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研究

2022-03-15 08:45張亮
南北橋 2022年1期
關鍵詞:中華素養政治

[ 作者簡介 ]

張亮,男,河南商丘人,碧瑤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 摘要 ]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通過提出優化改革策略來提升當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質量,進而推動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對此本文也將圍繞思政教育模式和創新教學理念展開分析,并進一步探討對高校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對策,旨在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觀念。通過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開展優化改革與傳統文化滲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整體教育水平。

[ 關鍵詞 ]

中國傳統文化;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屬于整個學習階段學生重要的文化課程之一,更是高考考試學科,基于這樣的課程特點,教師傳授的課程內容與教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提升政治水平具有深遠的影響。同樣,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幾千年來中國人的智慧精髓,其教育意義也是其他資源所無法代替的。但思想政治課的知識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概念與時間線記憶部分較為困難也過于乏味,因此教師在實際思想政治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在課程內容中融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并對教學方式進行探究和創新。因此,本文研究的內容和提出的策略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具有理論性意義,對指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動因

1.1 提升當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需要

我國社會主義法制體系依賴于道德法律意識的完善,當代高校學生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的強弱決定、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能否真正實現,因此,提高當代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視刻不容緩。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進我國法治化進程有重要推動作用,對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動因,是當代學生完善正確思想政治觀念的需要。

1.2 提升當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需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與深入,整個教育界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也越來越重視?;谶@樣的特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意義為著手點的思政教學方式便應運而生,快速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與提高整體核心素養的重要教學手段。實際上,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教育理念的產物,直接面向的是師生群體,其先進性更為正視教學目標與教育問題,能夠更為有效解決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觀能動性,與培養當代高校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與核心素養綜合提升的教育目標不謀而合。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動因,是培養當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需要。

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對我國傳統文化教育意義缺乏正確認知

根據對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學科的課堂的觀察可以發現,教師對于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意義以及教育效果實際并不了解,因此多半采用“重點式”教學模式,僅對教材中的重點知識點和考試的必考點進行講解,對以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以及高尚思想道德品質不夠重視。事實上,中華傳統化是中國人民民族自豪感、民族使命感、民族文化力量以及民族文化素養的根基,同樣也是培養新一代高核心素養、高思想道德品質、高愛國主義精神的高校學生的重要力量源泉。這樣的特點使得教師需盡快提高對傳統文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主動接觸、了解、感受傳統文化,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高校校園內發揚光大。

2.2 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合程度低

根據實際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都停留在初高中階段,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沒有足夠的了解,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便十分重要。

由此可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便是其重要的教學任務,但在高校階段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并沒有過多的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大多是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所展開的,且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也缺乏主動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導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合程度低的情況。

2.3 忽視中華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學的影響

在現階段,多數高校都能夠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但在這部分高校當中普遍存在教學內容銜接浮于表面的情況,而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主要分為兩方面:第一個方面,便是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存在觀念上的錯誤,僅僅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當作是思想政治課程的延展教學內容,無法有效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學當中的作用;第二個方面,便是多數高校相較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更加注重學生的就業情況,以至于忽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及幾點建議

3.1 在思想政治課中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需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加以了解和深化,明確自身擔負著德育的重任,切實通過優秀傳統文化來向學生傳播中華傳統美德、弘揚高尚的民族精神,為培養核心素養高尚的新時代青年打下堅實基礎。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需主動挖掘可利用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并將其使用到課堂教學內容中,在我國教育理念持續改革的進程中,形式豐富、趣味性強、吸引學生注意力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也體現出來。例如:在教高二思想政治課“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時,教師可對當前的我國人均收入狀況以及分配的內容進行講解,在學生有了初步的概念以后,再通過講解古詩《憫農二首》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滲透教育,通過這兩首詩的內容理解可以深刻感受到在中國封建時代中,農民的耕作狀態、生存狀態、心理狀態、環境狀態以及社會狀態,突出了農民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糧食大豐收,最終卻顆粒無收、無處傾訴并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當時農民對于貧苦生活的無奈,使學生理解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引導學生尊敬農業勞動者、珍惜糧食,減少食物浪費。最后,在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耳熟能詳或者蘊含大智慧的名言警句,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具有教育內涵的名言警句,都可作為政治教師在教育課堂中延伸的導向,例如:在學習“公民的道德生活”單元中“健康成長中的個人品德”這一課時,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后,可利用傳統文化名言“從小偷針,長大偷金”來教育學生,優秀的個人品質是從小養成的,需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引導其成長為道德品質高尚的當代學生。

3.2 提高整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核心素養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和根本,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從事此學科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備以下素質與能力: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完善的核心素養,只有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把握課程質量;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確地認識到教學過程中各種復雜的現象和問題,為學生的學習把好第一道關卡,并教育學生提高對思政信息的辨別能力,保障學生學習的信息的可靠性;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傳統文化素養以及思想政治教學能力,增強對實際思政教育教學的把控。

3.3 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政教學以及傳統文化滲透

想要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與實效性的提高,首先,需要從培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著手,讓其主動參與和探索高校的思政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工作者自覺并妥善運用互聯網技術教學,使用更為先進的教學手段來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需深刻認識到信息化、網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教育層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學校方面也應提升對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要求學校所有相關部門提供大力支持,將其視為學校的最重要工作之一,以此提升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其次,還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網絡政治教育工作機制,需要做好組織領導實現引領、后勤保障、監控管理等方面,由學校層面領導牽頭,互聯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小組,負責學校范圍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指導;要將健全監控管理制度與校內管理措施有效結合起來,深化并加強校內教育信息資料的監管與審查,建立信息監控制度與應急處理方案。最后,需要有一支專業化、信息化、科技化、年輕化的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監管與研究隊伍,專門對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進行監管與研究,保障并豐富在校師生的思想政治學習資料。

3.4 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反思性評價

教師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先驅應快速捕捉新課改的指導方向,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反思性評價提起重視,并找出相應辦法使“課程思政”理念融入課堂教學。教師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學生進行反思性評價的作用進行了解,還可實際組織一些關于自我反思與評價的課堂活動,對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在發現思想政治學習中有不合格的地方時,教師就需要與學生共同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引導并協助其提升學習技巧,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價值觀的樹立,幫助學生真正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點,使學生在被尊重、被關愛的學習環境中自由學習。另外,還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教師需提供更多的空間與機會給學生,使其想要自我反省的時候能夠有人傾聽、有人幫助。例如:組織交流小組,在同桌、同伴、小組之間進行體育練習觀摩和評價,通過互相交流自我評價的內容,由同學提出評價中缺點的改進方法,教師負責總結,促使人人參與,從而提高“課程思政”學習理念的效能。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進行文化更新,不僅要將重點放置于對于學生的教育中,更要將重點放在自身核心素養提升與教學能力優化的任務上。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反思與總結,以培育出擁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全面發展的學生為教育目標。在重視對學生群體人文關懷的基礎之上,尊重學生的意見,將教育主體的地位交還給學生,使學生在高校的學習生活中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關注、被呵護,使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教師的核心素養共同提升。

4 結論

通過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既是推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有效性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诖?,本文提出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盡可能多地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教學,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巨大教育作用;還需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改變,主要圍繞素質教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這對新時期高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播意義與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進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使其成為政治思想高尚的愛國主義青年。

參考文獻

[1]吳均. 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研究[J]. 青年與社會,2020(25):83-84.

[2]劉青. 網絡環境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探究[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8):106-107;109.

[3]程艷,丁祥艷.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聽讀寫說行”教學模式研究[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20.

[4]胡新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研究——以溫州高校為例[J]. 現代職業教育,2019(35):34-5.

[5]劉巧芝,楊涵.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兵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實踐[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

[6]任立. 網絡環境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合路徑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9(27):46-47.

[7]張艷,賈永勝,王亞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J]. 青春歲月,2018(19):196-197.

[8]李新潮. 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思想研究[D]. 蘭州大學,2021.

[9]鄭桂.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色話語體系構建研究——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教育為例[J]. 經濟師,2021(10):235-236.

[10]費白露,倪松根,王琴. 文化自信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21,40(7):68-72.

3549500338295

猜你喜歡
中華素養政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