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建設背景下廣東肇慶市政商環境建設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2022-03-05 22:56梁艷霞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2期
關鍵詞:肇慶市依法行政現狀調查

摘 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持續優化國內民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持續激發各類先進的市場主體發展活力。近年來,中央一直堅持有貪必肅及有腐必反的政治措施,在打“虎”方面絕不手軟,無論是國家高官還是地方高官,一旦出現腐敗必然遭到抵制及嚴肅處理??v觀當前社會發展環境可以看出,國內市場體系尚處于不健全的狀態,整體呈現出政府官員手中依然擁有過度集中的項目審批權及資源配置權,長此以往,假如過度依靠國家政策治理,而無法借助法治手段進行管理,必然導致政商環境惡化。事實證明,政商關系是否處理好,和國家社會治理體系是否完善存在極大的關系,關乎國家治理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因此,只有從轉變政府職能、構建完善的法律制度、進一步引導和規范企業行為及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幾個方面入手,才能有效促進政商關系朝著更加正常且健康的方向發展,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更具現代化特征。本文對肇慶城市依法行政與政商環境建設情況展開分析,針對其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從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肇慶市;依法行政;政商環境;現狀調查;對策

本文索引:梁艷霞.<標題>[J].商展經濟,2022(04):-098.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1 肇慶城市依法行政與政商環境建設現狀

2020年初,肇慶市委辦公室和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制定并對外印發了關于《肇慶市2020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及《肇慶市關于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實施方案(2020—2021年)》等相關制度文件,為全面推進肇慶市法治政府建設提供充足的依據及指南。同時,為全面落實肇慶市領導干部學法制度,積極組織開展地方領導干部進行民法典專題學考暨2020年度學法考試,全市一共有80487人參加,且考試成績優秀率達到98.69%。與此同時,肇慶市為了營造更好的政商環境,在全市范圍內積極開展依法行政活動,具體通過全面健全政策服務環境、創建更加健全的管理制度及搭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的方式,全面深入并強化行政監督和問責機制,構建一個更加“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局面。充分做到依法治國,是當今社會治國理政最為核心的思想,也是保障構建更加良好的政商互動關系的機制基礎。2021年,肇慶市在全市“兩會”上積極倡導充分應用法治化管理原則,進一步理順新型政商關系,同時做到依法對各類產權采取以平等為重要原則的保護制度,具體囊括了所有制權力包含的物權、債權、股權及知識產權等。不僅如此,還繼續對各級政府行政單位所擁有的責、權及利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并依法對各類索賄、收賄、行賄及公務人員存在的行為不當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實施更加嚴厲和有效的司法懲處,從而依法創建對地方政府公務員的激勵機制。通過四個“依法”,讓過去比較難處理的問題變得更加簡單、陽光及規范。

2 肇慶城市依法行政與政商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滯后與沖突

市場經濟必須遵循法治經濟制度原則,健全的法律體系是保障市場經濟實現正常且有序運行十分重要的制度基礎及保障。第一,從整體上可以看出,我國已經創建的法律體系缺乏整體性、層次性及長遠性,甚至還欠缺科學性,尤其是個別領域創建的立法制度及修改進程遠遠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及變化需要。第二,由于不同行政區劃定的局限性,有些區域存在立法沖突的情況。因為地方性法規同樣具有較強的創設性,意味著所屬區域內的地方政府擁有為各自利益量身定制地方性法規的權力,導致各地區出現了嚴重的地方立法沖突現象,導致區域性營商環境內政策不一,進一步增加了企業戰略決策需要面對的各類不確定性,也使得企業很難對未來結果做出穩定的預期及規劃。

2.2 法律法規對區域政府權力約束乏力

首先,地方政府存在應用行政手段對區域經濟發展過度干預的情況,尤其是部分領域,存在比較突出的用行政手段對市場經濟發展做出干預的現象。企業不僅要面對市場經濟發展逐漸形成的壟斷,還要面對各種不同形式的行政壟斷。尤其是很多區域性質的地方政府及單位為了保障地方經濟利益及主體利益,采取抑制或者限制某些企業競爭的現象,這種現象顯然對優化整體的營商環境十分不利,也容易滋生腐敗問題。其次,違法行政問題依然存在。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需要接受來自不同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及管理,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部分行政執法機關在為某些企業實施監管及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依然存在承諾過多、兌現較少,重檢查和輕服務及重處罰和輕規范等較為突出的問題。再次,選擇性執法嚴重侵害了企業主體的合法權益。對于執法主體而言,在現實操作過程中,存在非常大的選擇空間,部分執法主體會將法律當作自己手中的一種牟利工具,在進行執法監督的過程中,存在對不同管轄區域客體區別對待的現象,這種現象有違執法公正。

2.3 企業解決糾紛的司法渠道需要加強

司法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線,對于區域營商環境的構建無法離開司法制度的有效保障。從進一步健全肇慶市法治化營商環境角度可以看出,司法當下應進一步優化的現實問題在于現實環境存在沖突的方面。不僅如此,我國司法運行體制始終表現出很明顯的地方化傾向,甚至會受制于地方部門,因此出現較為嚴重的司法審判權過于地方化的問題,地方管理人員會利用手中的權力對司法情況做出過度干預,再加上地方保護主義十分嚴重,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解決糾紛的困難。

2.4 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需要健全

營造穩定且有效的產權制度環境,是有效保障企業實現更好更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企業而言,知識產權保護和企業利益直接相關,直接影響到地方經濟發展環境的構建。近年來,國家在加大產權制度保護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和現代市場經濟整體發展要求進行對比可以看出,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肇慶市在近幾年采取了部分有效的措施來保護各大企業主體的知識產權,但是針對區域立法、司法完善和企業產權保護這類信息及效果顯然和理想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企業對其私有財產權的具體保護問題依然表現出信心不足的現象,尤其是產權糾紛處理方面整體能力比較欠缺。不僅如此,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整體起步非常晚,目前還存在眾多不足。比如,肇慶市地方政府單位整體缺乏企業主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尤其是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工作開展缺乏系統的問題,也欠缺長遠規劃。

3 肇慶城市依法行政與政商環境建設對策

3.1 進一步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的制度保障

第一,應當進一步為地方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及制度保障。近年來,全國及各地區紛紛加大鼓勵及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整體發展力度,國內非公有制經濟在增加稅收、支撐增長、促進創新及擴大就業等方面都實現了巨大的突破。國內非公經濟在就業保障、規模實力、人才吸引及融資成本等方面通常欠缺競爭優勢,依然存在較為突出的制度性障礙,難以消除一些隱性壁壘,也難以保證市場主體更加公平且積極地參與到市場競爭當中。構建良好的營商法治環境最為重要的目標在于創建公平且健全的市場競爭規則,特別是面向所有的企業,都應當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及規則平等,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應當廢除各種不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及機制,打破各種隱性壁壘,營造有利于促進市場主體發揮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制定能夠促進企業發展的經營制度。不僅如此,還應當充分發揮公有制市場主體的競爭地位及國有經濟市場的主導地位,持續鼓勵、支持及引導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獲得更加顯著的發展,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為促進企業發展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不僅如此,實施統一的市場發展準入制度也至關重要,地方政府應當在制定市場主體準入清單的基礎上,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且平等地進入市場發展領域。持續改革和完善市場監管體系,采取統一的市場監督及管理辦法,充分清理和進一步廢除妨礙當前市場發展及有礙公平競爭的各類做法和規定,同時要嚴格禁止各種違法優惠政策現象,堅決反對出現地方保護主義的現象,反對一切壟斷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堅決取締。第二,加強制度的可操作性、連續性及協同性。持續優化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全面提高社會法治化進程,必須做好總體目標建設及規劃設計。比如,應當創建更具力量的營商協調機制,肇慶市地方政府部門在厘清責權的同時要相互配合,避免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另外,要對當前擁有的法律政策做出有效梳理,從而消除各種沖突及障礙。

3.2 持續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的政務創新

第一,正確理解政務創新和依法行政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看,政務創新和依法行政兩者之間聯系十分緊密,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一,政務創新應當建立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基礎之上。創新不僅應當充分符合國家、地區及社會整體的發展戰略,還應當具有法律賦權能力,做到依法行使其行政權力,更應當對行政行為的一切后果主動承擔責任,做到權責明晰。其二,政務創新作為實現依法行政十分重要的一種方式,堅持依法行政,必須保證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及合法性,保證政務創新能夠帶來更加高效及便利的企業發展,市場主體所需承擔的交易成本也將因此降低,大大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第二,政務創新必須堅持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應當從市場主體所處的真實境況及客觀需求兩個方面出發,做到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真真切切解決各類市場主體在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保障市場主體能夠從困擾其實現更好發展的各類困難及障礙中全面解放出來,進一步釋放市場經濟活力。對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來說,鼓勵政務創新對改進工作作風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其一,政務創新可以有效地簡化行政程序,降低各種重復及不必要的程序;創新行政工作的方式及方法,有助于節約市場主體在發展進程中所需支付的成本,能夠為其提供更加高效率及高品質的服務。其二,政務創新對減少行政機關存在的各種不作為和懶政怠政現象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可樹立權威的政府形象及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建設更加良好的營商法治環境。與此同時,為了把政務創新真正落到實處,還應當進一步激發地方政務創新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地方政府設置對應的績效考核指標,并從制度上解決政務創新存在的動力問題。

3.3 持續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的文化建設

一是積極培育法制創業精神。為了增加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動力,企業家必須積極發揚法治精神, “依法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律環境,營造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尊重和鼓勵企業家自主創業”。二是帶領廣大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和社會的戰略需求,開拓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我國經濟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并且做大做強。三是積極培育新型政商關系。 “親”“清”是人文精神的理性因素。政商的“親”是指真誠溝通、加強交流,特別是黨和政府各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政商的“廉”是指遵守規則和法律,保持清廉的人際關系,保持自己的清白,不參與權力和金錢交易。由此可知,親政、親商的關鍵在于“政治”。

4 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肇慶市當前的依法行政及政商環境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同時對肇慶市依法行政及政商環境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出探討,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優化和解決對策。正所謂“依法行政與政商環境建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如今,在全球競爭愈發嚴峻的形勢下,哪個地區擁有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哪個地區將擁有突出的競爭優勢。因此,如果想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更加穩定、有序及公開和透明的營商環境,就必須堅持做到依法行政,充分激發市場發展活力,以實現更好、更大且更可持續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程波輝.制度—能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治理框架及其檢驗[J].行政論壇,2020,27(2):106-111.

童吉鵬.習近平新時代新型政商關系論述的建構邏輯與實現路徑[J].攀登,2020,39(1):34-38.

黃恒學,史大寧,馮向陽.政府服務企業方式變革與創新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21(2) :28-34.

高宏飛,劉守躍.榆林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路徑探析[J].榆林學院學報,2021,31(1):16-20.

覃升鋒.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法治化路徑:以廣西為視角[J].廣西警察學院學報2020,33(6):37-42.

聶勇鋼.親清政商關系:發展價值、梗阻研判與重構方略[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新論),2021,23(5):63-67.

劉晉飛.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與企業參與社會治理:基于珠三角民營企業的實證研究[J].商學研究,2021,28(4):35-44.

聶勇鋼.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研究:回顧與展望[J].廉政文化研究,2021,12(2):74-82.

猜你喜歡
肇慶市依法行政現狀調查
廈門公務員依法行政納入晉升考核
法治中國是實現中國夢的推動力量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改革及相關問題闡述
省教育廳召開2013年度依法行政考評工作動員部署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