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陶藝課程教學的改革研究

2022-03-03 11:00潘夢梅賴偉成熊瑛子
陶瓷研究 2022年6期
關鍵詞:陶藝民辦高校改革

潘夢梅,賴偉成,熊瑛子

(廣州商學院,廣東廣州, 511363)

0 前言

陶藝是一門古老的藝術,發展歷史悠久,幾乎貫穿了人類的發展史,早在原始時期就已經誕生,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以及我國文化自信的逐步提升,陶藝課程在高校開設的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思考陶藝教學的方法和特色,根據筆者所在教學的民辦高校的特點,筆者對陶藝進行了教學改革研究。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近些年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方向,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更能進一步加強高校和企業的聯系,跟企業一起協同育人,有利于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有利于解決學生就業難不對口的問題。本文立足在民辦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陶藝課程,來探索產教融合對陶藝課程教學改革的幫助。

1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陶藝課程現狀

早在十多年前陶藝課程就在很多高校里面開設了,近些年隨著國家反復強調要加強美育工作,開設陶藝課程的學校越來越多,每個學校的情況各不相同,因此陶藝課程開設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學校的模式。例如很多民辦高校開設陶藝課程,從陶藝課程的教學情況來看,不難發現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重實踐輕理論的情況,學生一味地模仿缺乏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單一,最終陶藝課程變成了一門單純的美育課程,體驗式的教學讓學生感受一下陶藝制作的過程卻不能收獲更多的成果。

1.1 重實踐、輕理論的教學內容

大部分民辦高校的辦學特點都是培養實踐型人才。因此很多的課程都非常重視實踐教學,相比之下理論教學就很欠缺。這個情況在陶藝課程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很多時候學生上完了一門陶藝課卻對于一些陶藝相關的常識性問題都不了解,對于我國傳統優秀的陶瓷文化也沒有認識,在筆者看來這些都應該是陶藝課程中必須掌握的內容。通過理論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我國傳統陶瓷文化,認識我國傳統制瓷工匠精湛的技藝和我國在陶瓷史上的輝煌成就。在理論教學方面非??简灲處煹哪芰?,如果老師對理論知識也一知半解,只能照本宣科,那肯定是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對陶藝有很深的認識,能夠將陶藝結合到生活當中的熱點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上面,將一些比較深奧的問題講得透徹易懂。例如在給學生分享中國優秀傳統陶藝作品時,選擇一些近些年拍賣會中的熱工藝品,以此來吸引學生們。然后再講解這些工藝品背后的制作工藝、文化背景等等。

1.2 “體驗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

高校陶藝課堂的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經常是老師在課堂講,學生在下面聽,或者學生看老師示范,示范完了之后學生按照老師的示范進行制作。以泥條盤筑實訓課程為例,以前在上這個課程的時候老師在陶藝室先給學生講今天學習的主題,然后開始示范。先教學生如何使用泥條機以及注意事項。泥條制作完之后,開始制作器皿。老師會示范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一個器皿的造型,結束之后讓學生開始制作,這時候會發現學生制作的作品都是按照老師示范的造型來的,基本上就是把老師做的器形臨摹了一遍,這是因為在實踐過程中老師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創行,沒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的教學一方面讓學生機械的完成作品,沒有創造力,然后逐漸失去了對課程的熱情,另一方面教學也很難出成果。因此,我們需要改變教學模式,例如,可以先給學生提供以前教學的制作視頻和一些圖片資料,讓學生去查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圖片,然后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制作過程,進入課堂給學生發了材料之后讓學生先嘗試自己動手制作,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問題之后,老師再根據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會讓學生更有目的性的學習。

2 陶藝課程的改革內容

明確了民辦高校陶藝課程的現狀之后,為了改變陶藝課程的現狀提出了教學改革。教學改革的主要是為了解決陶藝課程體驗式教學的現象,為了突出陶藝課程在學生專業上作用,以及讓陶藝課程成為拓展學生就業面的課程。為此我校陶藝課程進行了一些改革,主要針對以下幾點:

2.1 課程教學目標的改革

改革前,陶藝課程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選修的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陶藝的起源與發展,掌握陶藝制作的方法,認識陶瓷材料的特性。改革后除了完成之前的教學目標以外,我們要更有目的性的培養學生,為以后學生的就業做準備,從陶藝相關的一些職位入手。培養學生對陶瓷產品、陶藝作品的鑒賞能力以及陶藝教學方面的能力。

2.2 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改革前陶藝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陶藝的起源發展以及陶藝制作的基本方法。課程內容相對狹窄。改革后通過與企業的合作,要把產教融合與課程相聯系,課程的教學內容除了改革前的基本內容以外,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不斷提升。例如我們跟一些美術培訓機構合作,他們需要陶藝教師。那在課堂上我們培養學生除了讓他們學會基本的陶藝制作以外,還要添加一些關于陶藝教學方面的知識。與一些陶瓷品廠家合作,以他們的需求來制定學生作業的主題,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作品制作方向。

2.3 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改革前陶藝課程主要的教學模式是比較單一的,主要為老師進行作品示范,學生再進行臨摹制作。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完一門課后只是簡單地體驗了一下陶藝制作,教學效果不佳。改革后豐富陶藝課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以企業項目或者參賽項目為導向,老師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創作,學生選擇主題后先出設計方案,在老師的指導下完善方案并開始制作,在這個過程中采用“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出創作方案→教師點評→學生實踐操作→發現問題→自主探究、教師指導、小組探討→完成作品燒制→教師和學生互動總結與評價”的模式。還可以采用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模式,聘請行業專家承擔一部分課堂教學,或者帶學生進入企業去學習企業的生產模式。

2.4 課程教學環境的改革

改革前陶藝課程的教學環境主要分為多媒體課室和陶藝實訓室。理論課程在多媒體課室教學,實踐部分在陶藝實訓室教學。改革后可以與企業合作將學生帶出課堂。例如我們可以與一些美術館、博物館建立合作關系,帶學生進入博物館,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博物館陶瓷文化的魅力,領會到陶瓷藝術是中華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使者??梢耘c一些佛山的陶瓷廠合作,讓學生進入企業工廠學習陶瓷生產的過程??梢耘c石灣的一些陶藝工作室合作,讓學生學習石灣泥塑的特色等等。

2.5 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

改革前學生考核采取平時課堂表現與實踐作業相結合的考評體系,對學生專業技能,職業能力和素養等方面沒有考核評價,平時課堂表現占40%,實踐作業占60%。平時課堂表現包括學生出勤、學生平時作業及課堂表現。實踐作業沒有具體評價標準。改革后對考核作業設定要求,實踐作業考核不僅僅依據作品燒制效果,還需要參考作品的創新性、完整性。其中作品的完整性占比20%,包括設計草圖、制作過程中的問題記錄、解決過程;作品的創新性占20%,包括作品的創意、材料與工藝創新;作品燒制后的效果占20%,由作品最終表現的效果決定。

3 陶藝課程中的產教融合

陶藝課程產教融合從培養人才的角度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進行探究(圖1)。根據學生的喜好以及就業方向的需求,我們陶藝課程可以從兩方面來培養學生。一方面培養陶藝創作型人才,陶藝創作型人才在畢業后可以進入企業從事陶瓷產品設計與制作的工作、可以自己創業開辦陶瓷工作室自己設計制作一些產品創辦自己的品牌、可以堅持陶藝創作成為陶藝家等。另一方面培養陶藝教學型人才,陶藝教學型人才在畢業后可以進行陶藝教學,例如進入中小學進行陶藝教學、在少年宮或者機構里面做陶藝教師,甚至可以自己創業開辦陶吧提供陶藝制作體驗、陶藝教學服務等。

圖1 陶藝課程的產教融合方式

陶藝創作型人才要求要具備創作能力,能夠設計并制作陶瓷產品。主要培養學生的陶瓷設計與制作能力,通過跟一些陶瓷生產廠家或者陶瓷產品設計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深入陶瓷廠內去學習陶瓷生產的過程,通過指導學生設計陶瓷產品讓學生能夠更準確的了解市場需求。邀請企業專業人員進入陶藝課堂,給學生們講解陶瓷設計生產的一些專業內容。讓學生進去陶瓷工廠或者企業設計部門去實習,進入到設計制作的一線去深入學習,這對于以后學生的就業非常有幫助。

由于現在陶藝受到更多人的喜愛,越來越多人想要學習陶藝制作,很多學校也都開設了陶藝課程。隨著美育越來越受重視,很多中小學都把陶藝課程加入到了美育當中,因此陶藝教師崗位的需求增多,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了陶藝之后有一部分是可以進入到中小學進行陶藝教學的,針對這方面的學生我們可以與一些培訓機構、少年宮以及中小學達成合作,在教授我們學生陶藝制作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教學能力,指導學生開發課程、研究課程體系。讓學生以助教的身份進入課堂學習教學的方法,積累教學經驗。這樣對學生畢業后開啟陶藝教學的工作有很大的好處。因為陶藝教學與單純的美術教學不同,在陶藝在制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例如作品如何保存,怎么給作品上釉、燒制。陶藝制作的每個環節老師都需要掌握,在每個環節都有可能遇到問題,遇到問題如何解決,如何安排課程這都需要經驗的積累。他們不但要知道陶藝怎么做,還要學習窯爐的燒制,作品燒出問題了要知道如何解決。材料如何保存,設備怎么維護,這些也都是老師需要了解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陶藝教師才會稀缺,因為陶藝教師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內容會比普通的美術老師多很多。學生如果在畢業前就能夠進入到教學課堂去學習就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教學能力,也讓他們在就業的時候有了更多的優勢。

4 小結

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以及我們國家對美育越來越重視,陶藝逐漸變得越來越熱門,非常多的學校開設陶藝課程,同時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特別是民辦高校。因為民辦高校大多是以培養實踐型人才為主的,如何讓學生將學習中學到的內容與企業需求掛鉤,讓學生再就業過程中更順利,這是民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要一直研究的問題。筆者立足于陶藝課程,從課程的角度要分析,將陶藝課程與相關企業合作,讓企業與學校一起培養學生,企業可以提供更多教學資源給學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實習平臺。同時學校培養的學生也會更符合企業的需求,為企業提供了人才的輸送,為學生解決了就業問題。

猜你喜歡
陶藝民辦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瘋狂”的陶藝
學陶藝
做陶藝
改革備忘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改革創新(二)
民辦高校生存風險管理探析——從民辦高校資金鏈斷裂出現的生存危機說起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