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兩會上, 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紡織發展

2022-03-04 23:25郝杰
紡織服裝周刊 2022年7期
關鍵詞:漢服紡織服裝

郝杰

2022年伊始,隨著地方“兩會”的陸續召開,各地2021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陸續出爐。此外,從經濟目標到民生實事,各地如何規劃新一年的發展藍圖,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少代表、委員也紛紛為紡織服裝行業發聲,為地方“穩增長”建言獻策。

大連市人大代表胡冬梅:

讓智能制造助力服裝產業“蝶變”

大連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明確了大連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目標,加速推進新時代 “兩先區”建設了, 奮力實現振興發展新突破。

會議期間,大連市人大代表,大楊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梅積極建言獻策,關注民生社意,就服裝產業數字化、供應鏈改革、智能化制造、定制業務發展等方面,回答新聞媒體記者的提問。

胡冬梅提出,服裝行業整體供應鏈的信息化和數據智能化水平不高;消費端需要呈現個性化、定制化趨勢,產需協同程度有限,有限的效率成為發展瓶頸,急需通過數字賦能、智能制造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服裝產業“蝶變”。

胡冬梅表示,大連市提出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方向,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恰逢其時,影響深遠。作為業界資深人士,胡冬梅對服裝產業數字化現狀進行了剖析:服裝產業鏈參與方多且分散,以中小企業為主,其在產品研發和IT信息化投入非常有限,管理方式落后,導致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都較低。同時,服裝產業供給端對于需求端的新變化嚴重不適配,服裝供應鏈的改革迫在眉睫。

胡冬梅表示,大楊集團在智能制造方面做出了探索:開拓服裝定制市場,2021年完成120萬件套的定制服裝生產銷售量;以“優思達”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中小服裝企業、面輔料供應商、定制連鎖店一起協同發展等。胡冬梅認為,智能制造一方面幫助生產端、品牌端和渠道端降本增效,減少庫存、掌握消費趨勢和消費者需求,實現供需平衡、業務創新和增長;另一方面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提升時尚穿衣滿意度,最終促進服裝產業可持續發展。

重慶市政協委員董青:

重慶國際時尚周應有更多創新提升

政協重慶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參會的政協委員們帶來了很多關于民生熱點、經濟領域的提案,涉及托育、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時尚經濟等話題。

重慶市第五屆政協常委、重慶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董青這次帶來的提案主要關注農業機械化和時尚經濟。

董青在關于《加快實施重慶國際時尚周提升行動,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提案中表示,中國重慶國際時裝周于2014年創立,2017年更名為中國重慶國際時尚周,每年一屆。歷屆國際時尚周上,無論是從長江黃金郵輪、兩江四岸最美重慶夜景,到解放碑、南濱路煙雨公園、長嘉匯彈子石廣場、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字水廣場,還是榮昌夏布小鎮、萬州大瀑布等室外秀場的選擇,都高光點亮重慶山水城市、人文環境的獨特之美和夢幻魅力,成為宣傳推介重慶“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靚麗名片。

董青認為,重慶國際時尚周在內容和形式上應有更多的創新提升。應利用好國際國內頂級時尚資源,形成渝中區、南岸區、江北區三區聯動,選擇在兩江四岸交匯核心區域,組織舉辦2022至2024年度的重慶國際時尚周時尚盛事盛典系列活動。同時在重慶服裝時尚產業基地的渝北區,舉辦時尚周的時裝品牌大秀活動,助力渝北區打造千億級現代消費走廊,助推重慶服裝時尚產業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重慶國際時尚周應進一步加大對市場和產業的研究力度,更加貼近產業、企業和市場需求,多策劃民眾廣泛參與的時尚活動,講好時尚品牌故事,營造時尚產業發展氛圍,普及大眾時尚美育觀念,引領時尚健康消費。

乳山市人大代表丁洪亮:

繼續完善大麻全產業鏈建設

乳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堅持產業立市、工業興市的戰略,加快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這個思想對紡織服裝行業是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的。乳山市人大代表、威海漢泰大麻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洪亮表示,威海漢泰作為典型的紡織服裝企業,在新的環境變化和市場挑戰下要努力適應變化,提升企業競爭力和適應力。

漢泰下一步的計劃,一是進一步提高現有企業設備的智能化、數字化程度,減少對人的依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加大和科研院校以及軍隊研究機構的合作,開發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產品。另外是繼續完善大麻的全產業鏈建設,爭取在2023年完成從種植、紡紗、織造、印染、服裝以及品牌的完整建設。

江蘇省政協委員周曄珺:

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

在江蘇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作了題為《攜手扛起新使命共同譜寫新篇章》的講話,指出要聚焦扛起“三大光榮使命”,實現“六個顯著提升”,著力抓好“九項重點工作”。其中,首要的重點工作就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更大力度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吳政隆的講話引發政協委員熱烈討論。

江蘇省政協委員、無錫一棉紡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曄珺表示,吳書記再一次明確了江蘇的工作任務和方向,特別是強調扛起“三大光榮使命”,實現“六個顯著提升”,要關注“九項重點工作”。因為江蘇是制造業的大省和強省。要發展江蘇經濟,實現“強富美高”新加速,實體企業的發展不容置疑,要挑起大梁。我作為企業的一名委員代表,未來要堅持不斷轉型升級,不斷加強科技創新,使紡織產業更具有國際競爭力。此外,要不斷地堅持人才培養,這是未來的一個重要基石。還要不斷地探索數字經濟的發展,實現工廠智能化轉型。

安徽省人大代表霍輝:

望江縣要加快形成高端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望江縣素有“白云之鄉”美譽,是全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優質棉生產出口基地縣,產量居全省第二,2021年全縣規模紡織服裝企業產值占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的78%,正全力打造全國紡織服裝名城。安徽省人大代表、中共望江縣委書記霍輝建議,省委、省政府加強規劃引領,出臺政策激勵紡織服裝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端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霍輝介紹,望江縣的紡織服裝一直是全縣主導產業之一,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具有較大的行業競爭力?,F有千余家“鋪天蓋地”的紡織服裝相關企業,形成了集軋花、粘膠、紡紗、織布、印染、印花、成衣、水洗、包裝于一體的紡織產業全鏈條集群,其中申洲針織更被稱為中國服裝界的“富士康”,2021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從“做服裝,到望江”,到“買服裝,到望江”,正在成為望江新的品牌名片。

霍輝說,“當前,望江縣正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對標先進,拉高標桿,頂格推進‘雙招雙引’,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引導相關產業類項目向望江集聚,著力打造國內知名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望江童裝城、紡織服裝產業新城、亮亮紡織科技園、示范創業園等園區相繼投入使用或開工建設,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匯聚云集,全縣從事紡織服裝行業研發設計、服裝加工、品牌營銷達10余萬人,為望江紡織服裝產業聚集發展、加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望江已成為安徽紡織第一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業已成為安徽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p>

霍輝表示,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憑借旺盛的產業活力,在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品牌建設,以及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增加社會就業和財稅收入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創新動力不足、產業配套不完善、人才資源匱乏等,集群發展模式中存在的一些“痛點”也逐步顯現出來。

為此他建議,省委、省政府加強規劃引領,出臺政策激勵紡織服裝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端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著力在產業價值鏈層次補短板,大力推廣新材料新工藝,引進先進設計理念,攻克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提升產品檔次,實現全省紡織服裝產業由“數量經濟”向“品牌經濟”轉型,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通過提升“兩化”融合水平,引導紡織服裝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方向發展,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實現線上與線下互動體驗,加大國際市場營銷力度,吸引優質外部需求回流,推動國產替代加速,打通“雙循環”,做大產業規模。

北京市政協委員吳立:

希望北京打出“時尚”這張名片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充分發揮首都文化優勢,傳承發展獨具魅力的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創新文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圍繞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時尚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立希望北京能夠打出“時尚”這張名片。

參加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吳立帶來了一份建議北京加快培育首都時尚產業與時尚消費生態的提案,具體舉措包括設立時尚博物館與專業展示中心,建設時尚科技實驗室,培育時尚文化龍頭企業和本土時尚品牌等。

談到提出這份提案的初衷,吳立表示,當前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需要提升城市時尚消費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需要時尚新科技、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等做有力支撐。近年來,雖然北京時尚產業蓬勃發展,時尚消費規模逐步擴大,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氨热?,北京作為時尚消費需求較高的代表城市,對城市消費拉動貢獻不足,時尚消費吸引力有待提升。隨著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推進,時尚產業缺乏上下游優勢產業鏈集群,制約著全市時尚產業做大做強?!眳橇⒈硎?。此外,北京市文化資源與時尚品牌消費之間的產業聯系還比較弱。傳統商圈的時尚度不足,缺乏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品牌店。

針對這些問題,吳立建議整合首都時尚產業資源,構建政府主導、企業牽頭,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以產業鏈為基礎的時尚產業聯盟、文化創意聯盟。

此外,吳立還建議要培育時尚文化龍頭企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時尚文化品牌,以及北京時裝周等專業的時尚產業發展平臺?!翱梢越r尚科技實驗室,對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等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給予資金扶持,扶持推廣以中華傳統文化為IP核心元素的時尚設計,培育具有特性的國際化本土品牌。特別是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北京文化元素,又兼具國際時尚流行元素的時尚文化品牌,向國內外輸出北京時尚文化觀念及特色,引導時尚消費升級?!眳橇⒄f。

東莞市政協委員吳洋:

以漢服產業發展提升東莞文化影響力

東莞市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鞏固提升戰略性支柱產業。支持制造業企業向研發設計、定制生產、供應鏈管理等環節延伸拓展。實施商標品牌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支持服裝玩具、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創建國潮品牌。

東莞市政協委員,民建東莞市委委員、金融支部主委吳洋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大力推動漢服產業發展 激活東莞文化和紡織服裝產業新動能的建議》的提案,建議立足東莞紡織服裝產業的優勢,以漢服產業發展促進東莞文化影響力的提升。

漢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象體系的重要表征。漢服產業是傳統文化與紡織工業跨界融合、與現代信息技術跨界融合、與時尚創意產業跨界融合的創新產物。數據顯示:2015年—2020年,我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實現了由1.9億元到63.6億元的激增。

吳洋認為,東莞有著良好的紡織服裝鞋帽制造產業發展基礎,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產業集群、配套完善的產業生態鏈、成熟發達的市場體系,漢服產業在東莞面臨高質量發展的絕佳機遇。

但吳洋也指出,東莞紡織服裝產業面臨一些難題,如產業資源亟待整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同時,東莞市紡織服裝產業行業外貿依存度高,全球新冠疫情影響突出,紡織服裝鞋帽產業跌幅較大。此外,東莞市的紡織服裝產業還面臨著國內外的激烈競爭。針對這樣的情況,通過近年來發展火熱的漢服產業,能激活東莞文化和增加紡織服裝產業新動能。吳洋認為,推動東莞市漢服產業發展,不僅可以壯大文化與紡織服裝產業,實現宣傳、文化、紡織服裝、商貿旅游業態融合發展,更能為實現千萬人口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中延續歷史文脈,提升東莞文化在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影響力。吳洋提出建設現代漢服文化架構、建立健全“三位一體”的漢服品牌體系、打造漢服特色主題商圈、促進漢服供應鏈協同、集中力量打造東莞高品質漢服文化IP等五項具體建議。

吳洋還表示,利用灣區文化資源和城市形象符號,東莞還可以推動漢服品牌、基地、商圈和旅游景區、文創園區、網紅IP項目以及影視、動漫、游戲等跨界合作,促進漢服周邊產業、衍生產業和關聯產業發展,推動品牌拓圈,實現品牌破圈。

猜你喜歡
漢服紡織服裝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大事早知道
Viral Revival
留學生創辦漢服社讓外國人愛上漢服
道具服裝
上臺說漢服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時光志
服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