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梭菌性疾病的癥狀及防治

2022-03-16 05:00孟麗霞山東省濟南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50300
獸醫導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性疾病梭菌羔羊

孟麗霞/山東省濟南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250300

郝慎文/山東省濟南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250100

1 發病特點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羊梭菌病是由梭狀芽孢桿菌屬中的病菌感染而成,且感染源種類繁多,包括如腐敗梭菌、魏氏梭菌等,為革蘭氏陽性大桿菌,常存活于土壤及污水等地。消除此類菌狀病菌需借助較高的溫度或消毒性較強的藥劑滅殺,以削弱此類病菌的抵抗性。而梭狀芽孢桿菌的繁殖體則不具備較強的抵抗性,則可采取一般措施進行滅殺即可。同時,此類病具有一定的潛伏性,難以被及時發現,一方面,梭菌在羊體內的繁殖過程相對較為緩慢,且毒素分泌量較少,因而在羊體內停留時期相對較長。另一方面,梭菌病能夠與其他疾病共存,導致養殖人員難以清楚辨別。一般情況下,處于潛伏期的梭菌不會發病,甚至于部分羊群直至其死亡都不會發病,但當受到外界刺激,如天氣的驟變、養殖環境潮濕、食物供給不足等,則會加速梭菌在羊體內的繁殖速度,增加毒素的分泌,從而導致羊突然發病,短時間內則可致死。

2 疾病種類及癥狀

羊梭菌性疾病為梭菌感染而引發疾病的統稱,因感染源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病癥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羊梭菌病有羔羊痢疾、羊猝狙、羊黑疫、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等。

2.1 羔羊痢疾羔羊痢疾的感染源為B 型魏氏梭菌為。由其名可知,這一疾病高發于小羔羊,年齡范圍在其出生后一周之內易于感染,由于小羔羊體質較弱,因而其病癥表現相對較為明顯,一旦感染,則致使小羔羊身體各方面整體不適,包括如精神不振、不具食欲、四肢無力,且伴隨腹瀉、呼吸急促等現象,嚴重時甚至于出現糞便異色并伴有惡臭氣味,或是水樣便、血便等,致使體溫逐步下降,從而在2~3d 內死亡。剖檢癥狀可見消化道尤其小腸廣泛出血,病程長的,小腸或大腸黏膜出現潰瘍,嚴重的形成壞死區。羔羊痢疾常高發于冬季與早春時節,梭菌由羔羊的消化道、傷口或者臍帶進入其體內,進而引發一系列病癥,嚴重的直至死亡。另外,這一疾病在感染初期有1~2d 為潛伏期,而后則出現臨床癥狀。針對于這一疾病可通過疫苗的接種進行預防控制,特別在這一疾病高發地區,還需在母羊生產前2~3 周接種疫苗,以此增強母源抗體,提高羔羊抵抗力,降低這一疾病的發生。

2.2 羊猝狙羊猝狙的感染是由C 型魏氏梭菌引起,以1~2 歲齡的綿羊為主要發病對象,與羔羊痢疾發病季節相同,多發于冬春季節,且具有地方流行性特征,如低洼、沼澤等地區感染相對較為嚴重。此病菌可隨飼料和飲水進入消化道,在小腸內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當羊感染這一類型的疾病時,表現為急促性痙攣、臥地不起、精神衰竭等現象,發病亦是較為急促,在短時間內即可致死。羊猝狙的病害性亦是較強,嚴重損壞羊的消化道及循環系統,如腸道潰瘍,特別是十二指腸和空腸出血嚴重、甚至糜爛,胸腹腔有大量淡黃色滲出物,形成腹膜炎,死亡過程存在突發性特點。針對于這一疾病,由于其發病期較短,死亡率較高,因而需在前期做好預防工作,包括疫苗的接種及日常飼養管理等。

2.3 羊黑疫羊黑疫的疾病感染是由B 型諾維氏梭菌所致,且感染羊群不止為綿羊,亦高發于山羊群體,其感染的羊群年齡范圍主要為成年羊,年齡在2~4 歲左右。因而其發病主表以肝臟壞死為表現,且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常被稱為“傳染性壞死性肝炎”。感染過程主要為食有芽孢菌體的草料,經消化道轉移至肝臟,進而受肝片吸蟲的感染而引發一系列病癥。這一病癥亦是以潮濕地區為主,因而需這些地區的養殖場特別注意,加強飼養管理,做好肝片吸蟲的驅蟲工作。本病發病時亦伴有急促性特征,表現為羊突然倒下、呼吸困難、體溫升高、肛門流血等現象,常在發病3~6h 內死亡。剖檢特征性病變為肝臟表面有大量圓形壞死灶,直徑3cm 左右,皮下淤血嚴重,導致皮膚成黑色,故又稱“黑疫”。同樣由于發病速率較快,難以及時救治,因而需做好前期預防工作,可通過疫苗接種的方式進行預防,降低感染率。

2.4 羊快疫這種疾病的梭菌感染主要為腐敗梭菌,這種梭菌屬于厭氧菌,不喜有氧環境,在此環境下能夠形成芽孢提高其抵抗力,且生長繁殖速度較慢,因而一般情況下,體質較好的羊不易發病。但當有外界影響時,如氣溫驟變、潮濕天氣等,羊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如此一來,則會刺激這一病菌的生長速度并大量繁殖,進而引發疾病。同時,這一疾病主要感染年齡在6~18 月的羊群,亦是因誤食含有病菌的食料或水源而致使病菌進入體內,從而形成潛在的疾病隱患。病羊常常無明顯癥狀,突然死亡。病程稍長表現體質衰弱,運動失調,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站立不穩、腹脹、昏迷等,嚴重時直至死亡。剖檢典型癥狀為皺胃彌漫性出血,甚至潰瘍。這類疾病由于病程短,生前診斷困難,一旦發病則無法有效治療。對于病程稍長的病例可對癥治療,進行抗菌消炎、輸液、強心等治療手段。另外,在消殺腐敗梭菌時,需要通過強力消毒藥物進行消殺,如20%漂白粉、3%福爾馬林、3%~5%氫氧化鈉等。

2.5 羊腸毒血癥羊腸毒血癥亦是以綿羊為主要感染對象,感染病菌為D型魏氏梭菌,通過消化腸道進行感染,多存在于土壤當中。這一疾病的發病頻次相對較高,涉及春夏秋季節,特別在季節交替時發病率更高。與前幾種不同,羊腸毒血癥的發病更易于侵蝕體質較好的羊,但在發病的表現上同樣具有發病急促、死亡率高等現象。具體表現為突然倒地死亡,或是口吐白沫、腹脹、痙攣以及腹瀉等瀕死狀態。在發病速度上可分為急性與最急性兩類,死亡過程則為昏迷致死或抽搐死亡,一般在3h 左右則會死亡。如若及時發現這一疾病,可通過藥物注射及緊急性強心鎮靜等方式進行治療。剖檢典型癥狀為小腸出血,嚴重時整個腸壁呈紅色;腎臟軟化,質軟如泥,故此病又稱“血腸子病”、“軟腎病”。在預防方面,亦需采取疫苗接種的方式,且需注意日常飼養管理。

3 防治措施

3.1 加強日常管理通過前文對常見羊梭菌性疾病的分析可知,部分疾病的產生源自于病菌的食入,致使病菌由羊的消化道進入羊的體內,存在一定的疾病發病及傳播隱患,因而需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日常管理意識。首先在飼料的供給與喂食方面,保證飼草的干凈衛生,并且采取多樣化喂食,包括如牧草、干草料、精料等,給予羊充足、全面的營養供給,使其能夠在全面營養下提升自身的抵抗能力。同時,還需保持羊群每日的活動量,多沐浴陽光,以增強其體質。其次在圈舍環境方面,則需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定期進行全方位消毒處理,包括羊圈、糞便、設備等,及時清理,以保持羊生活條件的清潔與衛生,提高羊圈環境的清潔性、干燥性與通風性。再次要重視羊群圈舍內的溫度控制,天氣變化亦是羊梭菌性疾病感染的因素與刺激源,尤其以季節交替時,要避免由于溫差過大而引發疾病的發生。

3.2 藥物治療通過近年來對羊梭菌性疾病的藥物治療結果分析,現階段病羊的存活率逐步呈上升趨勢,可見,藥物對于這一疾病有著一定的抑制效果,使得疫病得以有效控制。常用藥物如青霉素、慶大霉素、環丙沙星等抗生素,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即可。根據發病情況也可在患病羊群飲水中添加口服補液鹽,按自由飲水的方法使用,以防病羊腹瀉脫水,增強羊體抗病力。此外在患病羊群飼料中添加中草藥,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如三黃加白散。

3.3 免疫預防疫苗預防還是控制羊梭菌性疾病非常有效的方法,可根據當地疫病發病情況,并結合自家養殖場地區環境、羊的日齡等方面因素進行針對性疫苗接種?,F階段針對于這一疾病的疫苗主要為三聯四防疫苗、五聯菌苗,種類有干粉苗、鋁膠苗、蜂膠濃縮疫苗等。特別是疾病高發地區,如潮濕地帶的養殖場,則需每年定期對羊進行免疫接種。在此過程當中,需將2 月齡羊集中進行首次免疫,并在2~3 周后加強免疫1 次,以提升免疫效果。而針對于種母羊,亦需在其配種前后進行疫苗接種,以保護母羊及羔羊的健康,降低疾病的侵襲概率。

4 結語

作為農業大國,養殖業是農村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尤其在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養殖業的發展更是與日俱增。但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養殖發展中亦是存在各類問題,其中影響最為嚴重的則為疾病問題,不僅危害羊群,更是牽系著經濟的發展。因此,相關管理者則需加強對羊梭菌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充分全面地了解這一疾病相關內容,提高日常管理效率,控制這一傳染疾病的產生與擴散,從而提高羊群飼養質量,促使羊產業的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性疾病梭菌羔羊
防跌倒,警惕認知障礙性疾病
超聲造影在鑒別診斷膽囊壁彌漫增厚性疾病中的應用研究
丁酸梭菌的生物學功能及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復合丁酸梭菌發酵飼料及其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前景
丁酸梭菌的篩選、鑒定及生物學功能分析
組蛋白和TLRs在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機制
對蝦常見環境性疾病的防治
復合丁酸梭菌制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初生羔羊窒息癥狀的原因與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