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太極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方法

2022-03-13 17:08戴成梁張亦男孟凡良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太極拳社團動作

戴成梁 張亦男 孟凡良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北京市 100070

中國武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太極拳是眾多武術的一個分支。 2020 年,太極拳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緩慢、柔和、輕靈、剛柔相濟的傳統拳術[1]。

由于太極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種,其流派眾多,常見的流派有陳式、孫式、武式、吳式、楊式等派別。 各派經過相互借鑒,相互傳承,形成自己獨特的特點[2]。 但總體來說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是:中正安舒、輕靈圓活、松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動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 。 這種運動即可親身體會到音樂韻律的自然高雅,美的造型,詩的意境。 又能體會到哲學的內涵。 在高級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在技擊中"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其技擊特點和《孫子兵法》有機結合[3]。 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4]。 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斗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太極拳運動的健身價值

1.1 太極拳心靜體松,改善體質狀況

大學生面臨學習、生活、情感等壓力,精神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加上經常熬夜等不良習慣,致使睡眠時間和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容易引起身心疲憊,抗病能力低下,從而產生各種病癥。而太極拳作為一種內家拳,重在練氣。 通過持之以恒的練習,使元氣通達臟腑經絡,起到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效果。

練習太極拳不僅能使大腦處于一種理想的休息狀態,而且還能使全身肌肉放松,再配合好呼吸練習,可使心血管系統充分地活動起來,使毛細血管和肌肉的血流量增加,提高肌肉營養,這對消除疲勞有積極的作用。

經常進行太極拳練習,還能促進骨的生長發育。 這是由于肌肉的收縮對骨骼的牽拉作用以及機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加強,進一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應,使骨骼的形態結果和性能進一步改善,使其變得更加粗壯和堅固,提高骨骼的抗折、抗彎、抗壓、抗脫臼能力。

1.2 太極拳尾閭中正不偏不倚,可以調節心理偏激

在當今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整個社會變得浮躁亢奮、急功近利。 當代大學生無法抵御這個時代的壓力,因而較易產生偏激的心理。

在太極拳練習中“意念”的運用非常重要,在練習的整個過程中,要求練拳者要排除雜念,意守丹田,心平氣和。 長期堅持習練太極拳,練習者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使性格變得穩健、豁達、沉靜、隨和。 不少習練者因此而改善了失眠、健忘、抑郁、焦慮等神經衰弱病癥。

太極拳中“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虛實相濟”“柔中寓剛”,達到一種完美的中和。 習練者以一種自然、恬靜、寬容的思想境界來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真正能夠做到身正、心正,避免產生偏激的心理。 而在遇到挫折時,也能以一種靈活“勿太過勿不及”的“中庸思想”態度來對待[5]。

1.3 太極拳內外兼修,提高自身修養不斷完善人格

隨著今社會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生活節奏日益加快。 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產生的苦惱、焦慮和孤獨感不斷加強。

太極拳要求練拳者在練習過程中,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練拳自古就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說法[6]。 長期習練太極拳,可以培養學生、自信、刻苦、堅毅、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克服急躁、任性、沖動、懶散、意志力薄弱等不良品質。 使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克服困難、勇于拼搏、自強不息,增強他們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競爭力。 在技藝提高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的人格。

1.4 太極拳以“拳”會友,改善人際關系

大學生由于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趨減少,人際關系較為緊張。 再者大多是獨生子女,缺乏與他人溝通、交往,極易產生抑郁傾向和孤獨感,容易出現感情沖動、心情急躁的不良心理狀態。

太極拳作為集體活動,可以讓大家聚集在一起進行友好的練習,達到擴大交往、切磋技藝、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的效果。 不僅如此,大學生武術比賽以及社會武術交流活動,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自信。 在未來,傳播太極文化作為武術范疇的太極拳,不是以“克敵制勝”為修習的唯一追求,而是一種修養、一種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 這種“君子之爭”為人際交往樹立了良好典范。

總之太極拳是修身養性,求道悟道的手段。體悟人生哲理,調節精神心理,緩解壓力。 在鍛煉形體的同時,平衡心態,心平氣和,平淡從容,雜念全無,悠然自得,戒驕戒躁,松散空通,徐徐而動,實際上就是全方位的修煉! 所以太極拳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信仰。

2 高校太極拳教學現存問題

太極拳教學對于提升文化修養的作用是很大的,雖然高校已經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太極拳教學,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是存有一些問題的,要全面的剖析現存問題,并找到解決的對策,發揮其價值。

2.1 對太極拳理論學習不夠

很多學生認為太極拳只是一項體育運動,動作簡單,沒有大的運動量,考試容易拿高分。 從而忽略了太極拳背后承擔的文化內涵。 太極拳不但是一項可以強身健體的體育活動,還蘊含中國傳統的“陰陽”等哲學思想,儒家文化。 很多太極拳動作都包含著隱形意義。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了解其真正的意義,教師也忽視了太極拳理論的講解。 這樣學生練出的太極拳只是掌握了其皮毛而已。

2.2 太極拳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當前高校的太極拳教學都是教師進行動作講解然后進行動作的示范,學生只是一味地聽從老師的講解和動作示范來完成課堂任務,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作用發揮的都不是很到位,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動作練習,沒有充分地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也減少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本沒有調動起來,再加上高校體育課一般一周只有1-2 課時,學生課后很少有時間鞏固練習,教師也沒有機會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

2.3 學生的積極性不高

多數學生對足球、籃球等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感興趣,覺得太極拳慢吞吞的沒有什么力度,選這門課只是覺得好學,容易過,只是跟著老師比比動作,根本沒有仔細體會太極拳的神韻。 再加上是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內容單調,教學要求非量化,評價標準太主觀。 這使能力好的學生不夠學,較差的學生學不會。 因此使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2.4 缺乏專業的教師指導

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武學瑰寶,而教師的專業技能影響著太極拳的教學水平。 很多高校體育教師不是專業人士,對太極拳的理解以及動作和專業人士行比較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很難提供高水平的太極拳教學,更無法向學生闡述太極拳蘊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意義。

2.5 組織活動難,校園氛圍差

在當代校園里,大學生喜歡劇烈刺激的體育活動。 每年的運動會,足籃排比賽等都能激起學生的極大興趣。 太極課程選擇的學生很少,課外太極活動更是少之又少,而單單依靠課堂上的學習是難以提高太極拳水平的,也無法在校園里推廣這項運動。 而課外比賽以及課外活動又是課上授課的有效補充手段,缺少這些阻礙的太極拳水平的提高。

3 優化太極拳教學的方法

面對著當前高校太極拳教學存在的些許問題,要進行對癥下藥,這樣才能發揮出太極拳教學在文化教育和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

3.1 加強太極拳的理論學習,重視武德教育

教師講授理論時,要簡單介紹太極拳的起源、流派等,并根據主要流派的動作結合太極拳的文化背景,陰陽學說,技擊功能加以解說。 重點講解手、眼、步、身法的相互配合以及整個動作的攻防含義。 增加學生的學生興趣,掌握太極拳的運動原理。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在教學中加入禮儀教學,使學生更容易懂得尊師重教,比如上下課時師生互施武術中的抱拳禮。 用傳統文化講述抱拳禮,右手握拳表示五湖,左手為掌表示四海,左手大指微曲表示為虛心求教,永不自大。 拳掌相交表示來自五湖四海,兩臂撐圓則為團結一心。 簡單的抱拳禮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將武德貫穿課堂始終,可促進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提高學生的修養。

3.2 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教師要樹立現代教學的先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運動水平。 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條件以及教學內容,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 比如可以根據不同學生采用分層次,階梯教學方法。 體現區別對待的教學原則,教師可采用游戲、示范、講解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進行分組討論給學生發言權,讓學生和自己的同組同學進行溝通,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從而建立的正確的動作表象。 使教學效果最大化,從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3.3 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

形式要契合時代性,吸引學生眼球。 太極拳教學完全可以利用便捷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優質的太極拳教學內容錄制成慕課或者是短視頻,一邊播放一邊講解動作要領,使學生看的更加清楚。 同時為了激勵學生可以播放太極名家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大家風范。 學生練習動作時可以分組互相錄制視頻,互相找到對方的優缺點,再和視頻上正確動作進行比較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更正,增加學生學習太極拳的興趣。 教師講解動作時,要從實戰出發,示范講解在技擊中這個動作的實際做法,叫大家互相練習從而激發學生的興奮感。

3.4 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學效率

提高教師專業素質,體育教師應該對太極文化內涵、歷史演變要有全方面了解,才能夠傳授給學生較全面的理論知識。 同時教師技術動作要求規范,標準統一,技擊運用要相當熟練。 在教學中示范規范、動作飄逸,學生對學習才能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太極拳學習中。

3.5 協助學生太極拳社團發展,多組織各種形式太極拳比賽

高??梢酝ㄟ^組織學生太極拳社團的形式來營造太極拳的學習氛圍。 很多高校的都開設了太極拳的學生社團,很多喜愛太極拳學生也在入學之初踴躍報名。 太極拳社團要積極納新,通過展板、電腦或者播放屏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現充滿魅力的太極拳運動,吸引學生的參加。 社團負責人可以與校外的太極拳協會組織取得聯系,定期邀請一些太極拳的名師名家為社團成員進行太極拳知識講座,現場指導社團成員的太極拳動作,從而不斷完善提高社團成員的太極拳動作技法。 社團還要在學校的各種晚會上為社團成員積極爭取表演機會,促進太極拳運動在校內的推廣。

4 結論

太極拳的理念起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本身就傳達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意蘊。 學習太極拳能夠讓青年學子得到身體和心靈兩個方面的釋放,一方面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另一方面能夠將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氣息傳達出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我國的傳統文化,養成遇事不慌的平和心態、積極向上的進取意識、善待他人的廣闊胸襟以及保護自然的理念。 對于高校引進這一教學項目而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師要優化教學方法,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技術的傳授上準確、簡明。 還應注重理論與文化的傳播,使太極拳的學習更加規范。 通過多種努力來優化高校太極拳教學,達到提升學生身心修養的效果。

猜你喜歡
太極拳社團動作
繽紛社團
太極拳的『絕世秘籍』
太極拳的“教”與“學”應“以點帶面”
動作描寫要具體
最棒的健美操社團
K-BOT拼插社團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42式太極拳
文學社團簡介
書法與太極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