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農機化高質量發展促鄉村振興

2022-03-14 21:38岳西縣農業農村局農機服務中心
農機質量與監督 2022年11期
關鍵詞:農機化機械化農機

岳西縣農業農村局農機服務中心

□趙璧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有力地帶動了鄉村產業發展、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有道是“鄉村振興,農機化先行”。在高質量發展新時期,亟需進一步挖掘農機化發展潛力,推進農機化與鄉村振興各要素之間的有機融合。

一、農機化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發展農業機械化,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有利于降本增效,可以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實現農業規模經營的基本條件。有數據顯示,農機化水平每提高1%,農民人均增收可達270.3元??梢哉f,農業機械化覆蓋“機、技、服、轉”等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全方位促進鄉村振興。

1.增產增收增效。無人駕駛播種技術,提高了播種平直度和精度,增加了單位面積播種量,減少了漏播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農作物產量;保護性耕作技術,通過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增強蓄水保墑和抗旱能力,糧食增產5%—10%。農機精準施藥施肥等綠色生產技術,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機械化烘干,可有效提高糧食品質,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2.節本節損增收。農業機械化的廣泛應用,有利于發揮精準技術優勢,實現節本、減損增收。近年來,大力推廣節水灌溉、側深施肥、種肥同播、精量播種、無人植保等農業機械化技術,對于減少水、肥、藥、種、膜、油投入發揮了巨大作用;推廣復式作業機械,減少了作業次數,節約了生產成本;通過推廣應用低損收獲、節能干燥等機械化減損技術,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3.產業拓展增收。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可以充分挖掘農業廢棄物價值,實現變廢為寶。如秸稈飼料收儲設備將玉米秸稈進行撿拾、粉碎、除土、揉搓后達到飼草的標準,一次性加工打包成牲畜飼料,利用率在98%以上。數據顯示,該種機械每天純收益達7500元。再如:特色農產品機械化,有利于發展果菜茶等與農民增收密切相關的鄉村特色產業,助力推廣高附加值農產品種植;推廣農產品加工機械,有利于促進農產品初加工以及產后加工業,延長農產品儲藏時間,有效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多元化效益。

4.新增就業增收。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涌現出一批職業農民、職業機手、農田保姆、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通過購買、租用或操作農業機械,開展盈利性服務活動;通過開展跨區作業、訂單作業、代種帶收、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獲得工資收入和經營收入。有調查顯示,跨區作業每天收入千元以上,機手在農機合作社工作每天收入200—300元,中等規模的合作社年純收入有幾十萬。

5.轉移就業增收。發展農業機械化,解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促進了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合理轉移,讓很多農民可以從事二、三產業獲得工資性或經營性收入,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二、農機化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難題

1.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綜合機械化水平都超過80%,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但不同品種作物、不同區域農機化發展還很不平衡。棉油糖低于70%,果菜茶等不到40%;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農業只有35%左右;服務農業生產比較充分,但服務農民生活、農村生態功能還有很大空間。

2.農業機械化區域發展不協調。丘陵山區和平原地區差距巨大,黑龍江等大平原地區基本上整體實現了糧食作物機械化,多數南方丘陵山區機械化率仍在50%以下,全國區域發展明顯不平衡。尤其是,丘陵山區基礎條件設施滯后,農機“下田難”“作業難”,機具作業受立地條件、農藝適應性的影響越來越大。

3.農業機械化技術供給不充足。單項農機化技術供給多,集成配套和整體解決方案供給不夠;農機和農藝融合還不夠緊密,在品種選育、栽培制度、種養方式、產后加工等方面,有待加強機械化生產;小馬力、中低端機具較多,大馬力、高品質機具較少,農機產能過剩與缺門斷檔并存,一些領域一些環節還存在“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問題,農機產品有效供給不足。

4.農業機械化服務供給不全面。小規模自用型農機戶較多,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較少;作業機具飽和,跨區作業邊際效益下降,農機化經營效益增速放緩。隨著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對農機需求由關注價格向注重品牌質量方向轉變,更加注重產品服務等體驗以及獲取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目前,農機化發展部分還不能滿足新型經營主體的需求。

三、挖掘農機化發展潛力促進鄉村振興

1.拓展新領域,以全程全面促增收。推動主要作物由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延伸;從糧食作物加速向棉油糖等經濟作物滲透,再向漁業、畜牧業、加工業拓展。在區域方面,加快北方平原和旱作區農機化提檔升級,由單一作業向系列化、大馬力、復式智能機具轉變;加快推進南方水田地區、丘陵山區農機化快速上升,尤其是特色優勢農作物機械化;補齊農機化發展短板,促進農機化全程全鏈條發展。

2.研發新產品,以轉型升級推進革新。盡力扭轉不同程度的“無機可用、無好機用、有機難用”的困局。瞄準全程全面需求,加快推進農機裝備創新,既要發展適度規?;拇笾行娃r機,也要發展適用于小農生產、丘陵山區作業的小型特色高效專用農機。瞄準高質高效要求,推進新一代智能農業裝備科研攻關,鼓勵智能制造技術、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在農機裝備的應用,加快北斗導航、無人農機、智慧農機、無人飛機等精準農機化步伐,推動單機作業向成套裝備轉變,增強全產業鏈、中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能力。

3.培育新業態,以多元服務釋放活力。引導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創新,探索多元化、多業態、多模式的農機社會化作業服務組織,如農機合作社聯社、農機租賃公司、農機+農事服務綜合體、金融保險融合體等。推進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與其他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農業公益服務機構、農機生產銷售企業等多形態組織融合合作。推進農機服務組織方式創新,大力推行訂單作業、一條龍作業、土地托管等服務模式。發展共享農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機具利用率、服務配套性和經營效益。

4.推廣新技術,以綠色發展提質增效。加強機種融合,加快選育滿足玉米籽粒機收、油菜機收、棉花機采、甘蔗切斷式收割的新品種,推動收獲機械化升級。針對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等普遍問題,研發推廣秸稈、殘膜處理回收再利用技術,以及糞污與生活垃圾一體化堆肥技術裝備、有機肥輕簡化施用裝備和分散式生活污水技術裝備,實現農村生產生活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加快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發布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機械化技術及裝備需求,引導企業研發特色作物、特產養殖需要的高效農機。

5.完善現行扶持政策,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一步向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等領域加大支持力度,將茶葉、果樹、食用菌等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所需新型機具納入補貼范圍。優化補貼分類分檔機制,加快綠色、高端、復式農機裝備推廣。加大農機作業補貼力度,促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機手收入。加快發展農機保險,開拓新的融資形式,解決農民貸款難、貸款貴問題。落實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制訂完善農機庫棚、烘干機塔標準規范,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創造條件。

猜你喜歡
農機化機械化農機
沃得農機
春來好時節 農機備耕忙
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關于水稻一種兩收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不一樣的農機展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2018年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如何加強農機管理發揮農機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