常生活場景穿衣的情感連接,人們在挑選與穿著服裝時自然發生的感官體驗與喜悅情緒,品牌對穿衣生活儀式的挖掘與設計思考,喚醒消費者對服裝的本質性關聯的情感回歸,對生活感知體驗的情感回歸。

(二)多樣性的設計探索

“設計是一種發現行為”,三宅一生十分重視設計的探索與發現,在不斷變化的時代環境中繼承日本傳統工藝與發展現代科技共同融入品牌的設計創作,在2020年春夏系列設計師以結合傳統與創新為設計切入點,探索傳統與時尚,科技與時尚的關系。在探索傳統與時尚關系中,服裝設計采用一種日本傳統的刺繡工藝刺子繡(Sashiko),其具有面料裝飾性或服裝功能性加固的作用,在系列設計中利用刺子繡在面料上循環刺繡極小“ISSEY MIYAKE”字母,如圖7,在傳統西裝款式基礎上增加面料以浮雕般起伏變化的肌理美感,豐富了傳統手工藝在現代服飾的設計表現。另外,采用稱為itajime 日本傳統的絞染技術,該技術通過已手工打褶的織物夾在兩塊木板之間,染料通過與裸露在外的褶皺中心接觸,由褶皺中心向外輻射滲透,形成規則排列幾何暈染圖案,如圖8,使面料的褶皺語言具有色彩暈染的秩序美感,將傳統絞染技術與品牌褶皺產生新的融合創新。三宅一生探索與繼承日本傳統染織文化進行品牌語言的融合創新,品牌應關聯歷史文化環境進行設計探索,傳統與時尚的創新融合是對民族的文化自信,亦是品牌對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播與發展。

三宅一生探索科技與時尚的創新融合,表現新技術與新材料在服裝設計的融合創新,其次利用科技元素與時裝秀的表現創新。在基于品牌標識性的“一塊布”制衣系統豐富服裝設計內容,A-POC筒狀制衣系統與編織相結合,制成無縫連接的鏤空編織連衣裙,裙子下擺處飾有流蘇,隨著模特身體的擺動,針織筒狀裙身適應身體的轉動而伸展旋轉,隱約表現身體與服裝空間的光陰變化,如圖9。時裝秀采用象征科技元素的輪滑裝置、電動滑板與人身體與運動結合,打破傳統時裝秀的模特走秀形式,將服裝從懸空展開至降落成型,從垂直靜態到變化動態,表達科技元素融入人與服裝生活場景與創新服裝表演的形式,如圖10。品牌通過多樣性的探索豐富服裝設計內容與科技相融合,不斷發展、創新與裂變品牌服裝設計。

(三)情感性的設計表達

基于生活細微處探索人與服裝的情感性需求,挖掘情感聯想性的設計內容與情感互動的表達方式,由內而外的表達與傳遞喜悅的主題情感。三宅一生的情感性的設計表達體現在內在的服裝設計與外在的服裝表演兩個層面。在內部服裝設計的情感性表達主要表現在服裝面料質感、色彩感度與圖形象征性,在外部服裝表演的情感性表達體現于身體語言與服裝動態造型的呈現。在HOLD系列設計中,設計師對于喜悅感進行情感性聯想,將“夢境”氛圍以輕盈舒適面料呈現,“藍色的天空”“擁抱”轉化為獨特的、抽象的藍色印花圖案繪畫在白色廓形外套上,設計通過人為的情感聯想轉化為抽象印花圖形與具象服裝設計,給予觀者與穿著者以無限想象與體驗空間,喚醒對自我內心喜悅的情感探求。

在外部服裝表演的情感表達借助身體語言與服裝融合,旨在傳遞品牌的人文情懷。早在1976年三宅一生推出主題為“三宅一生與十二個黑女人”的時裝表演,通過不同黑人女人的大膽、夸張、趣味等豐富的身體動作語言與服裝互動,以人的自然動態的身體特征與真情實感的情感體驗,感知與周圍世界的存在與關聯,如圖3。2020春夏系列時裝秀也采用了服裝表演形式,模特以情緒外放的身體語言,伸展、彈跳、舞蹈、旋轉與服裝之間形成碰撞產生拉伸、延展、搖擺、膨脹等多樣動態造型,不同地域、不同膚色、不同時代的模特牽手連接,以自然情感與身體觸碰,跨域秀場與數字媒介的時空限制,與觀者感知品牌創造人與服裝內在快樂,回歸人與服裝關系最本質穿著體驗與情感連接,如圖13。

結論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人與服裝在時代環境中享受數字媒介的便捷同時,也存在潛在的空間混亂、意識求同、行為表象化等現象。三宅一生2020年春夏時裝秀與品牌設計哲學可以回應人、服裝與時代的關系,即相對獨立與相互連接的關系。人與服裝在信息虛擬網絡空間保持真實性與情感性;人與服裝面對時代變化環境保持獨特個性與自我思辨能力,雙向度審視做時代的創作者;人與服裝身處信息網絡的視覺沖擊時保持本質性思考、多樣性探索、情感性表達,是生存于時代浪潮的良好思維路徑與行為準則。人們已經進入信息時代,變化的環境迫使設計師進行時代審思,設計需構建具有用戶體驗的信息交互系統,以人文情懷與科學技術的融合不斷創新,探索出不斷與人相關聯、相共情的深層次的設計,以滿足世界多元需求。

猜你喜歡
時裝秀品牌信息時代
穿越千年的“時裝秀”
“巧克力時裝秀”
穿越千年的“時裝秀”
咱班的環保時裝秀火了
面對信息時代 成長的孩子們
信息時代的智慧教育
統計工作如何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
信息時代
品牌包裝設計中的色彩研究
從電影到品牌:看黃渤的“品牌化”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