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滿油田超深井井身結構優化技術與應用

2022-03-04 02:20宋周成翟文寶鄧昌松徐席明
鉆采工藝 2022年6期
關鍵詞:井身鉆機鉆井

宋周成,翟文寶,鄧昌松,徐 楊,徐席明,汪 鑫,文 濤

1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2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3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公司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0 引言

富滿油田是塔里木油田原油上產的主力區塊和增儲上產陣地,其目的層為埋深8 000 m左右的奧陶系一間房組和鷹山組[1],包括玉科、哈得23、富源、躍滿、躍滿西、果勒、滿深等區塊。躍滿、富源、哈得23區塊原主體井身結構為塔標Ⅲ三開井身結構,二開技術套管下入層位以奧陶系良里塔格組為主,完井方式裸眼或篩管完井。躍滿西區塊早期主要采用塔標III三開結構,2018年以后逐步優化為塔標Ⅰ四開結構。玉科區塊受膏鹽層影響,井身結構由早期塔標Ⅲ三開優化為塔標Ⅰ四開。鹿場區塊主要采用塔標Ⅰ四開井身結構,果勒區塊考慮到鐵熱克阿瓦提組高壓鹽水層、桑塔木組侵入巖、鷹山組異常高壓等因素,均設計采用塔標Ⅱ五開結構[2]。由于井身結構設計不夠合理,造成多井次發生井壁失穩、卡鉆、斷鉆具和套管變形等井下復雜事故2018年富滿油田各區塊時效圖(圖1),導致超鉆井周期長、成本高,嚴重制約了富滿油田高效開發進程[3- 4]。

圖1 富滿油田2018年各區塊時效圖

通過分析現有井身結構存在的不足,利用套管和鉆柱的強度校核方法優化塔標Ⅲ三開套管下深極限和塔標Ⅰ四開套管強度,拓展形成滿足超8 000 m井深要求的塔標Ⅱ四開井身結構。對于?200.03 mm套管安全系數低于1.5的井,由塔Ⅲ三開結構調整為塔I四開結構,并針對二疊系惡性漏失問題,根據二開?244.50 mm套管下深,合理選擇鉆機施工方式。這些措施完善超深井(井深超8 000 m)鉆井技術,形成三套井身結構設計方案,以期促進富滿油田大規模高效經濟開發,有力地推動和引領我國油氣勘探向深層超深層復雜領域的持續探索[5- 6]。

1 井身結構使用現狀及不足

1.1 富滿油田地質與鉆井復雜概況

富滿油田地層自上而下鉆遇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堊系、侏羅系、三疊系、二疊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和奧陶系等。其中,二疊系普遍發育破碎性火成巖,底界埋深4 400~5 400 m,厚度80~690 m(全區差異較大),該地層鉆進和固井易發生井漏[7];玉科、哈得23石炭系發育的標準灰巖段含有膏鹽巖(玉科區塊厚度為60~200 m),鉆進和固井易發生縮徑,導致卡鉆、套管下入困難、擠毀套管等問題[8];躍滿西、果勒的奧陶系鐵熱克阿瓦提組含有高壓鹽水層極易引發溢流;奧陶系桑塔木組局部發育有侵入巖,可鉆性差,易發生惡性漏失[9]。

1.2 富滿油田原井身結構

富滿油田前期主體采用兩套井身結構,如圖2所示。躍滿、富源、哈得23等區塊主體采用塔標Ⅲ三開的井身結構,其中二開200.03 mm技術套管下至良里塔格組頂部或吐木休克組底部。受必封點(易縮徑的膏鹽巖層)和井深限制,玉科、躍滿西、鹿場、果勒等區塊主體采用塔標Ⅰ四開井身結構,其中玉科區塊?244.50 mm套管封膏巖層,躍滿西、果勒、鹿場等區塊二開?244.50 mm技術套管下入二疊系以下100 m左右,三開?177.80 mm技術套管下入層位以奧陶系良里塔格組為主。

圖2 富滿油田主體井身結構圖

1.3 原井身結構存在的不足

1.3.1 ?200.03 mm套管塔Ⅲ三開結構存在的不足

塔標Ⅲ三開井身結構具有鉆完井周期短,成本低的優點,但隨著躍滿、富源等區塊平均井深由2015年的7 240 m增加至2019年7 587 m,已有部分井二開?200.03 mm技術套管下深達7 274~7 418 m,抗拉安全系數為1.47~1.51,低于行業標準SY/T5724《套管柱結構與強度設計》和股份公司《高溫高壓及高含硫井完整性設計準則》的規定值1.6~2.0的要求(表1),造成安全隱患,因此亟需優化塔標Ⅲ三開的二開技術套管下深極限。同時,二疊系漏層未專封,裸眼井段過長,使得塔標Ⅲ三開的井身結構應對井下故障復雜時處理能力弱,需調整為塔I四開結構。

表1 二開?200.03 mm套管抗拉安全系數低于1.60的井統計表

1.3.2 ?244.50 mm套管塔Ⅰ四開結構存在的不足

相較于塔標Ⅲ三開鉆完井周期更長,費用更高,塔標Ⅰ四開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表2)。

(1)?127.00 mm+?88.90 mm鉆具組合處理卡鉆等事故復雜能力受限。

(2)部分井段套管強度也難以滿足《套管柱結構與強度設計》標準要求,生產階段易發生套管變形問題。

(3)塔標Ⅰ四開難以有效滿足常規水平井后續大尺寸(大于?127.00 mm)多級分段改造需求。

此外,在鉆進和固井期間,二疊系火成巖段易發生漏失,加之下部奧陶系鐵熱克阿瓦提組發育高壓鹽水層,使得二疊系與奧陶系鐵熱克阿瓦提組不宜合打,通常采取二開鉆穿二疊系進入石炭系地層150~250 m后下入?244.50 mm套管。但是由于二疊系地層埋藏較深(一般均超過5 400 m),考慮鉆井液密度、?244.50 mm特殊螺紋套管以及A級70鉆機安全載荷(表3)等條件,?244.50 mm套管最大下深為5 544 m。但部分井?244.50 mm套管下深超過了5 600 m,導致提升重量過大,使得70鉆機載荷無法滿足要求。同時,受限于塔里木油田80鉆機資源緊張(70鉆機是80鉆機的4.34倍),需統籌兼顧二開套管下深與鉆機資源,合理選擇鉆機類型。

表2 玉科區塊三開井復雜統計表

表3 鉆機評級標準及安全載荷

2 超深井井身結構優化技術

2.1 二開套管下深優化與套管強度優選

針對塔標Ⅲ三開和塔標Ⅰ四開的井身結構問題,依據《套管柱結構與強度設計》標準,以《套管柱結構與強度設計》標準中抗拉力強度安全系數下限(1.60)確定套管下入深度極限[10]。結合表1確定現場實際校核數據:?200.03 mm技術套管線重為512.08 N/m,鉆井液密度取1.30 g/cm3,浮力系數為0.835,則確定套管下入深度為7 200 m。所以,將塔標Ⅲ三開的二開?200.03 mm技術套管下入深度極限確定為7 200 m。

結合躍滿、富源區塊儲層埋深情況,推薦?200.03 mm技術套管下深小于7 200 m時仍沿用塔標Ⅲ三開的井身結構,但是若下入深度超過7 200 m時,則推薦采用塔標Ⅰ四開來滿足必封點和套管抗拉強度安全系數標準。

此外,為提高套管抗內壓能力,按照極限工況(生產井口油管泄露)條件計算,目前塔標Ⅰ四開所用的?244.50 mm套管所能承受的極限壓力系數為1.67。如果地層預測壓力系數小于1.67,則可以繼續沿用塔標Ⅰ四開的井身結構。如果在生產階段按機采液面掏空3 000 m計算,則?244.50 mm(鋼級110TS×13.84 mm)及以上級別套管可以保證后期生產安全。如果預測地層壓力系數小于2.04,則不需要回接?200.03 mm套管,否則三開完鉆后需要考慮先回接再實施四開鉆進。

2.2 井身結構設計方案

根據富滿油田鉆井深度、特殊地層情況及現場施工要求,目前富滿油田已形成三套井身結構方案如圖3所示。

2.2.1 塔標Ⅲ三開

一開下入?273.05 mm套管至井深1 500 m,封固上部疏松層;二開鉆揭一間房頂垂深2~4 m后下入?200.03 mm套管;三開鉆達目的層設計井深裸眼或篩管完井。主要適用于躍滿、富源、哈得23等區塊的吐木休克組埋深7 200 m以淺、井深在7 000~7 600 m范圍井。二疊系深度范圍在4 800~5 200 m之間,二開?200.03 mm套管下深7 300 m左右,70鉆機能夠滿足要求。該結構具有鉆完井周期短,成本低的優點。但是,如果地質預測桑塔木組發育侵入體,根據需要優化為塔Ⅰ四開結構。

2.2.2 塔標Ⅰ四開

一開下入?339.73 mm套管至井深1 200 m,封固上部疏松層;二開鉆穿二疊系垂深150~250 m左右下入?244.50 mm套管,封二疊系易漏易塌層;三開下入?177.80 mm尾管,封吐木休克泥巖段;四開為篩管/裸眼完井。主要適用于玉科、躍滿西、鹿場、果勒等區塊的吐木休克組埋深7 300 m以深、井深小于8 000 m,二開套管下深不超過5 000 m,70鉆機能夠滿足要求。該結構可以專封二疊系火成巖和石炭系膏鹽層,提高應對井下復雜的處理能力。

圖3 富滿油田優化后主體井身結構圖

2.2.3 塔標Ⅱ四開

該結構必封點與塔標Ⅰ四開井身結構相同,同時綜合考慮地質復雜、井深與水力參數、鉆具抗拉強度等因素,套管尺寸較塔標Ⅰ大。主要適用于玉科、躍滿西、鹿場、果勒等區塊的吐木休克組埋深7 300 m以深、井深超過8 000 m,一般使用80鉆機或者“以小換大”鉆機接力。該結構具有鉆具抗拉強度高、水力參數強、應對井下復雜處理能力更強的優點,也可以滿足富源和果勒地區8 000 m超深高壓凝析油的開發要求,延長油井開采周期,為后續修井、開窗側鉆創造更好條件。

3 現場應用

富滿油田由過去兩套井身結構優化到現在三套井身結構后,現場應用效果顯著。例如,采用塔標Ⅰ四開的躍滿3- H8井比塔標Ⅲ三開的躍滿3- H13井事故復雜率降低2.7%。此外,果勒3井完鉆井深8 505.98 m,創富滿油田塔標Ⅱ四開井身結構已完鉆井最深記錄,這標志著塔標Ⅱ四開井身結構可滿足富滿油田超深井(大于8 500 m)安全鉆井需求。

2021年1~10月,富滿油田共計完鉆43口井,平均生產時效95.83%,純鉆時效27.8%,事故復雜時效3.3%,與2020年相比,生產時效增加4.08%,純鉆時效增加1.07%,事故復雜時效降低3.26%,如圖4所示。同時,5 000 m以前平均進度較2020年縮短約10 d,5 000~7 500 m平均進度較2020年縮短約15 d,單井平均節約鉆井成本400×104~500×104元。

圖4 富滿油田近年完鉆井時效分析

4 結論與建議

(1)在分析富滿油田現有井身結構不足的基礎上,基于套管和鉆柱的強度校核方法,優化了塔標Ⅲ三開的套管下深極限為7 200 m,拓展了滿足超8 000 m井深要求的塔標Ⅱ四開井身結構,明確了塔標Ⅰ四開和塔標Ⅱ四開的套管強度,優化形成了三套分區塊井身結構設計方案。

(2)采用優化后的三套井身結構方案,井下事故復雜明顯減少,現場應用效果顯著,表明優化后井身結構方案設計基本科學合理,具有推廣應用前景。

(3)隨著富滿油田開發深入,鉆井過程中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地質結構(多條斷裂及多套鹽層)和壓力系統,三套井身結構仍存在優化空間,因此亟需開展地質工程一體化研究,加強地層壓力預測、地應力特征分析及必封點位置優選等工作,為合理的個性化井身結構優化提供新思路和基礎保障。

猜你喜歡
井身鉆機鉆井
自升式鉆井平臺Aker操作系統應用探討
東海井身結構優化與鉆井提速技術
鄰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轉鉆機拔樁技術
神府致密氣區塊小井眼井改進研究
傳統鉆機的升級改造
掃描“藍鯨”——觀察海上鉆井平臺
大直徑潛孔錘鉆機
旋挖鉆機鉆具產品類型
裂縫性致密儲層鉆井完井液漏失損害帶模擬
G0-7“工廠化”井組鉆井工藝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